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杜甫 爱国情怀 忧国忧民
摘要: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爱国思想是杜甫诗歌的灵魂。杜甫的爱国情怀,既包含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又是根植于“忧国忧民”之上的更进步的爱国之情,体现了诗圣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一说起唐朝,我们首先想起的就是“诗”,在那个诗意的世界里,既有山水田园的恬淡适意,又有边塞诗派的浪漫雄壮,既有李白的潇洒飘逸,又有杜甫的沉郁顿挫。唐朝的诗人、诗作虽然众多,但很多都已湮灭无闻,其中杜甫的诗歌创作却如同“沙中之金,愈经磨洗愈能发出灿烂的光辉”①。翻阅杜甫现存的一千四百余首诗篇,我们读到的是诗人爱恨交加、悲喜交集的复杂情感,那就是杜甫诗歌的灵魂——诗人赤诚的爱国之心,深切的忧民之情。
杜甫的这份爱国情怀并不是单一的、苍白的,而是丰富的、立体的。他是从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朴素情感出发,逐步上升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深厚感情,并最终将这份爱国情在报国卫家、以身许国的满腔赤诚中升华。本文就循着这样的情感脉络,从以下三个侧面进行层层解析。
一、赞美河山 忧患国运
在中国古代诗人的笔下,对祖国山河的赞美是他们表达爱国情怀的最直接的方式,杜甫也有很多描绘祖国名山大川的优美诗篇。他从20岁起,先是南游吴越,后又北游齐赵,饱览河山之胜。中年寄寓京华,晚年漂泊各地,足迹所至,均有诗作留存。岱峰的高耸,剑门的险峻、锦江的秀丽、三峡的奇峻,尽在笔下。
国家不仅是一个自然范畴,它还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因此,杜甫在描绘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当国家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时,诗人满怀自豪,热情赞颂;当国家政治腐败、危机四伏时,诗人又忧心忡忡,愤然痛斥。
杜甫的青年时代主要生活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此时唐朝的国力强盛,百姓富庶,经济文化都发展到了顶峰,史称“开元盛世”。而杜甫作为一位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诗人,却能够在盛世的光环中看到重重危机,觉察到 “万方多难”的危机,唱出了一曲曲动人肺腑的悲歌,体现出诗人深刻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最为可贵地表现出他对大厦将倾的唐朝政治的预见性”。②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天宝十四载(755),就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前,杜甫途经骊山,唐玄宗正携杨贵妃在华清宫吃喝享乐,杜甫心忧玄宗昏庸,大权旁落,用诗歌讽刺外戚专权的政治现实。诗人听说皇宫内的金盘宝器,都已转移到国舅家的厅堂,而更加严重的后果就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统治阶级和人民严重对立,唐朝已处于岌岌可危、行将倾覆的边缘。很快,安史叛军的鼙鼓也在渔阳敲响。所以千载以后重读这些诗歌,我们不能不佩服杜甫敏锐的洞察力。正是由于诗人怀着深切的爱国之情,才能及时觉察到当时社会中的各种隐患。
“安史之乱”的铁蹄不仅彻底打碎了诗人期盼天下太平的希望,也点燃了他胸中的炽热的民族意识,维护统一,反对分裂成为诗人爱国情怀更突出的现实表现。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维护统一 反对分裂
纵观杜甫的一生,安史之乱对他的影响巨大,使他更加心忧国家、贴近人民。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肃宗年间边镇守将安禄山、史思明挑起的反唐叛乱,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由于安禄山、史思明本人及其属下绝大多数都是胡人,因此这场暴乱带有民族矛盾的性质,当时则是唐王朝平息叛乱,是维护国家统一、制止分裂的正义战争。在安史之乱中,杜甫创作了很多诗歌,其中有两首很具有代表性,一首是《春望》,另一首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春望》作于安史乱军占领长安之后,杜甫困居长安,面对故都长安在战乱中凋敝、荒凉的景象,诗人抚今思昔,创作了这首千古名篇。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在《春望》中,杜甫以沉痛的笔触批判了安史乱军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痛斥了战争的毁灭性后果,表达了杜甫反对国家分裂和向往和平的态度。全篇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而这也正是本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但是诗人深知,和平的取得需要付出代价,当分裂战争来临时,只有奋起反抗,才能用战争结束战争,用战争赢得和平,回归统一。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 /> 所以,杜甫又以热情洋溢的笔触地赞美了官军痛击叛军的胜利。公元763年,诗人听说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郑州和开封等地,叛军头领纷纷投降,持续多年的“安史之乱”也由此结束,在极度兴奋的心情下,诗人创作了这首七言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在这首诗中,杜甫闻听收复失地,欣喜若狂。唐军的胜利使得分裂的国家统一,他又可以返回魂牵梦绕的家乡。这首诗也被称为杜甫“生平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快诗”。
比较《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两首诗歌,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以安史之乱为背景,都写到战争的胜负。但杜甫的情绪却是截然不同的。情绪上的巨大反差源于杜甫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念。在杜甫看来,唐军是代表国家的正义之师,而安史乱军则象征了分裂国家的不义之师。唐军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乱军的胜利则会使国家分裂。心忧国家、心系天下正是杜甫爱国情怀的博大之处。
人民是杜甫诗作中始终关注的对象。尤其是战乱之中,诗人与人民一同饱受了颠沛流离之苦,同情悲悯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但是,面对战争诗人绝不是空作悲叹、消极避战,而是热情地赞颂和肯定了普通百姓舍生取义、以身许国的高尚行为,这种价值评判将诗人的爱国情怀升华到更高的境界。
三、以身许国 报国卫家
同样是以安史之乱作为背景,干元元年冬,郭子仪、李光弼等唐朝统帅,被叛军大败于邺城,伤亡惨重。兵员亟待补充,于是朝廷下令大举征兵。诗人以自己的所见所闻创作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六首诗,如同六出感人肺腑的悲剧,让我们读到人民的战争痛、爱国情,也让我们读到了杜甫对人民的关心、对国家的热爱。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石壕吏》
这些都是杜甫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仇兆鳌在《杜诗详注》里说:“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③就是这样的家庭仍然是被征兵的对象。战争把曾经的美好摧毁殆尽。
对于广大人民在战争中的不幸遭遇,诗人充满了同情,但是对于毅然走上战争前线,保家卫国的将士而言,诗人心底涌现的更多的是崇敬和赞叹。舍生取义、以身许国,正是千百年来人民爱国主义精神的最高表现!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新婚别》
这位普通的妇女用她朴素的话语说出了所有人民的心声,她鼓励自己的丈夫不要牵挂家庭,还是要为了国家的安定,努力战斗。
这组诗歌既有同情,又有歌颂。同情战乱年代经历着生离死别的人民,歌颂人民虽遭家破人亡,却积极投身报国,从容赴死的伟大精神!王嗣奭在评论这组诗时说:“非亲见不能作,他人虽亲见亦不能作。公以事至东都,目击成诗,若有神使之,遂下千秋之泪。”④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爱国思想是杜诗的灵魂。杜甫的诗歌中,既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厚感情,又是根植于“忧国忧民”之上的更进步的爱国情怀。这丰富、深厚而感人的爱国情怀成就了杜诗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洋溢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将现实主义的诗风推向了最高点。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言,杜甫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⑤。
注释:
①莫砺锋.杜甫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②刘明华.杜甫研究论集[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③仇兆鳌.杜诗详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④王嗣奭.杜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⑤闻一多.唐诗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 />
相关文章:
试论“梁祝”传说结尾的演变04-26
我寄情思高山04-26
以《文心雕龙》的风格论反观刘勰、钟嵘言说风格的差异04-26
深闺犹梦寒04-26
禅境与诗境04-26
试论古代文学史料与古代文学研究04-26
浅议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诵读法04-26
浅谈老子的人性论及对艺术家修养的启示04-26
浅议中国古代文学形式研究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