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元的国际化看人民币的国际化

时间:2024-04-26 16:19:24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要】人民币国际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日元的国际化进程,透视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提供路径选择。
  【关键词】日元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 路径选择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讨论也进一步热烈,人民币国际化究竟选择何种途径则是我们首先要面对的。纵观一些国际货币的国际化途径,由于条件所限,中国不可能选择美元或欧元的国际化策略。而在东亚地区,最具影响力的货币是人民币和日元,人民币若想成为区域内的主导货币,进一步实现国际化,日元的国际化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日元的国际化进程及启示
  
  1、日元的国际化进程
  纵观日元的国际化过程,大体上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阶段。
  (1)起步阶段(1964年至70年代末)。1964年日本正式接受IMF的第八条款,承诺履行对日元自由兑换的义务,美元的霸权地位并没有给日元国际化留下很大的空间。1973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日元凭借迅速崛起的经济实力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崭露头角。但从日本国内来看,日本政府对日元国际化持一种否定态度,甚至采取种种措施加以限制,国际化在这一阶段并没取得实质进展。 

  (2)迅速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尽管日元国际化早在70年代初期就已开始,但它正式成为日本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却是在80年代中期前后。根据1984年5月发表的《日元美元委员会报告书》,大藏省发表了题为《关于金融自由化、日元国际化的现状和展望》的政策报告,正式拉开了日元国际化战略的序幕。其后,由于日本政府在推进日元国际化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日本的经济繁荣,日元国际化也出现了迅速发展的局面。
  (3)停滞和倒退阶段(20世纪90年代)。1985年9月,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英国五国财政部长及五国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举行会议,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旨在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下调。广场协议后,日元拉开了不断升值的序幕,但是日元的过度升值逐渐引起人们的恐慌,日元持有者纷纷开始抛售日元资产,导致了日元的大幅度贬值。随后的十年里,日本经济陷入停滞,被称为“失去的十年”。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泡沫经济崩溃及长期经济停滞的影响,日元国际化出现了停滞和倒退的局面。
  (4)战略转换阶段(1997年至今)。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和1999年欧元的启动,迫使日本政府开始反省以往的日元国际化进程,更加积极地探讨日元国际化的新战略。自此,日元国际化战略开始发生新的重大转变。
  从图1、表1可见,在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中,日元所占比重随着日元国际化进程的开展也经历了不同的变化。纵观日元的国际化进程,中间充满了曲折,却始终没能成为真正的国际性货币,究其原因主要是日本忽视了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地域经济基础,试图走一条直接的、功能性的货币国际化道路。
  2、日元国际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1)保持国内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日本经济在早期的迅速发展为日元的国际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而后期发展的不平稳则明显阻碍了日元的国际化进程。我国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将会给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不断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要通过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若干阶段,逐渐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提高经常项目的自由兑换程度、渐进放开资本项目、实现人民币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使人民币的自发地成为周边国家和地区贸易结算、资本计价和外汇储备工具。
  (3)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日本走的直接的、功能性的国际货币道路被证明是错误的,忽视区域性的经济基础只会影响货币的国际化进程。对于人民币的发展,加强区域的货币合作与协调对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不可缺少的,就是要以人民币的区域化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分析
  
  1、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有利条件
  (1)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从图2、表2可知,我国的贸易总额由1978年的32名上升到目前的第三名,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达到7.7%。200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5616.3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123倍,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97.5亿美元增长到14285.5亿美元,增长146倍;进口总额从108.9亿美元增长到11330.9亿美元,增长103倍。
  (2)国内币值稳定,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在人民币的对内价值上,尽管80年代和90年代经历了高通胀,但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一直较为平稳。在人民币的对外价值上,自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升值势头,但升值幅度较平稳,同时,国内充足的外汇储备为人民币的坚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对人民币被世界广泛接收提供了坚强后盾。
  
  (3)中国正稳步推进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从1978年起,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由此拉开了外汇体制改革的序幕,资本账户的开放也随之不断取得进展。改革至今,中国资本账户下的大部分子项目已有相当程度的开放。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划分的7大类43项资本账户交易中,目前我国有20—30个资本账户交易基本不受限制或较少受限制,人民币资本账户下已经实现了部分可兑换。
  (4)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加快,终于实现跨境结算。截至目前,人民银行先后与韩国央行签署了1800亿元框架协议,与香港特区金管局签署了2000亿元正式协议,与马来西亚央行签署了800亿元正式协议,与白俄罗斯央行签署了200亿元正式协议,与印度尼西亚央行签署了1000亿元正式协议,央行行长与阿根廷中央银行签署了700亿元框架协议,总的互换金额达6500亿元。2009年7月1日,由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共同公布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决定上海市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四市为先行试点城市。尽管跨境结算的贸易总额并不是很高,但它却为人民币实行周边化、区域化乃至国际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人民币国际化的制约因素
  (1)我国只是经济大国,不是经济强国。尽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在经济规模上居全球第三,但个人平均收入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2)人民币还不能真正实现自由兑换。为了成为国际货币,首先要求人民币能实现自由兑换,但由于监管障碍限制对本国资本市场的进入,中国同国外市场的交流以及向世界的开放程度仍然非常有限。同时,高交易成本、监督管理架构脆弱等因素也成为中国资本市场融入国际金融体系的障碍。
  (3)国内金融市场还不发达。作为一种国际货币的所属国,它应该能提供开放而先进的交易所,供外国交易商交易多种货币主导型的金融产品。同时还应落实监管和宏观经济保障措施,以便将货币的动荡和与汇率相关的风险降到最小。与发达的资本市场相比,我国的资本市场显然还处于初始阶段,不能有效地满足这种需求。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从日元国际化过程可知,强调货币的地域性经济基础、加强货币的区域合作对货币国际化有着重要的作用。鉴于我国在实施人民币国际化时还有诸多复杂因素,使得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必须遵循周边国际化—亚洲化—国际化的渐进过程。其中,人民币周边国际化是人民币亚洲化的基础,而人民币亚洲化的实现,对于人民币成为世界的关键货币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就是说,我国需要通过不断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从而为人民币的进一步国际化提供坚实的区域经济基础。在具体实施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推行稳健、有效的经济政策
  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开放,应在进一步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建立有效的防范金融风险制度和健全的金融体系、提高监管水平和风险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时机加快实现人民币的可完全自由兑换,为人民币最终走向国际化做好必要的准备。
  2、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在经济区域组织内扩大人民币的作用,提升人民币的地位。目前倡导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就是这一行动的具体体现。为了扩大区域合作,还可以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加强双边经济合作,进一步扩大人民币的影响。
  3、进一步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
  2005年7月以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弹性有所增强,但人民币仍然面临着不断升值的压力。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然要求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化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过程的不断深入以及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必然要求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来增加人民币的汇率弹性。
  
  【参考文献】
  [1] 李晓:“日元国际化”的困境及其战略调整[J].世界经济,2005(6).
  [2] 何慧刚:人民币国际化:模式选择与路径安排[J].财经科学,2007(2).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分析
  
  1、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有利条件
  (1)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从图2、表2可知,我国的贸易总额由1978年的32名上升到目前的第三名,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达到7.7%。200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5616.3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123倍,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97.5亿美元增长到14285.5亿美元,增长146倍;进口总额从108.9亿美元增长到11330.9亿美元,增长103倍。
  (2)国内币值稳定,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在人民币的对内价值上,尽管80年代和90年代经历了高通胀,但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一直较为平稳。在人民币的对外价值上,自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升值势头,但升值幅度较平稳,同时,国内充足的外汇储备为人民币的坚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对人民币被世界广泛接收提供了坚强后盾。
  
  (3)中国正稳步推进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从1978年起,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由此拉开了外汇体制改革的序幕,资本账户的开放也随之不断取得进展。改革至今,中国资本账户下的大部分子项目已有相当程度的开放。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划分的7大类43项资本账户交易中,目前我国有20—30个资本账户交易基本不受限制或较少受限制,人民币资本账户下已经实现了部分可兑换。
  (4)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加快,终于实现跨境结算。截至目前,人民银行先后与韩国央行签署了1800亿元框架协议,与香港特区金管局签署了2000亿元正式协议,与马来西亚央行签署了800亿元正式协议,与白俄罗斯央行签署了200亿元正式协议,与印度尼西亚央行签署了1000亿元正式协议,央行行长与阿根廷中央银行签署了700亿元框架协议,总的互换金额达6500亿元。2009年7月1日,由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共同公布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决定上海市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四市为先行试点城市。尽管跨境结算的贸易总额并不是很高,但它却为人民币实行周边化、区域化乃至国际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人民币国际化的制约因素
  (1)我国只是经济大国,不是经济强国。尽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在经济规模上居全球第三,但个人平均收入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2)人民币还不能真正实现自由兑换。为了成为国际货币,首先要求人民币能实现自由兑换,但由于监管障碍限制对本国资本市场的进入,中国同国外市场的交流以及向世界的开放程度仍然非常有限。同时,高交易成本、监督管理架构脆弱等因素也成为中国资本市场融入国际金融体系的障碍。
  (3)国内金融市场还不发达。作为一种国际货币的所属国,它应该能提供开放而先进的交易所,供外国交易商交易多种货币主导型的金融产品。同时还应落实监管和宏观经济保障措施,以便将货币的动荡和与汇率相关的风险降到最小。与发达的资本市场相比,我国的资本市场显然还处于初始阶段,不能有效地满足这种需求。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从日元国际化过程可知,强调货币的地域性经济基础、加强货币的区域合作对货币国际化有着重要的作用。鉴于我国在实施人民币国际化时还有诸多复杂因素,使得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必须遵循周边国际化—亚洲化—国际化的渐进过程。其中,人民币周边国际化是人民币亚洲化的基础,而人民币亚洲化的实现,对于人民币成为世界的关键货币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就是说,我国需要通过不断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从而为人民币的进一步国际化提供坚实的区域经济基础。在具体实施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推行稳健、有效的经济政策
  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开放,应在进一步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建立有效的防范金融风险制度和健全的金融体系、提高监管水平和风险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时机加快实现人民币的可完全自由兑换,为人民币最终走向国际化做好必要的准备。
  2、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在经济区域组织内扩大人民币的作用,提升人民币的地位。目前倡导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就是这一行动的具体体现。为了扩大区域合作,还可以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加强双边经济合作,进一步扩大人民币的影响。
  3、进一步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
  2005年7月以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弹性有所增强,但人民币仍然面临着不断升值的压力。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然要求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化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过程的不断深入以及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必然要求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来增加人民币的汇率弹性。
  
  【参考文献】
  [1] 李晓:“日元国际化”的困境及其战略调整[J].世界经济,2005(6).
  [2] 何慧刚:人民币国际化:模式选择与路径安排[J].财经科学,2007(2).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治理04-26

信息化系统对当前国库制度的影响04-26

浅谈金融监管的法价值追求及现实依托04-26

美国金融危机原因的深层次思考04-26

对金融危机的反思04-26

建立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研究04-26

浅谈从美国次级债危机看我国金融投资改革04-26

当前我国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协调发展分析04-26

次贷危机—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博弈的必然结果04-26

浅论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的战略意义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