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逆反心理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不愿顺从的心理状态。它的出现存在明显的年龄特征,在初中学生身上表现尤为突出。根据《心理科学》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中学生中经常存在逆反心理的达32.6%,偶尔存在逆反心理的达89.4%。学生的逆反心理是一种消极的对抗心理,这种心理一旦产生,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对教师的教育乃至所有的言行都持否定态度,使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矛盾激化,在不良因素的诱导下还有可能滑向犯罪的边缘。
因此,身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清楚地意识到,对青少年学生而言,逆反心理师一种普遍存在的正常的心理现象,只不过是有强弱之分而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及时有效、科学地疏导。进而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塑造健全的人格,有效配合学校的德育。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初中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分析
逆反心理在初中学生身上不但表现特别突出,而且形式也多种多样,根据成因大致有禁果逆反、超限逆反、信度逆反、情景逆反、自主逆反、评定逆反、归因逆反、失衡逆反等几种表现。此外,在教育实践中还有一种人格型逆反。即个别学生由于性格异常或心理疾病,如执拗、怪僻、暴燥、易冲动、刻薄、极端自私、心境不安等,稍不随意,就以吵闹、打骂等方式对抗他人(主要是老师、父母或同学)。这种人格型逆反的学生多见于男生,而且他们的家长(特别是父亲)多有同样倾向。这种案例在我校各个年级都发现过。
初中学生正处于心理生理快速生长时期,形成逆反心理的因素比较复杂,既有生理发展的内在因素,又有社会的外在因素。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是逆反心理产生的重要原因。
首先,逆反心理的产生有其生物基础,也就是遗传因素。
不同人种遗传下来的个性生物特性,既有有人种的共性,同时又表现出千差万别的个性,其中就包含亲代不同性格的遗传。笔者认为,这种性格遗传的差异,正是形成了人们逆反心理的生物前提。一般说来,那些性格呈情绪化、外向独立、急躁冲动的个体,其后代逆反心理形成较早并表现明显,反之则异然。如上文提到的人格逆反心理就有很大程度的遗传因素。
其次,初中生逆反心理的产生还有其社会原因。
遗传因素只是为这种心理现象地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环境(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影响让这种可能性成为现实。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家庭和社会不良风气是逆反心理产生的诱因。如家庭的破裂,家长对子女要求过高,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等,都会导致逆反心理地出现。社会舆论、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社会逆反心态,都可能对学生的思想认识造成影响,导致极端的逆反心态的产生。
第二,学校的不良教育的影响,是产生逆反心理的客观因素。例如各种不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的行为要求;有些教师言行不一的做法;有的教师处理问题的态度方法简单粗暴;处理问题不公正等等不良现象,都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客观原因。
再次,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是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观原因。
初中阶段由于大脑的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脑机能越来越发达,思维的判断、分析作用越来越明显。这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可能。但是他们对社会的认知与理解则相对不足,遇事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因此看问题比较片面、偏激,遇事爱钻牛角尖,常常为了面子固执己见,把善意的教诲、劝说、批评、告诫看成是对自己地伤害,在口头上加以回驳,在行动上加以对抗。
初中阶段是学生独立自主意识迅速发展期,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成为他们重要的心理倾向: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已十分强烈,然而这些需要的发展与满足,常常会受到客观环境的限制与阻碍,独立意识、独立人格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挫折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由挫折所产生的消极情绪不断蔓延,逆反心理便随之产生。自主叛逆就是这样产生的。
此外,自然成长的过程中,情绪的变化起伏不定,一旦受到外界的某些刺激如:升学压力、学习困难、人际交往受挫、家庭变故等刺激,就会产生客观环境与主题需求不相符合的感觉,从而导致心里烦躁、不满甚至厌恶,进而表现出逆反。
逆反心理是大多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一旦形成就会产生消极的思维定式,与外界认为地对立或对抗。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既要直视其存在,更要积极采取措施应对。
三、初中生逆反心理的疏导策略
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情绪色彩。
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笔者人人要有效矫正学生的逆反心理,就要从解决客体环境与主体需要之间的矛盾入手。
1.春风化雨,因势利导
心理学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传承,需要在良好的心理认同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认同则容易入耳、入脑、入心,形成“共振”效应。反之,则会出现思维盲点,产生心理障碍,影响其效能。因此,在面对有逆反学生要春风化细雨,因势利导,形成心理上的认同。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要慎用禁令。被禁止的东西更容易激发人的好奇心和探究行为,为了避免所谓的“禁令逆反”,能用其他方法消除的就不要用禁止的方法。例如在处理“青春期恋情”这一敏感话题时,笔者就选择了通过开设《穿越感情风暴》、《春天就做春天的事》和《静心听花开》等系列活动课,通过帮助绝大多数学生确立了合理的与异性交往理念。当然万不得已选用禁止的方法时,一定要说明禁止的理由,而且一定要说通。
第二要言传身教。有时学生的逆反心理是由于教师的不信任或者是不信用等原因产生的,信度逆反就是这样的一种逆反。例如不少烟民老师苦口婆心的劝诫学生“吸烟有害健康”,结果是屡教不改,学生的理由就是“他自己都抽”。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自己所提倡的观点。
第三要平等的与学生沟通。青少年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与成年人都大不一样。如果教师能够经常做到"心理换位",就能体会学生的苦恼,更深刻地了解学生的需要。不是有句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吗?
第四要客观地评价学生。教师不恰当的评价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对抗,就是所谓的评定逆反。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客观、实事求是,不带个人情绪。
第五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许多学生的逆反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教育情境的不适当造成的。公开情境下的教育批评就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引起情境逆反,而在“密闭情境”下进行对话产生情境逆反的可能性就要小的多。
第六要宽容学生。教师的宽容能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上进心。多几分宽容就会有令人满意的收获。对待有逆反心理的学生,要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动机,在此基础上进行及时合理的引导,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宁一直都是我的得力助手,分管了我的大部分班务,不知为什么那天竟然在课堂上公然和我顶嘴,还摔了凳子,我似乎就要发怒了。同学们惊愕的看着她,惶恐地看看我。环顾教室,我终于艰难地说:“咱们继续上课吧!”好几天我都没有找他说话,因为我的情绪没有平静,可我没有忘记他的存在,他的自由散漫再次激怒着我。终于还是下决心找他谈谈,当倔强的他说出:“老师,我以为那天之后,你再也不会看我一眼了,再也不想管我了,我那么伤害你……”“不找你说话,不是生你的气,而是老师还没有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当孩子紧紧地抱着我,泣不成声的说“对不起”的时候,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宽容的巨大魅力。更加庆幸自己那天控制住了情绪。
正如盖杰和伯令纳曾在他们合着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激发学生的方法。有时教师忘记了他们对于学生的表扬是多么重要。”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尽量对学生多地鼓励、宽容,尽可能少地批评、指责,使学生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劝导,逐渐改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和不良行为。
2.营造氛围,学会接纳
班级是学生在学校的主要生活环境,学生在班级中有强烈的参加集体生活、获得友情、受到重视等内在心理需求,因而十分重视集体对个人的要求、评价和信任。班级之间的心理气氛不一样,情境也不一样,产生的具体行为也就不同。学校的教育实践也证明,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就有健康的舆论、同学友情、自尊自爱的情境,这样的环境大大有利于学生的逆反心理地转化。营造氛围之外,教师还应经常开展班级活动,班级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习如何遵守规范和规则,一方面能使他们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渐渐地开始接纳自己、接纳他人,从集体活动中收获快乐。
3.家校合作,善待学生
家庭因素是导致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温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在发现问题后应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加强沟通和交流,促成家校合作,帮助家长更新观念,走出家教的误区,在现实中架起家长与子女沟通对话的桥梁,善待学生,努力化解矛盾,从而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重新弹奏出和谐的音符。
五、结束语
实践证明,青春期常见的逆反心理经过合理科学地调适和疏导,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转化,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形成键康心理、健全人格。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细致观察,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细致分析形成根源,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使他们的不良心理得以控制,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有效地帮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04-26
心理咨询方法在德育中的运用04-26
心理学与儿科临床04-26
关于社会建构论的人性观取向及其心理学意义04-26
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心理语言因素04-26
论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04-26
教育心理学在计算机C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分析04-26
手机对于青少年私域建构的作用04-26
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04-26
电视媒体对青少年的重大影响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