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遭受家庭暴力的原因分析及心理治疗

时间:2024-04-26 16:03:48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 要: 家庭暴力是世界范围内危害大众心理健康的社会问题,并且大多数的家庭暴力是由男性配偶向女性配偶施暴,家庭暴力会导致女性受害者在医学、行为和心理三方面出现不良后果,大量的研究表明女性遭受家庭暴力与所处的文化标准、女性自身的一些特征、男性施暴者的个性特征、行为和早期经历有关,研究表明对女性受害人进行心理治疗和干预是十分有用的,这些方法包括心理动力学治疗方法、认知行为疗法 、催眠疗法、药物疗法等。尽管这些疗法的理论倾向或技术不同,但是它们都遵循以相同的原则。家庭暴力的预防要从以下三方面做起:(1)减少社会对妇女的歧视;(2)及早发现家庭暴力事件;(3)通过使用个人、家庭和团体心理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家庭暴力对受害人所造成的长期不良影响。

  关键词:家庭暴力;心理治疗干预;女性;心理健康
  
  近年来,被称为“沉默的文化”的家庭暴力问题,渐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所谓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侵害对方身体、精神和性的强暴行为。其手段有殴打、侮辱人格、残害身体、限制自由以及性虐待,也包括经济上的虐待和冷落。〔1〕家庭暴力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的危害大众心理健康的社会问题,也是最为广泛的并且得到公认的对人权践踏的社会问题。一系列研究表明:在北美、南美、欧洲、亚洲、非洲、澳大利亚,家庭暴力发生率都很高。尽管家庭暴力可能发生在父母和孩子、兄弟姐妹之间、妻子对丈夫施暴,或者成年子女对老年父母施暴,但大多数家庭暴力是由男性配偶向女性配偶施暴。本文拟就女性遭受家庭暴力的危害、治疗干预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家庭暴力对女性的危害
  
  家庭暴力会导致女性受害者在医学、行为和心理三方面出现不良后果。
  医学方面的后果包括死亡及肉体创伤(如淤血、撕伤、咬伤、烧伤、刺伤、骨折、牙、头,眼等部位受伤)。性侵犯可导致性疾病的传播、非计划怀孕、尿路感染、不孕、生殖器创伤以及长期的骨盆疼痛。
  家庭暴力还会引发受害者许多行为障碍,如药物滥用、侵犯行为、行为上被动依赖、自杀企图、性功能障碍等等。〔2,3〕家庭暴力受害者也可能出现一系列与压力有关的心理症状,如:背痛、头痛、高警觉(hyper-alertness)、睡眠障碍等等。〔2,3〕
  家庭暴力对受害者所造成的心理后果会随家庭暴力的类型、持续时间、家庭暴力的严重性以及受害者处在家庭暴力过程的各个阶段、女性应对家庭暴力的能力以及女性受害者的社会支持系统等不同而有所差异。〔4〕受害者对家庭暴力的最初反应是震惊、否认、麻木、退缩。女性受害者可能会为她们的安全受到威胁而感到恐惧,为将来可能的伤害事件感到担忧或者试图对家庭暴力进行反击。在家庭暴力发生的最初阶段,受害者经常会回想起被施暴的场面,会做噩梦,而这些症状要在以后的几个星期才可能消失。长期的心理后果包括广泛的精神症状,比如:创伤后的压力障碍、长期抑郁等。这些受害者将会在人际信任和建立亲密人际关系方面存在障碍。受害者经常会感到愤怒、无助、绝望,还会经常表现出与具体情境无关的焦虑,包括恐怖性焦虑和回避性焦虑。受害者由于感到恐惧、耻辱、内疚而经常将自己进行社会性隔离,这样以来又会进一步引发她们的抑郁情绪,会产生一种广泛范围的失控感、低自尊以及自我谴责。〔2〕有关对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的调查表明:18%的患者报告有被虐待的历史〔5〕,这些病人的自杀行为、药物滥用、临界性个性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的比例比较高。有虐待史的患者住院治疗的时间更长,他们更可能以自毁的方式进行自我攻击。〔6〕创伤后压力障碍或许是对许多被虐待者最准确的心理诊断,84%的女性家庭暴力受害者符合创伤后压力障碍的心理诊断标准。〔7〕一些受害者表现出以下症状:精神麻木、反复体验所遭受的创伤、强烈的精神压力、持续的高唤醒状态以及对有关创伤事件的回避。〔8〕家庭暴力受害者经常会产生无助、绝望以及弥散性的不适感等不良心理症状。〔9,10〕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女性遭遇家庭暴力的原因
  
  (一)文化标准可能引发对女性的家庭暴力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妇女一直被认为是她们丈夫的财产并且家庭暴力经常得到社会认可。例如,19世纪的英格兰法律规定丈夫可以拿直径不超过大拇指粗的棍子殴打妻子,这项规定导致了一种常见的英文表达:“拇指统治(rule of thumb)”。男性的性别所有权以及有关统治和控制的论点是许多家庭暴力的基础。〔11〕一项对14个不同社会研究的综述表明,妻子遭到丈夫的体罚在这些社会里都能得到许可,并且其中有些社会甚至认为对妻子的体罚是必须的,家庭暴力的实际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在这些社会里是极不相同的。〔12〕那些较少发生家庭暴力的文化中,法律规定男性不允许超过某种所允许的界限对待妇女,在这些社会里,政府为试图逃避家庭暴力的妇女提供避难所,人们有一种体面对待妇女的名誉感。〔13〕
  在中国,男权文化和夫权思想是家庭暴力产生的历史原因。“男尊女卑”、夫权统治贯穿数千年中国历史:“三从四德”将女性置于男性统治之下,推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礼教。直至今天,崇尚男性对女性暴力、父母对子女惩戒的历史传统,依然深刻地影响当代中国家庭。全国妇联2002 年的一项调查表明, 在中国217 亿个家庭中, 约30 %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 而施暴者九成是男性。〔14〕
  (二)与女性自身心理有关
  过去的心理学理论通常指责家庭暴力受害者,这些理论认为这些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的行为是激惹性的,他们嘲弄自己的丈夫,过于争辩、懒惰或者潜意识里渴望做一个受虐者。这一看法使得人们忽视家庭暴力的危害性以及对这些受害妇女产生误解。〔13〕
  也有学者指出,女性的懦弱使施暴者有恃无恐。有些妇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思想观念陈旧,深受“嫁鸡随鸡”、“家丑不可外扬”等传统观念的束缚,从未想到反抗,也不愿对外人说,只是默默地祈祷丈夫能回心转意,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有些妇女因夫妻感情尚未完全破裂或者恐惧施暴者事后报复,在执法机关对施暴者依法论处时不愿或不敢指证,甚至为丈夫“说情”。因此,女性的懦弱也是家庭暴力存在和升级不可忽视的原因。〔15〕
  (三)与施暴者个性特征、行为和早期经历有关
  临床资料表明许多男性施暴者的心理特征为:较强的占有欲、心理不独立、有不安全感、冲动以及低自尊。药物滥用与家庭暴力有关〔16〕, 滥用药物会降低施暴者对其攻击行为的控制或者使施暴者对自己的施暴理由合理化,从而使得他们对自己的施暴行为不负完全的责任。虽然家庭暴力与滥用药物有关,但是药物滥用并不能充分解释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模式理论(the modelling theory)假定男性经常对女性施暴源自男性童年时期所目睹的家庭暴力场景。〔13〕在童年期目睹家庭暴力的男性更可能在成年以后对其配偶施暴。〔17〕加拿大的一项研究表明其公公有家庭暴力行为的妇女遭受其丈夫家庭暴力的可能性是其公公没有家庭暴力行为的妇女所遭受的家庭暴力可能性的三倍。〔8〕目睹父亲暴力行为的男性学会了用暴力解决与配偶之间的冲突,而女性则倾向于在成年之后变的更加被动。许多有关家庭暴力研究的综述表明家庭暴力中,女性受害者都在童年目睹过父母之间所发生的家庭暴力。〔17〕几乎40%的女性受害者报告说他们的孩子曾目睹过她们遭受家庭暴力的场面,因此减少这种可能会引发跨代遗传的对女性所实施的家庭暴力是十分重要的。另外还有研究者认为,攻击自己妻子的丈夫在幼年时多数曾是受虐儿童。研究发现, 家庭暴力男性躯体施暴者较对照组有更多的低教育水平者; 更多的嗜烟者, 且每天抽烟量大; 且他们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18〕
  
  三、家庭暴力的心理治疗、预防
  
  (一)家庭暴力的心理治疗
  许多研究表明心理治疗对女性家庭暴力受害者是十分有益的。这些治疗方法包括:心理动力学治疗方法〔19〕、认知行为疗法〔20〕催眠疗法〔21〕、药物疗法〔22〕以及自助组织疗法。尽管这些疗法的理论倾向或技术不同,但是它们都遵循以下原则:
  1.治疗者应当常规性地、主动地、全面地询问家庭暴力受害者过去曾遭受的暴力伤害以及解决方法。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2.治疗者应当知道家庭暴力对受害者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创伤后压力障碍的表现。
  3.治疗者必须能够理解和解释家庭暴力对受害人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且他们还能提高受害人的自我认知能力和应对家庭暴力的能力。
  4.治疗者应当向受害人提供心理支持环境直到受害人建立起自我支持功能为止。
  5.治疗者不应当只让受害人精神宣泄而不对受害人的防御机制和内心冲突进行探索和解释。
  6.治疗者应当探究受害人对家庭暴力中所出现的创伤性人际关系的个人看法。
  7.在诊断、治疗中必须谨慎地尊重受害人的自主权。〔4〕
  有时,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会出现强烈的反移情现象,比如,治疗者感到很气愤、出现侵入性好奇(intrusive curiosity)、勃然大怒、或者以受害人自居等等。有些治疗者或许会强迫受害人报道她们所遭受的家庭暴力或者与施暴者对抗。我们必须尊重受害人的意愿,除非司法需要,否则我们不能随意报道受害人所遭受的家庭暴力,不然会让受害人对心理治疗这个职业失去信任。频繁地报道家庭暴力会将受害妇女置于更危险的境地,使她们遭受更多伤害。有些治疗者看到这些受害者仍然维持着自己的婚姻关系就会变的不耐烦,但是治疗者应当明白摆脱这样的婚姻关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其他一些治疗者看到这些受害人如此抑郁感到十分担忧,于是他们就擅自作出一些不明智的决定,比如对这些受害人进行抗抑郁药物治疗或住院治疗。尽管在治疗过程中这些治疗措施有时是需要的,但治疗者擅自决定治疗方案实际上侵犯了受害者的自主权,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治疗者和受害人共同决定治疗方案。〔23〕如果将家庭暴力事件报告给警察,在司法诉讼中,治疗者的角色会变的复杂起来,治疗者不仅仅要作为专家证人而且还要以一个精神病医生的角度提供证据,一定要避免将治疗者职业角色弄混乱,以免使这个职业出现信任危机。
  (二)家庭暴力的预防
  因为家庭暴力根源于社会对妇女的歧视态度,因此社会学者应当首先认清这些社会问题并积极地参与到社会政策的制订和教育当中,通过个人的努力减少社会对妇女的歧视。在治疗中,心理治疗者要尊重这些女性受害者,任何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社会工作者提出引发家庭暴力和其他形式的暴力的原因,反对歧视妇女,虐待妇女是不允许的等观点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要及早发现家庭暴力事件,鉴于许多精神疾病都与家庭暴力有关,因此在治疗精神病患者的时候,询问患者是否曾遭受过家庭暴力应当是常规诊断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培训精神病医生识别家庭暴力受害者所出现的医疗和情绪方面的症状是十分必要的。及时、有效、安全、支持、接纳的家庭暴力干预措施将会得到受害人的认可。在社区机构内设置有效的家庭暴力干预中心将有利于对家庭暴力进行及时的干预。精神病医生也可凭借自己的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而作为社区心理健康顾问,以此作为社区的一种重要的资源来为女性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服务。
  最后通过使用个人、家庭和团体心理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家庭暴力对受害人所造成的长期不良影响。精神病医生在家庭暴力的预防、识别、治疗方面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并且通过个人或者团体心理治疗方法,治疗家庭暴力的实施者的特殊治疗计划也可以有效控制虐待者的暴力行为。
  
  参考文献:
  〔1〕CATHERINE A. SIMMONS,PETER LEHMANN.Exploring the link between pet abuse and controlling behaviors in violent relationships〔J〕.J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2007,22:1211-1222.
  〔2〕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coucil on ethical and judical affairs report on sexual harassment and exploitation beween medical supervisors and trainees〔Z〕.Chicago: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1989.
  〔3〕 LEIDIG MW.The continuum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 :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consequences〔J〕.J Am Coll Health ,1992,40:149-155.
  〔4〕 ROSE DS . Sexual assault ,domestic violence and incest〔M〕//STEWART DE,STOTLAND N,eds.Psychological aspects ofwomen’s health care: the interface between psychiatry and obstertrics and gynecology. Washington:American Psychiartric Press,1993:447-483.
  〔5〕 BROWN GR, ANDERSON B. Psychiatric co-morbidity in adult inpatients with childhood history of sexual and physical abuse〔J〕.Am J Psychiatry,1991,148:55-61.
  〔6〕 CARMEN E, RIECKER P, MILLS T. Vicitims of violence and psychiatric illness〔J〕.Am J Psychiatry,1984,141:378-383.
  〔7〕 KEMP A,RAWLINGS EI,GREEN BL.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in battered women:a shelter sample〔J〕. J Traumatic Stress,1991, 4:137-147.
  〔8〕 SORENSON SB ,GOLDING JM.Dpression sequelae of recent criminal victimization〔J〕.Traumatic Stress,1990,3:337-350.
  〔9〕 STEWART DE,ROBINSON GE. Violence against women〔M〕// OLDHAM JC,RIBA MB,eds.Review of psychiatry.Washington:American Psychiatric Press,1995,14:260-282.
  〔10〕 STEWART DE, ROBINSON GE,Violence and women’s mental health〔J〕.Harvard Rev Psychiatry,1996, 4:54-57.
  〔11〕 START E.Rethinking homicide:violence,race and the politics of gender〔J〕.Int J Health Serv,1990,20:3-26.
  〔12〕 COUNTS DA ,BROWN JK,CAMPBELL JC,eds.Sanctions and sanctuary: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the beating〔M〕.Bolder:Westview Press,1992.
  〔13〕 CAMPBELL JC.Wife-battering:cultural contexts versus western social science〔M〕//COUNTS DA,BROWN JK,CAMPBELL JC,eds.Sanctions and sanctuary: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the beating.Bolder:Westview Press,1992:229-249.
  〔14〕 夫权观念诱发家庭暴力施暴者九成是男性 〔BE/OL〕.〔2004-03-08〕.新华网.
  〔15〕 范德章.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现状、成因和对策〔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22(4):62-64.
  〔16〕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Prevention of violence and injuries due to violence〔J〕.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1992,41:5-7
  〔17〕 HOTALING GT, SUGARMAN DB.An analysis of risk markers in husband to wife violence the current state of knowledge〔J〕.Violence Vict,1986,1:101-124.
  〔18〕 赵幸福,张亚林,李龙飞,等.家庭暴力施暴者的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1):543-544.
  〔19〕 CATHERALL DR.Aggression and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in treatment of victims〔J〕. Psychotherapy,1991,28:145-149.
  〔20〕 PITMAN RK,ATTMAN B,GREENWALK E,et al. Psychiatric complication during flooding therapy for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J〕.J Clin Psychiatry,1991,52:17-20.
  〔21〕 SPIEGEL D. Trauma,dissociative and hypnosis〔M〕//KLUFT RP,ed.Incest-related syndromes of adult psychopathology,Washington:American Psychiatric Press,1990:247-261.
  〔22〕 FRIEDMAN MJ.Biological approaches to the diagnosisi and treatment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J〕.Traumatic Stress,1991, 4:67-92.
  〔23〕 ROSE DS . A model for 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 with the rape victim〔J〕.Psychotherapy,1991,28: 85-95.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浅议证券投资基金犯罪的基本问题04-26

浅析中小城市居民证券投资行为现状04-26

探讨我国市场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04-26

谈低碳经济模式下的风险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04-26

对完善股票市场财富负效应的探析04-26

浅析我国阳光私募的兴起与发展04-26

研究我国风险投资现状及其对策04-26

综合商社的商业投资股权结构演变04-26

昆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绩效评价04-26

基于大中原经济区的地方政府区域投资规划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