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如何培育班级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时间:2024-04-26 17:27:03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现代德育理论认为,德育主体的现代化是德育现代化的核心,作为德育发展主体的学生,其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不仅在于其学习和掌握了多少道德知识,更主要的是其能够将多少知识内化为品质、外化成为行为,实现知行统一。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对道德知识的主动建构和能动内化是德育主体现代化的主要因素,而这更多地需要依靠班级精神的培育和感染来推进和实现。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学校的一切工作尤其是德育工作,主要通过班级进行,班级德育构成了学校德育的基础和主体。这个基础和主体的状况如何,决定着整个学校德育工作的优劣,而班级精神的培育对班级德育工作起着决定性作用。班级精神是由班级常规、班级文化、班级成员等诸方面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是班级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积极的班级精神,是班级成员正确地把握班级现实文化和教育文化的结果,是师生在班级生活与价值取向统一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师生共同协商共同创造出来的。
  
  1 班级精神的作用
  
  1.1 目标导向功能。班级精神的培养有利于班级成员齐心协力,朝着共同目标努力。对学生个体而言,班级目标即是自己努力的方向。
  1.2 凝聚功能。班级精神通过对群体意识的培养,通过班级成员在共同学习中形成的习惯、动机、兴趣等文化心理,引导成员产生共同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认同感,反过来强化班级精神,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
  1.3 激励功能。班级精神通过班级成员之间正常的竞争实现激励功能,还能得到集体的认可,获得集体其他成员的尊敬。
  1.4 控制功能。学生的个体行为需要控制,班级群体行为也需要协调。班级精神所产生的控制功能,是通过班级内部所形成的一种观念的力量、氛围的影响,去约束规范,控制成员的个体行为。这种控制不是自上而下的硬性强制力量,而是由硬性控制向软性内化控制;由控制成员行为,转向控制成员的意识;由控制成员的短期行为,转向对其价值观和长期目标的控制。因此,这种控制更为持久有意义,而且容易深入人心。
  
  2 培育班级精神
  
  2.1 确立高中阶段班级精神德育目标:志向高远、特长明显、素质全面、人格健全。
  2.1.1 高一年级:做好衔接过渡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搞好习惯养成教育,立志教育,共处能力教育,建设良好班风学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2.1.2 高二年级:学习意志力的培养,法制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做好学生青春期生理、心理教育,引导学生顺利度过青春多事期。
  2.1.3 高三年级: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理想前途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做好应试心理的引导和应试方法指导。
  2.2 培育班级精神的着力点。
  2.2.1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班级教室的设计、布置,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①“班级之窗”的设计。“班级之窗”是展示学生才华的园地,其内容可以是学生成果展、师生留言、美文欣赏,充分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师生交流的开放平台。同时课代表科任老师的商量,定期、不定期进行作品的展览或内容的更替,如 “两语”(汉语和英语)书法作品的展示、学科课外知识的拓展、摄影、绘画等作品的展览等,让学生享受着成功的喜悦。②黑板报的设计。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负责黑板报,每两周制作一期,尽量做到图文并茂。因为它是班级中不可或缺的宣传阵地,所以每一期黑板报的主题都有较强的针对性。开学初我们设计了“新学期新气象”专版,迎接同学们的到来。节假日,我们又借助黑板报,用诗歌、图画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劳动的热爱、对父母师长朋友的感恩或表达对祖国母亲深深的爱。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 />  2.2.2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班级公约、班级中长期目标和班委会、团支部、班团队干部队伍建设。班级制度文化是维系班级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班级成员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班风学风,才能保证班级常规工作的开展与落实。班委会和团支部作为执行和落实班级规章制度的组织机构,必须加强自身队伍建设。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班级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班团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是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并使其真正起到规范班级成员言行的关键环节,班委会、团支部的健全和完善,班团干部的勤奋与能干,对创建班级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的作用。
  2.2.3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班风、学风、班级人际关系、班级舆论、理想追求。①班风建设。班风是班级的精神风貌,是经过长期的细致的教育和严格的训练,在全班逐步形成的一种行为风气。良好的班风将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一种有效的动力和压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所在的集体时时在影响教育着每个成员,对于人的品格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②学风建设。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优良学风对班级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都有重要意义。③班级人际关系建设。学校人际关系包括班级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有助于师生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更好的发挥整体效应。
   生本教育理念的提出,班级建设开始了以关注学生发展为价值取向的变革。培养班级精神,就是“唤醒学生的生命自觉,培养主动发展之人”。培养班级精神,还可以避免班级建设走向单纯管理主义泥潭。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 /> 

相关文章:

声乐教学中的训导方法概略04-26

谈谈意义切分04-26

多媒体情境下创新的地理教学04-26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之多媒体教学04-26

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04-26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案例与分析04-26

竞赛法在体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及优化04-26

初中物理新课改中的困惑与对策04-26

创新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04-26

关注情感体验 优化语文教学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