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走进现实生活

时间:2024-04-26 17:22:56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要:语文教学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社会生活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教学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美国教育家华特:“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一、语文课堂形式生活化
  (一)创设情景,展现生活。
  传统的课堂教室的布置总让学生觉得枯燥和单一的知识化,教室里整齐的课桌椅、灰色的地板、前面一块大大的长方形黑板,黑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学习的内容,后面的黑板也是长方形的,也多是跟学习有关的“优秀作业栏”、“争章达标栏”、“知识角”、“比一比”等没有一点儿童趣,没有一点儿生活气息,仿佛与外边的世界隔绝了,把学生封闭在一个单一的课本知识内,学生的灵性、悟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禁锢。学生对知识厌倦,失去学习的兴趣,也由此而起。因此,我们应该创设一个充满童趣又富有生活化的课堂环境。
  例如开辟探索角:在教室的后面可以开辟一个探索角,把学生在目前生活中找不到答案的问题在这里公布出来,请同学们共同探讨,研究。让学生在探索中找到乐趣,在探索中找到新知,在探索中让学生懂得知识是无限的。
  (二)小组合作,接触生活。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开展中加入生活元素,让同学们在愉快的活动中,接触生活的魅力。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而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小组演一演,通过不同小组的不同表现,体验百味人生,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例如,在教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时,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40年后美穗子带着三个孩子专程前来中国看望聂将军的情景。通过生动鲜明的表演,不仅使学生加深对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的理解,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想象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三)开展辩论,认识生活。
  “辩论”是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表明思想的倾向性,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可以将辩论赛的形式用于课堂教学,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学生自学课文后,正、反方学生振振有词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表述时不仅运用文中的语言、例子、还列举生活中典型的、真实的事例加以论证。通过辩论,最后达成共识,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实现了文和道的有机结合。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 />  (四)动手操作,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例如在讲过如何种植小树一课后,我发现学生们对亲自动手栽树很感兴趣,于是,用一整节语文课的时间组织本班同学亲自栽树,通过课本上讲解的种树方法及过程,运用到实践中来,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共同完成集体活动,不仅对文章所讲解的内容有了实践的操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初步体验了社会生活。
  (五)美文欣赏,感悟生活。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它凭借语言文字、透露出物美、景美、事美、情美、人更美,由此巧妙运用,欣赏富有韵味的语句、段落,能唤起人们的美感,对事物的认识有个质的飞跃。《桂林山水》一文,让学生在自读课文时,找出重点句,用你的口把作者的心表达出来。学生反复朗读,寻找感觉,体验“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汇报时,学生边读课文,边配上音乐,让学生头脑中浮现画面,想象当时的情景,理解美的语言,美的意境,学会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本领。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1]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 />二、语文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教师应从生活现象入手,贴近学生生活找语文,使语文走近学生的生活,为课堂教学注入“活水”。同时,让学生参与生活,学以致用。在教学风景古迹等课文时,我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用讲解的口吻来复述;学写建议书后,对学校或老师工作不满意的地方写一份建议书等。这样让学生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一种生活的需要。
  《给予树》一课,课后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的。在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后,我留下了一项作业:平日里,你们从父母那儿得到了那么多的爱,希望你们也学会“给予”,为父母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并写下来。学生有的写信,有的做贺卡,有的做家务事,有的为父母过生日等,真心地做了,所以写出来的日记也格外感人。
  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教师首先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广告宣传语,出现一些不规范用字的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文明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不规范用字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
  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
  三、总结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教学时,我们应以课堂为起点,让教学贴近生活,鼓励学生用生活的标准去判断,用生活的底蕴去诠释,用生活的经验去解读语文材料,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并真正受到启迪。生活是语文的源泉。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只有走向生活,才能使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 /> 

相关文章:

美术课教学方法探究04-26

谈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初中地理课中的运用04-26

高中地理学生自学能力培训策略初探04-26

对高中生物教学方法的探讨04-26

初中物理中的“电压”教学04-26

浅论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开展成功体育教学的探讨04-26

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艺术04-26

浅谈如何上好高中历史复习04-26

高中化学教学浅谈04-26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的教学浅谈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