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小学生;学习;逆反心理;原因
摘要:小学生学习中出现逆反心理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了解引发小学生学习中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对克服小学生逆反心理,提高学习效率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发现取消感兴趣的活动、过度要求、剥夺自主性,厌倦情绪都会明显引发小学生学习中的逆反心理。
1引言
逆反心理是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逆反心理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对客观事物表现出与要求人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倾向。逆反心理常以抗拒、不顺从、不理智、偏执、冷漠、不合群、感情疏远、情感不认同、关系僵硬、莽撞行事等形式表现出来。
逆反心理在中外传统心理学概念中较少提及。逆反心理的一些研究在社会心理学的态度转变中有所涉及。布鲁姆(J.W.Brehm)于1966年一系列实验研究中,采用剥夺被试行为自由的方法进行实验,结果发现,被试对于自己已经选择的行为,总是希望能够实现,一旦这种行为自由被剥夺,便立刻产生对抗行为,产生逆反心理,被试对这种选择越抱有希望,对这种剥夺的逆反心理也就越强烈。佩蒂等人以一、二年级大学生为对象,词查他们关于全体大学生住校内宿舍的态度变化,调查中发现事先进行说服宣传的一半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而增多了反对意见,这些研究都是在可控条件下进行的研究,尚不足以验证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极其复杂的逆反心理现象。而我国很少人对逆反心理现象进行实验研究。沙莲香的《社会心理学》(1986),时蓉华的《现代社会心理学》(1989)等随后出版的社会心理学专着都提到逆反心理,蓝维的《德育学科教学心理研究》(1998),朱仁宝《德育心理学》(2005)以及从事德育心理,大学生、青少年心理研究的心理学工作者也都涉及到逆反心理,此外还有《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社会学分析》(李庆丰,《青少年研究》.2000.4),《青少年逆反心理探析》(东方,《新家庭报》,2000.12.15),《克服大学生逆反心理的方法》(许志伟,《理论界》,1999年)等文章,但上述这些研究中,进行实验研究的甚少。而逆反心理却是近年来教育实践中被人们普遍关注的一种心理现象,逆反心理表现形式多样,有些学生对教育者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你越要他这样,他越偏偏不这样,很容易引起教师、家长的恼火,直接影响到与教师、家长的关系,有的发展为逃学、出走、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有的学生逆反心理倾向严重,出现单向、固执、偏激的思维习惯,使得他们无法理智、客观、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而被自身的反抗情绪所左右,拒绝好感、莽撞行事,逆反心理经常地、反复地出现,就构成了一种狭隘的心理定势,意识变得狭隘,思想在“对着干”的轨道上盲目滑行。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使其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更好的社会适应,更少的逆反心理。在人际关系中,情绪的合理表达和情绪体验的控制起重要作用,太频繁的逆反心理及行为的出现不利于搞好人际关系。国外研究表明,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对其学业成绩有显著相关,其贡献率高于其它认知变量(5J。当然,逆反心理对于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克服一些不良情绪也有益处。教师应教育学生正确认知社会刺激、社会情境,教师自己也应该改进教学方法,注意教育艺术,减少学生的逆反心理,使教育达到最佳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本研究通过实验探讨引起小学生学习中出现逆反心理的原因,希望能对帮助小学生克服逆反心理、帮助教师和家长等引导小学生减少逆反心理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同时也弥补我国学者对逆反心理实验研究较少的不足。
2研究方法
2.1主试:福州某师范学校小学教育专业实习教师,参加本实验的教师事先经过统一训练,达到充当本实验主试的要求。
2.2被试:529名小学五年级被试选自福州市台江区、鼓楼区四所小学,每校选取五年级三个班级,以自然班为单位,分别设为实验(1)班、实验(2)班和对照班,四个学校实验(1)班学生共178名,实验(2)班学生175名,对照班176名。由于各校的分班均属随机分班,他们的记录成长袋资料也显示在同一所学校里所选三个班级学生的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成绩班级平均值非常接近,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也非常接近,他们写毛笔字等技能水平也大都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因此,可以认定同一学校的实验(1)班、实验(2)班和对照班各方面水平非常接近。
2.3研究方法:情景实验法
在广泛查阅逆反心理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发现取消感兴趣活动、过度要求、自主性剥夺、厌倦情绪等最易引发小学生学习逆反心理。因此,本研究设置了如下四种实验情景。
2.3.1情景1取消感兴趣活动引起的逆反心理研究
实验(1)班原本上写毛笔字的课,教师因为生病不能来上课,实习教师提议并播放动画片《蓝猫淘气三千问》,开始播放后,实习教师离开教室到办公室去,l0分钟以后,实习教师又回到教室,以播放动画片会影响别的班上课为由,关掉电视机,让同学们立即开始写毛笔字。实习教师随即也离开教室。
实验(2)班设置同样的情景,只不过10分钟以后,由另一位教师刚好巡视到该班级,也以播放动画片会影响别的班上课为由,停止摇放动画片,让大家赶快抓紧时间写毛笔字,该教师随即也离开教室。
对照班也以教写毛笔字的教师因病不能来上课为由,由实习教师在班上讲了l0分钟左右近期班上同学的学习和纪律情况,并没有去表扬或批评哪个同学,尽可能使大家处在比较轻松的心情。而后让大家抓紧时间写毛笔字。教师也离开教室。
考察三个班完成的写字量。
2.3.2情景2过度要求引起的逆反心理
实验(1)班五年级教学课,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天教四则混合运算,实习教师让大家写出详细的运算过程,如6.3+0.84+3.7+8.16=(6.3+3.7)+(0,84+8,16)=10+9:19,18.75—0.73—4.57=18.75一(0,43+4,57)=18.75—5=13.75,第二天上课时,实习教师以大家已经熟悉了这些运算方法不必写具体运算过程,可直接填写答案,而第三天上课布置作业时,以以后考试要求必须写出具体运算过程为理由让大家在今天做作业时要写出具体运算过程。
实验(2)班同样的情景,只不过第三天布置作业时,教师以因公需外出为由请数学科代表代为布置作业,要求相同,必须要写出具体的运算过程。
对照班从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天开始,教师就一直要求学生写具体的运算过程。三个班都是布置相同的l0道数学题。
考察三个班同学写出具体运算过程的题数。
2.3.3情景3自主性剥夺引起的逆反心理
实验(1)班五年级语文课,实习教师布置学生抄写作业时,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篇课文、第二篇课文,教师分别让学生根据“你觉得课文中哪两个自然段最美,把它抄下来”。而到教第三篇课文时,则以担心有些学生会偷懒,只抄写很短两个段落为理由,由教师决定抄写较长的两个自然段。(两段共l0行)。
实验(2)班设置情景与实验(1)班相似,而抄写第三篇课文时,教师则以有些学生会偷懒,只抄写很短两个段落,所以听取本班家长学校委员的建议为由,决定抄写较长的两个自然段,其实,所抄内容与实验(1)班相同。
对照班教师布置抄写作业时,每一篇抄写内容都是由教师决定的,第三篇课文抄写的内容两个自然段与实验(1)班、实验(2)班完全相同。
考察三个班同学抄写两个自然段的行数。
2.3.4情景4厌倦情绪引起的逆反心理
实验(1)班在上午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节数学课上,实习教师在下课铃声响后还继续讲课,持续2分钟左右,然后开始布置作业,作业有两大题,l0小题,分别在两页书上,在下课后3分钟前下课。上午第三节课,教师到教室来,让大家写出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节课布置哪些作业。
实验(2)班也是在上午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节课上,设置情景与实验(1)班相似,不同的是实习教师在下课铃声响后还继续讲课,持续5分钟左右,然后开始(布置)作业,也是两大题l0小题,分别在两页书上,这样又持续1分钟左右才下课。同样,上午第三节课来教室检查。
对照班教师在下课前布置完作业,作业内容与实验(1)班、实验(2)班相同,也是在上午第三节课来教室检查。
考察三个班同学以书面形式所记下布置作业的题数。检查时三个班都要求大家不要看别的同学。
四个实验,每个实验分别相隔一周,学生并不知晓实验目的,以尽可能减少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3研究结果
在取消感兴趣活动、过度要求、自主性剥夺、厌倦情绪等情景中,三个班的表现结果如表1。
就均数而言,实验(1)班、实验(2)班由于逆反心理影响,结果量都有所下降。
对三个班四种情景的结果量进行ANOVA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三个班学生在四种情景中结果量都存在极其显著差异。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对三个班学生的结果量进行逐对差异检验,结果见表3所示。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过度要求中,实验(2)和实验(1) 并无显著差异,显示由同学代老师布置作业与老师亲自布置作业所引起的逆反心理无显著区别,而在自主性剥夺中,实验(2)班和实验(1)班有显著差异,由家长决定抄写语文段落比由教师决定抄写语文段落更引起学生逆反心理。而在厌倦情绪情景中,实验(2)班和实验(1)班有显著差异,显示下课时间拖得越长,学生逆反心理越严重。除上述以外,在本实验情景中,其它结果量均数方面都存在极其显著差异。
此外实验后,我们向老师了解到,实验(1)班和实验(2)班同学在完成写毛笔字和完成语文、数学作业中,字迹都比以前潦草,错误率也上升。
4讨论
4.1取消感兴趣活动明显导致学生逆反心理
好奇心是人类最原始的内在动力,是促使个体对新奇事物去观察、探索、探究、询问,从而获得对环境诸多事物了解的一种原始性内在动力。好奇心是产生观念和思想的基础。有人认为,好奇心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好奇心促使个体对事物主动探究、了解和学习。而限制乃至取消小学生看感兴趣的动画片,抹杀了他们的好奇心。当时有学生提议“声音开小些”,并认为“大家看到高兴的地方不要叫,就不会影响别的班同学上课”,但教师不考虑学生的这些建议,就是不让学生观看,就导致了他们的逆反心理,越是想看动画片,影响了学生完成后面的写字作业。
在这个实验中,如果是别的教师进来不让他们看电视,虽然学生也有不满,也有逆反心理,但强度会弱些,持续时间也短些,毕竟原先不是别的教师答应让看电视的,别的教师可能不了解具体情况。而如果原先许诺的人,现在反悔了,学生的不满情绪就较明显,是你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心,又是你阻碍了大家的活动和好奇心,大家的逆反心理就变强了,持续时间也更长,学生会以为你说话不算数。“诚实”、“讲信用”等特质是人们非常在意、非常关心的8,尤其是小学生。
国外研究表明,父母惩罚、限制行为和试图进行“心理控制”的行为与儿童的消极反抗和易怒行为呈正相关,本研究情景也证明了取消兴趣活动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该结果与上述研究是一致的。
逆反心理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好的,有时逆反心理也能消除一些不良的品质。面对取消感兴趣的活动,面对该情景,应对策略是个体在处理压力时所做出的种种认知和行为努力,并在情绪适应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不顺心的情况下,在压抑不满的时候,出现逆反心理,让情绪发泄出来,不让不愉快事情长期滞留在心中,消除压抑心理,畏惧心理,表现出不懦弱、保守、逆来顺受,以这种形式保持心理平衡,也能起到维持身心健康的目的。
4.2过度要求明显引起学生逆反心理
教师对学生的一些要求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调节,不能一刀切。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教学内容较熟悉以后,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一些细节要求可以发生变化,而在本研究情景中,当学生熟练掌握简便的运算技巧后,还要求他们写出具体的运算过程,引起学生反感,产生逆反心理。他们认为教师不理解他们,认为刚开始时要求写具体运算过程没有错,到后面就不必要了。他们还认为教师这种要求与现代社会快节奏不相符。有的学生甚至算出不写中间运算过程,做10道数学题能够快出8分钟。他们有明显的逆反心理,而这种逆反心理在实验(t)班,当着实习教师的面虽然有所表现出来,但还不敢太明显,而在实验(2)班,对教师的作法不满这种逆反心理就迁移到数学科代表身上,面对同样是学生的数学科代表,他们就不必太顾虑,面对过度要求,学生通过起哄等,排除了心中怨气,使逆反心理减弱。
事后,我们了解到,部分学生认为不必写中间运算过程.可以更快地完成数学题目,可以有多种“有创见”的解题方法,而写出中间运算过程,这些简便也就体现不出来了,这些有创见的解题方法的价值也就下降了。在班级活动中,很多同学有较强的自我价值感。自我价值感(self.worth或selfesteem)是个体在对自身的重要性正面评价基础上产生的正向自我情感体验,即喜欢自己、接纳自己。而能够想到多种解题方法而在班上传播开,自我价值感就得到提升。不愿意做价值小、重复的、已知的事,是人的天性。此时,小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其天性的自然流露。好胜心强、勇敢、有闯劲,求异、求创新是现代竞争社会所迫切需要的。Chang的研究考察了儿童的社会行为与学校适应结果问的关系,还把班级环境单独作为一层变量,探讨班级水平变量对儿童社会行为与学校适应结果间的关系。而如果能在学习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创造性思维的水平,就能提升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所以,学习好的同学此刻逆反心理会更明显。
4.3自主性剥夺明显导致逆反心理产生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开始进入了一个与父母、成人充满矛盾和冲突的“急风暴雨”的时期,开始进入反抗父母和成人权威的“叛逆期”,虽然五年级学生由于自我意识发展还不完善,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但逐渐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包括教师、家长在内的成年人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愿望,给他们一定的自由空间,所以,当实验(1)班由学生自行决定抄写两个自然段,学生会觉得这个教师“理解学生”“跟得上潮流”“民主”等。在教师这种教学方法影响下,也得确有不少学生是按照“哪两个自然段描写得最美,把它给抄下来。”。这些学生当面临教师“倒退”行为时,意见很大,逆反心理很明显,觉得教师不信任大家,以为大家还没有鉴赏和判断能力。他们的不满和逆反心理还有一部分是冲着那些“偷懒”的学生去的。而那些“偷懒”学生明知理亏,也觉得自己做得“有点过份”,被教师所“洞察”,无话可说,虽不情愿,但电无办法,反而逆反心理少些。
而实验(2)班由于学生以为改变主意不是出自教师本意,而是家长学校委员会的委员所建议,学生的逆反心理更强,他们认为家长又不是专职教师,“不懂行”,是在瞎指挥,是违背教学规律。这一点也给我们以启发,在现行考试选拔制度下,现行教育制度下,许多家长“恨铁不成钢”、“望子成龙”,让一些小孩忙于“补课”、“题海战术”,甚至自己当教师.往往引起小孩强烈的逆反心理,加重了小孩的学习负担,事倍功半甚至起了反作用。而对照班对教师决定抄写哪两个自然段没有太多的异议,他们已经习惯了教师的安排,他们也没有尝到过由自己决定抄写两个自然段所带来的“好处”。当然,受另外两个班的影响.也有个别学生向老师提议希望由同学自己决定抄写的内容。
处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敏感,很小的刺激都会引起他们的情绪反应,他们对自主性剥夺等这种伤害自尊心的事难以忍受,逆反心理明显,所以,教师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兼顾原则性和学生的意愿性。
4.4厌倦情绪明显引起小学生逆反心理
厌倦情绪引起的逆反心理会影响到学生学习注意的稳定性,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率。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对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学生在课堂上专注学习,学习效率高的时间是较短的。在同等条件下,刺激物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对注意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由于学生上了一节课,已经较疲劳,一听到铃声,学生紧张的弦一下子松了,此时,教师还在那边拖课,学生已经很厌倦,教师在那边辛辛苦苦地教,而学生却难以听得进去,而且这种厌倦、反感的情绪随教师讲课时间的延长,越来越显著,逆反心理也越来越强烈。我们观察到此时学生之间互相看来看去,做小动作的越来越多,巴不得教师早点下课,时间拖得越久,在逆反心理作用下,有的学生靠发出声音等暗示教师已经下课,同学间互相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国外有研究指出,个体的心理特征和情绪因素都会影响到在特定关系中所感知到的社会支持,同学们互相感染,加剧了逆反心理,更使学习效率下降。同样的攻击行为、逆反心理,有时会受到同伴的排斥和拒绝,有时却能得到相当多同学的拥护,此时,一些同学暗示教师下课的动作都能得到大多数同学的支持。
我们也看到守纪律、能控制住自己的学生受已经下课的影响小些,逆反心理也少些,而那些平时不遵守纪律、不大能控制住自己的学生受的影响大,逆反心理较强些。Slaughter等人发现,受欢迎儿童比较于受拒绝的儿童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那些平时受欢迎,能控制住自己的学生能够理解教师的用意,有的认为是今天内容多些,有的认为今天老师讲得详细些。我们还了解到,那些受欢迎,能控制住自己的学生平时在与同学的交往中,习惯于理解同学、宽容同学,从好的、乐观的方面去看问题,逆反心理少些,而那些被拒绝、不能控制住自己的学生平时在与同学交往中,习惯于苛求别人、排斥别人,从极端的方面、从消极的方面去看问题,逆反心理多一些,更明显些。
在实验中,我们考察的是纯粹记忆的较简单的教师布置了哪些作业,所受到逆反心理的影响小一些,而那些需要动脑筋、需要思维的学习内容,受到逆反心理影响可能会更大。当然,这有待更深人的研究。
5结论
5.1取消感兴趣活动明显导致小学生逆反心理产生。
5.2过度要求明显引起小学生逆反心理
5.3自主性剥夺明显导致小学生逆反心理产生。
5.4厌倦情绪明显引起小学生逆反心理。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外科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04-26
探讨网络对青少年的心理危害和应对措施04-26
探析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04-26
探析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预防措施04-26
析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与对策04-26
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整合04-26
浅析学生心理障碍及其克服中的教师因素04-26
西北五省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心理问题的调查分析与思考04-26
体育教师心理品质浅析04-26
试析中职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对策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