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将“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辅导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可以满足学生成长需要、扩大心理辅导受众面、完善健康教育系统、增强学生心理支持。这种团体辅导课程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可行、便于组织。为了保证该团体辅导课程的效果,要注重调动全体同学参与的积极性。
关键词团体辅导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
1 将“以班级为单位”团体辅导课程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满足大学生的成长需要。针对相对封闭的团体—班级的心理辅导,对于大学生而言,不仅是“授之以鱼,而且是授之以渔”。说“授之以鱼”,是因为班级氛围和同学关系的改善,可以直接改善大学生的支持系统,使之面对成长困惑时有外在的“缓冲带”和“支持系统”。说“授之以渔”,是因为在温暖、接纳、支持的班级氛围中,大学生可以大胆尝试新行为、调整新认知,从而自我成长。
(2)扩大心理辅导的受众面。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很有效,但是相对而言受众面较窄。同班同学在相同的环境中,相同的班级氛围、相似的发展挑战使其发展问题有相似性。例如:冷漠的班风对全体成员的负面影响、大一阶段的“适应”问题、大二阶段的“个人成长”问题、大三阶段的“发展选择”问题、大四阶段的“就业困惑”问题……
(3)完善建立健康教育系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通常是“校—系—班”三级体系,前两级系统中的队伍素质和工作实效性正在逐年提高,而班级层面的基层工作虽重要却薄弱。专兼职心理老师直接深入班级,或有心理健康教育素质的辅导员,以全班同学作为辅导对象进行团体辅导。不仅可以给心理委员和班干部起到“示范”作用,而且直接帮助学生树立心理成长意识、促进和谐班风的形成、提高成员的互助效果。
(4)完善大学生的支持系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支持系统有密切的关系,而班级是其大学四年最重要、最稳定又最难回避的环境。积极的班级氛围就像大学生的“心灵家园”,让成长的烦恼烟消云散。茫然时有人探讨,困难时有人扶持,愉悦时有人分享……而消极的班级氛围就像大学生的“污染源”,让原本艰难的成长之旅雪上加霜。漠不关心让人没有归宿感,恶性竞争让人惶恐不安……
2 将“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辅导课程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1)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辅导的形式可行。以“班级为单位”团体辅导,以“全班成员”作为工作对象,以“全班成员”的共同发展需求作为辅导目标,以团体辅导的形式进行的心理辅导。所以,团体辅导形式不变,只需要根据对象的特点调整相应的辅导目标和活动方案即可。
(2)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辅导更便于组织。辅导对象为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使团体辅导更便于组织。一是更好安排团体辅导的时间;二是人员更固定,助于提高安全感;三是可以充分发挥辅导员和班干部的力量,使其成为团体辅导活动的得力助手和行为榜样。
3 将“以班级为单位”团体辅导课程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3.1 有利于心理辅导作用的长期发挥
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辅导,可谓“一期辅导、长期受益”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常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活动、咨询、干预、团体辅导在辅导结束后,就需要当事人(下转第240页)(上接第221页)自己消化、自己成长。但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辅导,可以通过全班整体性的氛围改变、心理素质提高和关系的改善,为个体的心理成长长期提供良好的环境。
3.2 理论分析
一是成员进人团体后会发觉其他人也具有相同的困扰,他的问题并不独特,这种观念的改变本身就具有治疗作用。二是在团体中,成员会得到多方面的帮助和感情支持。这种帮助和支持显然要比只有主持者一个人时太得多,有力得多。三是在团体中,成员不仅得到他人的帮助,同时也会尝试去帮助他人,这种助人的体验会使他对自己有一个薪的评价.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增加自信心。四是团体是一个安全的多维人际互动环境,是一个模拟的社会,在其中成员可以放心地进行新行为演练而不必担心受到伤害,可以等新行为已经成功时再将其应用于社会中,这样就避免了直接在社会中锻炼新行为易受到的打击。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3.3 主观评价
3.3.1 学生主评价
主观评估表明,8次团体心理辅导后,成员在交友信心、乐观心态、开放程度、自我接纳、对人欣赏、接纳他人、关心他人、口头表达、拒绝技巧等方面的自我评价都有显著提高。
实验组成员在分享和书面作业中,对这次团体辅导活动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许多同学在作业中写道“总的感觉是舒畅”,“能参加这样的活动真好”,“家人反映我自信了”,“我敢大胆的发言了”,成员在团体辅导活动过程中也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互助行为常有发生,成员间联系很频繁。
3.3.2 班干部观察
通信0902班班长邓XX同学说:“通过这门团体辅导课,良好的班级氛围在无形中逐渐形成。这些‘形散神不散’活动的效果胜过了苦口婆心的说教与动员。大家彼此更关心,更踊跃地参加各类班级活动,我们组织班级活动容易多了。当然我们班干部通过团体辅导课程也领悟到,对同学更多的人文关怀可以凝聚更多的人心,更多的熟悉、尊重、欣赏与支持会让大家的心更近。”
3.3.3 辅导员观察
辅导员李贝老师反馈:“我明显感觉没上这门课的班级还是老样子,上了这门课的班级现在大家‘玩成一片、学成一片、干成一片’,真让我高兴、真让我放心!”
4 将“班级为单位”团体辅导课程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
(1)部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有的学生是还没有做好开放与成长的准备,有的学生还没有心理成长的意识。导致有些学生的心理成长动机不强。他们在团体辅导活动中可能行为退缩、应付或封闭自我。
当然针对这类学生,更需要领导者通过持续的接纳、支持,充分的热身,从而对他们感染情绪、打消顾虑、融入集体,进而促进其自我成长。
(2)政策、人员保障不一定到位。学校相关领导的重视程度决定着该项工作推行时的场地、时间、物质和人员的保证程度。另外,团体辅导活动领导者的素质,也会影响团体辅导的效果。所以该活动的有效推行,需要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相关教师素质不断提高。
华中科大武昌分校09-10年校级素质教育课题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激发学生的心理潜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04-26
浅谈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04-26
中学生厌学现象的心理分析及矫正对策04-26
心理治疗的程序04-26
浅谈老年人的心理护理04-26
变态心理学的概念04-26
关于单亲家庭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研究04-26
浅谈独立学院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04-26
关于从心理测量的角度看创造力的培养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