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金融公共性对农村社会运行的支撑性分析

时间:2024-04-26 16:13:13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文关键词:金融公共性 农村社会 运行 支撑

    摘要:公共性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社会越进步,公共性越明显。金融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其公共性职能极为显著,但这一职能目前在农村社会运行中的发挥仍存在一定欠缺,我国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制订,为金融公共性在农村社会中的发挥提供了一定的空间,而且金融也因其公共性成为推动农村社会运行的重要支撑。

    公共性是金融业的最主要特征之一,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从事公共服务的行业,在一定意义上说,金融业对推动社会公共性发展和运行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公共性是随着人们公共性事务和活动的增多而不断进入到人们的视野的,“虽然公共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会有不同的内容和方式,但其基本目标一直是公共性的实现,即为社会提供包括公共秩序在内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金融业从事的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而这恰恰就为社会提供了一定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虽然这种物品和服务是有偿的。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金融业在保障农村社会正常发展运行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支撑,如果农村社会缺少了金融业的参与,无疑对农村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整体发展,特别是城乡统筹发展将会形成难以逾越的障碍。

    一、金融公共性要求其必须参与农村社会运行

    公共性作为公共部门和政府的属性,是人们在进行必须的公共活动中产生的,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了社会公共性的发展,而社会公共性的发展又要求相应的公共部门不断扩展和延伸自己的公共性服务,并提供民众需要的公共产品,金融业就是作为这种公共部门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组成。

    如果说在计划经济和改革开放初期,社会所需要的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只有单一政府行为的话,那么在改革开放30年后,这种供给主体就从一元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金融业自然而然地成为融资方面的主体,特别是在当今农村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仅靠单一政府投资主体肯定难以支撑农村社会的健康运行。金融业的介人既是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是为自身的业务领域开辟了更大空间,进而提高自身公共产品的效率和实现品种的供给。

    2009年12月召开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提及农村社会建设时指出:要“加强对农民创业的金融和财税支持,培育农民收人新的增长点”,“培育农村新型金融组织,解决好农村融资难问题。要推动农村改革创新,加快健全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制度体系,完善农业经营体制,引导家庭经营向生产集约化方向发展,鼓励农户运用现代科技和物质装备,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发展专业化、市场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应该说这一经济发展战略为金融业的农村拓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因为目前农村社会建设需要率先构建起相应的金融支持体系,在此基础上才能推进农村社会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也就是说,只有金融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进人才能带动农村公共性的发展,二者的公共性融在一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农村社会与城市社会的差距,进而对社会的整体进步起到推动作用。再就农村社会而言,其作为正常系统,其中必须有金融的支持才能够运转,因为农村社会中个体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都与金融的支撑度密切相关。而现实却是“政策性金融支持严重缺位,从而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无论从经济层面还是社会层面,金融都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公共性以支撑农村社会的健康运转和发展。

    作为实现国家全面发展的一大支点,金融的公共性在发展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虽然目前我国仍存在着城乡差别和二元结构,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农村社会已逐步向城市社会前进。在这种情况下,金融的公共性就更应该发挥出其应有威力,帮助农村社会的城市化建设和发展。客观地说,农村特别是边远农村经济的滞后,缺乏金融的支持不能不说是其中的一大原因。“农村金融领域存在的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金融领域每年有大量资金流出,存在着严重的‘系统性负投资’现象,这种现象导致农村地区资金供给不足,不能满足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的投资需求”,从而限制了农村社会的正常发展和运行。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说,为充分体现金融的公共性,其不但不能漠视农村社会的建设,反而必须参与其中,成为农村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金融公共性推动农村社会公共性发展

    公共性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后不可忽视的存在,是一个质量统一的概念,“其质的规定是指共同体中由个人让渡出去后又返还个人的物质性或精神性或制度性的社会资源……其量的规定是指个人让渡出去的部分在返还于个人时的多寡。”金融的公共性就是这样的一种社会资源。既然作为社会资源,它应该回归社会,完成社会赋予的职责。

    公共性作为社会理念,是“为达致公共善而努力行动的价值体系”,但现实却是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体制极为单一,这种单一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对已有的公共产品评价不高和对公共产品需求强烈但表达不足。造成该状况的原因固然多样,但金融公共性作用发挥的不充分却是最直接的因素。因为在现行金融体制下,按行政体制职能的分解要求,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的责任主要在县乡政府,但县乡政府的财政负担能力又普遍较为低下,所以只有减少乃至停止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才能实现自身其他职能的运行。而要较为彻底地解决这一问题,建立起相应的针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系统金融支持体制就成为必然,也就是要通过金融公共性的发挥来为农村公共性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基础性的支持。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应该说,当前的社会环境已经为金融支持农村公共性建设提供了平台,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位于农村且为农村建设服务的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已不是少数,尤其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供给的主力,已成为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支持力量。但客观地说,农村信用社的公共性作用发挥并不明显,从而使得农村的民间金融开始活跃,如私人钱庄、合作基金会、典当行等,“它们利用信息资源优势,依地缘、人缘网络,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品质等状况比较容易掌握,从而降低了信息成本,减少了一些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风险”,取代了一些本来应该由正规金融机构承担的公共性建设产品的职能。由于对民间金融难以实现全方位的监管,从而也产生了诸多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金融问题。有鉴于此,金融主管部门应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性作用,承担起农村公共性发展的任务,使其成为推动农村公共社会建设的真正支撑力量。

  三、农村社会发展推动金融公共性进步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城乡二元结构的逐步改变,使得农村社会的内涵发生了根本变化。正如2004年******总书记强调指出的那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使其对公共产品的消费有了一定基础,从而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也就更加迫切,因为公共产品供给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城乡对立的缩小乃至消除,而只有消除了城乡对立,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全方位统一。“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社会统一的首要条件之一,这个条件又取决于许多物质前提,而且一看就知道,这个条件单靠意志是不能实现的。”

    农村社会的发展取决于物质的前提,而物质的丰富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的公共性内涵和外延不是静止的,其随着社会的进步发生着变化,显然农村社会的进步肯定也会影响到金融公共性。虽然前一时期,随着银行的商业市场化,造成县级国有商业银行对农村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削弱,从而制约了农村社会建设的进程,但农村社会的自我修复和发展能力却使其逐步开辟了其它途径,如成立基金合作会、组建村镇银行等,从中获得了一定的资金支持,进而促进了农村社会的进步。这种进步发展到一定时期,仅靠原来的自我金融支持途径已很难进人更高层次发展,必须依赖雄厚金融的扶助,这就要求金融业必须突破固有的公共性思维维度,从农村社会发展的角度来重新规定自身的公共性,使这种公共性能够在国家金融政策的范围内实现与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祸合,金融的公共性由此也就获得了发展与进步。

    金融自身固然有市场化的特征与要求,但更有一种社会责任,那就是运用自己的公共性来推动社会的平衡运行。金融之所以不愿在农村社会进行一定层面的拓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当是农村经济的滞后。在金融业的视闽内,农村经济的单一性造成其越来越空心化和边缘化,农村的人力资本和资金资本大量回流到了城市,所以,从这一角度而言,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实现农村社会的正常运转就成为引导金融扩大自身公共性的重要途径。而就金融组织而言,要想在农村市场获取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首先必须利用自己规范的公共性推动非金融组织的正规化和规范化,使得农村的金融体系进人健康状态,为农村社会的发展提供正常的经济支持。

  四、小结

    金融的公共性对加快农村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农村社会也为金融公共性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虽然有人认为大量农村人口纷纷涌人城市,但客观地说,我国的农村不会消失。目前农村人口进人城市是农村社会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但是,当农村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后,城市中农村人口的回流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任何时期金融的发展都需要各种空间,固然农村社会空间相比城市社会空间有许多先天性不足,但这种不足恰恰成为金融长足发展的依托,并能够为金融公共性的成长创造诸多城市空间所不具有的条件。如果说现在金融公共性是基于城市社会产生的,那农村社会将使金融的公共性内涵更加丰富,进而完善了金融业的整体发展。

    金融与农村社会的发展体现了整体社会的“公共利益”,这种利益是“私人利益”实现的前提,因为私人利益的实现需要借助于社会提供的手段和条件,公共利益则产生于私人利益的相互实现过程中。农村社会的发展使居住在农村中的每一个体获得了利益,金融组织的参与,使该组织中的个体也从中受益,这些个体的受益反过来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金融业通过自身的公共性又反作用于农村社会运行。正是在这一良性循环过程中,金融的公共性对农村社会运行的支撑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论文检测天使-学术行为不端检测免费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总之,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公共生活成为现代生活的主要内容和趋势。金融的公共性对社会个体来说就是一种公共生活,只是这种公共生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农村社会的发展对公共生活的要求不断提升,这种提升对金融而言,也就提出了更多的公共性要求,并以确定性、均衡性和整合性存在。因此,金融只有不断适应农村社会的种种新情况,才能使自身的发展得到进一步充实。可见,关注自身的公共性已成为金融组织及其个体不容忽视的重要功课,并通过关注自身的公共性来发展自身,进而实现与农村社会运行的有效结合,带动农村社会全面健康发展。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拓展及对策04-26

论江苏沿海开发金融支撑04-26

人民银行事后监督工作的实践与思考04-26

浅析我国民间金融风险及其防范—以温州高利贷危机为例04-26

浅析私募股权投资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我国的发展历程04-26

以融资理论与技术为基础谈我国高速公路融资现状04-26

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04-26

分级基金套利研究04-26

浅谈垄断金融资本阶段下的金融危机04-26

关于我国股市行为金融投资策略研究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