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研究

时间:2024-04-26 15:59:09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文关键词】职业学校 心理健康 教育 途径
  【摘要】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当今许多职业学校学生存在着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值得职校领导和学生管理者高度重视,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分析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起因,进而探讨其解决方法:重在发现、及时引导,建立边缘学生的心理档案,把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点”,配备专业心理医生,完善队伍建设等。  
   
  1.前言 
  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中学生心理健康十大标准:(1)有正确的自我观念,能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2)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3)善于与同学、老师和亲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尊重友谊。(4)情绪稳定、乐观,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状态。(5)保持健全的人格。(6)面对挫折和失败具有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7)热爱生活、热爱集体。(8)心理特点、行为方式符合年龄特征。(9)能与现实的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与适应。(10)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性,而不是过强的逆反状态。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日益增多的职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据调查,许多职业学校学生存在着心理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存在厌学、惧学心理,缺乏理想;不少学生意志薄弱,在困难面前缩手缩脚,不会正常的交往,不能承受挫折,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适应性差,欠缺基本的独立生活能力,性格存在缺陷等等。分析他们的心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让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是全体职校教师的神圣使命。近日的留学生机场刺母事件、药家鑫事件,以及几年前的马加爵事件,让学生身上爆发的的心理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引起教育部门和家长的警醒。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在校学生大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职业学校的学生更加突出,他们更需要被关注。职业学校的孩子,有些会自认为成绩不好,他们容易滋生自卑心理;而作为独生子女,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意识又非常明显。他们的种种心理矛盾和困惑应得到重视,他们需要更多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值得职校领导和学生管理者高度重视,势在必行,因此,我们不要光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学生的就业率,更应该注重他们的人格培养,应当将孩子、学生的心智发育是否正常、心理特征是否稳定、欲望需求与客观实际是否一致纳入日常关注和教育范围。要使学生成为人才的前提应当是先成人,成为一名心理健康、心智健全、心态平和的人,能够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去看待世界的人,才谈得上去追求事业的成功和个人的发展。 
  2.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起因 
  2.1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社会上产生了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的消极现象,这往往使学生产生挫折感、自卑感、焦虑情绪,并形成人格障碍。这一点在职校学生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他们总认为自己不如普高学生,自卑心强,缺乏上进心。 
  2.2 家庭教育不当也是影响职校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如有的职校学生家庭骄纵、溺爱子女,致使孩子任性、懒惰、自私、依赖性强;有的职校学生父母不起表率作用,致使学生了养成抽烟、酗酒、赌博等恶习;还有的职校学生父母离异,学生得不到完整的父爱、母爱,甚至无人管束,致使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据调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职校学生中有三分之一是由家庭教育不当引起的。 
  2.3 大众传播媒介中不健康的内容对职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职校学生处在特定的年龄阶段,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由于心理素质差,对一些淫秽书刊、音像制品和网上不健康内容缺乏抵制能力,容易被腐蚀,从而误入歧途。 
  2.4 职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心理问题较多的时期,斯普兰格E.Spranger将这个时期比喻为“疾风怒涛”期,是青少年心理的断乳期。在这个时期,一方面伴随着生理成熟、心理发展以及与异性的交往,出现了青春期烦恼、情感问题。另一方面,这个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也是最易产生逆反、对抗心理的时期。 
  2.5 外界环境的压力与自身所能达到的目标之间的矛盾也是造成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这种压力主要来自家长与学校,表现在对学生成绩的要求上。对职校学生来说,还面临着将来的择业问题,这关系着个人的理想能否实现,个人价值能否体现。 
  3.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及解决方法 
  3.1 重在发现、及时引导 
  (1)发现问题是揭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2)职业学校的边缘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等决定了他们不轻易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不主动寻求帮助。(3)对许多边缘学生来说,心理健康还是一个陌生的话题。他们缺乏基本的常识,对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无法判断,遇到想不通的问题,产生了心理障碍,也不知道该向哪里寻求援助。班主任要善于和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要了解关心他们的变化。对因不同原因而暂时处于边缘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帮助,使他们能尽快摆脱困境,重塑信心。比如,曾有一名学生在一次参加校学生会干部竞选中落选了,这使原本活泼、开朗的她,一下子变得寡言少语,精神抑郁,很少参加班内组织的各种活动,这直接影响了师生、同学间关系的健康发展,而且一度产生了退学的想法。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找到她,帮她分析了落选的主、客观原因,使她认识到落选经历对于她健康成长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于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应学会如何面对,同时表达出对她的关心、信任与期待!她的心结打开了,并很快从阴影中走出,重新找回自信! 
  3.2 建立边缘学生的心理档案,把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点”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有利于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对于提高当代中专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这项教育中,目前许多学校包括我们学校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即注重到“面”的教育,通过上课、讲座的形式教育全体学生,而缺乏深入细致的工作,即深入到“点”。我认为,“面“的教育固然重要,但现实中迫切需要帮助的是“点”。即为边缘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详细了解这些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不同原因,制定可行性措施,这样才能针对不同学边缘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他们长期的、具体的、有效的帮助。针对需要帮助学生的情况,为她建立了完备的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大量细致的工作,使她很快从阴影中走出,圆满、顺利地完成了学业。 
  3.3 配备专业心理医生,完善队伍建设 
  学生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烦恼、焦虑、紧张、厌学、困惑等,常因不同年级、不同性别而异,在实践中,凭着经验有时可以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但在解决问题时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可能束手无策、或者事倍功半、或者根本就无效,总感到力不从心。心理辅导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才能更好的胜任这项工作。据统计,国外专职心理咨询人员与学生的比例大致为1:400,而在我国,心理咨询是一项年轻的事业,专业人员相当少。目前学校心理咨询队伍中专业、专职人员少,而一般是由校医、思想政治工作者、班主任等组成,且很多都是兼职,专业性不够、数量也不足。于是心理健康教育只能是上大课、开讲座,很难面对面个别交流,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其目标要求,在队伍配备上必须讲求科学性、专业性。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3.4 发挥班主任的职能作用 
  罗森塔尔效应表明,只要是常人,如果受到教师的关心、帮助、热爱,那么他就会有所发展。教师的期待和热爱而产生的影响具有激励作用,使学生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对于班级中的边缘学生他们更需要的是班主任在学习、精神上的关心、关怀。过分把时间、精力放在督促他们的宿舍卫生、纪律方面,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不利于其它工作的开展。班主任应把边缘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作为自己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经常性的接触,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地发现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成为他们倾诉的对象。并在日常工作中,与各方教育力量相互配合,要共同帮助弱者面对现实,调整心态,保持心理平衡,使心理处于健康而良好的状态。 
  3.5 和谐的家庭环境是职校学生健康成长的软环境 
  由于职校学生成绩较差,行为约束力较差,但父母却望子成龙,造成他们与家长的隔阂。因此,教师应利用家访、家长会、电话联系等形式努力去融洽家长与学生的关系,让家长树立对孩子的信心。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及时与孩子沟通,创造自由、平等、和睦相处的气氛。 
  3.6 加强职校学生成功的人际交往教育 
  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家丁瓒先生曾经说过:“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这说明,一个人在群体中人际关系是否良好,将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的发展。职校现已开设了公关礼仪课,针对人际交往中的行为提出了规范性意见,并且要求学生具备大度、真诚等优秀品质。只有具备了优秀品质,才会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成功。 
  3.7 根据“个体差异”原则,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目标 
  大部分职校学生毕业以后都是直接工作,教师在教学中要强调现在学习是为以后工作做准备。如对于数控班的学生,应该把掌握一定的数控技能作为他们的学习目标,教师通过举行技能比武等形式,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并让他们步入社会后有一技之长。这样,学生可以实事求是地看到希望,投入到学习中去,获得成功的体验,有益于心理健康地发展。 
  3.8 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利用校园文化的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如设立心理健康墙报专栏,创办心理之友专刊、心理健康教育广播,开展心理健康演讲会、课外小组活动等方式等,广泛宣传:1)心理卫生知识及职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2)学校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意义;3)学校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方式、方法、手段、途径;4)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的意义与作用等等;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意义的认识水平。同时,在师生中大力提倡:勤勉、健康、合作、奋进的校风、乐学、善思、自信、志远的学风,以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环境。 
  3.9 将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健全人格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1)在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设置《基础心理学》课程,抓住课堂教学这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得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心理学任课教师必须严格执行教学大纲,以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需要为依据,发掘教材中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素材,运用大量实例,并注意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创设各种情景活动,让学生投入到活动情景中亲身体验他人的感情,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心理学是一种需要,激发他们学习心理学的欲望,自觉进入学习状态。此外,教师要向学生系统地阐述心理健康对中职学生成长与成才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介绍增进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传播心理自我调适和消除心理困扰的方法;通过个案分析,使学生对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与主要表现有所了解,以乐观向上、平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面对人生。2)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这是现代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实践表明,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把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中心任务,为完成这个任务,各学科教师都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科知识中有关心理教育的具体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在学科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某些心理素质的内容,如思维、记忆、想象能力的心理训练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以及科研能力等;通过运用激励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采用强化与积极的心理暗示的措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10 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的规章制度 
  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学生的教育权益,身心发展权益和个人及其家庭的其他权益,同时也涉及到学校自身的教学计划的制定与落实、教学资金管理、教师及学校的工作成效评定和社会声誉、社会影响等因素,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规范心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制度。具体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校中的地位、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体系及其运作机制;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责任范围和权力以及相应的义务,包括人员的使用、硬件的配备、经费管理、教育计划的制定和执行等;心理辅导教师的任职资格,工作内容、范围、权限、职责、义务及职业行为规范等;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权利和应当享受的教育服务内容与范围等;学校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的规章制度,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以及学生和学校权益的维护等因素。 
  4.结语 
  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尊重学生。职校教师要建立起这样一种信念: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尊重学生,一方面有助于自尊心较差、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和健康的人格,这一点对职校学生尤为重要。因为报考职校的学生普遍文化基础差,对学习缺乏自信心,而职校恰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从他们踏入职校的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天起,教师应在鼓励他们继续学好文化课的同时,积极培养他们对专业课的兴趣,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使师生间的情感交流顺畅,使心理健康教育如春风化雨般为学生接受。 
  人本主义有一个基本假设:每一个正常的人犹如一粒种子,只要能给予适当的环境,就会生根发芽,长大并开花结果。每个人在其内部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潜能,对于弱者,他们只要得到别人适时的关爱、帮助,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就一定能成为强者。让我们行动起来,付出我们的真心和关怀,让这些学生充满阳光,让他们携手走向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于海涛.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2. 
  [2]马嘉美.城市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与思考[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1995,01. 
  [3]孙亚玲,莫国芳.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6,04. 
  [4]马美铭.关于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教育科研通讯,1997,01. 
  [5]姚本先.简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4,04.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喜看传播学园地中破土而出的一棵新苗——读刘金星同学04-26

搜索引擎偏见:合理性与不合理性——从百度竞价排名风04-26

中国深度报道的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04-26

美国广播管制中公平原则的产生及其演变04-26

基于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04-26

论数字时代的新闻摄影04-26

论俄罗斯媒体理论回归服务国家社会04-26

浅谈论党报改革与提升国家软力量04-26

论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系统化管理04-26

浅论新闻舆论监督的角色定位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