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绩效评价

时间:2024-04-26 16:05:33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要:对昆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的绩效进行了评价。为得出较为科学和客观的结论,首先确定了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评估的指标体系,并采集了昆明市2004年和2008年的相关统计数据;通过各指标等级划分临界值及各细分指标所赋权重,分别计算出昆明市2004年及2008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水平综合得分,最终给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结论。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绩效;昆明市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城市间差异大,同一种投融资模式在不同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如果仅用某一城市的数据来反映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绩效问题显然不够科学和客观。在时间上由于2004—2008年期间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高峰期,也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创新层出不穷的时期。因此本文将选取2004年和2008年的相关数据分别考察上海、天津和昆明在这一段时期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情况并对投融资模式进行绩效评价,以期找出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创新途径。
  一、原始数据采集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分别采集昆明市2004年、2008年相关统计数据(见表1):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绩效测算
  各指标等级划分临界值及各细分指标所赋权重,分别计算出昆明市2004年及2008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水平综合得分(见表2):
  然后,按照构建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绩效评价模型,计算出昆明在2004—2008年这一期间投融资模式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贡献度。
  根据昆明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显示,2004年昆明城市常住人口为502万,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金额为140亿元;2008年昆明城市常住人口为623.9万,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金额为552亿元。由这些数据,得:
  P2004,2008==0.07
  三、结果分析
  根据2004—2008年昆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绩效评价分值及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综合分值所属区域,可以对这一段时期内昆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总体其概况做出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相关结论如下:
  1.从总体上看这段时期昆明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绩效水平较低,指标值仅为0.07。即用于城市基建项目的人均投资额每增加1个百分点,所带来的基础设施改善仅为0.07个百分点,与上海市的投融资模式绩效水平相当,都存在资金浪费问题。
  2.从昆明市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来看总体偏低,2008年仅为48.2,是三个城市中最低的。这也与昆明城市外部经济环境密切相关。昆明地处中国西南部,交通相对闭塞,金融生态环境落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很难获得除政府财政投入以外的其他社会资金。虽然如此昆明市在2004—2008年这五年期间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综合评分提高了15.21%。特别在城市通信系统领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3.从具体指标看昆明市在互联网普及率从每千人拥有46户互联网发展到704户,取得的成就最为明显。在城市供水系统的建设上却喜忧参半。一方面城市用水普及率达到99.9%,较2004年的63.8%有了很大提高,另一方面人均生活用水量不仅没有提高反而还降低了,仅为56吨每人,处于极度缺水状态。发生在2010年的旱灾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昆明市政府在城市供水设施建设及如何提高利用率方面还做得不够。在城市环境保护方面昆明市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尤其是在滇池水的治理以及垃圾处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统计数据表明,昆明市政府利用世行资金加大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从而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环境。在这方面昆明的投融资模式是有效的。与前面几个指标不同,昆明市在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没有取得进步,反而出现了倒退,2008年万人拥有公交车数量较2004年减少了7.51辆,轨道交通也出现了倒退。说明在昆明市政府在这方面的投融资模式并不成功,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发展落后于城市发展。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参考文献:
  [1] 工程模糊数学及应用[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2] 周凯.美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6.
  [3] 潘胜强.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及其绩效评价[D].长沙:湖南大学博士论文,2007:47-54.
  [4] 杜亚灵,尹贻林,严玲.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研究综述[J].软科学,2008,(4):72-76.
  [5]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效果分析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通往公开之路:汶川地震的传播学遗产04-26

由新闻调查谈电视深度报道04-26

关于手机媒体传播信息状况探析04-26

受众:“商品”的发现与“人”的忽视——“受众商品论04-26

新闻娱乐化现象试析04-26

奥运会:媒介仪式构筑中的国家认同04-26

北京奥运会召开前:公众想从传媒上获知什么?──北京04-26

论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体如何传播与引导公众舆论04-26

光绪皇帝开明传播观简析04-26

论消费文化视野中的电视民生新闻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