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训练”具有三大功能:一是朗读训练的顺应功能。它顺应了《新课程标准》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二是朗读训练的强化功能。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有助于学生长大成人后的口语交际,促进和强化了“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观点,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体现;三是朗读训练的增值功能。它使语文实践活动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增值。朗读训练的三大功能要求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坚持“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力求事半功倍,收到更多的效益。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朗读训练”有四个实施途径:①品评文中优美词句,激发浓厚朗读兴趣;②改变文中有关句式,培养学生朗读语感;③充分相信全体学生,把朗读权交给他们;④培养良好朗读习惯,形成具体内心形象。下面就“朗读训练”功能和途径阐述自己的粗浅看法。
1 “朗读训练”的三大功能
1.1 “朗读训练”的顺应功能。《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很明确: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在阅读教学中,理解课文,读读、议议、练练、讲讲,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注意学生对课文的把握。
根据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语文阅读教学应注意以下几条原则:①应该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讨论研究有争议的问题,对有争议的问题要作为阅读教学中的热点,必须进行“读读、议议、练练、讲讲”;②教师在教有争议的内容时,要提出中立的准则。例如,教师不把提出自己的观点作为教师责任的一部分;③在有争议的领域进行探究的方式,主要方法应是朗读讨论,而不是讲授死记;④讨论时应保护学生的不同的观点,而不是试图达成一致意见,让学生朗读,各抒己见;⑤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教师作为朗读讨论的组织者应对学习的质量和标准承担责任。
现时的语文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各种形式的朗读,总怕把学生放了会“放任自流”,一“散”而不可收。其特征有以下十种情况:①教师执教,学生受教;②教师有知,学生无知;③教师思考,学生是思考的对象;④教师演讲,学生听讲;⑤教师执行纪律,学生服从约束;⑥教师作出选择,学生依从选择;⑦教师行动,学生通过教师的行动获得行动的假相;⑧教师选择课文内容,学生顺应这些内容;⑨教师把知识的权威性与他自己职业的权威性混淆在一起,使他处于学生自由的对立面;⑩教师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学生仅仅是客体。
针对这些弊端,我们认为语文的阅读教学要致力于改革,变精讲为朗读、讲读结合,这里特别要加强课堂的朗读讨论。师生共同思考探索,共同解决问题,共同引出知识的课堂讨论,仅仅凭借发问与和刺激是不会产生好的学习效果。为此,必须创造出课堂讨论所具有的可能性得以完全地发挥。在课堂讨论的形式中,有许多是师生间问答的不断的交互反复。教师发问,某学生举手回答,然后教师再发问,其他学生再回答。在这里真正的讨论是师生共同的活动。专家们认为,使课堂讨论产生效果的条件是: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提出能够真正抓住学生心思的真正发问与课题,抓住其心的发问与课题一旦提出来,学生们就不会一味地为自己的观点辩护,展开活跃的争论。第二,教师对学生回答所持的态度。假如教师对于学生的不完整回答采取不宽容的态度,那就会在课堂中破坏了学生讨论的情趣。我们应当从学生发言的不完整中找出好的方面,鼓励学生作出更准确的回答,达到课堂的浓浓气氛。只有这样,真正生动活泼的有效的课堂讨论才能形成。
1.2 “朗读训练”的强化功能。这一功能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它有助于“全面发展”观点的深化。改革课堂教学的方法,强化朗读训练,使之体现素质教育的有效性。朗读训练,必须坚持四个结合:坚持学习知识与启发思维相结合;坚持知行统一即动脑与动口相结合;坚持朗读理解和个别启发相结合;坚持开发朗读潜能即朗读与导学相结合。做到这四点,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克服前面所讲的十种不良做法。
在朗读训练中,学生是主体。每学期我们都要求教师根据素质教育和学生的朗读实际进行以下做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朗读讨论——教师讲解小结——课后测试、行为作业——语文实践活动。课堂朗读训练尽量做到五化:“兴趣化、主体化、生活化、行为化、个别化”。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学习活动所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明确这一点,就要求学生应该做到:①不动笔墨不读书;②“心、眼、口”三到;③善于自我提问;④非思不问;⑤不耻下问;⑥充分利用工具书。
多渠道培养学生朗读训练的素质,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研究的课题。根据我校的多年的实践,培养朗读训练能力渠道不外于四个方面:即,课外阅读活动——语文兴趣小组——科技和专题教育——社会实践。此类活动的过程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明解的感性认识,印证所学的知识,加深对理性知识的理解,同时“脑、口结合”是培养朗读能力的劳动本质的特点。
1.3 “朗读训练”的增值功能。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脑、口、手并用”可以促进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可以使课堂中的朗读训练增值,收到预期的效果。在教学内容上,要合理安排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比重;在实际教学中,要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有计划地安排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体会其真正的涵义和价值,从而达到自我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目的。语文的朗读实践证明:活动越复杂、越有趣,其朗读训练的智力因素也就越明显。在实践中,学生只有带有研究、带有探索、带有刺激,才能边活动边思考,边思考边训练。同时在朗读训练的实践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远大动机、广泛兴趣、热烈情感、坚强意志、独立性格等。朗读训练能力的培养,基于课堂、应用在外,即“课外阅读、兴趣小组、科技活动、主题班队会、校外户外实践”等。因此我校充分利用早读课、活动课程,兴趣小组中的“阅读与欣赏”,安排朗读训练内容和时间,每天不少于一小时,并要求活动组织者找准自己的位置:①教师属于辅导者的地位,学生成为训练的主人;②在训练中,学生可以凭自己的兴趣、愿望、意图办事,冲破人为的限制;③可以自由地、有效地展示自己的朗读才华;④在朗读训练中,充分发挥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⑤在朗读活动中有集体协作精神;⑥有助于对朗读训练的评价和自我评价。
2 实施“朗读训练”的四大途径
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但如何具体地进行朗读训练呢?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以下探索并收到显著效果,特别是语文实践中的朗读训练“顺应、强化和增值”功能给我们启示很大。徐世荣先生说:“朗读就是把书面上写的语言变为口头上的语言,把无声的语言变为有声语言——更能表情达意的口头语言。”可见,朗读是一种语言艺术的再创造。朗读决不是一个简单的见字读音的过程。必须注重“表情达意”,做到“活”字。
2.1 品评文中优美词句,激发浓厚朗读兴趣。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因此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评词语的妙用,产生语言的感知能力。
如教《精彩的马戏》一文,我引导学生品评文中“直笑、哄笑、喝笑”三个词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悟到用词的准确性。分别说说观众因什么而“直笑”?学生从文中找出答案,因为观众看到猴子很顽皮,穿着小孩子的衣服在爬竽,让人看了忍不住直笑;那么观众又因什么而“哄笑”?因为观众看到那笨重的黑熊在踩木球,一会儿要摔倒,一会儿又稳住了身子的情景,而不禁发出了一阵阵的哄笑;观众看到小山羊走钢丝的表演有何表现呢?不住喝彩。为什么?因为山羊既没有猴子那样顽皮,又不像黑熊那样笨重,走在钢丝上是那么的稳稳当当,所以引得观众高声喝彩。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不仅品味出了词语在文中是那么精妙,还激发了朗读课文的兴趣。那教室里朗读情景,效果大不一样。在朗读中他们品味到这场马戏表演确实是太精彩了!有的同学赞叹道:“马戏团里的叔叔、阿姨们训兽技能真棒!”还有的同学要登上讲台个人朗读示范。可见学生的朗读兴趣之浓。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 />
2.2 改变文中有关句式,培养学生朗读语感。怎样朗读好一篇文章,多年来,语文教学中普遍只重“语意”,不重“语感”。具体体现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就是只注重“讲”,不注重“读”。即使课堂上读,也只是一两次,且留于一种形式,并没有真正做到让学生多读,没有读出“味儿来”。如今,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要重视读的训练。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五重教学法”给我们广大语文老师以极大的启示,他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为了培养学生朗读语感,我在教学时,注重文中句子的排列和句式的选择,把它做为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点。采用改变句式的方法,让学生进行比较朗读,这样既训练了学生对这些句子敏锐的感受力,又能体会到什么样的句子更能恰到好处。
如:《趵突泉》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志地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排上来,像一朵攒得很整齐的雪白的珠花……”我采取不改变句意,只是改变一下句子结构,然后让学生比较朗读看哪个句子更好。稍微改变的句子结构是:“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大而扁的水泡,慢慢地有姿志地摇动上来,一个碎了又来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攒得很整齐的雪白的珠花……”通过朗读,比较,学生逐渐悟出原文语言轻巧活泼,更富有情趣,调整后的句子结构整齐,但读起来显得呆板,单调。通过改变文中有关句式进行比较朗读,不但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朗读积极性,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语感。
2.3 充分相信全体学生,把朗读权交给他们。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情要自己在读中悟;理要自己在读中悟;法儿也要在读中悟。悟不出来的,或出现偏差的,老师适当点拨一下,讲解一下。
论文检测天使-学术行为不端检测免费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总之,在指导下学生自己读懂课文,既得到猎枪又得到了兔子;而听老师讲解懂,听学生议懂,只是得到了兔子。”作为语文老师,要把朗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地学。
如学习《再见了,亲人》这课,教者略作点拨,放手让学生去通读课文,学生从文中的字里行间悟出了中朝两国人民的情是用鲜血凝成的。为了把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情景读出来,不少同学真是达到入木三分的程度。
又如《可爱的草塘》,教者将朗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朗读中自悟其义、其情、其景。“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次看到,走了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的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现鲜绿色,远一点的呈现翠绿色,再远一点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跟蓝天相接。”当我将这段文字提出来后,同学们朗读兴趣极高,当你检查朗读效果时,学生读的是那么的真真切切,草塘的色彩美,动态美仿佛就在眼前。当你回想起学生那悦耳动听的语调时,你就好像置身在那随风涌动的绿色芦苇和蒲草之中,心情是多么的愉快。我抓住契机,又立即列出文中一段语句:“我举目四望,茫茫的一片草塘,哪里有什么河呀?小丽紧走几步,拨开眼前的芦苇。啊,一条清澈的小河奇迹般出现在我的眼前。芦苇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里,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白了。”学生看到后,先联系上下文去思考句子中描写的是什么实在事物,再想象文中的“我”是在什么情况下看到此景的,“我”看到此景时心情怎样,理解句中“清凌凌”一词意思。然后进行有感情朗读。在上述的基础上同学们形成共识,认真读好句中的“啊”字因为“啊”字表达了“我”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看到明澈清凉的河水里的迷人景象时的心情要用响亮的声音读出“我”既惊又喜。同时还要用缓慢的语速,悠扬的语调读好排比句。最后学生集体朗读是声情并茂,令人陶醉。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教者充分相信学生,敢于放手,把朗读权交给学生,就会收益匪浅。
2.4 培养良好朗读习惯,形成具体内心形象。朗读对读者来说,既有利于对文章的深入体会,又有利于自身语言表现能力的提高。对听众来说,既可以同样加深其对文章的理解,同时往往也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因此,朗读水平必须从平时提高,朗读时必须从内心出发,要有真情实感。朗读时,不但要读出声,尤其要读出情,以情动人。也就是做到读之有“形”。所谓“形”就是文章中所描写的具体形象。
例如,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首先要学生了解时代背景,了解文中的人物,故事情节等。在学习此文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自读,在自己的头脑里呈现出局势十分紧张的情景,李大钊同志在严竣的形势下仍然为革命工作的情形。由文字读后脑子里展图像,同学们仿佛看到了李大钊同志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形象。在学习第二部分时,让学生认真结合文字在内心形成李大钊同志那种镇定自若的形象,同时反动军阀张作霖派来的一群宪兵、警察、侦探的凶残面孔。粗暴言行也不可忽视。学习第三部分时,要从字里行间看到李大钊在敌人法庭上面对妻子、女儿那种沉静的神态,要看李大钊同志面对凶残的敌人那种坚贞不屈的精神。这种具体、细致、清晰的形象,只有在正确的朗读中才能感受得到。因此,接下去就是加深朗读练习,学生朗读的关键是用声音读好文中的每一句话,尤其是文中人物的语言,我班学生读的是那么投入,真正进入了角色。就上述这一课时,只要老师认真组织,在读的基础上深加工,就能演出一场精彩的话剧。
论文检测天使-学术行为不端检测免费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总之,朗读文章时读者的头脑里不能空着,如果一空,那一切形象都不存在了,那也谈不上什么表情达意了。
总的来说,小学语文教学中无论怎样好的讲解都是代替不了朗读训练。从学生这方面来说,语文课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加深“朗读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十分重要。它是检查学生水平和知识程度的一个重要依据,而且“朗读训练”得到一定的强化,还直接有助于培养与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 />
相关文章:
创设课堂情境氛围 增强语文教学活力04-26
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4-26
激情燃烧的语文课堂04-26
新课改下数学创新教育观念初探04-26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训练04-26
阅读教学贵在“引疑”04-26
重视方法指导 提高阅读教学质量04-26
接受和探索“手牵手”,快乐和梦想齐飞扬04-26
搞好小学数学课堂教育的几点体会04-26
浅谈高中素描教学的方法和艺术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