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多媒体让历史课更富有魅力

时间:2024-04-26 16:44:29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 要】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利用多媒体技术,保持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历史教学手段
  
  天在变,地在转,世界在前进。人类的进步发展就是变。我们祖国智慧之祖的代表作品《易经》头一字“易”就是变化。因此历史教学一定要变。在21世纪高科技发展的时代,如何让历史课紧跟时代步伐,超越历史,充分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呢?我认为让多媒体教学走进历史课,借助多媒体技术,从视觉、 听觉等方面让学生去深入地感受历史,了解历史,发现历史,会让历史课更富魅力。
  无数事实证明:历史的传承是国家民族的生命延续。史为传国之根,民族文化文明之本。“欲亡其国,先亡其史”,不怕国亡,就怕史灭。国亡尚可复国、复兴,但史灭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世界民族之林的“蒸发”和同化。因此,新时代新课改时期的历史教师更应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当前多媒体教学作为教育信息化、网络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它具有信息量大、范围广、易操作,优化教学等优势,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而历史学科在这方面尤其具有优势:历史上留下来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浩如烟海;近年以历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也层出不穷。因此,运用多媒体技术,能给我们的开放型历史课堂教学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并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下面我就个人经历谈谈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
  
  1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堂课成功与否,开头抓住学生的心很关键。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运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景,再现历史场面,增强真实感,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感受历史时代的氛围,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会产生积极作用。例如:我在讲《君主集权的强化》一课时我采用连续播放清十二帝画像(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一一呈现的方法,再配上《向天再借五百年》歌曲,进一步刺激学生情绪、激发兴趣,使学生对清有一定的宏观了解,轻松、有趣、学生很容易接受,而且能够在一开始就紧紧地抓住学生,提起学习兴趣。
  
  2 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对于历史学科而言,多媒体的最大优势就是将任何难点转化为思想的认识。为此教师应围绕教学目的,依据授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去选择并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历史重现,从而使课本的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变动态为静态,变无声为有声,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既能突出重点,又能讲清难点,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授“西安事变”内容时,西安事变发生后,国内各派的态度是学生难以弄懂的难点,我播放了电影《西安事变》中的几个片断:①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留蒋介石;②宋美龄及蒋介石的顾问端纳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而斡旋;③何应钦兵围西安,轰炸渭南、华县;④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去西安调停;⑤张学良送蒋介石到南京。进而提问学生:张、杨既然实行“兵谏”,但为什么不处决蒋?宋美龄和何应钦同属国民党人,为什么宋庆龄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而何应钦则要用武力解决西安事变?蒋介石是中国共产党最凶恶的敌人,为什么共产党还要派代表团去西安调停,也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学生联系五个电影片断,经过思考,就很容易回答上述问题,弄清了国内各派别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及目的,从而解决了难点问题。
  
  3 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
  
  “匹夫不敢忘报国”,历史教师就应接受传承中华历史的重要使命,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的责任,将爱我中华的思想真正灌输在每个学生的血液里,无论走到哪里都因自己有幸承担历史之重任而深感荣幸,只有这样老师才能满怀激情,珍爱自己的学科,珍惜自己的每一堂课,传统观念使许多历史教师认为只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与技巧即可,其实这只是我们工作的微小部分。如今的历史教员的职责早已不再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那样的简单,更深层次的要求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和关爱,为其适应未来打下基础。十余年的历史教学让我真正明白了历史课的真谛,那就是:讲过去的事,教今天的学生,为未来的中国。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摆在首要的位置,要体会挖掘悟出历史教材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运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景,再现历史场面,增强真实感,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感受历史时代的氛围,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如讲《抗击外来侵略》这一节内容时,可播放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击退沙俄侵略三段录像片,使活生生地民族英雄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与民族英雄同喜共悲,与历史脉搏一同跳动,在激昂的气氛中于心灵深处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强烈感染。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 />  4 利用多媒体技术,保持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一段时间以来,历史课程改革开展的如火如荼,每位教师都积极行动起来,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课改当中。但在交流、借鉴、学习的过程中一些历史教师看得眼花缭乱,迷失了方向,历史课堂开始千篇一律,大家争先利用多媒体技术,课堂是“活跃”了,但历史课却越上越走调,渐渐失去了本味。归其原因就是教学观念的冲击。很多人认为中国的教育“墙里开花墙外香”,外国人说中国好,中国人说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面对这种局面,历史教师怎么办?难道真得要捧着金碗要饭吃吗?当然不,历史教师怎么办?如何改变?随波逐流还是中外结合呢?我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失根,不忘本,不丢中华优秀传统,在具体学习他人经验的基础上保留自己的特色,不盲从,不追求风派,自我挖掘、自我塑造,形成独具个人魅力的历史教学特色。
  我的做法是:实行立体教学法。即知史、明辨、悟道,使学生学以致用,一步到位。知史——对历史人物、年代、事件一定强化记忆,珍惜青少年学生们的记忆黄金时代;明辨——针对历史上的兴与衰,是与非,通过历史知识学习与运用,做出自己的辨别;悟道——通过历史的学习,个人有独立的思想,以史为鉴,悟出人类的真理,对世界未来现实有预见判断的能力。
  针对历史学科的严肃真实性,历史课的改革应“火车提速不脱轨”。在有限时间的历史课堂上多媒体的使用一定要坚守回归课本,决不演义、传说、盲目的将历史剧引进课堂,让学生错把演义当正史。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时不能脱离整个教学目标,应体现出这节课的内容在整个历史框架中的地位与其它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多媒体的使用应将所学知识以框架形式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枝节,全部展现出来,从而使学生所学的历史知识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让老树发新芽,让中华历史这棵参天大树接出最好的华夏九州果,永保历史之魅力。
   事实证明:历史的传承是国家民族的生命延续。史为传国之根、民族文化文明之本,因此,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员就应端正工作态度,勇挑历史重担,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保持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惟有这样,在你身边历史课才有市场;在你学校才有人钟情于历史,在你身上才能尽显历史独特的魅力。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 /> 

相关文章:

浅谈感悟《橘颂》的爱国情怀04-26

浅谈拳拳忠贞意,诚诚爱国情04-26

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措施探讨04-26

项目风险管理控制与项目方案实施04-26

如何做好工程预结算的审前准备04-26

新时期北齐文学研究综述04-26

教活文言文 感悟文言灵性04-26

房地产企业成本控制探析04-26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04-26

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有绝招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