浅谈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地理作业设计

时间:2024-04-26 17:28:08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  要】郭思乐教授提出的“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地理作业设计也应体现生本理念,本文就前置作业和后置作业设计做了探讨:前置作业宜浅显、具有导向型、个人与小组合作相结合、具有开放性;而后置作业设计时课堂作业要精心选题、创新设计填图作业、拓展延伸课外作业、课外作业也应休闲。
【关键词】生本教育;前置作业;课堂作业;课外作业;作业设计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题。郭思乐教授提出的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确立“主人、主体、主角”的人格本位的学生观,强化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的学习科学的行为研究,正在不断的深入。在生本教育的理念中,整个教学的目的和教学过程的终端,是学生的主动发展,学生才是教学过程的真正主人。而作业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业的设计也应体现生本的理念,要让学生感觉到完成作业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地理教学中的作业设计可多时段、多角度切入;作业设置可前置、或课堂、或课后;作业形式可多样化、个性化,让每一次地理作业都成为师生交流的平台,都能激励、唤醒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
        1.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前置作业设计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它提出的教学原则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教少学多,以学定教”。 生本理念中的“先学后教”将学生的“先学”提到了重要的位置。没有课前充分的准备,就没有课堂上精彩的展示。前置作业必须是对学生的预习、“先学”有导向作用。它引导学生怎样去预习,怎样做好“先学”,怎样进行组内的知识融合,因此设计前置性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前置作业合理与否、科学与否不仅关系到课堂的质量和容量,也关系到能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与人合作的习惯。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设计前置性作业?设计前置作业要注意些什么呢?
        1.1前置作业宜浅显
        前置作业是在新课课前完成的,学生对新课内容的了解只停留在自己的思维水平,如果前置作业难度太大,学生无从下手的话,前置作业就成了一种形式,而没有任何的意义。因此,前置作业设计要遵循“切进重点、降低起点”的原则,教师要设计一些相对浅显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而且这些问题通过学生自己或小组的合作是能够解决的。比较常见的是教师可将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编写成学案的形式布置;也可以提几个问题让学生在预习中解答这些问题,这样的作业更适用于人文地理的学习。
        1.2前置作业宜具导向性
        前置作业的布置应是下一个课时内容的导航针。这类作业是为新课做预备,做铺垫、做指引的。在作业中应体现下一节课老师上课的大概思路,它可以是下节课的重点、难点的直接或间接展示;可以抛砖引玉,引领学生走入下一节课。如学习必修一《锋面系统》时大概在11月,那时正好冷空气会频繁南下,所以在上新课的前一段时间就布置走读生每天记录天气预报(主要记录最高、最低气温;天气状况;风力、风速),并要求每个小组把每天的气温数据画成折线图,观察一段时间以来本地的天气变化,并讨论分析原因。有了这个前置作业做铺垫,学生在学习锋面系统时理解能力比以前快多了,学习气氛也很高涨。
        1.3前置作业应注重个人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小组合作学习是生本教育的一个亮点。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小组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对问题深入探讨、共同解决的过程。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全体性和活动性,可使学生之间形成和谐、友好、合作、互助、竞争的关系,共同达到成功的彼岸。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绝不能单靠课堂教学来解决。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有意识地布置一些能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实践型作业,让课内合作学习在课外继续发挥作用,使“合作完成”成为学生作业的重要理念。如在学习必修二《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时,布置学生回去调查和搜集有关水稻种植的资料,包括过去和现在劳动力投入的变化、农机具的变化、种植的方式、面积、水稻生长过程、国外水稻种植情况等,他们小组内的成员各自分工,城市里的学生负责上网搜集,农村的学生负责向父母了解情况,然后把资料汇总整理,在课堂上,每个小组的资料都准备的很充分,并且都能在课堂上予以呈现,效果很好。
        1.4前置作业宜具开放性
        前置性作业的设计是为了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我们可以把最具有价值的问题或话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研究、去探索。课外的充分研究可以让课内的学习更深入、交流更宽泛。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就内容层面应该是“少而精”,就学生心理层面应该是“接受并喜欢”,就教师设计层面应该是“开放并具价值”,应“体现学科特点”,指向“学的研究”。 如学习重大科技创举时我让学生搜集了“神七”、嫦娥奔月与海南文昌发射基地建设的相关资料。又如讲解选修《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前,让每个生本小组搜集一下本地(太仓)的旅游地,并安排一次旅游行程,同时搜集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国内、国外都可以)的资料,也安排一次旅游行程;并要求其比较两地的旅游资源价值差异,分析目前太仓还不能成为旅游胜地的原因。因为学生对旅游很感兴趣,完成这样的前置性作业积极性很高,而且没有标准答案,完全可以按自己的喜好来完成。课堂的展示和讨论也很精彩,为掌握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奠定了基础。
        前置性作业的效果是课后作业达不到的,但在布置前置作业时我们也要思考:是不是每节课都要设计前置作业?是否设计了前置性作业就是“生本”了?这么多前置性作业是增负还是减负?前置性作业是否一定表现在课外?如果所有的学科每节课都布置前置性作业,再加上课后作业,那等于是给学生增负,所以前置性作业不一定表现在课外,我认为只要是在新课讲授之前布置的任务都是前置性作业,所以利用课堂时间也可以布置前置性作业,比如对于理论性不是太强、思维深度要求不高、也不需要学生课外查找资料的知识,可以在课堂开始的时间布置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掌握知识。这类前置性作业设计的问题往往包括:这部分内容重点是什么?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例如在必修三《荒漠化的防治》一节内容中,课堂可以安排学生围绕荒漠化产生的原因、采取的措施布置课堂自主学习、归纳总结,理清知识的脉络。
        2.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后置作业设计
        前置作业关系到课堂的质量和容量,而后置作业则是学科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对单位时间内所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是教师用来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通过作业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据此调节、改善自己的教学。它可以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在课后完成。
        2.1精心选择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的选择是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和补充,课堂作业的练习内容指向性明确,对于巩固、理解、掌握和深化课堂教学所学的知识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一定的作用。做习题是课堂练习的主要形式,可依据不同的目标即时编制好作业题,由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但练习必须经过精选,尽量促使学生在课堂内就能通过练习掌握并巩固地理知识,获得地理能力,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因为测试时间较短,所以难度不能太大,以基础题为主,或者暴露学生易错的知识点。这样的作业每节课都可实施,在作业的过程中一定要求学生诚信测试,否则就失去检测的意义,并且要及时批改反馈,对共性的问题进行辅导,个性的问题个别交流或依靠生本小组的力量自己解决。
        但课堂作业决不能仅仅局限于习题这种形式。适当地使课堂练习多样化,不仅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来检测学生对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巩固与掌握程度,而且易引起学生的练习兴趣,降低或延缓“疲劳期”的到来。如在必修二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后,我以同学生活中常吃的苹果、柑橘(或橙子)、香蕉等水果为例,让学生将其分成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水果,让学生探讨其产地自然环境的差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巩固了地理知识。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 />        2.2创新设计填图作业
        由于地理学科的特殊性,许多地理知识都和区域地图有联系,而学生往往对区域的位置和轮廓形状很陌生,以前曾经让学生填过主要国家、主要的城市、中国的省级行政区、省会城市、主要的河流湖泊山脉等,但学生只是机械地对照地图册把中文字写上,结果整张图密密麻麻全是字,一片糊涂,乱七八遭,根本看不出什么,学生的记忆也只是建立在填写的那一瞬间,转眼就忘了,或者出现在整体图上认识的,但局部图上又不认识的现象。所以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在各自的世界和中国空白图上用不同的颜色或图例画出重要的地理事物,如湖泊、河流用蓝色勾勒填充;国界线用红色勾勒;海峡、运河用线条描绘;主要城市用黑色画出(颜色可以自选);同时把主要的经纬线画出,这样,那些主要的地理事物就凸显出来了,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把画的好的图在教室里张贴,学生自己可以查漏补缺。
        2.3拓展延伸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就其功用说,或用于巩固已学知识,或用于培养学科能力,或用于引导学生研究探索。如果课堂作业是基础篇的话,那么课外作业应该是提高篇。学生完成作业,不仅仅是为了复习、巩固、深化知识,也是在实践运用所学的知识,形成技能,在运用知识的同时又是在培养观察、分析、动手、创造、综合等能力。因此,课后作业的设计思路应当适度开放,向课外延伸、与生活接轨,贴近学生心理的特点,增强实践性、探索性,使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主地获得新知。如必修一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所以在高二复习完地球运动的意义后,布置学生完成以下作业:(至少是三课时的课外作业)
        ①画出二分二至日全球各地的昼长变化折线图
        ②画出下列地点(赤道、南北纬30°、南北极圈、南北极点)一年中昼长变化折线图。
        ③画出二分二至日全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折线图
        ④画出下列地点(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南北极圈、南北极点)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折线图。
        ⑤画出下列地点(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南北极圈、南北极点)一年中同一竹竿杆影方向和长短变化示意图。
        ⑥画出下列地点(赤道、北纬30°、北极圈、北极点)夏至日这一天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图。
        通过画图,学生能很直观地看出同一天不同地点的昼长、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地点一年中的昼长、正午太阳高度、杆影长度等的变化。同时在作图的过程中,学生也加深了对昼长、正午太阳高度、杆影方向和影长的理解,为解答综合题奠定了基础。
        2.4课外作业也应休闲
        曾经不止一次听儿子说,他们老师去布置作业时,全班同学会大叫“噢……”,这是对作业反感的表现,但是老师却没有理会。生本教育要求高度尊重学生,我想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也要一改以往的命令式、强制式,针对学生的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我每天的作业有一项是“每日一练”,高一、高二每天布置一组选择题(1—3题不等),到高三下学期则是一组选择题加一个综合题,并附答案,题目难度属于中等或中等偏上,我不要求每人每天都做,相反没有兴趣没有能力的同学可以不做。题目由课代表每天来取,且都夹好悬挂在班级的学习园地,此举一出,在课余饭后经常有三五个学生围在那看上几分钟,或讨论、或请教,对他们来说这样的作业根本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休闲。一段时间下来,在不知不觉中多练了许多,也培养了一种习惯。
        印度哲学大师奥修把这样一句话称为最伟大的祷文“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当教育适合学生时,学生就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在忘我的时刻,作业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生本教育就是这双合适的“鞋”。“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生本学习方式帮我们打开了作业设计更为开阔的思路。我们只有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思想情绪、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才能具有一双慧眼,设计出高水平的地理作业,从而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让地理作业“活”起来,不仅是形式“活”起来,更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的思维与情感活起来。
参考文献:
[1]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8 .131-136
[2] 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81-182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 /> 

相关文章:

机电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究04-26

谈话法在中专化学教学中的实践04-26

计算机实验教育改革的探索04-26

湖北省属体育院系发展定位的研究04-26

让数学课堂更有生活气息04-26

高校体育教师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几点思考04-26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初探04-26

漫谈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04-26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注意点04-26

如何提高有机推断题得分率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