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生心理障碍特征及成因探研

时间:2024-04-26 15:53:24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文关键词:自大心理 自卑心里 执拗心理 攀比心理
    摘要:通过对现在中学生心理障碍特征的透视及产生原因的分析,指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途径。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实施,目前中学中绝大多数都为独生子女。由于独生子女的特殊条件,他们在家中往往受到特殊的照顾,许多父母乃至祖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往往达到了溺爱的程度,致使他们从小娇生惯养,感情比较脆弱,心理上产生了各种偏差,影响了学生的成长。
    据笔者多年教育实践中的初步考察估计,目前中学生大约有10-20%的人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缺陷,突出表现为性格、情绪和行为的偏异,进而导致社会适应困扰,引发出这样那样的不良社会后果。为此,加强对中学生的教育,做到对青少年偏异心理行为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矫治,是确保中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环节。
    中学生心理障碍问题的表现相当复杂,从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到情感、意志、动机欲望、人格特征等方面而言,有各种不同的表现。下面仅就基本特征作一透视。
    一、自大心理,唯我独尊
    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常见的现象是长辈对孩子的过分关爱。久而久之,在孩子的身上不知不觉地形成了唯我独尊性格、自高自大心理。他们在群体中,常常不能客观地评价自我,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常常不切实际的自我感觉良好,而且目无他人;表现在学习上就是不谦虚、不谨慎、不容易接受他人的意见。这种情况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显然是极为不利的。教师一定要留意学生的这种心理表现,并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究其原因,具有自大心理的学生实际上是不懂得事物发的无限性和复杂性。固而,必须教育他们,使之认识到作为个人的能力总是十分有限的,有待于个人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则是无穷无尽的,没有终点的。任何人不能骄傲自大,不能满足于已有的知识、能力和成绩;做人处事,都必须谦虚谨慎,精益求精,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使自己将来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自卑心理.自叹自怨
    在学生中,自卑心理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有的因为自己身体过胖或过瘦而自卑,有的因为个子矮小而自卑,有的则因为学习不好而自卑,尤其是有的学生因为接连几次的考试失败或者连续遭到几次挫折和打击,由此丧失了学习意志,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自叹自怨、灰心丧气,长此以往,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更大的失败。这种自卑的心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如不及时疏理,巫易引发精神抑郁症状,进而由心理障碍导致生理疾病。
    必须看到,出现自卑心理的学生,决非是天生自卑的宿命论者。相反,他们是潜藏着过分自尊的心理,而又在自认为“自尊”无法实现时,才发生的与自尊相对立的一种逆反心理。追究自卑心理的产生根源,应当说是这种学生不懂得人的认知能力是呈多样性表现的。现实生活表明,任何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任何人都有某种或数种可塑造的潜力,都有可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材的条件,正如李白诗云:“天生我材必有用”,只不过是不同的人潜力不一样罢了。有的人理性思维较强,能够在某些文化课上取得更好一些的成绩;有的人形象表现力更强一些,他们则喜欢在音乐、美术、表演等艺术上发展;还有的人则擅长体育等等。如果明白了这一点,人的自卑心理就会得到极大的矫正,心态就会变得健康。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对于这类学生,就应当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不要因为考试中的一时失利而灰心丧气,同时要调整好心态,积极总结经验教训,改变不正确的学习方法,树立信心,不断努力,最终是会使失败成为成功之母的。至于,在形体上的高矮胖瘦等等,都不过是人的外在形象差异,它不能影响一个人对于社会可以做的贡献,因而不值得为之去自卑。

    三、从众心理,追赶时髦
    当今学生的从众心理比较普遍,最突出的表现是追赶时髦,追随“明星”等等。他们对当今流行的东西,都不加分析地一窝蜂地去追求,并引以为“酷”。比如无尚崇拜歌星、影星,极力追赶奇装异服新潮,热衷于上网聊天等等。这些行为如果限制在一定程度之内是无可厚非的,但若超出一定范围,对之达到了痴迷的状态,那就不能不加以审视了。从社会学上看,超乎寻常的追求某些时髦东西,不可避免的只能造成缺乏理智的媚俗行为。因为它只看到了潮流的现象,不能把握潮流的内在实质,因而表现出近乎疯狂的效仿。这种表现似乎比较“前卫”,实质上是缺乏理性、抛弃自我的无为表现。这种人往往是肤浅、没有内涵和缺少高雅气质的,因而也不可能在他们“崇尚”的行为中取得真正的成就和实现自我跨越。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追究根源,就在于这种学生不懂得事物的发展变化具有无限性,社会进步需要不断地创新。无论什么事物的变迁,绝不能永远停留在一种形式和一个水平上。缺乏创新,单纯的模仿,竭力地尾随一种没有根基的潮流的人是不会真正发展自我的。所以我们在培养教育学生时,一定要立足于特殊性,从特殊性出发,启发他们有条件地去借鉴一切有益的东西,借以完善自我,而不是去简单地、机械地照抄照搬、鹦鹉学舌。从某种意义上讲,对任何人都不应该盲目崇拜,只有敬仰和思考怎样向他们学习长处,借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并且争取在某个方面有更大的突破,这才是正确的方法。把崇尚时髦转变为崇尚创新,这是在当前学生心理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执拗心理,钻牛角尖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学生比较偏激固执,“老师越不让我做的我越做”,“家长越斥责我,我越不听”,总要反其道而行之。这里除了老师、家长在教育方法或者在教育内容上有不当的情况之外,从学生的思维方法上看,就在于他们在许多问题上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体现出爱钻“牛角尖”的毛病。他们对一些社会问题的看法,总是以偏概全。比如,见到社会上存在着对一些社会问题的现象,他们就妄断:“世风日下”;看见一些腐败现象,因而就否定一切;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就认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等等。
    考察这种心理的根源,是因为这些学生不懂得事物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不明白现象在反映本质时,有的是客观真实的反映,有的则是歪曲的反映。因此,如果不能透过现象,发现事物的真实本质,那么很有可能就会被某种假象所迷惑,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须知,任何事物的内在矛盾都具有两个方面,其中必有一个方面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它就是主要方面。为此,我们在认识事物和看待形势时,一定要分清主次,善于把握其本质和主流。运用这个原理来观察和分析事物,我们就能站得高、看得远,就不至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就不会被社会上的非主流现象所迷惑。
    五、攀比心理,争强好胜
    争强好胜是学生常见的心理特征,本身无可指责。但把它用在生活琐事的无谓攀比上,就会使途。例如,有的学生以穿名牌服装为荣,见到别人穿上“名牌”,自己就不顾家庭经济状况,无论如何也要买来;看到有的学生过生日上饭店,自己也不甘“落后”,一定要想方设法去比别人更高级的饭店办“寿辰”等等。然而,有的家庭经济条件欠佳,不能满足这些学生的攀比需要。于是,这些学生就因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种情况实在使人痛心。
    如果将“攀比心理,争强好胜”用在学习、工作,用在为社会多做益事上,这是值得提倡的,也是受人尊敬的,但若将其用于单纯为个人的享受上,这就十分可悲了。他们之所以摆不正位置,主要原因就在于缺乏远大目标,不懂得要从实际出发,办事情必须量力而行,决不能贪图享受、想人非非,盲目地、不切实际的与他人攀比。
    在中学阶段,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将来的升学和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够使学生真正懂得这一点,那么他们就一定能很好地调整自我心态,把主要精力切切实实地放到学习上。
    
论文检测天使-学术行为不端检测免费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总之,通过对学生心理障碍的若干研究,寻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切实措施,使学生正确处理自己与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心胸豁达,明辨是非,胜不骄,败不馁,保持稳定向上的心态,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生活中的挫折、情感上的脆弱、心理上的不适,自觉地磨炼自己,战胜自己,使自己健康成长,这是我们一切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领导干部心理健康自我维护论析04-26

后进生社交心理案例探析04-26

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4-26

浅析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04-26

浅析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04-26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健全学生心理素质发展04-26

浅谈三种心理学流派理论影响下的心理治疗04-26

让留守的心灵不再孤单———谈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04-26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存问题与成因分析04-26

加强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心理教育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