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民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外贸、投资、消费“三驾马车”的拉动。当前,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强烈冲击,扩大内需自然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本文首先论述了扩大内需的必要性,其次在分析制约我国扩大内需的相关因素的基础上,j提出了若干相应的扩大内需的路径。
关键词:金融危机 扩大内需 必要性 制约因素 路径选择
美国华尔街金融海啸波及全球,致使全球经济衰退,西方市场需求降低。中国2009年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季度的GDP同比增长6.1%,增速低于去年第四季度6.8%,创1992年有季度统计数据以来最低。
面对如此不利的国际经济背景和我国经济存在的严峻问题,我们应如何应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的“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做出了及时而准确的回答。
一、扩大内需的必要性
结合目前我国经济现状,扩大内需是从我国实际出发的必然选择。理由是:
(一)扩大内需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性意义,而不仅仅是权宜之计。长期以来,依赖外贸出口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了4.8个百分点。原因就是世界经济增速减缓,进而对我国出口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我们不可能被动地等待国际经济的回暖,而必须主动去寻求发展的新路子,所以扩大内需就显得极为必要。
(二)我国是一个大国,地域辽阔,消费人口多,因而国内需求巨大且市场潜力更大,当受到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时,国内的回旋余地很大。
(三)从另一个角度看,扩大内需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有利于推动国内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战略性改变,使整体的经济运行上一个新的台阶。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扩大内需的制约因素
(一)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持币动机增强,影响现期消费
近年来,城镇居民消费倾向连续大幅度下降,2007年为72.52%,比2000年的79.59%下降了7.07个百分点。原因是消费者收入预期不稳定,为防范下岗,应付医疗制度改革、退休养老制度改革、住房改革和子女教育费用等,持币动机增强,消费信心降低。2009年5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86.7,比2008年同期的94.3下降了7.6。
(二)市场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影响消费的有效增长,供需不协调直接制约着消费的实现
一方面从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看,用于享受和发展资料的需求比重有较快上升,需求的重点开始转移:一是从基础的吃、穿、用类转向以改善通讯、交通和居住条件为主要内容的住、行类消费;二是从大量的普遍性商品转向注重选择、追求时尚的个性化消费,商品的质量、品牌意识日趋增强。但是,由于多年来的重复建设、重复生产,使供给结构不合理,结构升级滞后,影响市场有效需求。
另一方面,市场供给未能适应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群体需要。相当多的企业只是把生产的着眼点定位于城市居民,对广阔的农村市场却研究不够,使许多产品生产脱离了农村实际,也就等于放弃了农村市场。
当然,产品质量也影响着消费者的需求心理和消费行为。
(三)收入障碍制约消费扩大
一是居民收入增幅趋缓。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消费能否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入的增长状况。长期以来,全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从2000年到2008年,扣除价格因素,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幅为9.9%,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 0%,低于同期GDP增长率10.13%。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直接造成了居民即期消费下降,由于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的七成以上,因而也抑制了最终消费率上升。
二是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抑制了低收入居民消费需求扩张。
2007年,全国城镇最高收入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784.51元,是最低收入组居民的8.7倍,而低收入人群的消费倾向高于高收入人群,2007年城镇最低收入组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为0.96,高出最高收入组(0 63)52.38%,这说明大量低收入阶层有消费欲望但缺少必要的消费能力,消费需求受阻。
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就使得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发展越来越慢从而影响到全国消费市场的发展。
三是地区收入水平随着地区经济增长水平差距的扩大而扩大,也使得地区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出现不平衡。
三、扩大内需的路径选择
(一)通过理顺收入分配机制,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
增加居民收入是扩大内需的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决定因素。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强化政府的收入再分配调节职能,合理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不断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与投资环境,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把民营经济的发展作为强化内生动力的突破口,进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此举不仅是创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措施,也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最终消费需求。
(二)采取有效措施繁荣农村市场,促进农村消费的稳定增长
要加大国家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继续对农民“多予、少取、放活”。把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
不断改善农村流通和消费环境,引导鼓励城市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经营网络向农村延伸,采取直营、加盟等灵活方式,开办村镇超市、便利店,促进工业品下乡,增加适合农村市场需要的适销对路商品,大力培育农民的消费意愿。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三)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人口城市化速度,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为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城市化进程应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
同时,加快农村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地方规定制约,加速农业人口流动,不断开拓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渠道,并提供支持农民工技能培训系统,保护劳动力价格,真正提高农民进城的收入。进而解决城乡政策差异,特别是低保、医疗、住房、教育、再就业等方面,最终使农民从土地和户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传统的农村消费方式,逐步向城市居民的消费方式转变。
(四)加快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树立消费者信心
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使民众享受到“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要强化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能,加大财政对就业再就业的支持力度;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健全廉租房制度,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只有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居民对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改革引发的未来支出心中有数,合理安排支出,才能稳定居民消费倾向,促进储蓄转化为理性的投资与消费。
(五)加速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依靠科学技术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培育新型消费领域。首先是加速发展信息服务产业,积极引导生产企业开发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适销对路新商品。其次,继续引导住房、汽车合理消费,增强其对整个消费的带动作用,扩大通信、旅游、文体、健康保健等热点消费;第三,健全便民、安全、快捷的商业网络,发展城市社区商业零售、餐饮、住宿、物业管理,推进网上购物、邮购等新型消费方式;第四,积极扩大老年人消费,重视发展适合老年人需要的娱乐、保健服务业,推广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相结合的多种新型养老模式。
(六)着力改善消费环境,加大市场监督和监管力度
加强社会信用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培育消费信用法制环境,切实保护诚实守信,进而发展消费信贷,提高流通领域的信用度。
消费者协会、产品质量监督与市场监管机构,要发挥各自的作用,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净化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依法惩处各种制假售假、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非法行为,消除消费者惧怕假冒伪劣的心理障碍,使人们敢于消费,放心消费,从而间接达到促进居民消费的目的。
(七)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扩大发行建设国债,拉动储蓄向建设国债转化。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民生工程建设,切实把国家投资重点转向农村,大力推进农村道路、安全饮水、供电、沼气、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建设;加快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通过一系列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可以有效拉动钢铁、建材等经济关联度高的产业,促进劳动人口就业,增加其收入,这是立足长远又兼顾眼前的间接刺激经济、拉动内需的有效措施。
论文检测天使-学术行为不端检测免费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总之,扩大内需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重要条件。以上通过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培育新型消费领域,改善消费环境,更新消费观念,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路径来有效提高国内需求,对我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确定扩大内需十项措施》新华网2008—11—9
[3]《深刻领会扩大内需政策的重要意义》光明日报2009—2—14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中美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04-26
美元汇率走势及对我国资金流动的影响04-26
安徽省融资担保机构现状与对策研究04-26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04-26
弗里德曼货币主义对我国的启示04-26
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安全浅析04-26
国际金融危机与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探讨04-26
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探析04-26
美国次债危机对我国进一步推行MBS的启示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