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无论是森林、草原、湖泊都是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成份和光、水、土壤、空气、温度等非生物成份所组成。它们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称为生态平衡,打破平衡就会招致自然的惩罚。同样,师范生群体的女性化与基础教育教师性别生态失衡,势必受到教育规律的强烈惩罚。
问题提出
(一)师范院校学生群体女性化
在师范院校的师范生中,女生占多数,男生占少数,男女性别生态比例不协调。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敏强教授说:“一进阶梯教室,一片‘姹紫嫣红’的女儿国,养眼是养眼,但是也让人担忧啊!”(广州日报报道)笔者所任教的师范大学不管专科还是本科学生,也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学生中,男生几乎只占百分之十甚至更少。我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读的师范,那时候师范学校班级男女生比例是10:1;80年代末是4:1。进入90年代中期,却变成了1:5。最近男女生比例竟是1:18,一个班四五十人,男生只有三四个。男生被戏称为师范院校里的“大熊猫”、 “边缘人”。
(二)师范专业招收男生比较困难
男生报考师范专业较少,师范类学校招收男生比较困难。
沈阳师范大学学生处长赵为介绍,学校历来就是女生比男生多,面向小学的“初等教育专业”男生比例更少。目前学校男女学生的比例也都维持在3∶7左右。男生主要集中在计算机、体育等专业,英语、艺术、教育管理等专业的男生几乎是凤毛麟角。
为增加男生比例,一些地方使出了一些“招数”:上海师范大学几年前曾规定,“师范各专业录取男生一般不低于招生计划的40%”,对男生录取适当“降低门槛”。辽宁省有关部门曾出台过“师范院校录取男生不低于30%”的政策,“但现实情况是,报考的男生少得可怜,想录都没有办法录。”
(三)师范男生选择教师职业更少
报考师范类院校的男生少,最后选择教师职业的男生更少。22岁的林鹏即将从师范院校毕业,他没有选择当老师,而是到温州找到了一份外贸工作。“我不愿意当老师。”林鹏接受记者采访的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句话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当初报考师范类院校,是因为家里经济情况不太好,师范类学校的花费要少一些。”
在记者采访中,海师的许多男生表示,他们不愿意到小学执教,是因为小学教育相对繁琐,收入也不高。此外,还有一些男生认为当老师工作重复、呆板,没有太多的挑战性和成就感。2006届教育技术系毕业的周同学称,她们班37人中,只有14名男生,而这14人中没有到小学执教的,大部分男生从事了其它职业。
(四)基础教育教师性别比例失调
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中,“女儿国”撑起基础教育天空。在许多中学里,临近退休的老师中,男性占大多数;而在新进的青年教师中,则是女性占据绝大多数。“千女易得,一男难求”。
海口市教育局2008年底对直属学校男女老师统计的数字中,海口市第九小学男老师仅有51人,而女老师则达到230人;海口第四中学有男老师133人,女老师却高达230人;琼山中学男老师为103人,女老师也达到了110人。
湖北省教育厅教育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04年,湖北全省小学女教师整体比重接近70%。现有中小学教师68万余人,其中一半以上是女教师。各城区中小学,男女教师比例大多为1:7、1:8左右。不少学校只有计算机、体育等科目是男性教师,班主任和主要科目老师几乎都由女性担任。”
辽宁省教育厅教育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男女教师比例差距在逐年扩大,女教师越来越多,男教师越来越少。2004年,全省小学女教师整体比例接近70%。
在广东,现有中小学教师68万余人,其中一半以上是女教师。广州市白云区中小学女教师占80%以上,在今年新招的教师中,女教师仍是“主力”。
贵阳市两城区中小学,男女教师比例大多为1∶7、1∶8左右,云岩区的女教师比例高达90%。不少学校只有计算机、体育等几个学科有男性教师,班主任和主要科目老师几乎都由女性承担。
2007年12月14日 中国教育报“教师男女比例失衡,教师招聘会成‘女儿园’”,宁波市第六届教育人才供需洽谈会举行,求职者大多数是女性,教师招聘会好比“女儿国”。北京五中分校校长杨春林说,“在我们收的500份简历中,男教师不足50份。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 />
原因探究
师范生和教师性别生态失衡的原因主要有社会择业观念、教师职业待遇、男女智力结构等方面使得基础教育职业对男性缺乏吸引力。
(一)教师职业专业化缺乏社会的认同
一方面,国家规定教师是专业技术人员,另一方面,传统上教师的准入门槛较低,小学毕业当小学教师,初中毕业当初中教师,高中毕业当高中教师的现象大量存在,直至今天,我国农村仍然有大量的民办教师或代课教师。教师专业化在某些方面成为一句空话,男性认为教师职业缺乏成就感和社会认同感。“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的传统观念可谓根深蒂固,加上社会上重商、重权、轻教等影响,多数男性认为整天与孩子打交道没有意思,男性当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往往会被认为是“没出息”,被人看不起。
(二)家庭责任意识迫使男性选择放弃
基础教育教师职业经济待遇较低。选择教师职业很难养家糊口,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说,人有生理需要包括衣、食、住、行及延续种族的需要等。如此,中国传统男人要承担家庭的责任,在家庭中要赡养父母,抚育子女。而相对来说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却是比较低的。单从收入看,尽管教师工资近年来有所提高,但幅度较小,且与物价上涨幅度不成比例,教师“高付出,低回报”的状况并未得到缓解。根据《教师法》的规定,教师的工资应不低于公务员的工资,然而,教师的工资却大大缩水,教师为工资而上访乃至罢课的情形屡见报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获得劳动报酬的多少应取决于该种劳动创造的劳动价值。教师劳动是一种高级劳动,应获得比一般社会等价物更多的份额,但目前这种“高—低”落差却严重偏离了经济学的普遍规律,也成为教师压力的主要来源之一,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职业态度。教师连找一个满意的对象都困难,使得原本稀缺的男性教师一有机会就跳槽。即使有一些男性当初选择了师范类专业,但想方设法选择“改行”。
(三)神圣的光环下教师的权利被遮蔽
“教师”,有史以来被认为是一个高尚的职业,传授知识、经验的人,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中国古代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被誉为天地君亲师五尊之一。现代社会把教师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等,神圣的光环笼罩在教师的头上。在这个光环下,教师的权利被遮蔽。教师这个群体是权利和义务最不对等群体之一。精神上的极大富有者,物质上的极度匮乏者。中小学教师工作繁重,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过重的工作压力、过高的社会家庭期望值以及舆论的求全责备使得每个教师不堪重负。
(四)女性参与社会在高考中异军突起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女性参与社会活动。男女两性在智力方面各有所长,表现出不同的发展取向:感知觉方面,男性的视觉反应快;女性则听觉能力强。注意力方面,男性多定向于“物”;女性则多定向于“人”。记忆力方面,男性的理解记忆和抽象记忆较强;女性则机械记忆、形象记忆和情感记忆能力较强。短期记忆方面,女性也强于男性。思维方面,男性的抽象思维能力强;女性则形象思维能力高。想象力方面,男性的想象力常常带有抽象与逻辑性的色彩,而女性则往往带有具体与形象性的特点。男女智力方面差异决定女生在现有的高考试题难度下优于男生,从而获得中等偏上的成绩,而师范类专业又招收的分数线恰好在这个线内。这样,大量的女性进入师范院校,加入到基础教育教师的行列。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 />
相关文章:
英国媒介教育的学术地形图04-26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现存问题与对策分析04-26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04-26
浅论假新闻的成因、危害及对策04-26
演播厅场景设计中的艺术体现浅议04-26
节目主持新现象的研究04-26
论摄影追踪显示媒体责任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