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独立学院辅导员心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4-04-26 15:57:49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辅导员心理素质对策
    摘要:独立学院的办学特性,管理模式及教育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对辅导员工作有更高要求的同时也给辅导员群体带来一定的心理困惑。本文探讨了影响独立学院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所在,从职业价值观念、个人心理素质、管理机制保障及职业环境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引言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学机制和模式,近年来发展迅速,招生规模日益扩大,承担着全国近三分之一的本科生教育,与公办普通高校相比,独立学院的办学特性、管理模式及教育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特殊性,独立学院学生工作任务繁杂、难度大、要求高、意外事件多,极大增加了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的难度和广度,增大了其工作压力和职业不稳定性,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普遍存在心理疲劳和心理负担较重之问题。因此,有效地分析独立学院辅导员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建立解决对策,对提高独立学院学生工作的效率,构建校园和谐发展模式,提升学生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分析 
  1.1 来自教育主体的压力 
  独立学院的学生一般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思维活跃,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也较为突出。但同时由于家庭成长条件优越容易造成了自我要求不高,自我约束能力偏弱,做事情缺乏恒心,常带有惰性,对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难于落实到行动上。这与大学阶段教育模式相矛盾,大大影响了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容易引发种种问题。而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最基层,承担着思想上“指路人”,学业上“引导者”,生活上“服务员”,心理上的“咨询员”的角色。在这种新形势下给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难题。学校怕学生出问题,往辅导员身上加担子,这样就使得学校对学生的严格管理实际上却是对辅导员工作要求日益严格化。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这就要求独立学院的辅导员要有更高的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来承担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辅导员群体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来自管理模式和制度方面的压力 
  和公立院校相比,独立学院的招生规模庞大,学生激增,平均300名学生配一名辅导员,远远超过200:1的比例。而目前辅导员保姆式管理工作使他们工作显得琐碎而繁重。要管理的学生人数多,涉及的面宽,涵盖了宿舍、教室、社会、家庭等各个层面都要辅导员关注。小到日常生活和学习,大到人生观、价值观、学涯规划、求职择业、人生规划等辅导员都要亲自过问,再加上某些突发性事件,以及其他部门的常常需要辅导员配合的工作,所以辅导员群体常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加之所面临的学生群体的情况日益复杂,导致在工作时间及非工作时间背负的工作强度和责任成倍增加。如此繁重琐碎的工作容易导致辅导员对本职工作的热情和兴趣降低,乃至会导致工作被动,不善于动脑,效率低下,最终诱发职业倦怠以及心理疲劳和厌烦。 
  1.3 来自职业定位模糊及自我发展的压力 
  当今高校中辅导员的定位既不属于教师也不属于行政人员中,其尴尬的地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同时,目前我国没有关于辅导员系列的职称评审,许多辅导员只能在工作了几年后转教师岗或行政岗,这种情况的普遍存在导致了辅导员队伍人员的流动性较大。缺乏走向专业化、职业化的空间和土壤,对个人前途及发展较为迷茫。 
   
  2 独立学院辅导员心理问题解决对策 
  2.1 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抗压能力 
  压力是压力元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要提高辅导员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在宏观的社会体制层面上对辅导员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外,还必须在学校和个人层面综合各种措施减轻辅导员的心理压力,提高应对能力。辅导员本身而言要加强心理保健意识,改变重视生理疾病忽视心理疾病的意识倾向,高度重视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我心理保健。落实到具体层面上,首先要明确自身岗位职责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工作追求。其次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要善于利用新的工作形式和载体开拓思路,锐意进取,从创新中体会工作的乐趣,利用各种假期缓解自己工作中的压力。最后要提高自身的抗压能力,保持平和的心态,提高心理素质,调节好情绪。 
  2.2 充分考虑辅导员的再发展 
  辅导员工作具有周期性和所带学生的流动性,因此,对于思想教育工作也应与时俱进,针对不同年级和和不同成长环境的学生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工作方法。时刻了解学生的新特点,有的放矢的开展各项教育和管理工作。辅导员的工作经验是一种财富,但也要不断地学习和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学生的特点和要求,这也是辅导员工作所面临的一大难题,也是造成心理压力其中一方面的原因。因此,学校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对辅导员进行各项业务上的培训和提高,帮助其适应学生的特点,为辅导员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为其未来发展设计多种选择,解决后顾之忧,更大程度上调动他们的热情和责任心投入工作。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2.3 稳定辅导员队伍,推进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针对辅导员心理不稳定因素导致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不稳定,出台一些有利政策,保证辅导员的工作发展。比如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学习参观等途径,鼓励和帮助辅导员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教育、学生事务管理等知识和技能,切实提高业务技能,使辅导员成为学生工作的专门人才。同时不断完善、激励、保障、交流、考评、任期等一系列环节建设,建立保障辅导员经济待遇、政治待遇、工作待遇和生活待遇的制度,增加辅导员工作岗位的吸引力。 
  2.4 建立辅导员心理健康的保障机制 
  目前几乎所有高校都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室,却几乎没有专门面向教师的心理协助机构。辅导员其实是教师中最需要心理支持和帮助的一个群体,一方面工作的压力让他们的心理健康受到威胁,另一方面他们在工作中还要担任学生“心理辅导员”的角色,“能医却不能自医”往往是很多辅导员面临的心理问题的尴尬。学院拥有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应针对辅导员共同的心理需要和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教育观,增强自身修养,提高心理素质、学会自我调适,才能让这一群体更健康稳定地发展,更好地进行教育服务管理工作。 
  2.5 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尊重辅导员的合理需求,为其创造更加人文和宽松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类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敬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管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则决定于“需要”。高校辅导员的现状只有通过自身、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改善。高校制度的人文化是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根本,才能真正创造更适宜他们工作和学习的环境。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工作不是辅导员个人的事情,需要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树立全员育人的观念,完善和创新各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校园上下一体共同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广泛兴趣的环境,配合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巩固教育成果。辅导员自身要加强调节能力,学校也要为其发展提供更加宽松的环境支持,社会给以足够的关注和理解,这样才能使辅导员群体更加专心于本职工作,以其良好的品质影响学生,真正做好管理、教育、引导和服务的工作,为学校的发展和稳定提供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 徐静波.浅谈辅导员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5. 
  [2] 吴清金,谢继.浅析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的心理健康问题[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4. 
  [3] 潘玮丽,王任达.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刍议[J].科技创新导报,2008,5. 
  [4] 陈志华.工科院校青年辅导员的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廊坊师范学院学,2007,1. 
  [5] 汤涛.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现状分析[J].心理教育,2007,26. 
  [6] 王蕾.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浅谈经济发达地区职业学校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疏04-26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与心理辅导04-26

试析对新形势下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04-26

浅谈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04-26

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实践04-26

营造师生温馨、和谐关系初探04-26

心理健康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04-26

班主任——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师04-26

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之体会04-26

由校园学生“黑客”行为想到的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