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儿童性别角色教育中的双性化

时间:2024-04-26 15:57:51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文摘要:在当前我们对儿童的性别角色教育中,常常出现性别角色概念过度延伸的状况,即性别刻板化。但是,研究表明,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不会从性别刻板化中获益,有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双性化人格教育,并建议从家庭、学校等方面来促使儿童形成双性化的人格。 
  关键词:性别角色教育;性别刻板化;双性化 
   
  一、引言 
   
  性别角色是在某一社会文化中众所公认的男性或女性应该具有的行为模式。性别角色发展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无论古今中外,一个社会对人最基本的分类标准就是性别,并且几乎所有的社会都期待男性和女性分别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具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因此,任何儿童要想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就必须获得有关不同性别的知识,以及他(她)所生活的社会对于不同性别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社会角色期望等方面的知识,即获得性别角色知识、形成性别角色行为。 
  有鉴于此,从孩子一出生、知道孩子性别的那一刻开始,父母就会有意无意地根据社会所期许的性别行为方式对孩子进行性别角色教育。对符合性别角色的行为给予强化,对不符合性别角色的行为进行惩罚,从而塑造出符合社会规范的男性和女性。很显然,这种性别角色教育在儿童的社会化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儿童形成健康的人格以及更好地适应社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们在对儿童的性别角色教育中,过度强化了儿童的性别角色,导致了性别刻板化现象。也就是说,人们对男性和女性应该具有的行为模式形成了僵固不变的性别观念,造成了男性必须如何如何、女性必须如何如何的固有印象,由此形成了性别刻板观念。 
  性别观念的刻板化体现在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将着重从家庭、学校、社会传媒三个方面陈述性别刻板化的具体成因,并进而分析性别刻板化在健康、职业选择、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弊端,从而提出进行双性化的性别教育这一建议。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性别刻板化的成因 
   
  性别刻板化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广泛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小到穿衣戴帽、大到职业选择 ,人们总是不自觉地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但是,这种无孔不入的性别刻板观念是怎样形成的呢?一个没有任何性别意识的婴儿,是怎样一步步地成长为一个有着初步性别观念的幼儿,并最终形成了有着极强刻板观念的成人?从宏观来讲,性别刻板观念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历史渊源,最早应该始于男女自身的生理特点及远古时代的社会分工,衍变至现代,则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抛开这些宏观的、历史的因素,就目前、当下的情形来看,本文认为,以下几方面在性别刻板化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家庭方面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最初环境。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不仅是儿童的抚养者,而且也是其心理行为的最早塑造者。父母的态度、信仰、价值观会通过直接教养或间接熏陶的方式传递给下一代。因此,在儿童社会化发展过程中,有着性别刻板观念的父母就会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子女进行性别角色塑造。 
  研究表明,儿童一出生,父母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根据儿童的生物性别加以区别对待,按两性的不同标准和性别角色行为规范,有意地塑造儿童适合于自身性别的行为。例如,Rubin, Provenzano, Luria的研究发现,出生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天的婴儿在身高、体重、活动等项目的记分上,男婴与女婴并没有明显的差别,但女婴更可能被他们的父母描述为伶俐、小巧、漂亮,男婴更可能被描述为结实、警觉、强壮。等婴儿稍大一点儿,父母就开始从关心照顾的方式、玩具的选购、游戏内容的选择、兴趣的培养、家务劳动的分配等各个方面区别对待男孩儿和女孩儿。具体来说,父母会给予女孩儿更多的照顾,给她们买洋娃娃、积木等玩具,鼓励她们玩过家家、跳舞等游戏,并告诉她们“女孩要文静”;但是对于男孩,则鼓励他们玩一些粗犷的、要求大幅度运动的活动,给他们买飞机、枪、汽车等机械或电子玩具。在对子女的成就期望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父母往往对女孩儿要求不高,只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有份工作就行;对男孩则表现出极大的期望,希望他们接受较高程度的教育,成名成家。研究还发现(Langlois&Downs,1980),儿童的父母,尤其是父亲对儿童玩不适合自己性别的玩具表现出强烈的否定性反应,而且对儿子的异性别行为的否定反应显著高于对女儿异性别行为的反应,而母亲则对女儿的异性别行为反应显著高于对儿子的异性别行为的消极反应。这说明父母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有着极强的性别刻板观念。 
  父母的这种性别刻板观念,一方面塑造着具有极强的男性特质与女性特质的儿童,另一方面也在潜移默化中使儿童本身形成了性别刻板化观念。 
  2.学校方面 
  学校是继家庭之后,对儿童产生最大影响的一个场所,作为儿童重要他人的师长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尤其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最初的幼儿园教育开始,老师们就以各种方法将性别角色的信息传递给儿童。例如,幼儿园老师往往把机器人、飞机、小汽车、枪等玩具分配给男孩,而把洋娃娃、小炊具等玩具分配给女孩。在游戏中,让男孩担任侦察兵、领导者等起主导作用的游戏角色,而让女孩担任护士、母亲、商店服务人员等作为抚养者、照顾者、支持者的角色。在游戏内容及方式上,鼓励男孩进行体育活动等具有攻击性、竞争性、刺激性等激烈的游戏,鼓励女孩进行相对恬静、较少冲突的游戏。 
  进入小学以后,这种区别对待仍然持续存在着。Younger&Warrington通过11年的教师—学生交互作用的观察,得出结论,比起女孩子来,男孩子更经常地受到训斥,受到教师更多的注意,被给予更多的提问。其他的研究还表明,女孩子忽视了教师的区别对待,她们通常相信教师平等地对待两性,而男孩子则不这样认为。Williams(1993)认为,男孩子被社会化为期望更多的注意和抱怨,而女孩子得到并期望较少的注意。 
  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男生比女生更聪明。例如,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Tiedemann(2000)检查了六年级儿童的数学成绩,她发现,尽管在数学成绩上不存在性别差异,老师们仍然认为男孩子的数学能力明显地好于女孩。因此,他们会给男生一些更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对男生抱有更大的期望,这种看法和期望会反过来导致男生成绩的提高,从而形成教育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对男女生的成绩会给予不同的归因。对于男生,如果成绩差,教师通常会归于不稳定的(努力)、外部的原因;如果成绩好,会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原因(聪明);对于女生,如果成绩差,老师通常会归因于内部的因素(不聪明),如果成绩好,则会归因于运气好、任务简单、勤奋和认真等外部的不稳定的因素。因此,男孩和女孩往往从教师那儿收到不同的反馈。Marshell&Smith还(1987)注意到,教师对女孩子的作业通常只标示出正确或不正确,但是对于男孩子则会给出更详细的解释,并告诉他们怎样才能改善成绩。 
  在学校的体育课和课堂活动中,性别差异也是突出的。如学校操场足球区占很大一片区域以供男孩子玩耍,而只给予女孩较小的区域;在课堂活动中,男孩子垄断着科学仪器,而女孩子则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听讲和观察上。 
  另外,据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行教科书中的男性角色远远多于女性角色,而且教科书中的男性角色占据着大多数如政治家、军人、科学家、发明家等专业知识强、具有主导性的职位;而教科书中的女性角色从事的则是小学教师、护士、服务人员等相对辅助性的、支持性的、比较简单的工作。随着年级和教育层次的升高,学校中的女教师越来越少,而男教师越来越多,学校中的领导职位也多为男性。 
  所有这些既是性别刻板化的表现,又会进一步成为性别刻板化的原因。例如,很多父母往往以教师的评价作为评价自己孩子能力的标准,因此,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女儿比儿子拥有较低的能力。当这种较低的期望直接地由教师传递给学生或者间接地由父母传递给孩子时,就会更多地降低女孩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价值感,女孩这种降低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价值感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强了老师和父母的刻板印象。 
  3.社会传媒方面 
  现代社会中,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媒介,将各种各样的信息传递给人们,成为塑造人们心理行为的重要因素。关于性别角色的规范和标准,也会通过大众传媒传递和作用于儿童。电视、电影中经常会出现很多表现男女差别的镜头,这些镜头多表现男子的强健有力、勇敢、坚强、富于冒险精神,表现女子的温驯、柔弱、可爱、情绪化。这些大众媒介一方面表现了我们社会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另一方面又进一步加强了人们的性别成见,成了传递性别刻板印象的工具。 
   
  三、性别刻板化的弊端 
   
  性别刻板化基本上给人一种男强女弱的印象。毫无疑问,这种偏见对于女性来说是不公正的,导致她们受到许多不平等的待遇,而男性似乎应该成为这种偏见的既得利益者。但是,研究表明,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不会从中获益,下面将从健康、家庭、潜能发挥等方面对其弊端进行具体分析。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1.对健康的影响 
  由于性别角色刻板观念的巨大社会影响,当个体的行为与性别角色刻板观念不相符时,性别角色的社会期望便会形成压力,从而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这种影响对于男性尤甚,因为他们毫无选择地被纳入到狭隘的、非人化的强者阵营里。作为强者,他们从小就被要求“男儿有泪不轻弹”。因此,当遇到困扰时,男性比女性更不愿意谈论自己的情感,而且更不愿意寻求心理治疗,这就必然会对男性的身心健康产生较多的危害。在Cleary P D,Mechnic的研究中,主试发现,对同一件工作,当多数女性觉得满意时,多数男性会抱怨这一工作不符合自己的期望,经历更多的挫折感。这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男性常感觉工作压力大、生活紧张,患心血管疾病的人数比女性高以及男性寿命为什么普遍较女性短。 
  对女性而言,由于其职业往往被看作是附加的角色,因此,职业女性,尤其是结了婚且有孩子的职业女性比其她女性更容易具有潜在的角色冲突与角色压力。Thornoton Bill等人的研究表明,在西方,有男性化倾向的女性比典型化的女性表现出更多的压抑与焦虑。 
  2.对家庭的影响 
  首先,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女性同男性一样外出工作,这就使得她们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再像传统女性那样负责所有的家务劳动,需要夫妇两人共同分担家务。但是,性别角色刻板观念强的男性可能会认为做家务是女人干的活,不愿意分担家务、照料孩子,久而久之,会影响到夫妻关系和家庭和睦。 
  其次,性别角色刻板观念也影响男性和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性别刻板观念强的男性在家中可能扮演着权威的角色,而妻子则处于一种唯唯诺诺的弱势地位,家庭气氛比较严肃、沉闷。性别刻板观念弱的男性则很可能与妻子、孩子平等相处,家庭充满民主、欢快的气氛。 
  3.对职业选择及个人提升的影响 
  由于两性在体格、力量以及解剖学上存在的差异,传统上男性从事狩猎、建筑,女性料理家务、抚养孩子等这种社会分工在前工业社会是有其生存意义的。但是,在当今信息社会,社会角色更多的是社会文化因素的产物。因此,我们应在承认男女自然差别(如“体力”)的基础上,给予两性平等的选择机会,形成一种灵活而公平的、以个人兴趣与能力为基础的社会分工机制。但是,“男强女弱”的性别角色刻板观念,使得社会、家庭甚至女性自身对自己的期望都明显低于男性。成就动机的降低势必会影响女性的竞争意识和潜能的发挥,从而阻碍和限制自身的发展。 
  实际上,男性也是传统僵化的性别分工的“受害者”。因为,社会上评价男性的标准基本在于其事业成功与否。事业有成的男性普遍受到人们的认可和推崇,而那些职位低、收入少,甚至失业的男性则为人们所鄙视。长期以来,男性的地位是由其劳动产品的可交换性产生的价值来提高和巩固的,所以,当传统社会的性别分工仍潜藏于人们心中时,男性的地位仍旧要靠社会性生产的成功来维持。因此,男性也是传统社会性别分工的“受害者”。由此可见,僵化的社会性别分工不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不利于社会进步与女性发展。因此,逐步改变这种僵化的分工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四、关于双性化人格教育的建议 
   
  随着性别刻板化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人们逐渐发现,刻板的性别角色概念并不是最佳的人格模式,于是学者在男女心理性度评估与测量的基础上提出了双性化人格的假说。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它是指个体既具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又具有明显的女性人格特征,兼有强悍和温柔、果断和细致等性格,根据情况需要而作出不同表现。双性化人格既不是两性的混乱、错位,也不是异性癖,而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它是一种兼有传统意义上男女两性人格优点和长处的人格类型。 
  美国心理学家Bem早在1976年采用人格归因量表测量近千名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时就发现:无论男女,双性化人格是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Girbert(1978)研究表明,男女被试更多地认为双性化的人是更典型的、有吸引力的、理想的女人和男人模式。心理学家贝姆的实验研究证明,双性化个体没有严格性别角色概念的限制,能够更加灵活、有效地对各种情景作出反应,且独立性强、自信心高。司本斯等人采用人格归因量表(PAR)对女性所做的调查表明,双性化个体既能胜任男性的工作,也能胜任女性的工作,有更好的可塑力和适应力。斯比尔斯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双性化的青少年和大学生比类型化的同伴自我评价高、自尊心强,更受同伴欢迎,适应能力更强。双性化的女性比性别类型化的女性更易把她们的成功归因于能力,很少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不够,即使失败了也很少表现为无能为力。我国学者李少梅(1998)、马锦华(2001)等人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 
  有鉴于此,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了在儿童性别角色教育中进行“双性化教育”,培养集两性优点于一身的儿童,使他们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以更好地应对竞争日趋激烈的二十一世纪。 
  要加强儿童的双性化教育,关键在于儿童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父母、老师等)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社会有识之士更新观念,在家庭、学校、社会中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双性化人格发展的环境。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在家庭中,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意识到自身所扮演的性别角色模式,尽量避免典型男性化或女性化倾向。 
  父亲要承担部分做家务及照顾孩子的责任,母亲要避免做专职家庭主妇,应有自己的事业,这样有利于孩子把父母身上的优秀品质综合起来,为塑造双性化性别角色模式打下基础。此外,父母要抛开性别刻板观念,根据孩子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心理发展需要,鼓励孩子不分性别地去玩各种游戏和玩具,尝试更多的社会经验。 
  2.在学校教育中,首先要注意消除教师已有的性别刻板意识,使其对性别角色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 
  在目前整个社会普遍存在性别刻板观念的情况下,教师不要过于追求使学生具有现有社会价值所认同的性别人格特质,而应把双性化的人格特征作为学生性别社会化的培养目标;教师对男女学生应给予平等的成就期望,对于学生出现的异性特质不要觉得惊异及妄下结论,更不能予以贬斥。 
  3.游戏活动在儿童的性别意识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鼓励并指导学生从事传统上属于异性的活动,习得双性化人格。 
  因此,对于学生的课余活动,教师自己应明确,同时也应教育学生,绝大多数活动本身是没有性别之分的,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能从传统上属于对方性别的活动中获得有益身心的发展。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事传统上认为属于异性的活动及共同活动,并让他们谈谈参与后的心得。教师通过有意识的指导,使男女生学会彼此欣赏对方已有的性别人格特征,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尽可能消除性别刻板观念对学生的不良影响,习得双性化人格。 
  4.教材是学校教育影响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的重要媒介 
  学校教材一直以来都存在宣扬性别刻板甚至是性别歧视的倾向。因此,我们需要增加教材中女性角色的数量,并赋予她们更多的新形象,比如说坚强、睿智的女企业家、女性政治领导人的形象,同时在教材中展示男性细腻、有亲和力的一面。 
  
论文检测天使-学术行为不端检测免费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总之,在性别角色教育中,我们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学生性别人格发展的影响,应尽可能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双性化人格培养的环境。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关于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教育对策04-26

小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矫治策略04-26

关于帆船运动员运动心理疲劳的探讨04-26

关于研究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建议04-26

浅谈经济发达地区职业学校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疏04-26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与心理辅导04-26

试析对新形势下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04-26

浅析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04-26

浅谈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04-26

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实践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