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韧性的探索研究——以XX大学为例(一)

时间:2024-04-26 16:01:56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文关键词]:心理韧性   大学生

  [摘要]:采用心理量表对23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目的是为了了解目前大学生在面对生活压力、挫折、创伤、丧失、逆境时的适应能力情况;通过探索心理韧性的结构来寻求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减少恶性事件发生的途径和方法。经过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年龄、民族、专业以及城乡之间、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其在心理韧性上存在着差异;经过进一步探讨发现各种因素对心理韧性产生影响是通过社会化来完成的,大学生对不良应激事件的反应不是单一的心理活动,而是心理韧性各因子反应的组合。

  [Key word]:Psychological toughness,University student

  [Abstract]:Psychological scale of the use of 230 college students conducted a surve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living in the face of pressure, frustration, trauma, loss of ability to adapt to adversity when the situation; by exploring the structure of mental toughness to seek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quality and to reduce incidents of vicious ways and means. After some research and found that gender, age, ethnic, professional, as well a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only child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non-only children, their mental toughness in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en found to further explore a variety of factors have an impact on the mental toughness through the to complete the socializ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on the adverse reaction to stress is not a single incident of psychological activity, but mental toughness response to a combination of factors.

  一、前言

  八十年代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讯捷的信息资源、广泛的沟通平台,创新性的思维理念。同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大转型时期,经济结构和人力资源正面临着重新分配,传统需求与时代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社会大环境的变革下,人们都面临进行重新洗牌,每个人都十分重视自身的专业技能,忽视了心理韧性、心理健康、心理素质。有一些大学生更是由于自身的心理韧性差,导致在生活、学习、工作环境的发生改变时而适应不良;在遇到失败、丧失、创伤时应对不当,有的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偏激行为。例如留美大学生卢刚在面对生活压力时无法自处,于1991年11月5日开枪打死了自己的导师和单林华等5人,然后当场自杀;某大学的一名女大学生,因为想见北京电视台某主持人,在无法达成愿望之下而割脉自杀;某位男大学生因为玩游戏机而输光了而钱割腕自杀;某男教师因为答不出学生提出的问题从而羞愤自缢;25岁的女大学生张甲在某大型企业职位应聘失败后,就开煤气自杀身亡……。这些都是心理承受能力弱,心理韧性差的表现。

  在各种学习、生活、工作压力面时,很多大学生都极易感到困惑、抑郁,目标迷失,产生厌学情绪,觉得自卑、孤独,甚至感到恐惧。面对这种情况,有的大学生往往以酗酒、网聊等不健康的方式消磨时光;有的做出了各种偏激行为;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死忘的道路。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探索其心理韧性的结构,寻求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和途径,使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自如的应对各种压力。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文献综述

  2.1  心理韧性的概念

  对Resilience的研究始于美国,但其他国家引入这个概论时,却出现了翻译上的困难。台湾学者将其译为“复原力”,香港学者译为“抗逆力”或“弹力”,大陆学者译为“心理弹性”[5]。一些中国学者认为从心理学意义上来看,Resilience不仅仅意味着个体在重大创伤或应激之后能恢复最初状态,在压力的威胁下能够顽强持久、坚忍不拔,而是更加强调个体在挫折后的成长和新生。因而译为“心理韧性”。

  目前国外对心理韧性的概念界定主要有三种:(1)结果性定义(即重点从结果上定义):心理韧性是个体经历高危后适应和发展依然良好的积极结果[1];(2)过程性定义(即是将心理韧性看成一种动态过程):心理韧性是压力、逆境等生活事件与保护性因素时作用的动态过程[2]。如心理韧性是个体在危险环境中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心理韧性表示一系列能力和特征通过动态交互作用而使个体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时能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的过程。(3)品质定义:心理任韧性是个体应对压力、挫折、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或特质[3]。也即是将心理韧性看作是个人的一种能力或品质,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如,心理韧性是个体能够承受高水平的破坏变化并同时表现出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的能力;心理韧性是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复过来,并且灵活地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

  结果说、过程说、特质说都反映了心理韧性的本质属性,都应归入到心理韧性的概念范畴中。相对于另外两种说法,过程说对于进行心理干预更有积极的意义,了解心理韧性是什么固然重要,但如何促进心理韧性发挥起其积极的效果更是人们亟须了解的。

  研究者之所以对心理韧性的理解不同,关键的问题就是该理论的研究是不是沿着理论到实证的路线展开的。即心理韧性研究是先出现了抽象的理论,然后才进行实证研究;还是研究者先发现了现实中存在着的现象,然后从现象入手展开相关理论的实证研究的。因此,研究者切入心理韧性问题的角度不同,他们对心理韧性的理解也就不同。在大多数实证研究中,研究者一般把心理韧性看作是个体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但近几年许多学者倾向于将心理韧性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

  在本次研究中:心理韧性(Resilience)就是指个体在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的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它意味着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4],这也是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

  2.2  心理韧性研究历史

  心理韧性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Ruttier对母爱剥夺进行的研究[6]。之后Anthony对精神疾病家庭儿童的追踪发现超过半数儿童在其后的个人发展中健康成长[7]。由此引发思考:为什么有的儿童暴露在高危环境中,仍能良好适应?似乎存在某种“保护因子”使这些青少年在压力和挫折下免除身心障碍的危机。

  80年代是研究保护因子的繁荣时期,以Werner的夏威夷30年追踪调查[8]以及Germany的伦敦贫民区研究[9]为代表,发现了积极人格特质、家庭支持系统、社会支持和外在资源等保护因子。

  90年代后,Resilience的研究重心从保护因子,逐渐转移到了已经遭受危险和创伤的个体怎样从负性事件中迅速恢复[10]。从“保护因子”到“心理韧性”的变化反映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不再强调防御而将关注点放在了主动应对。

  2.3  心理韧性的理论模型

  1、系统模型[11](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of Resilience)

  Mandelco和Peery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关于儿童的心理韧性模型,如图1所示。

 SHAPE  /* MERGEFORMAT 

图1  心理韧性系统模型

  内部因素是指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具体来说,生物因素包括身体健康、基因素质、气质和性别等。外部因素是指家庭内因素和家庭外因素,家庭内因素包括家庭环境、教养方式、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庭外因素包括成人、同伴、学校、教堂、幼儿园、青少年组织、保健/社会公益机构等。

  各种因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不仅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之间相互影响,而且各内部因素之间、各外部因素之间也发生着相互作用。比如,在内部资源缺乏,如果外部资源能及时补偿的话,也能够达到良好的心理适应,从而表现出心理韧性。例如,虽然一个儿童的智力和问题解决技能不算优秀,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如果能给他提供支持和关爱,他也可能会具有较高心理韧性。

  2、心理韧性动态模型(Framework of Resilience In Action)

 SHAPE  /* MERGEFORMAT 

                图2  心理韧性动态模型

  为了更好地进行心理韧性的实证研究,从1998年开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些科研机构联合一批心理学家来研究心理韧性,他们于2003年提出了心理韧性动态模型[12](图2)。该模型认为,心理韧性是青少年的一种天生潜能。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安全、爱、归属、尊敬、掌控、挑战、才能、价值等的心理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依赖于来自学校、家庭、社会和同伴群体的保护性因素或外部资源,这包括亲密关系、高期望值、积极参与等。如果外部资源为青少年的心理需要提供了满足,青少年就会很自然地形成一些个体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合作、移情、问题解决、自我效能、自我意识、自我觉察、目标与志向等,它们构成了个体的内部资源。这种内部资源就会保护青少年免受危险因素的影响,并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3、坚韧性人格的理论模型(Tenacity personality theoretical model)      Madder等提出了一个复杂的人格坚韧性与健康和绩效关系的模型[13]。坚韧性模型同时包含了攻击和维护健康的各种因素。对于攻击因素,该模型被简洁的描述为急性和慢性的应激源,这个应激源导致个全心理上的紧张和身体上的能量动员,即引发个体的“战斗或逃跑”反应。当急性的或慢性的应激持续增加,机体的疲劳感过于强烈或持续时间过长,就会耗尽了个体的应对资源,个体健康的崩溃就成为可能。健康维护因素构成一个崩溃防御系统,其中一个重要的缓冲因素就是个体的健康习惯,包括身体锻炼、放松和营养。另一个重要的缓冲因素就是个体的应对。在每一种应激的情景中,积极的应对涉及到一种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所面临的问题,从一个更深层次上对问题加以理解,再来决定需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此外,社会支持也是一个重要的缓冲因素。

  4、心理韧性的过程模型

  Richardson认为重大压力之后,个体所达到的状态就是增强心理韧性的保护性因素与加剧个体脆弱性的危险性因素之间力量较量的结果[14]。

  5、心理韧性的层次模型

  Hunter和Chandler认为心理韧性本身是具有层次的,并不是纯粹意义的完美状态,具备最低层面心理韧性的个体是通 过暴力和侵犯来保护自已,中间层面的个体通过拒绝来防御,高级层面的个体则是通过地积极调动资源来灵活处理的[15]。

  2.4  国内外心理韧性的相关研究

  1、国外的研究

  (1)、Kabana(1979)和Middy(2002)认为坚韧性人格可以缓冲压力对身心健康的不良作用,使处于高压情境下的个体保持身心健康[16]。坚韧性人格是指个体具有强烈的目的感和自我主宰感,不畏艰难,在逆境中成长、成长的特性。它包括三个维度:承诺、控制和挑战。承诺指个体能全身心地投入生活和工作中去,并积极探寻其中的乐趣和意义,而不是逃避;控制指个体相信,通过努力他/她可以对环境施加影响,而不是无能为力;挑战指个体希望从积极的和消极的经验中进行学习,把变化看成是生活的常态,是促进自己成长的机遇和挑战而不是对安全的威胁。

  (2)、Hannah在其研究中发现,韧性与年龄呈现负相关,韧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在青年时期,女性要比男性坚韧得多;但在老年时期,男性要比女性更加坚韧[17]。

  (3)、Olsson等人的一篇综述[18]整理了研究心理韧性影响因素的众多报告,将之归为三类:(1)个人能力和人格特质(individual-level),其中能力包括体质、智力、社交等,特质包括自尊、自我效能感、控制感、幽默感等。(2)家庭支持系统(family level),包括父母的鼓励和帮助、亲密的关系、家庭内部的和谐、非责备的态度、物质支持等。(3)社会支持系统(social environment-level),包括社会经济地位、学校经历等。

  2、国内的研究

  心理韧性的研究在中国是刚刚起步,但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内容却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逆境观”有着重叠。受辨证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对逆境和不幸持一种乐观和辨证的态度,认为逆境是“天将大任”的考验,祸事则是“焉知非福”。对于重大压力的应对,儒家思想注重依靠自己来解决困难,在处理问题时采用中庸之道,不过分表达情绪[19];道家思想则是提倡在困境面前的柔韧性[20]。最近应对方式的跨文化研究也证明中国人的行为模式确实存有独特之处,表现为初级控制(改变)和次极控制(接受)策略的同时使用[21];在认知上对事件采取一种乐观的看法;以及集体主义的应对方式[22]。中国人这些应对特点很可能会在他们面对重大压力和逆境的过程之中反映出来,构成中国人心理韧性的独特成分。

  目前我国对心理韧性的研究仍旧处于概念引入阶段,发表的论文也是以文献综述为主,仅有少量研究报告,如王坚杰等人使用加利福尼“亚健康儿童问卷修订版”中的学生心理韧性问卷来探讨小学生心理韧性和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23],李晓文等人发现青少年理想自我表征丰富性对心理健康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心理弹性作为中介而发挥作用的[24],孙晓玲等人发现自我的复杂性也是影响心理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22]。林锐之的研究发现:女教师的的坚韧要比男教师的高 [25];雷万胜等人的发现女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比男大学生好,更具有耐受力,而曾生活在较为困难环境中和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表现出更高的韧性,更具有挑战性,更能看到事物的积极面[25]。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三、研究设计

  3.1  研究设想  众所周知,人的心理学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但大致说来,有内潜的、外现的两类。这两类就其来源而言,是人脑对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现实与社会现实)的反映,这里所谓的反应就是指人凭借其脑的功能对自然现实和社会现实的认同和内部化,其中对社会现实内部化尤为重要,这也使人(个体)不断的接受社会化。

  依据马克思的理论,人的心理活动绝不是单纯的生理性神经活动,因为人的本质乃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从其出生之日起,就是生活在特殊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塑造;人类的简单神经运动也在此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接受各种社会因素从而发展成复杂的心理活动。具体的说来,人(个体)从出生之日起,经婴儿期→儿童初期到最后的老年期,无时不在父母、教师、同伴或同事、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图书这些社会化的主要媒介作用下生活;无时不在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社会规范、经济状况、风俗、民族、职业、信仰体系、价值体系、农村或城市、社会团体、两性群体等社会条件之下生活,并受其影响和塑造。因此,本次研主要探索了心理韧性在不同性别、民族、年级、专业等几个因素下的状况或差异情况。

  3.2  被试    2009年2月到3月期间,对XX各学院23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以随机抽样方式170名,分别是历史、电气、信计、物理、国际贸易、泰语的7个专业7个班的学生;以自然抽样的方式调查了另外60名在校大学生。总共发放问卷230份,收回199份,有效问卷为191份,其中男75人,女116人;城市42人,农村148人。

  3.3  工具    采用2008年胡月琴和甘怡群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该量表共有2个维度,5个因子,27个项目。目标专注分量表(α=0.81)由5个项目构成,指的是在困境中坚持目标、制订计划、集中精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情绪控制分量表(α=0.74)由 6个项目构成,指的是困境中对情绪波动和悲观念头的控制和调整;积极认知分量表(α=0.71)由4个项目构成,指的是对逆境的辨证性的法和乐观态度;人际协助分量表(α=0.73)由6个项目构成,指的是个体可以通过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来获取帮助或宣泄不良情绪;家庭支持分量表(α=0.810)由6个项目构成,指的是家人的宽容,尊重和支持。本量表采用5点评分法,分数越高说明心理韧性水平越好(其中1、2、5、6、、9、16、17、21、26、27是反向计分)。本量表的内在一致性为0.83,与RS的相关为0.53。其中27个项目的因素分析指标是:

X2=787.85,df=314,X2/df=2.51<3,RM-SEA=0.07<0.08,CEI=0.92>0.90,GFI=0.83>0.80,AGFI=0.81>0.80,NNFI=0.91。

  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先做了描述统计分析,接着做了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

  四、结果

  4.1  大学生心理韧性统计描述

  经过对数据进行的初步处理与分析,可知心理韧性得分的总体情况:最高分是123,最低分数是49(也是极值);平均分是94,标准差是11.09,标准误是0.802,中位数是94,众数是96,均数的可置信区间为92.45---95.61,约有95%同学心理韧性得分是在80——111.00之间。

表一、心理韧性的统计描述

最大值

最小值

中位数

众数

平均值

标准差

标准误

总分

置信区间

统计量

123

49.0

94.0

96.0

94.0

11.09

0.802

17960.0

92.45-95.61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K—S正态分布检验

  通过做K-S检验分析得出大学生心理韧性得分呈正态分布。据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其总体水平和各维度、各因子之间存在着相关系数附合指标。

  4.2  大学生心理韧性在不同性别之间的比较

  由下表可以看出虽然女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得分要比男生的高,但集中在74—111上,并无显著差异(p=0.901)。这说明女大学生在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适应能力与男大学生差不多。

表三、性别与心理韧性总体水平的关系

 

描述统计

齐性检验(df=1;df=189)

方差分析(df=1)

总分

均值

标准差

置间区间

Sig.

F

P

男大学生

93.91

11.02

76-111

0.570

0.016

0.901

女大学生

94.11

11.19

74-111

表四、不同性别之间心理韧性的比较

 

统计量

平均值

齐性检验(df =1,df=189)

方差分析(df=1)

男大学生

女大学生

P

F

P

个人力

53.12

52.86

0.609

0.53

0.818

支持力

40.79

41.25

0.428

0.53

0.552

目标专注

17.59

17.49

0.388

0.040

0.842

情绪控制

20.53

19.24

0.756

4.386

0.038

积极认知

15.00

16.13

0.838

6.781

0.010

家庭支持

20.49

20.95

0.127

1.041

0.309

人际协助

20.29

20.30

0.590

0.000

0.987

  经过进一步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在个人力维度上的情绪控制(F=4.386,P=0.038)、积极认知(F=6.781,P=0.010)两个因子在不同性别上存在的差异显著。由上面表四来看:男大学生在情绪控制方面(20.53)的得分比女大学生(19.24)高,但在积极认知上却比女大学生(女=16.13>男=15.00)低。说明男大学生在困境中对情绪波动和悲观念头的控制和调整比女大学生好;但女大学生在逆境中的态度更加乐观,对逆境的看法更具有辨证性。

  4.3     大学生心理韧性在城乡之间的差异比较

   由表五可以看出:城镇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得分在总体上比农村大学生的高,但两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941>0.05)。说明目前城镇大学生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适应能力与处理水平并无的差别,这也意味着他们在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时“反弹能力”是差不多。

表五、心理韧性总体水与不城乡之间的关系

 

描述统计

齐性检验(df=1;df=189)

方差分析(df=1)

均值

标准差

置间区间

Sig.

F

P

城镇

94.14

10.65

90.82—

97.46

0.668

0.005

0.941

农村

94.00

11.25

92.17—

95.82

表六、出生于城镇的大学生与来自农村大学生之间的比较

平均值

齐性检验(df=1;df=189)

方差分析(df=1)

城镇

农村

Sig.

F

P

个人力

51.19

53.18

0.458

0.562

0.454

支持力

41.95

40.82

0.340

1.539

0.216

目标专注

17.14

17.64

0.271

0.777

0.379

情绪控制

19.40

19.85

0.623

0.360

0.549

积极认知

15.64

15.70

0.447

0.011

0.916

家庭支持

20.64

20.81

0.385

0.095

0.758

人际协助

21.31

20.01

0.356

4.440

0.036


  从表六分析数据中,发现除了支持力维度、人际协助因子外,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各方面的得分略高一些。在人际协助因子上,城镇大学生的得分(平均值是21.31)比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平均值是20.01)高,且达到显著水平(方差分析的结果是:F=4.440,P=0.036<0.05)。说明城镇大学生比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能够通过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来帮助自己、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4.4  大学生心理韧性在不同年级之间的差异比较

  由表七可以看出:心理韧性的得分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依次升高,但是从大三到大四这一阶段又有所下降(均值是从94.69回落到94.50),但差异不显著(P=0.975,F=0.072)。

表七、大学生心理韧性在不同年级之间的比较

 

描述统计

齐性检验(df=1;df=189)

方差分析(df=1)

总分

均值

标准差

置间区间

Sig.

F

P

大一

93.76

10.46

91.36—96.08

0.340

0.072

0.975

大二

93.92

12.36

90.70—97.13

大三

94.69

9.07

91.41—97.96

大四

94.50

12.98

88.75—100.25

  经过LSD分析发现心理韧性的两个维度、五个因子在不同年级之间各有不同,由表八、表九可看出:大三的学生在个人力维度上的得分远远高于其它他三个年级,差异显著(P值小于0.05,分别是0.027,0.046,0.045);而在支持力维度上却又大幅度低于其他三个年级,并与大四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47<0.05)。在情绪控制因子上的得分由大一到大四依次变高,但差异并不显著;而目标专注程度因子上的得分则是大一(17.68)、大三17.84高于大二(17.27)、大四(17.22),达到显著水平;在积极认知因子上的得分是大三居首(16.22),大四居未(15.27),两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25<0.05);而在家庭支持因子上是大三学生的得分高于其它三个年级,且大一与大三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P=0.043<0.05),而人际协助因子则刚好相反(是大三与大四之间的差异显著“P=0.017<0.05”)。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认知科学范式的意识研究:进路与发展前景04-26

心理学中国化的学术演进与目标04-26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应用认知转向04-26

价值心理学构建及其对现代人生科学的执导意义04-26

心理学理论研究的范式转换及其意义04-26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家庭影响因素及其教育对策04-26

格式塔心理学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初探04-26

对高师钢琴教学中心理因素的探讨04-26

高校贫困生的团体心理辅导研究04-26

试论美术教师的教学心理因素及要求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