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洋溢情与美的光彩

时间:2024-04-26 17:27:25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要: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切感受到激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重要性,因此,每一课的设计都力求选取最佳突破口,使学生动情、忘情,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从而感受到审美的愉悦和学习的成就感。这条思路简单归结起来,即以人为本,同时情美并重。
关键词:情感教育;主体地位;开放式教学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语言和文学,它在不知不觉中滋养着我们的情感和思维,甚至可以决定一部分人的生命轨迹。所以语文课不仅是一门学科,一种知识,它还和生活、心灵紧密相联。语文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也感觉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妙,人情人性的洞察,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笔者认为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语文学科的教化、感染作用。
  一、情感教育是叩响学生心灵之门的金手指
  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语言文字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只有巧妙地引发学生的共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语文课才能收到传播知识、陶冶性情、提高文学素养的效果。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需要给教师自身、学生、课堂三者准确定位。
     1.做情感的传播者
  教师的工作之所以精彩,源于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无法想象一个冷漠无情的教师能够传递给孩子们什么。古希腊的神话里说,一尊石像因守候者的热情期待而获得了生命,这就是“皮克马利翁效应”。心理学家借此说明:只要施以情感和肯定,就能得到希望中的效果。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犹如“课堂反应”里加入催化剂,从而收到“亲其师、信其道”,师生情感交融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看,情感教育中教师首先是情感的传播者——先以情感采撷生活的美好瞬间和文学艺术的精华,再凭借情感传递给学生,共同分享学习的喜悦。同时教师又是情感的收获者,因为孩子的心最善于捕捉真诚的爱,他们会以不懈的努力回应这种投入。
  2.还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改革的一个突出目标是培养学生主动地、有主见地、创造性地学习。这个目标的形成,源于“以人为本”的思想,可见学生是课堂的核心要素,充分地尊重和张扬个性又是这个时代的要求,树立科学的学生观便成为每个教师的“必修课”。首先我们必须正确看待学生,把他们当作平等的交流对象,注重其独立意识、主体意识的培养。教学中营造自由民主的学习气氛,鼓励大胆质疑,强调平等交流,让他们享受当主角的乐趣。其次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分类别、分层次、分程度要求,使人人有所获、人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教学中做到目中有“生”,有的放矢,不同层次的学生便会收获到同样强烈的成就感。当我们真正唤醒学生学习的信念和潜质,“主体参与”的教学实践才有可能实现,教学上的种种技巧才能升华为教学的艺术。
  3.情入课堂,开放式教学
  前面已经谈到,语文课的职能不仅限于知识的传授,它同时关注生活和心灵。基于这点想法,笔者尝试构筑一种开放式的课堂结构,它以情感为依托,以审美为手段,辐射生活,指向心灵。具体操作上要注意三个要点:
  首先教师要全身心投入情感,创设便于学生参与的情境,这是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基本保证。
  其次教学内容不必拘泥于课本,恰到好处地穿插引进一些伴读文章、背景材料、科技知识,可以扩充知识点的含量,引导学生触类旁通,学会搜集、辨析、思考,把语文学习看成生活的折射,再将生活与学习融会贯通。
  此外要遵循主体原则,设计学生活动,体现创新意识。如在课堂上尝试“三先”教学(课本让学生先读,生词让学生先查,主题让学生先找),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及时激励评价,强化五项效应(移情效应、信任效应、期待效应、感染效应、成功效应),让学生勇于质疑、追问、探索,学得有自信、有激情。学生活动可以设计为竞赛、抢答、辩论、朗诵、课本剧表演、音画欣赏、才艺展示等,争取让每节课都有一个亮点,在“变”中求发展,在“活”中搞创新。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1]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 />二、审美愉悦是照亮语文课堂的艺术之光
  语文课的内容大部分属于文学范畴,语文课自然也应具备文学的品格。学习中要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审美情趣,取决于教师是否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到审美的愉悦。人对美都是敏感的,美国思想家爱默生就曾评论说:“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美立刻在想象里渗透一种内在的欣喜和满足。”教师示范一段声情并茂的朗诵,讲述几则有趣有益的故事,会引来一片琅琅的应和;教师娴熟的书法、新颖的板书同样可以牵引众多欣赏的视线……给学生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语文课会焕发审美光辉。
  1.语言美
  鲜活美好的语言能唤起学生视觉、听觉和心理上的美感,能带给学生情感的波澜、心理的愉悦。精彩的语文教学语言,应具备几个特征: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 />  首先要有浓郁的时代气息。语言是发展变化的,新名词、新概念、新句式层出不穷,借助时代语言为教学服务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对广告语的借用:激励评价学生的微小进步可套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强调“联想”重要性,可套用“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这些都显得直接而活泼,学生乐于接受。
  其次要形象可感。主要体现为设计新鲜的比喻和事例,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具体。例如讲文章各部分的组合关系时设计为“主题是灵魂,结构是骨骼,内容是血肉,语言是肌肤,它们组成一个血肉丰盈的‘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课夹叙夹议的结构不好理解,笔者就把它形象比喻成“奶油夹心饼干”——叙述是“奶油”,议论是“饼干”;叙述为议论服务,“奶油”为“饼干”增味。学生感觉有趣,自然记忆深刻。
  还要有感染力,在导语、衔接、结束等环节设计文字精美的独白,可以帮助教师营造情味盎然的意境,往往具有点睛之效,尤其适合抒情性强的文学作品。例如笔者把《听潮》的导语设计为:“蓝天、白云、碧浪、黄沙、洁白的海鸥逐浪嬉戏。你是否听到了海的吟咏、海的欢歌?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家鲁彦的妙笔,用文字来捕捉声音形象。”(同时利用VCD播放背景音乐和画面,强化海景氛围)用情景再现的方法引导学生融入课文的内容,效果很好。此外还可把与课文相勾连的文学掌故、寓言故事、诗词歌赋、警句对联请进课堂,使教学语言生辉,迅速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苗。
  2.人情美和人性美
  语文课本中精选了众多名家名作,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童话、寓言……共同构筑了一座生动的人性舞台。其中有美丑的交锋,有悲喜的流连,有崇高和优美,也有卑劣和丑陋。我国自古便有“文以载道”的说法,语文学科“文”“道”统一的性质,决定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实现语言和德育的双重教育,即帮助学生通过文字表象透析作品的思想实质,进而启迪学生体察其中的人情和人性,学会高扬什么、摒弃什么。这种思想渗透的方式即可看作教师“传道”与学生“悟道”的双向交流。
  做好德育渗透工作,笔者本着的原则是“春风化雨”;要长期持久,在每一个可能的环节(课堂、作业、提问、家访......),借助每一种可能的形式(阅读、写作、讨论、谈心......)适时渗透;要相机而行,不露痕迹地由课本论及生活和人性;要讲究方式方法,让学生在感知美、欣赏美的同时,提高自己辨析美丑的能力,学会尊重和理解,懂得责任和思考。于是在品读《我的母亲》后,学生面对代表母爱的康乃馨浮想联翩;认识《变色龙》的丑恶本质后,大家对生命的意义发出了激扬的评点……课课有所得,人人有所悟,学生会在思考中享受思想的魅力,在感悟中找到精神的家园。
     3.板书美
     一般来说,形象化的事物易于记忆,形象记忆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教学中创造性地设计出每一课的板书,使之成为图文并茂的艺术品,同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
  语文教学中板书的意义和作用在于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理清知识脉络,更好地把握主题。教师直观而简练的板书,可以帮助学生提纲挈领地识记要点,因而板书首先具有精炼之美。
  直观形象的板书令学生产生精神愉悦感,构图上的创造性发挥更可使人耳目一新。所以板书的另一特点是造型之美。
  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是终身的,女作家池莉曾把语文学习比作人类的“第二声啼哭”,认为它是生命的营养和安身立命的基本工具。多年的教学实践,让笔者收获到“情”、“美”并重的教法带给自己的诸多乐趣,也让笔者更加强烈的感受到这“第二声啼哭”对学生素质全面优化的重要意义。愿更多的孩子会响亮的“啼哭”,也愿语文课堂更多的闪现“情”与“美”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行涛.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3]赵忠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Abstract: In teaching practice, the author deeply feels the importance of motivating students’ participating awareness. Therefore, teaching should be designed to make students become excited and unmoved,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classroom activities, thus to feel the happiness of aesthetics and the success of learning. This teaching idea could be simply summarized as people-centeredness and paying equal attention to sentiment and beauty.
Key words: sentiment education; subjective role; open teaching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 /> 

相关文章:

关于对铁路企业实施税务筹划的探讨04-26

浅谈建造合同收入纳税义务时间的确定04-26

试论如何做好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04-26

关于房地产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现状探究04-26

建筑企业员工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与途径04-26

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完善04-26

现代工程机械现金管理的探讨04-26

浅谈工程设备管理与成本控制04-26

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探析04-26

中小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效益分析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