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少年拳击运动员的心理调适策略

时间:2024-04-26 15:53:07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 要]心理因素在青少年拳击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发挥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青少年拳击运动员的心理调适策略。
  [关键词]青少年 拳击运动员 心理调适 策略
  
  心理恐惧是当人意识到危险所产生的一种情感反应,对于拳击运动员来说,这种反应会导致其技术失去协调,从而使专项技术无法真正发挥。许多青少年运动员在实战中很少会告诉老师说他害怕,因为拳击运动被称为勇敢者的运动,害怕不应当是男子汉之所为,导致他们不愿承认自己的心理紧张情绪。实际上,在拳击对抗过程中的举动,表明他们的心理是紧张不安的。因此,作为教练员,要注重运用心理调适策略,以消除运动员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帮助运动员形成稳定的心理品质,从而掌握好运动技能,切实增强自信心,克服消极情绪状态,形成最佳的竞技心理状态。
  
  一、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缺乏高强度的教学与训练
  拳击运动的最大特点对抗性较强,仅仅靠短时间的训练是行不通的。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进行长期系统的高负荷训练,通过量的不断积累,才有可能实现质的飞跃。尽管近年来拳击课程在青少年中得到普遍开展,但是由于青少年处于学习阶段,课业负担十分沉重,因而缺乏高强度的教学与训练。往往每周只能接受一至二次拳击训练,这就难以保证较高的训练效果,从而在实战中导致学生底气不足,心理压力增大。
  2.身体素质难以达到实战要求
  良好的身体素质,必然会使身体的骨骼坚硬程度增强,肌肉力量也同时得到加强。在人体肌肉力量增强之后,其抗击打的能力自然也就会得到提高,对对手的打击能力也会相应增强。因此,身体素质的提高必然能给青少年的心理上带来帮助。同样,具备较高的技术,也肯定也会给对手造成心理负担。然而,目前许多青少年拳击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较差,难以适应高水平拳击运动的需要。在进行实战时,经常会自信心不足,无法达到安全心理需要,大多感到焦虑与恐惧,导致心理障碍,进而对实战训练产生畏惧情绪。
  3.以往失败情景的负面影响
  拳击实战对于青少年运动员来说十分紧张刺激,具有极强的对抗性,所以加剧了受伤的可能,时常会出现鼻子、牙床出血等损伤现象,不少男运动员在被对手重击之后,一时情绪冲动,为挽回面子,将所学拳击技术与规则忘得干干净净,一味地胡打和乱打,甚至反目成仇,将实战训练演变成为打架斗殴。而女运动员由于心理承受力较小,普遍存在不敢用力击打对方的情况,害怕会因为打疼对方而影响今后相互之间的关系。所以,这些心理因素对拳击实战造成了巨大的困难,从而失去了信心。当他们在实战中遇到被动挨打的情景之后,就会回忆起以前的失败经历,甚至更加夸大,引发对拳击实战的心理恐惧。
  4.教练员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在训练中,部分教练员采取简单粗暴的教学方法进行训练。比如,在未能完成条件实战的前提下,就直接进入到实战动作中,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学生不必要的损伤,进而使学生对实战产生恐惧。这一心理活动所产生的刺激传到大脑皮层进行分析之后,就会在生理上产生对实战的对抗性反应,导致失去了完成拳击动作的自信心,造成了动作的不协调,从而形成心理问题。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青少年拳击运动员的心理调适策略
  
  1.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
  心理训练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心理调适手段,对于运动员的信心与心理素质的提高,对于调整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具有明显的作用。心理训练要贯穿于运动员训练的全过程之中,因而可以将心理训练分为一般心理训练与准备具体比赛的心理训练两种类型。一般心理训练的目标是培养运动员适合于运动专项要求的优良个性特点,从而促进专项素质的提升与完善。准备具体比赛的心理训练主要是激发运动员的比赛动机与信心,使运动员学会运用心理调控的方法,以便更好地适应拳击运动的要求。在心理训练的过程中,运动员要通过学习来了解心理训练的原理与基本要求,并通过练习以掌握相应的训练方法,以便达到行为改变的目的。心理训练的效果取决于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一旦运动员意识不到心理因素对于运动员的影响,不相信心理训练,对心理训练持怀疑、观望的态度,或者只是在别人的强迫压力下开展心理训练,当然无法取得良好的心理训练效果,甚至还会适得其反。心理训练只有转化为青少年运动员的自觉行为,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运用脱敏方法消除恐惧心理
  为降低青少年拳击选手的过分恐惧心理,可向学生提供一个能真正引发其恐惧心理的环境。随后再给运动员某种信号,以去掉这种刺激因素的环境。如此,运动员就能可以把消除恐惧心理同外界刺激信号联系起来,一旦形成对对刺激条件反射能力后,只要一出现刺激,就会降低其恐惧的心理状态。脱敏方法的原理在于向治疗对象提供能引起不太严重的恐惧心理环境,使他们能够逐步适应环境,随后再提供比前面恐惧等级更高的恐惧心理环境,等到其适应环境之后再逐渐向新的环境过渡,直到运动员能够真正控制住自己的恐惧情绪为止。
  3.教练员要热情帮助运动员克服恐惧心理
  教练员的行为举止对于选手心理状态影响很大,教师要用自己的行为态度去影响有恐惧心理的运动员,对其批评应客观准确,让他们对胜负能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对个别心理素质差的运动员可以开展个别谈话,帮助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分析产生心理问题的具体所在原因,应让真正学生体验到教练员的亲切、友善、乐观与镇静,营造出一种同学间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团结友爱的温馨氛围,切实消除学生在拳击学习中的惊慌恐惧心理,使其变得更为勇敢、更为坚强。
  
  三、结语
  
  总的来说,在我国拳击运动取得不断发展的良好形势下,只有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与心理状态,才能体现出拳击运动员的高水平。对于青少年拳击运动员来水,情绪紧张是十分容易发生的问题,这对青少年运动员的成绩提升有较大影响。针对心理紧张的青少年运动员,要通过系统的心理训练,使运动员能够得到自我控制,从而摆脱赛前的不良干扰,形成最好的竞技状态,以促进技战术水平的充分提高。
  
  参考文献:
  [1]徐晋生.现代拳击[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2]李明勇.浅论青少年拳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10).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浅析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04-26

自然地理分野与精神气候差异04-26

台港女性书写的现代进程与意义向度04-26

生态学批评中的理想人格04-26

从新感觉派到“身体写作”:西方经验的渗透及回应04-26

关于大众传媒的误导偏向04-26

中国-东南亚壮泰族群发展演化的传播系统理论观照04-26

试论新形势下广播文学节目的生存对策04-26

新时期做好对外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04-26

论期刊品牌的创建与维护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