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大学生心理障碍与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24-04-26 15:54:11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障碍 分析 教育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作为特殊社会群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优。本文对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点,为更好地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参考依据。
  对于健康的概念,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定义时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又有了新的定义:“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都处于完满状态,才可说有真正的健康。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文化程度高,自我期望值高,倍受社会瞩目和期待,但尚处于成长阶段,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原因,他们的心理和行为有可能偏离正常发展的轨道,比一般的社会人群更容易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异常状态。有调查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常模,(3)心理障碍已成为近年来大学生休学、退学的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位原因。(4)因此,认真分析和研究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努力采取措施,通过各种途径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
    心理障碍就是由不良刺激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异常现象,主要是正常心理活动中的局部异常现象,属于轻度的理异常。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有:
    (一)人际交往障碍
    大学生已不满足于狭小圈子内的人际交往,他们把交往的触角伸展到不同系科、不同院校、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别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友好往来,由于交往对象流动性大、稳定性差,给不少大学生带来烦恼,感到知心朋友少了,交往动机由重情轻利向注重实利的方面转化;同时,现今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很多学生缺乏生活锻炼和生活自理能力,常遇到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交往能力的屠弱,对复杂局面难以应付或缺乏心理准备,不知怎样交往或交往失败。因而感受到强烈的“人际危机”,故封闭自己的心理,导致性格孤僻和心理焦虑。
    (二)应对挫折能力差
    挫折是在个体需要和动机受到阻碍或干扰时所出现的情绪反应状态。挫折对人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客观因素,即挫折时间的长短、程度的轻重以及受挫目标的重要性;二是主观因素,即个人主观上对挫折的感受、态度与反应。大学生在追求社会理想和个人抱负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遇到某些心理挫折,会引起或大或小的心理冲突,失落、自卑心理油然而生,同时,由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质量越来越高,对大学生在知识结构、素质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加之就业选择中的种种压力,使得相对缺乏实际生活磨难的当今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力和对挫折的承受力不足,容易导致种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严重者甚至发生一些不应有的恶性事件。
    (三)情感焦虑,情绪体验强烈
    一方面,从生理发育来讲,大学生处于生理发育的成熟期,由于高中阶段高考的压力,会忽略同异性的交往。进人大学,由于身处思想活跃的骄子之间,生理的成熟,周边环境的影响,对异性的渴求尤为强烈,但由于缺乏经验和处理恋爱问题的能力,常会为感情纠葛而产生焦虑情绪,造成学习成绩急剧下降;要么一方可能陷入感情漩涡不能自拔,甚至产生毁容、他杀或自杀等心理危机;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在情感活跃的时期,他们对外部世界及内心世界许多方面的自我体验都比较敏感,尤其当涉及到的是与他们相互联系的事物时,很快就会引起情绪、情感反应。他们尤为关心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与地位,关心别人对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有时,他人无意中的一句话,会在他们心头掀起轩然大波,有时,他们还会由此及彼,引发一连串的联想,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由于人际交往的障碍,闭锁心理的形成,往往会产生情绪焦虑的病态心理。
    (四)不完全社会化
    大学生经过各种心理体验之后,随着生理的成熟,在理上基本已处于安定状态,达到了心理的成熟。但是,心理上的成熟并不意味着社会性的成熟。社会性的成熟,是在青年步人社会,经过诸种社会体验和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最终实现的,也就是说,作为一名社会成员,在事业、家庭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成熟。在社会生活达到成熟以后,青年才能够作为社会一员被社会所接受和承认,由此,也必须承担社会所赋予的各种责任和义务,标志着社会化进程的完成。大学时期,由于处于“边缘人”的地位,即虽然已脱离孩子的群体,但尚不能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常被排斥于成人行列之外。由于这种不完全社会化,使得大学生典型的心理表现是内心矛盾、抱负水平不确定和易采取极端立场。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
    (一)家庭环境因素
    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是以其少儿时期的思想、观念为基础的。从家庭生活方式和为人处事的态度来说,和睦、温暖、重感情、守信用、讲民主、讲礼貌的家庭氛围,往往使个体形成谦虚、礼貌、随和、诚恳、乐观、大方、自信、向上的良好的心理品质。反之,专制、溺爱充满矛盾和纠纷的家庭,易使个体形成粗暴、蛮横、自私、孤僻、清高、冷漠等不良的人格特征。另外,现在的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一方面父母的溺爱,过于保护,造就了任性、依赖、适应能力差、交往能力弱、骄横等不良心理;另一方面,父母对考试、升学、成才过高的期望值,又使得他们背负沉重的压力,产生焦虑、恐慌、内疚等心理,产生心理障碍。
    (二)社会环境因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竞争的激烈,网络时代的到来,使我们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新事物、新思想、新潮流,使我们原有的传统的、稳定的价值体系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经济体制转型引发的政治、经济形式的变化和文化的多元性,使得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的大学生,主体的、核心的价值信仰产生了危机,缺乏了主体的社会信仰标准,自我观念不确立,自我同一性难以形成。加之,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高要求,使大学生面对社会人才的激烈竞争而感到仿徨,对未来的命运,人生价值的体现产生不安和焦虑,充满了矛盾和迷茫。另外,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突,大学生们对传统的社会伦理价值标准的认同度普遍降低,同时,缺乏对新旧观念整合的能力和经验,传统的道德思想观念和现代化生活方式的交叉并存,使当今大学生缺乏应有的自我心理防卫机制而产生道德困惑、认知失调。
    (三)学校环境因素
    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而现在的大学生由于中学时期面对高考的压力,大多数是处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埋头苦读,在生活上依赖于父母,在学习上依赖于老师,自理能力差,适应能力弱。进人大学,学习的关键在于自觉性和自学能力,老师重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学生如果不能迅速地改变学习方法,形成新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就不能适应学习的要求。另外,还有些学生对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不满意,精神上空虚,无以寄托,由此会感到挫折,产生焦虑。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四)个人因素
    1.情感闭锁性与交往心理的矛盾
    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当走进高等学府的时候,不仅需要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还面临着重新融人新的群体,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的问题。随着生活空间的扩展,社会阅历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的交往愿望越来越强烈;广泛的兴趣、丰富的情感、充沛的精力、活跃的思想,使他们交往的内容变得丰富;日益增强的自我意识水平和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为人处事不墨守陈规,无论在交往方式、交往内容与交往对象的选择上,虽不能避免受到传统习惯的影响,却十分重视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喜欢用自己逐步形成的观念和尺度去评价社会事物,交往观念具有明显的自主性,同时,更渴望理解、尊重。但在现实中,又会采取一种封闭自我的做法,不愿意暴露自己的情感,担心被同学瞧不起,有的甚至觉得自己的真诚得不到同学的理解,换来的是别人的虚伪或误解。闭锁的心理和人际交往的需要形成极大的反差,因而易产生心理的郁闷和情感的焦虑。
    2.自尊感和自卑感相互交织
    自尊感和自卑感是自我体验中一种两极的反应形式,是相互对立的两种情感。
    从整体上看,大学生的自尊感特别强烈。首先,他们把自尊感放在其他情感之上,当自尊感与其他情感发生抵触、冲突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把维护自尊放在首位。其次,自尊的情感体验、反应特别强烈,尤其当自尊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自尊感受到伤害时,常表现出极大的愤怒、恼羞,容易引发激情。第三,大学生对自尊感特别敏感。由于自尊感强,而对什么是真正的自尊、什么事才涉及到自尊又难以把握,以致微不足道的一点小事也会被他们联系到维护自尊的“重大问题”上去。

    但是,也有少数大学生具有自卑感。有的还十分严重,甚至自暴自弃,以致达到自毁的地步。其产生原因,除与他们的身体生理、知识能力、家庭经济、以往的挫折经历等客观因素有关,更主要的是由于自己不能正确进行自我评价,不能接受自我。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点
    (一)教育大学生努力完善自我
    自我完善是个体在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基础上,自觉规划行为目标,主动调节自身行为,积极改造自己的个性,使个性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自我完善是个体自我教育最重要的方式,它实际上是一个合理确立理想自我、努力提高现实自我的过程。树立正确的理想自我最为重要的是要熟悉和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为理想自我的确立寻找合适的社会坐标;积极探索人生,理解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理想自我的确立寻找合适的人生坐标。提高现实自我是大学生不断修正现实自我的行为和相应的心理活动,使之朝着正确理想自我的目标发展。努力发展自己,又绝不固守自我,而是积极主动地为社会服务,勇担历史重任;既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又不仅仅追求个人价值,而是在为他人和社会服务、为国家和民族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二)教会学生移情,主动与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健全的人格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会较好地与人沟通和相处,搞好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人与人在情感上的联系。这种情感联系越密切,双方所共有的心理世界的范围也就越宽,人际关系也就越亲密。而移情恰恰是沟通人们的内心世界的情感纽带。“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这种积极地参与他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可以把自己和他人拉的很近,并能化解很多矛盾和冲突。很多人之所以缺乏成功的交往,仅仅是因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总是采取消极的、被动的退缩方式,总是期待友谊从天而降。然而我们知道,根据人际交往的交互性原则,别人是没有理由无缘无故对我们感兴趣的。因此,如果想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主动交往。在与人相处时,学会倾听,学会忍耐,学会接纳,学会拒绝,学会表达,学会豁达,学会共享,学会幽默。
  (三)建立专兼职心理咨询队伍,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人员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在校学生的学习、适应、发展、择业等多种问题给予直接或间接的指导、帮助,并对有关心理障碍或轻微精神疾患进行诊断、矫治的过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强、要求高的工作,从事这项工作的教师必须经过系统培训,格守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为了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有关部门要建立专兼职心理咨询队伍,建立心理咨询室,定点开放,帮助那些有轻微心理障碍或遇到困难的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学校可对大学生的人格、行为、能力、健康、职业倾向等方面进行心理测试,也可设立心理咨询信箱,既了解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又可对个别性的问题进行单独咨询辅导,通过多种形式、多样的方法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建设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队伍,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走向健康轨道。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关于中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及维护措施04-26

关于团体心理辅导在学生社团建设中的运用研04-26

浅谈影响幼儿心理理论的因素及其教育启示04-26

试论高职生的不良考试心理04-26

试论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探索04-26

关于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04-26

如何在批评学生中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04-26

浅谈高职院校艺术类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归因探析04-26

浅析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类型及其成因04-26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