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陶渊明的海阔天空

时间:2024-04-26 16:46:36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 要:陶渊明一身正气,蔑视权贵,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辞官归隐过着园日涉却能成趣、审容膝却也能易安、植扙耘籽也能潇洒的田园生活。田园生活给了陶渊明想要的闲适,给了陶渊明想要的淡定,给了陶渊明想要的生活,即使生活贫困,也甘之若饴。陶渊明还设计出了“桃花源”这样一个“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理想社会。这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美好追求与热情向往。
关键词:陶渊明 蔑视权贵 性本自然 超凡脱俗 美好愿望
        有一个人,他的一生不及李白的光辉灿烂,不及屈原的郁郁不得志,不若司马迁的坎坷多难,但他在中国文坛上却赫赫有名,他就是田园诗的开山鼻祖,陶渊明。
        一、富贵非吾愿
        陶渊明一身正气,犹如一支菊花傲然挺立于官场之中。他因家境贫寒,外出谋得彭泽县令这一官职,但不足百日便发现自己不适合做官。督邮视察,按惯例,县吏应束带见之。陶渊明不愿意戴冠束带前往城外迎接,因为那督邮是把自己的妹妹嫁给郡守做小妾而换得了官职,陶渊明视督邮为小人。陶渊明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为官对率性淳真的陶渊明真是痛苦无比。陶渊明觉得官场是一个“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的世界,是一个樊笼,自己岂能为五斗米而折腰?名利不一定是必须追求的,食不果腹又何俱?对陶渊明而言,“违己”甚于“饥冻”。守住气节,辞官归乡,这才是自己的选择。所谓官场,所谓功名,都抵不过一盏酒。于是,陶渊明选择隐居务农,毅然离开世俗,采菊东篱。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性本爱丘山
        目睹了官场的污浊,认识到仕途即迷途,陶渊明再也不愿心为形役。微亮的清晨,扛着锄头,沿着崎岖的小径,到田间耕作;驾上一叶小舟,循着曲折幽深的溪流,穿越虫鸣鸟舞的芦苇荡,背上一壶酿酒,喝着黄昏沉醉;登爬一段山,与好友畅谈天高气爽、鸟语花香,伴着身边的萤火虫吟一首小诗。漫步院园,看花开花落,望云卷云舒,不知不觉在夏日午后沉沉睡去,醒来静听溪流轻轻吟唱,呼吸那沁人心脾的草香花香。身着一身粗糙的布衣,置身于大自然,飘飘乎翩然欲仙。田间的一切你钟爱到园日涉却能成趣,审容膝却也能易安,植扙耘籽也能潇洒,自此再也看不到你惆怅而独悲。田园的晨风唤醒了你的梦,给了你想要的闲适,给了你想要的淡定,给了你想要的生活。即使生活贫困,你也甘之若饴。你内心的感情和志趣都外化为田园的种种美好景物,悠然自得。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道出了你喜爱“丘山”的志向。“望云渐高鸟,临水愧游鱼”表达了你渴望自由的性格。“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虚掩的柴门,幽静的居室,远远地隔绝了尘世的喧嚣俗念。“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常与淳朴的农民披草来往,与乡邻们共话桑麻,这是别有洞天的乡村生活。“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一片广阔的田野,清风徐来,绿油油的庄稼碧波荡漾,生机盎然。“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一幅安宁静谧的田园风光图,里面有在炊烟笼罩之中的远处村落,有深巷中的狗吠声,有桑树颠的鸡鸣声,动静相宜,远近错落,有声有色。你借恬静优美的村居抒写出自己摆脱“樊笼”、“尘网”之后如释重负的轻松与欢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你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的怡然自得,那样的超凡脱俗!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 />       三、人间乐土“桃花源”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士族地主大量兼并土地,失去土地的百姓背井离乡,纷纷逃避到山林。陶渊明长期生活在农村,与农村各层人民长期相处、休戚与共,有着密切的交往和真挚的感情,对他们的痛苦生活以及美好愿望十分了解。在此基础上,陶渊明设计出了“桃花源”这样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理想社会。
        这里有“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奇景,有“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的村落,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的男女老少,有“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的桃花源人。在这个世界里,土地平旷,房屋整齐,人民生活古朴而富裕,熙熙为乐。但是,桃源理想在当时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这一点陶渊明也自知,所以通往桃花源的路径再也找不到了。陶渊明个人的力量,虽不足以扭转时代的巨流,但至少,天堂的影子在人间。“桃花源”在封建社会的漫漫长夜里点燃了一支火炬,通过桃花源,人们可以比照自己生活的这个黑暗社会,为摆脱苦难、建立一个“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的理想社会而奋起。“桃花源”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美好追求与热情向往。 
        车轮滚滚,历史带走了陶渊明,可他的精神永存在我们心中。我们站在回忆的河边,看着河水一点一点的流走,留在我们心中的只有那一抹傲视世界、独立于世俗之外的身影。这身影渐行渐远,耳边隐隐约约传来他的吟咏之声: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参考文献
1.《桃花源记》赏析。
2.《陶渊明的诗歌艺术特色与人生境界的探索》。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 /> 

相关文章:

李清照花木词的审美意蕴探析04-26

薛绍徽《满江红》词序弥补中法战争的历史空白04-26

宋人选宋词选本“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04-26

略论中唐诗人刘禹锡之个性美04-26

论《毛诗正义》与李白诗歌04-26

贾宝玉“多余人”形象简论04-26

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04-26

杜甫“狼藉画眉阔”琐议04-26

《唐语林》与纪传体史书《旧唐书》比较04-26

试论《聊斋志异》中的鬼狐复仇模式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