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课中人文性对学生良好品格形成的影响

时间:2024-04-26 16:44:38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 要】 古人云:“文以载道”,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语文学科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通过语文常规活动、阅读教学、作文教学,挖掘语文的人文底蕴,力求让语文贴近学生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在心灵体验、激情燃烧、思想碰撞、精神对话的过程中,让学生接受人类传统文化和高尚精神的熏陶,引导他们求真、求善、求美,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精神和健康的人格品质。
  【关键词】 语文教育 人文底蕴 人格品质
  
  当今社会是人性化的社会,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个性的健康和谐的发展,这种以人为本位的人文主义社会发展观越来越明显地改变着人们的价值意识和社会行为模式。教育作为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在帮助人们解决显示的生存问题上的基础上,理应承担起提升人、发展人、解放人的崇高历史使命。因而,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挖掘其人文底蕴,创设育人环境,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的培养,实施人格教育的活动,引导学生注重文化内涵,追求美好的人生,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品质,促进他们全面和谐地发展。
  
  1 通过常规活动,让学生接受人类传统文化和高尚精神的熏陶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刻也不会平静的,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适时的感情渲泄,以满足他们树立信心、摆脱逆境、显示才华的需求。但学生经历单一、思想单纯、生活单调,很容易在物欲膨胀,人性贬值的现代大众文化的狂潮面前茫然失措,迷失自我。因而,正要对他们进行思想的启迪、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铸炼,让他们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和熏陶,使他们于潜移墨化中修身养性,形成健康人格以终身受益。
  古代哲人圣贤的人格关照和警世言论,能开启学生的心智之门,孔子执着的人生追求、孩子般的热情、诲人不倦的长者风范,让人如坐春风,如沐春雨。孟子的洋溢着原始人道气息和民主精神散文,庄子对生命的拷问和冷峻机智的谈吐,韩非子对人性的鞭辟入里的剖析,荀子对人的本质力量的铺张扬厉……都能启人觉悟,促人警醒,催人奋进。此外,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贵品质,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阔胸怀,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傲气,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坦荡心境,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挥洒自如,唐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放旷达、宋词“日出江花红胜火”的辉煌灿烂……这些民族文化的精髓,丰厚肥沃,足以滋养人的精神世界和人生根基。
  由此可见,语文学科的人文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在语文常规活动中,我们应推荐学生阅读《伟大的足迹》等著名传记,组织学生通过智者故事会、诗歌朗诵、三分钟演讲、正义辨论等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指导学生学习优秀人物的高尚品质,认清低劣人物的丑恶面目,让学生在学习、活动、生活中学会明辨是非,明大义,识大理,以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2 通过阅读教学,力求让语文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
  
  好书美文既能启迪智慧,又能滋补精神,优秀的文学作品是社会的镜子和时代的良心,学生多看这些作品,不仅是一种艺术享受,也是一种美的熏陶,更是对社会的一种考察,所以,要用有文化品位的精品读物,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人文教育的浓郁气氛,使现代语文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情趣盎然的精神家园。教师要牵引学生的灵魂沉浮于字里行间,让心灵浸染着墨韵书香,使学生在同文本真真切切的畅谈中,获得青春激情的勃发和对生命的感悟,让语文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
  语文课文中有大量的思想性极高的古今名篇,也不乏文笔犀利,思想深邃的历代佳作,关键是我们如何利用这些材料,我们要将作品中所蕴含的生命形态、情感形式有机地融入、转化到个体的审美体验中,才能让学生领悟到作品中所充溢的生命的鲜活和质感。教学诗歌,是“对人类灵魂与命运的一种探讨或者诠释”。如教授《伐檀》时,联系到《诗经》“国风”中的一些篇章,我们会被诗歌中那样单纯明朗、胸无渣滓,那样自然质朴、毫无造作,那样胆大率直,不加掩饰的真情深深打动,这种真情穿越几千年的历史烟尘拨动了一个个现代人的心灵琴弦。教学散文,是对语言所漫润的情感的体悟。如《荷塘月色》,学生可以欣赏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品味直抒胸臆的言语形式,把握“另一个世界”与“这一个世界”的情景反差,让人生的无奈、生命的压抑作为本文的题旨,使学生在灵与肉的碰撞中会心地进朱自请那有着“最完整的人格”的生命之中,油然生出百读不厌的感受。教读小说,是启发学生对现实人生的冷静思考。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 />  优秀的文本需要学生潜心揣摩,生活教人求真,解读文本应该符合生活本真,只有如此,课内课外才能相得益彩,在讲授唐宋诗词和八大家教文等古典文献时,我们不是满足于向学生补充一些作品,而是花费较多的时间向学生介绍有关背景知识和一些作家的生平思想。让学生了解李杜、韩柳、欧苏……他们曲折坎坷的经历、忧时济世的热情、傲岸不羁的性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卓越不凡的才智识见、彪炳千载的文学创作,让他们知道苏轼不仅有丰富多彩的文学创作代代转诵,光照千古,而且也是曾经生活在我们这片饱经忧患的土地上的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的活生生的人;他曾蹲过监狱、惨遭非人的折磨,他曾一贩再贩,浪迹天涯,他滴居黄州,忧谗畏讥,他泛舟赤壁,浩歌江东,他关心民瘾,兴修水利……。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语文学科的人文底蕴,才能使学生的心灵一次有一次地感到震颤。教授现代文时,也应尽量地从人性的角度把握文章,并联系具体的社会实际。这种现象在我们环境不是同样存在吗?明确作品实际上批判的是人性中存在的一个弱点——金钱异化的问题。如果我们多众人性的角度出发,让语文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才能让他们克服人性的弱点,形成征求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3 通过作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和健康的人格品质
  
  作文其实就是说话,作文与做人是密不可分的。古人说:“心生而里,言力而文明,自然之道也。”鲁迅先生说,作文“固然要有精热的技巧,但更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可见,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关精神,应到学生开括胸襟,学会关怀,找到写作的内在力量。一次成功的写作往往是热情参与的结果。如果学生精神世界过于贫瘠、过于匮乏的,不关心人与自然的状况、价值、命运,人的情感如何变得丰富、博大?没有兴趣、激情,以困惑、敫,又怎能拿出文质兼美的文章?司马迁总结过圣贤发愤著述的事例,更出与切身体验,深刻指出,大抵经历过波折,“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人们才会有一种力量,拿起笔来写作。“愤”是写作的巨大推动力,但说到底,这种兴许还是发源于关爱。比如我们为什么会激扬文字,借助笔墨,“代草木立言,为河流清命”?因为我们知道,关怀它们就是关怀人类自己,草木被滥砍滥伐,河流、水源被污染,我们的生存质量也会随之降低。
  此外,教师在作文的内容的安排和形式的设计上也要下一番工夫,不管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要注意贴近生活,要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现实针对性,尤其注意要尽量拓展学生的作文领域,使他们的作文内容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介绍司马迁、曹雪芹、鲁迅、钱钟书等古今大家所以能留下旷世之作,除了他们内心深有感触外,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以“腹有诗书气自横”为题作文,将学生的视野引到文化传承、文化积累的领域;在组织学生观高科技产品、先进武器装备、预示世界未来发展趋势的演示模型后,以“几年后的我”为话题进行作文,将学生的视野引到最新科技和想象创意领域;在观看了一组沙尘暴袭击、珍惜动物濒临灭绝、全球气候变暖等新闻报道后,以“我们的家园”为话题,将学生的视野引到人和自然、环境保护领域;在美侦察机撞毁我军用飞机、日本纂改教科书事件后,以“美国(日本),我想对你说”为题作文,将学生的视野引向社会现实人生领域……我们只有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生活,感受生活,才能使他们焕发出内在、外在的激情和生命的活力,才能让他们学会作文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最后作文讲评也有很大的讲究。俗话说“文如其人”,鲁迅先生也说过“从水管里流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的都是血”这些都深刻揭示了为“人”与为“文”的关系。写文章是反映学生文学素养好差、思想认识高低的一面镜子和一把尺子,而衡量一篇文章好坏,除了看其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语言风格、修辞润色以外,更主要是看其立意是否高,立意不高,全盘皆输。而立意的高低又和为文者的思想认识水平有直接关系。经过前几个环节的把关,学生大致上已经知道了这次作文在思想道德方面的要求了,但是具体的写作过程是一个纯内思维外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自觉地会流露出一些思想上的弊端,因此,作文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要把握好评“文”这一关。如有关打工族的那一文,我们在评的时候就必须给予正确的指引,让其明确在当今社会中知识的重要性及隐藏在打工族“潇洒自由”的背后那些令人同情的艰辛,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当然,对于任何一篇文章都应该找出其闪光点,先肯定其成绩,再以婉委的语气指出其不足。在某些问题上,教师应当只是探讨者、建议者的身分,而并非是一个指手划脚的角色。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 /> 

相关文章:

文言文教学应重在文言04-26

男子唱闺音04-26

关于色彩民俗语汇与古代人生礼仪04-26

婉约词人晏几道和秦观爱情观之比较04-26

试析《青楼梦》中所蕴含的封建文人的士子情结04-26

试论孟子和杨朱的分歧04-26

也谈韩非子与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04-26

遗憾并美丽着——《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反思04-26

浅析《春香传》中的女性形象04-26

笑看陶渊明的海阔天空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