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信息素养与心理调适的关系初探

时间:2024-04-26 15:53:43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心理调适与信息素养关系以及当前大学生心理调适方式,讨论文献信息刺激在心理疗法中的作用,以“理性一情绪疗法”为参照,探索了信息素养作用于心理调适的机理和影响心理调适的途径与范围,认为在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方面,信息素养教育可以有所作为。
  [关键词]大学生;信息素养;心理调适;理性一情绪疗法
  
  1 心理调适与信息素养
  
  心理调适在心理学中又称应对,即个体面临压力时,为减轻负面影响,维持心理平衡所做出的认知、行为上的努力过程。大学生的心理调适,是指大学生为减少在校期间产生的心理压力所作出的认知和行为努力过程。心理困扰如果得不到及时排解,有可能转化为心理障碍甚至心理异常,危及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针对这种情况,高校普遍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并且加强了宣传力度。但是,个人的心理转变,毕竟是由其自主进行的。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不应仅仅看成是暂时解决心理困扰的过程,还应当成大学生相关素质增强的过程。
  信息素养是指意识并实施从各种类型的信息源中寻找、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即是指当意识到存在问题时,懂得求助于外部信息来解决。
  有研究指出,中国人的心理调节渠道依次为:自我调节、知心朋友、家人、同事、社会咨询机构,大学生的心理调节渠道也基本相同,中国人主要的心理调节方式是以个人为中心的。2008年底,笔者就信息素养与心理调适的问题查询维普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知网,以“信息素养”与“心理调适”或“心理问题”在题名或关键词中全年份检索,没有查询到任何符合条件的结果。以“信息素养”与“心理”在题名中全年份检索,获得3条结果,但无一与此论题直接相符,相关文章仅一篇。可见,这是一个带有“本土”特色的问题。
  
  2 对当前大学生心理调适方式的分析
  
  查询维普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知网,在题名字段以“大学生”与“心理调适”检索近5年全部期刊,获得相关结果222条。根据内容的需要,又以“心理健康教育”与“信息素养”“体育”“文化活动”“趋势”等在题名和关键词字段进行了检索,了解到目前我国内地对于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途径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开办心理讲座、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和学生社团,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这一点全国高校已普遍开展,是应用心理学针对心理问题的直接解决途径。特点是从内容到具体教育方式,均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为主。
  2.2 适当组织文化体育活动,愉悦学生身心,培养坚强意志
  这一领域近十年来得到重视,研究成果甚多,题名和关键词相关文献达407篇,是大学社团活动、体育文化课程研究的一个热点。这种方式属于缓解心理问题的间接途径。特点是借助于体育和文化活动,开阔大学生的眼界,调节大学生对社会和生活感受和认知,缓解心理压力。
  2.3 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氛围
  此途径也属于缓解心理问题的间接途径。
  2.4 培养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
  这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直接途径之一。
  根据上述途径的不同特征,可以将之分为四类: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类可称为注意力转移法,要点是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包括:(1)运动;(2)玩游戏;(3)着眼当前,不要花时间追忆过去;(4)乐于助人;(5)读书等。
  第二类可称为情绪排解法,要点是通过改变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引起的紧张情绪,调节心理。包括:(1)深呼吸;(2)闭目养神;(3)尽情发泄;(4)学会幽默。
  第三类可称为交流消解法。主要是找朋友聊天。这种方法的机制类同于心理咨询,都是建立在对交流对象信任的基础上。所不同的只是求助的对象不一样以及有无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四类可称为消解问题法。特点是直接面对引起心理压力的原因,通过理性分析,消除由于问题不确定或者认识不全面而引起心理紧张。包括:(1)对心理问题进行分解;(2)转换看问题的角度。
  
  3 文献信息刺激在心理疗法中的作用
  
  按照心理学的研究,心理调适有三个过程:一是外部信息的刺激;二是已有心理认知的参与;三是个体心理的自我整合。人们根据一定的外部信息所作的适应性反应并不总是成功的:个体的心理体验与原有的心理认知不一致,就会导致心理冲突。这种冲突,既是促进个体心理发展、成熟的动力,也可能导致其心理应激(如彷徨、自责、压抑、痛苦、愤懑等)以及相应的肌体反应(如内分泌失调、失眠等),引发心理问题甚至身心疾病。
  如果将心理调适仅仅看成是暂时缓解心理紧张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个体的认知矛盾是由既有的观念与外部刺激引起的情绪冲突引发的,而既有的观念往往都是那些缔结根深的下意识观念及与之相联系的价值观。因而,要解决认知矛盾,需要价值观的调整。
  自16世纪以来,人类进入了理性时代。在现代,理性倾向更是渗入到了社会运行和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理性是造就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精神之一。因此,现代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与理性精神相适应,才能顺利地自我整合,不断适应社会的变化。
  由于这种认识,咨询心理学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认知治疗,强调人的理性认识对人的心理问题治疗所起的重要作用。认知疗法是由许多不同的治疗家单独发展出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埃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Re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RET)就是较典型的一种,其“认知一行为”取向的色彩也特别突出,本文主要以此作为分析的基础。
  埃利斯坚信,一个人如果有了一种合情合理的生活哲学,他就几乎不可能产生情绪困扰。理性一情绪疗法承认并且强调心理机能的整体性,认为人的感知、思维、体验和行动是互相联系的整体。在治疗途径上也广泛采纳情绪和行动方面的方法,但它更重视理性、认知的作用,这是RET、也是所有认知疗法的一个最本质的特点。理性一情绪疗法的一个基本假定是: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
  因此,PET是一种教育的治疗模式,在治疗过程有很强的教导味道。在咨询中,RET的治疗者经常用讲解、说服乃至论辩的方式来教导来访者,并大量使用阅读RET书籍、讲座、录音录像、讨论会、示范等教育技术,教会来访者运用RET的思考方式,以理性的信念和思考方式取代非理性的思考方式。从促使来访者通过阅读吸收新信息的角度看,其治疗与阅读疗法十分相似。PET是主流心理疗法中与信息获取行为关系最密切的一种。从理论上看,PET应该是阅读疗法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可惜在我国的阅读疗法研究中,未见与PET相关的探索。
  RET是一个帮助来访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评价问题、提供参考资料、提出解决办法的治疗方法。在人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收集评价资料、提出解决办法的过程中,贯穿其中的是心灵对话的过程。按照著名科学哲学家波普尔的观点,凡是表述出来的知识都是客观知识,不管这种表述的形式是声音、文字、图像、视频,或者仅仅存在于表达者的内心,只要它被作为思考的对象,它就是客观知识。r4 J一个人解决认知冲突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商谈的过程,与咨询活动本质上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只是用户的独立活动,参与“问题—一答案”建构活动的只是个人的智力,常常难以跳出个人思维习惯和知识的局限。而咨询则有外部的智力参与到这个建构过程中,能够从更多的角度及时发现问题和启迪思考。
  从这样的角度看待心理调适和信息素养,可以发现,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实际上包含了一个提高信息素养的过程。将这个过程与信息素养的解释相对照,可以发现,提高信息素养可以有效地提高心理调适能力。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4 信息素养作用于心理调适的机理
  
  从心理学角度的研究,更多的是着眼于当前心理压力的转移和消解。信息素养在其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不够明显。因此,还需要理解分析能力在心理调适中的作用,为信息素养的可能影响提供认识框架。
  决断力,指针对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行动方案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理性选择”。常言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决断力薄弱会引起心理困扰。决断力的强弱,通常反映了一个人对于行动的作用和后果的把握程度。当面对心理紧张时,决断力强的人能迅速做出适当的决定以缓解心理紧张。
  认识力,指对各种信息的采集和概括的能力。在现代社会,认识能力尤指以科学精神为核心认识世界的能力。对于因信息不足和知识缺乏引起的认识混乱和困扰,提高认识能力可以起到正本清源、发现矛盾关键以及提供行动方案的作用。
  意志力,指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品质。当人心理紧张时,或者直面问题,或者回避问题。反映到心理活动上,前者是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后者是转移注意力,忽略问题。不管是哪一种,即使是先尝试解决,解决不了则搁置,只要意志足够坚定,一旦决定即能做到心无旁骛,避免进入“身不由己又无法解决”的两难状态,也就不会引发心理问题。
  这三种能力相互作用,可以解释上述大学生心理调适的各种选择方式:
  (1)当心理问题被意识到时,在不改变已有认识的情况下,如果能够解决,则引起行动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决断力强的人,可以选择注意力转移法或者情绪排解法,缓解心理紧张。
  (2)当决断力不够强时,一般进入认识力解决阶段。如果问题意识比较强,则会把心理问题当作一个问题正式提出来,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果问题意识不强,则可能被反复困扰,不得其解。问题提出之后,可以通过扩展认识来获得信息帮助:如果发现了可行的新解决方案,则可以选择努力实现之;如果能够说服自己接受某种消解问题的观点,则问题消解;如果能进行深入的交流,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廓清问题,缓解压力。如咨询有关专家,则可获得缓解紧张的方法,转入注意力转移法或者情绪排解法。
  (3)如果扩展认识发现了新的解决方案,那么有三种可能:按照新的解决方案行动以解决问题;对新方案举棋不定,则转入意志力决定;强行转移注意力、搁置问题。如果以上无一可成。则问题悬而未决。
  
  5 信息素养影响心理调适能力的途径与范围
  
  以上以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为中心,分析了三种关键能力与信息素养在解决心理问题中相互作用的过程。可以看出,扩展认识能够提高心理调适能力。扩展认识是短期内可以产生成效的解决方式,而决断力和意志力由于长期生活养成的品质,在短期内不易改变。同时,扩展认识还可能为解决问题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或者起到廓清问题、减轻心理紧张、减少对后继行动心理压力的作用。概而言之,对于心理问题而言,扩展认识的过程主要是指:(1)有意识地将心理困惑作为需要解决问题正式提出来;(2)广泛寻求信息帮助;(3)理解并综合所获得的信息;(4)说服自己接受其中的某些观点和方案;(5)按照接受的方案采取行动。
  这个过程显然已经包含了RET的过程。RET强调的是帮助求助者发现问题、灌输理性的生活观念、采取矫正的方法。而信息素养强调的则是寻找解决(潜在或者明显的)问题的方法和技能。这两者侧重点不同。信息素养具有比RET更广泛的应用性。RET作为心理疗法,对心理困扰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人具有明显的疗效。信息素养强调的则是人们自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素质。
  RET治疗的显效范围,还可以为信息素养对大学生心理调适的可能作用领域提供可资借鉴的认识。从经验看,RET对受过较多逻辑思维训练的当事人比较适合。大学生显然符合此条件。RET在治疗考试焦虑和社交焦虑方面非常成功,即在处理诸如爱情、婚姻、家庭、学习、工作等方面,由明确可辨的现实事件引发的心理困扰上,显得更有用武之地。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困扰主要集中在人际关系、学习、恋爱、就业、目标与时间管理等方面。两者基本重合。因此,在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方面,信息素养教育是应能有所作为,甚至是大有作为的。
  
  6 结语
  
  目前,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预防心理疾病咨询的重点,正在由以障碍咨询为主,向发展咨询为主转化。价值取向正向发展性倾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内容目标也相应发生了积极变化,呈现出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特点。教育的服务范围越来越显现出多样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具体包括职业和学业选择指导、学习咨询、学生的社会问题和情绪问题咨询、对学校的课程设置等进行干预、对家长和教师提供咨询服务、对问题学生进行行为治疗、具体的学业指导等。研究如何在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过程中提高其心理调适能力以及研究信息素养在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过程中作用,与国际上的大学生心理治疗的发展趋势相吻合,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浅析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思考04-26

浅析初中数学课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04-26

试论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04-26

浅析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组织环04-26

浅析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充实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04-26

试论班级活动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04-26

浅析家庭教育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影响04-26

试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构建04-26

论合理情绪疗法在就业指导中的运用04-26

浅析教育心理学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