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在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业务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是国有商业银行调整客户结构和资产结构,实施战略转型的重要方面。关于担保机构担保项下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问题,也开始被重视。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的风险特征,重点阐述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的管理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
目前在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上,存在商业银行放贷压力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并存的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商业银行缺乏针对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和成长特点的风险控制手段,从而对中小企业采取了“慎贷”行为。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风险特征的分析,从经营理念、目标客户定位、调查评价重点、产品创新及贷后监控等方面,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风险控制提出一些建议。
一、中小企业的主要风险特征
(一)规模较小,风险抵抗难;
(二)管理不规范,风险识别难;
(三)资信状况差,风险控制难;
(四)合格担保少,风险补偿难;
(五)关联交易频繁,风险监控难。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1]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建议br /> (一)细分客户群体,确定目标客户
理性分析客户、慎重选择客户,是风险管理的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步。为此,银行应加强与地方小企业管理部门、招商局等政府机构联系,定期沟通客户信息和项目进展情况,摸清客户资源,细分客户群体,做好客户储备。在此基础上,从打造长期发展潜力和提升竞争能力入手,筛选出优质客户群体,作为目标客户。当前,应重点发展以下五类中小企业群体:一是符合国家的行业政策、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产权明晰并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优秀中小企业;二是专业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技术创新能力强、资产负债率较低、有较强发展后劲和长期盈利能力的成长型和成熟型的“精、专、特、新”中小企业;三是处于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大中型企业上下游,已建立稳定供销、协作关系的卫星型中小企业;四选择股权结构清晰、管理规范、没有财务和人员包袱、产品市场前景好、固定资产投资已基本完成、还款意识强的企业;五是与区域发展经济相结合、市场定位明确的“特色小企业”。
(二)抓住关键要素,开展调查评价
调查评价是控制贷款风险的前提。鉴于大多数中小企业存在信息不对称、财务不规范、管理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不高、抗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调查重点应是现场调查,分析评价的重点应为非财务因素。要通过现场调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通过税务、工商、土地等部门了解企业的经营、纳税、土地出让情况,通过了解员工的收入情况等来分析企业经营者的个人素质、企业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等。
(三)创新信贷产品,实现产品控制风险
通过信贷产品及其组合设计可操作的风险控制方案,可使风险控制水平稳定并持续提高,且易于复制推广。根据小企业市场波动大的风险特点,在信贷产品的选择上应关注以下两点。
1、依托优质大客户,积极探索推行供应链融资信贷产品。供应链融资是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围绕核心企业开发上下游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并形成行业贷款链或服务链的一种金融业务模式。这种融资模式跳出了单个企业的传统局限,站在产业链或供应链的全局和高度,把供应链企业间的贸易关系综合起来考虑提供融资服务。具体思路可以是:对处于核心企业下游的采购商群体,重点通过动产或权利的质押来控制物流,依托采购商群体的供应链为企业提供融资业务;对处于核心企业上游的供应商群体,要争取核心企业的配合,银行介入交易的全过程,通过应收账款为核心进行风险控制。
2、围绕 “担保难”问题,进行产品创新。随着我国金融改革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推出了很多种类的银行贷款创新。如浙江地区,就已经出现了贷款与企业法人代表挂钩、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担保基金担保贷款、仓单质押贷款、质押保证贷款、保理业务、联保协议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多种创新贷款方式。这些创新贷款具有的共同特点,就是在中小企业特别犯难的“担保”方式上作了改进,能够比较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对有效资金的需求。
(四)完善监控手段,提高控制能力
贷后管理是贷款风险管理核心。对中小企业贷款的贷后管理,重点是强化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强化抵质押物专人管理。目前,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中绝大部分是抵质押担保方式,抵质押物种类多、数量大,从抵质押物价值评估、抵押登记、权证保管到抵质押物的后期监管等,时间跨度长,业务重复性高,分散管理方式牵扯人员多且管理不深入。因此,需要专人了解押品市场行情,及时掌握抵押物价值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二是建立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预警平台、不良贷款报告、授信尽职、贷后检查制度等措施,以客户结算往来情况作为判断客户经营正常与否的主要标志之一,定期、不定期走访客户,注重各种媒体对客户及客户所在行业的信息披露,如发现异常变化和风险及时预警,并实施重点跟踪检查,对于影响企业偿债能力的重大事项,应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和风险控制措施。
相关文章:
从受众角度看台湾综艺节目特色04-26
广播新闻评论创新思考04-26
广播调查报道的制度保障04-26
应对广播发展新机遇的策略04-26
党报要做“正能量”传播的引导者04-26
网络“道德裁判”的影响分析04-26
影视传播对时尚的导向04-26
澳洲政客使用中国新浪微博的分析04-26
新闻播音主持的专业塑造探讨04-26
浅谈新闻事业发展中的“螺旋型”模式理论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