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及对我国信用制度建设的启示

时间:2024-04-26 16:16:38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要:次贷危机是多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任何单独指责某一个人或某一项政策的看法都是片面的。为应对由于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动荡,世界各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努力。美国次贷危机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深远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对我国信用制度建设也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泡沫;信用制度
  
  一、次贷危机及全球范围的合力应对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始于2007年4月,以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为标志事件。其后,次贷危机就从房地产市场扩散、蔓延到信贷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保险市场等各类金融市场,并且从美国扩散到全球,从而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本次危机成因主要来自三方面,即美国政府的政策取向、长期的低利率政策以及金融机构经营中为获利不计风险。次贷危机不仅对美国经济造成重创,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对经济和社会都构成很深远的影响。为应对由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范围的经济动荡,2009年4月世界主要国家在伦敦召开G20峰会。这次峰会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历史性的全球应对经济危机的努力,世界各国在经济危机背景下所表现出来的团结令人赞赏。会议主要讨论了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范围的经济动荡的原因、影响,并且提出了应对经济危机所需要采取的策略。如,会议提到2010年前,这20个国家将提供约合5万亿美元的财政投入,用于刺激全球范围的经济复苏;世界各国增加IMF的资本金,为全球金融市场提供流动性,以帮助那些中等收入家庭、新兴市场以及低收入国家应对危机;同时,需要加强金融监管,完善和健全金融体系等。特别是在会议期间,我国国家领导人所表现出来的承担实际范围内的经济和社会责任的决心和勇气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
  
  (一)美国次贷危机显示了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失效
  1981年,里根政府上台,开始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新自由主义形式的资本主义的特征是:放松对经济和金融的管制,允许自由市场的存在;政府不再对宏观经济进行积极调控,追求低通胀率而非低失业率;社会福利急剧减少;大型企业和政府打击、削弱工会力量,劳动市场格局改变,资方完全控制劳方;自由、残酷的竞争取代了有节制的竞争;商品、服务和资本在不同国家之间相对自由的流动。支持新自由主义理论的政客和学者宣称:如果没有国家的管制,市场会更有效率。于是里根政府实行小政府、减税、消除金融管制、自由贸易和私有化等经济政策。新自由主义时代是没有金融管制的时代,金融行业成了投机和冒险性的行业。资本从生产性行业流入金融行业;原本保守经营的金融机构为了利润敢于承受更大的风险。就像马克思所说: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因此,在没有管制的市场是很容易发生危机的,而且危机会非常严重。新自由主义的另外一个结果是产业资本的支配地位下降,取而代之的是金融资本。金融资本家们控制经济、影响政客们的政策和规则,于是政策总是向金融资本倾斜。这些都为最终金融危机的发生埋下伏笔。
  一些主流经济学家也开始检讨美国过去新自由主义经济犯下的错误。在格林斯潘任职的18年半间,他一直奉行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但自次贷危机发生以来,格林斯潘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开始受到指责;斯蒂格利茨在《评论汇编》(Pro-ject Syndicate)上发表文章题为《新自由主义的终结》;美国纽约大学教授塔布(William K.Tabb)说:“新自由主义就其所许诺的目标而言,已经失败了。它没有带来快速的经济增长,没有消除贫困,也没有使经济稳定。事实上,在新自由主义霸权盛行的这些年代里,经济增长放慢,贫困增加,经济和金融危机成为流行病。”当然,对此观点也有另一种声音。经济学家Stan J.Liebowitz认为次贷危机是政府刻意提倡“房产梦”,压低购房贷款标准造成的,即是国家干预的结果。w.E.Williams教授也说:国会威胁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要他们向高风险的住房买家和企业发放更多贷款,这些贷款就是次级贷款。这些银行和金融机构得到的甜头是“政府资助企业”Fannie Mae和Freddie Mac将会购买这些高风险的债券。
  (二)美国次贷危机显示出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美国前副国务卿佐利克提出希望中国成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此后,“中国责任论”就在国际舞台受到追捧。美国前财长保尔森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的专访时,声称“国际金融危机的部分成因是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高储蓄率导致全球经济失衡,而充盈的资金又导致美国投资者购买高风险的资产。”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巴塞罗那的国际货币会议上讲话说,“新兴市场的经济体净储蓄供给的显著增长导致了美国房产市场繁荣,以及更广泛地说,即次贷危机的爆发。”但“中国责任论”的反对者也声势浩大。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表示,这种“中国责任论”是极其荒谬和不负责任的,属于“强盗逻辑”,是为自身经济政策失误的开脱之辞和今后出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或对中国进一步施压的借口。本人也同意这样的观点,美国次贷危机的出现,主要源于其经济没有明确的、可持续的增长点,倚重消费,依靠虚拟经济,最终产生经济泡沫是必然的。指责中国及东亚国家是没有道理的。美国评论家怀特尼也说,“储蓄因素和这个没关系,伯南克仅仅是想通过责怪中国,来逃避责任。”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三、次贷危机对我国信用制度建设的启示
  
  (一)信用道德建设任重而道远
  当前的次贷危机表明,美国正经历着的不仅是一场金融意义上的信用危机,更是一场道德意义上的信用危机。次贷危机像是一场集体欺诈,涉及欺骗的人与机构数量多,身份复杂。美国《侨报》也曾发表文章指出次贷危机中各个参与者,如放贷机构、投资银行、估价人员、评级机构都从事不同程度的欺诈活动,提高资产价值,隐藏真实风险。因此,我们要在充分认识信用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的同时,充分认识信用制度(尤其是信用道德——非正式信用制度)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对信用道德的培养和教育一刻也不能放松。尤其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信用缺失现象还相当严重、信用意识、文化、制度都很薄弱的情况下,信用道德建设就更会是一个浩大的、耗时长的系统性工程。我们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二)信用基础性数据准确可靠的重要性
  从次贷危机的房贷欺诈中不难看出,基础数据的真实性至关重要。信用中介机构的数据处理、信用评分和最终的信用报告都是基于基础数据做出的。如果基础数据不真实,则再好的信用运行机制和信用管理体系都不能避免信用危机的发生。美国信用危机启示我们,在建立信用体系的初期,在征集、形成基础性数据库时,就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和有效的制度安排来遏制企业造假,保证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同时,也要实现征集数据的标准化,这有利于各信用系统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换,有利于信用信息的采集、储存、加工及使用,有利于信用数据的及时更新,让信用数据随时随地保持准确、可靠,使信用体系能够高效运转。
  (三)保证信用中介服务机构是独立、公正、平等的第三方
  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必须是独立、公正、平等的第三方,必须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否则信用中介机构的信用报告就没有任何参考价值,信用中介机构的提示风险、预警危机的功能也就不存在了。比如在美国次贷危机中,因为评级机构的收入来自包销商而不是投资人,他们的收入是包销商出售债券的一部分。利益的一致性决定评级机构难以保证其评级意见的独立性。据华尔街日报报导,信用评级机构经常与设计抵押贷款证券的包销商进行合作,这种合作确保这些证券获得比较高的评级。合众国际社的首席国际专栏作家马丁·沃克也认为,信用评级机构确实存在利益冲突问题:“它们与银行谈判评估的级别,并为做出评估从银行收取费用。利益冲突的趋势很强。”因此,我国在建立信用体系之初,一定要保证信用中介机构由独立的第三方而不是由政府或市场中居于垄断地位的利益集团来主办。要防止表面上是信用中介机构市场化而实际上信用中介机构只是行政垄断或利益集团垄断的一种工具的局面。
  (四)金融监管的事前监管和功能监管
  从次贷危机中,我们关注到,在MBS—RMBS—CDO—CDS一系列的金融产品的创新中,房贷金融机构、投资银行、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等都处于很大的风险暴露中,监管处于真空状态。这是我们在进行信用制度建设过程中必须杜绝的现象。金融监管一定要与金融发展和开放相适应,不能留下任何金融产品或金融创新衍生产品的监管空白。金融监管的规则、方式方法要随着金融市场创新产品与创新服务的出现而不断调整,监管规则也要不断修改和补充。现代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高杠杆性、高关联度、高不对称性决定金融监管丝毫不能放松和轻视任何一个环节,否则潜在风险将后患无穷。具体来说,首先要重视“事前监管”。也就是在危机发生之前,监管者要提前研究创新产品的风险性,以及提出有效的监管措施,尽力消除风险隐患。做到对风险早了解、早防范、早准备。其次,要转向“功能监管”。即同一特定类型的金融业务由同一监管者进行监管。功能监管可以减少监管的盲区,提高监管的效率,“可以实施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的协调,这不仅能够减少监管职能的冲突、交叉重叠和监管盲区,而且基于相对稳定的金融功能所设计的监管体制也相对更为稳定和连续,有利于金融机构形成稳定的监管预期”,国务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如是说。
  (五)强化对商业银行的管理和业务规范
  次贷危机的源头,是美国房地产金融机构在市场繁荣时期放松了贷款条件,忽视了贷款人的信用风险。而在经济发展减速,房地产市场衰退的阶段,潜在的风险终于促成危机的爆发。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以此为戒,审慎经营,科学合理地设计信贷产品。必须严格保证首付政策的执行,杜绝出现零首付的现象。同时,必须进行严格的贷前信用审核,避免虚假按揭的现象,将贷款者的信用风险减至最低。防范信用风险,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死存亡。并且,商业银行还要高度关注贷款抵押物的价格风险。同时,我们也必须加强监管,杜绝银行系统的操作风险。在发生次贷危机之前的几年里,美国经济处于增长阶段,贷款需求旺盛,因此,商业银行内部的资金蠢蠢欲动,渴求利润。但同时,美国货币市场又处于流动性过剩,想分得更大的一块蛋糕,必须在与同行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商业银行在兼负盈利和竞争的压力的情况下,出现了大规模的违规操作,包括为贷款人编造收入证明,伪造工作单位和税表等等。我国的商业银行一定要加强监管,在任何时候都要恪守原则与标准,杜绝银行系统的违规操作风险。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关于人民币自由兑换问题的初步探讨04-26

浅谈我国金融监管问题04-26

关于近期美国金融危机的评析04-26

浅析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04-26

试论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04-26

浅谈当前金融危机04-26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工作的做法及经验04-26

浅析美国次贷危机形成原因04-26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优势及效应分析04-26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突出特点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