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探讨

时间:2024-04-26 16:01:46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 要:从高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以及面对的社会、学习、生活、就业等问题,分析了高职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并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提出了教育管理人员对高职学生心理帮助方法和学校教育管理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帮助策略;应对策略
  
  1 高职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1)生理的基本成熟和心理的尚未成熟的矛盾带来的心理问题。
  高职学生年龄大多在17-20岁之间,生理已基本趋于成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观念和道德习惯,但还不够完善,甚至不正确,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思想还比较幼稚,不能很好地把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还没有达到完全成熟,很多学生丑恶不分,是非不明,善恶不辨,好奇心强,具有盲目的冲动性和模仿心理,自控能力差,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人生和社会的认识飘忽不定,有时正确深刻,有时错误肤浅;有时客观全面,有时主观偏激。他们承受着学习的压力,还面临着就业的严峻考验,在他们的意识中也常存在自相矛盾的状况:为理想将要变为现实而跃跃欲试,也为缺乏经验而感到不安;自豪感与自卑感共存;独立性与依赖性交织;情绪与理智并存;强烈的求知欲和相对较差的识别力等等。一些学生只要求权利而不尽义务,只要求理解而又不理解别人,只要求被爱而又不懂得爱别人。这种不稳定、不成熟的心理状态,必然要对他们的学习和个性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人际关系紧张产生的心理问题。
  青年学生交往不但需要互相依存,而且更强调彼此之间的品质和情趣,或者说,更强调对方的气质、性格、能力和兴趣爱好等。高职学生来自不同地区,汇聚在一起,由于各自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性格等的不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磨擦冲突和情感损伤。有的同学性格开朗外向,言行举止不拘小节,说话做事不注意方式方法,可能损伤其他同学的自尊和利益;有的同学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养成懒散习惯,不考虑他人感受;有的同学性格孤僻内向,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很容易产生孤独和抑郁,久而久之经不起生活中的挫折,偶因一点不愉快,都会产生心理问题。凡此种种,如果处理不当,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产生冲突,很容易导致心理失调。
  (3)对前途的忧虑和就业压力带来的心理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加上社会目前对高职教育的偏见,高职学生在就业市场上不占多大优势。一些同学忧心忡忡,产生紧张焦虑和迷惘无从的心理,对走向社会缺乏心理准备,表现出严重的危机感;有些同学为适应市场的需要,不断给自己施加压力,除了专业课程,又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学习计算机、外语等热门专业,参加各种考证考试、自学考试、专升本考试等。长期的紧张状态,一旦努力失败,会产生消极心理,甚至严重的心理挫折和失败感。
  (4)社会认知带来的心理问题。
  高职教育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但人们对它总带有一些不正确、不全面的认识,如社会上有一种“高职教育不是高等教育”的观念,在学生中形成高职大学生“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加之受某些不健康思潮、传媒传播的不健康信息影响,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高职学生的心理。高职学生生源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通过高考招录的统招生;二是通过参加独立考试的“三校生”;三是五年连读的高职生。其中“三校生”和五年连读高职生对升入高职学习有一定的满足感和自豪感,但基础较差;而统招生总是感到失落,相比考上大学的高中同学总觉得“壮志未酬”,对高职教育有一些不正确的认识,不能正视现实,带有心有不甘的态度屈尊来读高职,失落感、挫折感十分强烈。一些同学在进入高职学习后“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相互比较,自己在学习或者其它能力上显得平常,甚至处于下游,受外界因素影响,理想和现实的落差产生的失落感常会带来心理问题。
  (5)学习目的不端正和学习困难带来的心理问题。
  在高职学生中,学习动力不足是一个较普遍的问题,有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对自己产生怀疑或对自己的未来过于担忧,惶惶不安,时间一长,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同学学习基础差,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认为应该学习,但又畏惧学习,对学习目的认识模糊或不端正,没有毅力和恒心,有的同学不适应高职学习的需要,学习吃力,逐渐产生厌学、畏难、怕学的思想,产生挫折感,引起心理障碍。
  (6)性生理的成熟和性心理的不完善产生的心理问题。
  高职学生已进入青春期,性生理已基本成熟,性意识增强,开始出现一种对异性情感上的相互吸引和彼此接近的需要,注意显示自己和吸引异性,渴望与异性交朋友,渴望得到异性的友谊和爱情。但由于性心理发展不完善,经济上不独立,生活经验欠缺,缺乏与异性相处的技巧与经验,对青春期的性冲动和性要求理解不当,常会产生紧张、恐惧、羞涩,甚至不正当的行为,还有因陷入感情旋涡、失恋、单相思等问题困扰,产生苦闷、惆怅、失望、悔恨、愤怒,甚至极端行为,荒废学业,给身心带来严重影响。
  另外还有许多因素,如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矛盾、周边生活环境、缺乏与人沟通、师生关系紧张、考试焦虑以及个性差异等,都会给学生心理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2 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帮助策略
  
  2.1 精神支持,坚定信心
  尊重学生的合理要求,并积极创造条件给予满足,即使对那些表现不佳的学生也是如此。使当事人有足够的信心,坚信其处理问题的能力。表明对他的尊重和信心,应该真诚,有别于假安慰。
  2.2 自由联想,疏导宣泄
  给当事人提供宣泄机会,诱使其把积满心头的一切想法都说出来,不管这些想法与主题是否有关、多么复杂、不合逻辑、荒唐可笑、违反习俗、有伤大雅,还是令人感到琐碎、愚蠢、羞愧、自责都尽量讲出来、使其没有顾虑。有助于疏导那些可能造成自我毁灭或损伤他人的情感,如愤怒、恐惧、憎恨等。帮助当事人表露闷在内心深出的情感,使其舒缓,逐步疏导解决。
  2.3 希望和乐观精神
  选择恰当时机,使当事学生看到希望,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要有信心,对前途充满信心。但不能在当事人处于消极情境,其精神负担还没有完全暴露之前进行。应该在其积满心头的想法、情感疏导宣泄后,传递希望和乐观,给予鼓励。
  2.4 当事人为中心,有选择倾听
  任何人都有着积极的、奋发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成长的潜力。在与当事人交谈时,教育者的回答应有选择性,这也就决定了有选择听取当事人的交谈。肯定和鼓励积极方面;对其不正当、消极的方面,加以引导和劝戒。
  2.5 劝告、建议和限制
  有许多心理问题陷入困境,情绪、思维混乱,按实际情况提出劝告和建议,限制不利情况的发生比较合适有效。但应用劝告建议要谨慎和深思熟虑,否则会因建议的不当或消极,当事人可能责怪或直接反驳。给建议时应取得其信任,一般临时建议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但可以有一个缓冲时间,而深思熟虑的建议可能会行之有效。
  2.6 强化和消退,惩罚和鼓励
  强化是指应用强化手段去增进某些适应行为,主要是指积极、健康、向上的行为,可采取鼓励、表扬、肯定等措施,以减弱或消除某些不适应行为。消退是指停止对某种行为的强化,主要是指消极、不良的行为,当该行为出现时不予注意,从而使该行为逐渐消弱以至消失或转化,如可采取回避、淡化、转视、升华补偿、降温等措施。强化和消退中有必要辅之一定的惩罚或鼓励,以增强效果。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3 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3.1 强化思想教育工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有弱化的趋势,但事实证明,思想政治工作弱化,导致各种自由化、无纪律、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泛滥,违法乱纪事件剧增,不能专注于学习,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学校的教学与管理。所以这项工作只能加强,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使学生在青春期这一关键时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通过立志成材、情感和行为规范教育,正面引导,消减或消除市场经济和社会因素给高职学生带来的冲击和压力,正视现实,勤奋学习。
  3.2 重视学生自身素质和修养的提高
  一些学生勤勉向上、积极乐观的意志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干扰。因而要通过各种途径锻炼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接受锻炼、磨练意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注重知识的积累,实践技能的掌握和社会经验的丰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强化正面激励,使学生体验成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客观评价自我,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社会竞争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3.3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集体的和谐、融洽
  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来说,人际交往和沟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由于现在的高职学生,独生子女多,又要专注于学习,从客观上束缚了学生的人际交往。因而应通过课程、讲座、咨询、讨论、实践等形式,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结交朋友,使学生在交往中建立理解、信任、关心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正确理解社会、人生、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在交往中取得进步,克服紧张、恐惧、自卑、孤独、偏见、敌意、嫉妒等不良心理倾向。
  3.4 重视和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人的行为受心理支配,只有解决了学生的心理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简单的说教和纪律处罚,只能治标不治本。学校必须重视对学生的研究,充分了解学生心理活动和心理状况,当学生心理出现问题时,应及时去帮助他们,使其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爱人且自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除了日常学习、生活中给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外,还要注意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加强人生观和就业观教育,使学生既要有竞争意识,又要有承担风险的精神,既要有争取胜利和成功的信心,又要有承受失败和挫折的心理准备,就业指导要转为心理咨询、择业就业心理辅导方向。应建立包括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在内的考核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估体系,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指标,引导学校的办学行为。
  3.5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形成正确的舆论氛围
  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文艺、体育、专业技能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完善自己的人格,满足他们精神和心理需要,使学生在参与活动进行交流探讨过程中受到教育。充分利用他们具有的强烈参与和表现意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形成正确的舆论氛围,展现他们的风彩,抒发内心激情,增强竞争意识,树立自信心,调节学习压力,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
  
  参考文献
  〔1〕蔡哲.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策略〔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2,(3).
  〔2〕伍棠棣,李伯黍,吴福元.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3〕王有智,欧阳仑.心理学基础-原理与应用〔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苏轼贬谪心态面面观04-26

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构建04-26

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4-26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04-26

沟通分析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研究04-26

开拓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04-26

论现象学、心理学方法论及其蕴涵04-26

加强青少年逆反心理教育势在必行04-26

浅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04-26

心理压力研究综述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