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针对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弊端,结合教学改革实践,强调语文教师必须丰富自身的文学修养,感染学生“爱”语文;发挥语文的自身魅力,吸引学生“品”语文;运用教学的艺术魅力,引导学生“懂”语文;融情于语文教学之中,激发学生“醉”语文,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做到开放而有活力,指导学生学好语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爱语文;品语文;懂语文;醉语文
【Abstract】This text aim at for long time the irregularity of language teaching, combine a reform in education to practice and emphasize a language a teacher have to abundant widely read in literature of oneself, infection student"love" language;The oneself magic power of exertive language, attraction student"article" language;The art magic power of usage teaching, the leading student "understand" a language;Melt feel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stir up a student to"inebriate" a language, make thus language classroom teaching to attain to open but have vitality, the instruction student learn good language.
【Key words】Language teaching;Love language;Article language;Understand a language;Inebriate a language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斥着单调乏味,充斥着枯燥无趣,以至于学生们讨厌语文,害怕语文,甚至于渐渐远离语文。究其原因,主要不是在于学生,而是在于语文教师自己。是教师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保守固执,关起了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们在这座知识的宝库面前,讳莫如深,望而却步。而要想重新开启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在这个知识宝库的乐园里自由自在地遨游,结合本人的工作实践,我认为新课程语文教学应该要做到开放而有活力,可以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丰富教师的文学修养,感染学生“爱”语文
要想使学生喜欢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是语文的爱好者,并有着较为扎实的语文功底和宽厚的文化积累,具有丰富的文学修养。只有这样,才可能“厚积而薄发”,才可能以丰富生动的语文积累和语文素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为此,我特别注重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努力以美的教学语言去感染学生,注重平时以及教学与学生交谈和交流时的语言美。平时,我常常用一些幽默的语言与学生谈天说地,正当学生们谈趣正浓时,我就说出几句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来,让学生在聊天中收获到学好语文的乐趣。在看阅学生们的日记时,我也经常会写上这样的话:“老师希望你吃得苦中苦,成为人上人!”显然,学生们对这些名言、古诗是非常感兴趣的。在我的这些言行感召之下,学生们也逐渐开始积累一些名言警句。在每节语文课上,我也让一些学生说出几句散文性的语言或者背出一两首好诗来。这样,学生就在老师的感染之下不知不觉地走进了语文的乐园。
2.发挥语文的自身魅力,吸引学生“品”语文
语文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传承社会文化的载体,是与人的生命共存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中有无穷的魅力等着我们去挖掘,去发挥。
2.1紧抓课本中的佳作美文,指导学生反复诵读。
语文本身充满魅力。课本中有很多课文,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无不充满着迷人的美。我紧紧抓住课文中每一个真、善、美的要素和亮点,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和感染,心灵得到净化与提升。每一篇佳作美文,我都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教学中,我一般都会安排这样几个层次的读:首先,自由大声读,要求读通顺,读准确;接着,分小节细细品读,读出作品的韵味;然后,每读一个小节,又分几个层次,用心品味其中的变化与情感。比如,通常在教学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小节时,我首先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地大声地诵读;然后我让学生分小组分角色表情朗读,在相互交流帮助之下,学生越读越投入。接着,我再请同学们进行比赛读,读出感情;分节读完,我再请学生将全文配乐诵读。经过这样一系列的诵读后,学生们真正地品味到课文语言文字的魅力。比如七年级的《安塞腰鼓》《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春》《济南的冬天》等课文都是文辞丰美、情感充沛的美文,是很适合反复诵读的。
2.2开展读名著、背古诗文比赛,促使学生广泛阅读。
结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在每周都利用一节自习课,让学生分四人小组,进行讲名著故事比赛,或者,进行背古诗文比赛。这样的活动,学生们十分踊跃,十分投入,认真准备,积极参与,活动气氛十分热烈,效果很好。而学生们就在这样的活动中,主动地广泛阅读,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了学语文的乐趣。
3.运用教学的艺术魅力,引导学生“懂”语文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努力赋予语文教学的技能和方法以艺术的美,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喜悦和迷醉。
3.1激趣,让学生在情境中“乐”语文 。
在上《皇帝的新装》时,我先让学生读熟这个童话的情节,然后让学生将这童话里的为皇帝制作“美丽新衣”,改作为皇帝制“铠甲”。接着在进入故事的高潮时,由阿凡提做大臣,在两位骗子让皇帝试新铠甲时,先让骗子穿上;阿凡提拿起利剑向骗子砍去,逼骗子自己说出这是一个骗局。通过这样的内容改编,让学生既掌握了故事的情节,又饶有兴致地做了一回童话家。在教学《童趣》时,我给了学生5分钟的时间定眼盯看着教室里的电扇,让他们切实地体会到“项为之僵”的感受。这样,教师创设了情境,就使课堂由“平面”变得“立体”,使课堂变成五光十色、富有张力、充盈美感的信息场,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情不自禁地“乐”起语文来。
3.2小组探究,让学生在研讨中“析”语文。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我在班中组织了4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每一组都选有小组长,每人各有分工。在课堂上,我首先将学习材料转换成问题情境;接着在小组内,按自学、发言、讨论、小结、互评的程序展开学习活动;然后在大组交流学习情况和结果,我则进行适时的点拔和指导;最后就形成结论。比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我就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赏析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讨论说说美在什么地方,然后由小组派代表发言,最后学生互评,老师点评。这样的学习形式,可以使学生在一种充分平等的活动中探究、启智,使学习活动变得自由轻松,交往情境变得融洽互助,信息传导多向畅通。这样的课堂就是充满活力的开放的课堂。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 /> 4.融情于语文教学之中,激发学生“醉”语文
在课文表情朗读时,融之以情,读出感情,才能激起学生的感情。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内容优美、语言生动的美文佳作,教学这样的文章,不宜把知识过于割裂,而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时可让学生从正确的语音、语调、节奏方面直接感受作品的内容,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样的美读 可以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从而在师生双方共同努力下,达到事半功倍之功效。
如教《木兰诗》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叙事诗,一定要发挥表情朗读的作用。我先作范读一遍,让学生在老师富有表情的朗读中体会思想感情;接着,我把对诗歌形象的分析巧妙地与诵读结合起来,指导学生作一次次的朗读尝试,使学生们通过各自的表情朗读看到一个个鲜活的木兰形象:忙碌织布,勤劳能干的木兰;扶机叹息,善解人意的木兰;行军匆匆,坚毅勇敢的木兰;辞官回乡,女儿本色的木兰。这样,教师引导学生从诗的感情色彩到具体形象,也就是从符号到旨趣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由感悟到产生情感的过程。在这时刻,有谁不为那些突出人物形象的掷地有声的语句而感染?谁不被诗的艺术魅力所折服?谁不为之动情,充满对木兰的敬佩之情?“此时无声胜有声”,这种效果是任何刻意分析、讲解所不能伦比的。
再有,要力求用生动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行讲解、分析,讲出感情。我认为,教师讲解课文的过程,不仅是师生共同进行文学鉴赏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情感交流,艺术形象再创造的过程。我通常在讲解前,首先对教材达到深思熟虑,使自己的情感融于课文之中,然后再让这种艺术形象活现于讲台上。在这个过程中,我作为教师,不仅要统观全局,充当导演角色,同时还要细致入微地、惟妙惟肖地充当演员角色。“情感派”名师于漪认为,“激情”并不只是“艺术家头上的光环”,也是教师必不可少的素养。我十分认同这个观点。如讲《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宣布放学的情景时,我会进入境界,声音哽咽,茫然若失,神情呆滞,充分显示出韩麦尔先生爱祖国、恨敌人的悲愤感情。有时,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我也会用生动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用充满感情的抑扬顿挫的音调,从意境、语言等方面去挖掘情感。
论文检测天使-学术行为不端检测免费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总之,我认为教师只有在教学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才能使审美主体与客体融为一体,达到情景交融,唤起学生情感体验的效果。 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努力做着以上这些尝试性的改革工作,效果是十分显著的。我想,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应该这样,这就是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课堂,这就为学生开启了语文乐园的大门。这样,语文新课程标准就能在灵动鲜活的有效教学中得以落实并达到预期的目标,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在新课改的纵深发展中也才能一路走好!
参考文献
[1]《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
[2]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 />
相关文章:
浅谈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休闲思想04-26
浅论在“求是”中“求道”04-26
浅论《白鹿原》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及生存方式04-26
浅论丁日昌设局****禁戏04-26
浅谈李商隐诗歌的悲美意境04-26
浅论明清诗学批评对严“四唐”之分的消解04-26
浅论关于白蛇传说及其生存境界之演变04-26
浅论阳明心学与劝善运动04-26
浅论明中期文学复古运动中的“别支”04-26
浅论吕熊及其《女仙外史》新论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