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设计观的转型探析

时间:2024-04-26 17:25:50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要]新课程视野下的历史教学设计观转型不仅是一个适应外在系统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走出传统历史教学设计范式困境的过程,这一过程已经迫在眉睫。历史教学设计观应以“整体意识”为核心,实现历史教师设计思维方式的整体转型与突破;以“结构意识”为主线,实现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结构性转型与突破;以“课程标准”为准绳,实现历史教学设计理念与实践实质转型与突破;以“问题意识”为契机,实现课堂教学设计深层追问转型与突破。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教学设计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与突出“过程与方法”,并且再三强调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高度关注“过程与方法”的教学设计,目的是顺利实现三维目标,使之不至于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和文字摆设。历史课程也毫不例外,如果不从本质上理解历史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的内涵,Ⅲ则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历史课程的独特价值将也是空谈,可见有效的教学设计对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何等重要。结合我国当前历史课程改革,笔者认为实现基于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历史教学设计,广大的一线历史教师要树立以下四种教学设计观。
  
  一、以“整体意识”为核心,实现历史教师设计思维方式的整体转型与突破
  
  整体意识的根源在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教学设计系统自身内涵的体现。整体意识的形成,突破点在于重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将历史教学看作是一个整体,不是人为地把教与学割裂开来。很多教师常常把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看成可以分割为独立活动,二者之间是谁围绕谁转的关系。显然,历史教学设计的转型如果不超越这一认识前提,就不可能走出传统历史教学的设计。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设计观的形成首先要从认识历史教学设计的方法论转化开始,即把教学看作一种“系统”“整体”,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相加。把历史教学设计看作为整体,意味着历史教学过程的设计将“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多重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的活动过程。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合作交往关系。所以,分析课堂教学过程的基本单位不是‘教’,也不是‘学’,而是教学如何互动生成”。
  从目前历史新课程实施来看,历史教学设计的整体意识主要体现在历史教学设计的三个维度上,即历史教学目标设计、历史教学内容设计和历史教学过程设计三个方面。就历史教学目标设计而言,在达到清晰具体要求的同时,更应有弹性、衔接性、发展性、递进性四性。所谓弹性,就是要顾及同年龄段不同类型学生的实际水平与不同班级的不同目标,不能只有一种尺度;所谓衔接性,是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与前面的授课目标进行对接;所谓发展性,要求本节课的目标要求应比上节课或以往的其他课的目标更进一步,能突出具有更高一级的目标;所谓递进性,意味着目标设计要有坡度和差异性。就历史教学内容设计而言,整体意识要求历史教师在将教学内容优化的同时,将原先各自分离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共同为一个整体,只有形成这样的整体,历史教学内容才可能在整体上活起来,真正内化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去,而不会有“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的尴尬局面,才与《历史课程标准》理念“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相吻合,也才能使学生看待现实问题具有深邃的历史眼光,看待历史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就历史教学过程设计而言,关键在于历史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具有合理的相关性,真正是内容与形式的合一,比如说在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的相互关系的维度上,二者本质上应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很多历史教师在教材分析时就教材谈教材,没有学生的影子。由此而来的所谓重点、难点问题,是从教材本身而来的或是从教辅图书中“复制”而来,与学生根本无关。整体性要求教材分析中要以学生为依据,重点是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应在本节课中重点解决的问题和重点关注的问题;难点是本班学生在学习具体教材内容时的难点,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1]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 />二、以“结构意识”为主线,实现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结构转型与突破
  
  以“结构意识”为主线主要从历史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从历史教学的过程两个方面来看。其一,从历史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来看。历史学科的所有教学是一个大结构,而每一册教材就是小结构,每一册教材中的某一专题,相对于整册书而讲属于小结构,这使得整册教材则变成了大结构。比如历史《历史课程标准》将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因此,每一个具体的专题与每一堂教学内容则是小结构。如果教师有结构意识,就会将某一课的教学内容放到专题结构中去设计和思考操作。其二,从历史教学过程来看,教师需要教给学生的结构主要是学习内容的结构和相适应的学习方法结构。在这个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的结构设计意识主要包括备课结构设计(课堂知识体系的纵横联系、课堂知识的逻辑结构、课堂中师生双方的情绪结构)、目标结构设计(全程性目标、阶段性目标、具体目标)、过程结构设计(教学过程中各环节收放、编织、重组、转换、改造)、资源结构设计(教材、教参、教室、网络、学生资源)、方法结构设计(历史学科特有的教学方法归类、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组合)、评价结构设计(导人性评价、判断性性评价、纠正性评价、引导性评价、拓展性评价等)、策略结构设计(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处理课堂提问、如何调控课堂、如何把握学生学习情况)。
  以往我们的历史课程与教学大多数仅仅是围绕史实展开进行的,强调对事实性知识的记忆,侧重认知,注重对具体史实的学习,由此导致教师的教学设计方式在教学中不得不去覆盖课本和教学大纲中大量的历史知识内容,势必大大减少提供给学生用来解决问题和进行高水平思维的时间,也必然助长“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和“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培养学生深层理解能力。历史新课程、新教材、新设计给我们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我们应该进行超越史实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历史课程内容应该围绕历史学科内容标准中的核心观念进行选择。教学重心应该从讲授史实转移到“使用”史实,以便教授和评价更深层的理解力;从记忆史实转移到理解可迁移的核心观念和更为根本的知识结构,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树立“结构意识”设计理念是我们必须思考的方向。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 />  三、以“课程标准”为准绳,实现历史教学设计理念与实践实质转型与突破
  
  很多教师的历史教学设计时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对课程标准的淡漠甚至漠视,在设计教学设计(教案)时很少甚至根本不顾及课程标准,所以当被追问“这节课你想让学生学到什么”“你的教学设计意图是什么”“你的教学设计理念是什么”时,教师的答案往往是含糊笼统的。新课程给我们一个“标准”,却给了我们多套教材。“标准”是唯一的教学准则,是教学的宪法。我们要花时间研究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来指导我们的备课和上课。国家课程标准与框架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枢纽。历史教学设计以课程标准为准绳对新课改实验是很有好处的。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简化历史教学设计,目标明确。我们的历史教学设计往往还是“以本为本”,从教材提供的范例出发,就事论事地“臆想”我们的课堂教学流程,缺乏整体把握和结构设计意识。这个整体包括整个学科课程体系、各个年级的知识体系、各个专题的架构等,把它们浓缩在每一节课中。老教师能做到这些,但却不一定是以课程标准为准,也可能是脱离课程标准的。第二,提升自主意识,懂得裁剪。“以本为本”容易使教师完全在“脚本”上做文章,无法脱离课本,使所有的教学都是“演戏”,都是教师的预谋。历史课程标准是个起点,是条线,可以使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设计空间、体现自己的才华,把一个点上的课标化为一堂精彩的课,这是很有创造性的教学工作。第三,易于教学设计评价,良性互动。我们以前评课虽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多是就本论本,然后就是很多教学艺术层面对历史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评价的深度、广度都有所欠缺。设计评价需要从着眼于学生的深层发展的角度来考虑。
  
  四、以“问题意识”为契机,实现课堂教学设计深层追问转型与突破
  
  历史教学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是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开的,因此历史教师的问题意识是影响历史教学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实现课堂教学设计深层追问转型与突破的契机。在历史教学设计中,历史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问题意识呢?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利用问题产生的背景和缘由的意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利用历史问题的历史或现实背景,选取一些实际例子来引入历史教学,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沟通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又符合学生从实践到理论、从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的认知规律。第二,对问题进行变更、引申、拓展的意识。《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教学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设计时,要将一些毫不起眼的基础性问题进行横向的拓宽与纵向的深入,即通过引导学生变更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变式探求,揭示出它与某类问题的联系与区别并变更出新的问题和得出新的认识。这样无论从历史教材内容的发散,还是学生思考问题时思维的深入,都能收到固本拓新之用,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三,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创新源于问题,没有问题就不可能创新,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历史教学过程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创新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设计中要有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一方面,留给学生自由支配的“空白时间带”,留给学生创设提出问题的时空;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问题,反对人云亦云,敢于向权威挑战,对教材写的、教师说的、名人提的问题敢于质疑;还要注意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的精神。第四,设计各类问题的意识。广大历史教师对于“问题解决”思想中“问题”的理解还有相当大的不足,主要表现为:“问题”的新颖性不强,开放度不够,混淆了真实的“问题”与虚假的“问题”;对于非常规的、能够向学生智力提出挑战的“问题”选用不够大胆,对此类“问题”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清;需要跨学科知识的“问题”较少;在问题的设计或选取时,很少考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因素等。
  历史课程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从结构体例上都与以前的历史教学大纲不同,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新教育理念。这些变化必然对历史教学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其中特别是对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的设计以及新理念的设计特征等均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师对这些新观念的领悟、新观点的接受、新要求的实现,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转变过程,教学设计的新理念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设计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我们可以通过探索、反思。让它更加完善,更加完美,这是广大教师教学的追求,也是新课标的追求。新课程视野下的历史教学设计转型不仅是一种寻找适应外在系统变化的过程,也是一种寻找走出传统历史教学设计范型困境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已经是迫在眉睫,历史教学设计当是真正发生变革的时候了。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 /> 

相关文章:

化学教学中分阶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04-26

初中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初探04-26

倒置的金字塔04-26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04-26

高中英语课堂应体现对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04-26

浅析学生作文难的原因04-26

浅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04-26

贯穿“新/活” 熔铸“奇/美”04-26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想象能力04-26

思想品德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