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作者一稿多投的心理分析

时间:2024-04-26 15:53:06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文关键词:作者 一稿多投 心理分析
  摘要:目前,受市场经济中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在社会上出现的浮躁现象也悄然渗透到学术界,一稿多投现象的频须出现正是学术浮躁的表现形式之一。部分作者在投稿时,抱着追名逐矛小。理、侥幸冒险心理、广种博收心理,敝帚自珍心理急于求成心理,否定逆反心理、无可奈何心理,使一稿多投现象在报刊界大量存在,并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一稿多投是指作者在法定或约定禁投期间,或者在期限以外获知自己作品已经发表而将同一作品或改头换面投向多家报刊社以供使用的行为。目前,受市场经济中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在社会上出现的浮躁现象也悄然渗透到学术界,一稿多投现象的频频出现正是学术浮躁的表现形式之一。计算机,打印机,网络等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出版业兴旺发达,同时也给一稿多投带来了便利,致使一稿多投现象比较普遍,而且越来越复杂。从法律的意义上讲,“一稿多投”不仅侵害编辑,出版者的专有使用权,浪费珍贵的版面资源,助长个别作者对发表权的滥用,而且对我国的文化事业造成了不良影响。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人们众说纷纭,有指责作者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有指责出版者不守规范的,也有归咎双方不依法行事的。谁是谁非,众说纷纭,但一稿多投始作俑者是作者的主观行为,其性质是欺骗。人们的行为总是伴随着相应的心理过程的,是一定心理活动的结果。为有效地遏制作者一稿多投现象的发生,有必要对作者一稿多投的心理进行深人的剖析。
  1.追名逐利心理
    受市场经济中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作者一稿多投追求名利的心理占了主流。从“名”上讲:看到自己名字在报刊上频频亮相、为众人倾慕,这既扩大了自己的知名度,又满足了个人的虚荣心。当某些作者收到不付稿酬或索要版面费的通知时,仍能潇洒应允,可见其求名目的之切。而社会知觉中的“晕轮效应”,又给这个“名”套上了一层耀眼的光环。通过这个“名”,作者可以获得“名”以外的更为丰厚的收获,比如你的成就多、知名度大,那么你可能被委以重任或被优先考虑,于是“名”的效应大放光彩。从“利”上讲:就是为了“钱”。直接的‘利’是一稿多投可以获得多重稿酬。间接的“利”是以此为“资本”可以获得稿酬以外的更为丰厚的收益。这些人的行为确实在污染着文化这块圣土。从一定意义上,他们就不配被称为“作者”。
  2.侥幸冒险心理
    从动机心理学上讲,人的行为是内部动机推动的结果。但是动机与行为之间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同一行为可以出自不同的动机,一种行为也可能由多种动机支配。161对一稿多投存浇幸心理的人来说,他们一般知道一稿多投并不是一种光彩的行为,也担心有被曝光、封杀的危险。但是,一些人一稿多投的“漏网”成功、一些出版单位对一稿多投的无奈态度以及力度不够的惩罚,这又减少了作者的担心,增强了其一稿多投的信心。加上目前,报刊种类的众多,报刊之间缺乏足够的信息沟通,客观上又增加了一稿多投“成功”的概率。一些作者就通过控制稿件投向、流量,试图达到既一稿多用而又无人知晓的效果。
  3.广种博收心理
    作者的作品多是有感而发,或对自己熟悉、感兴趣的领域进行研究的结果,很少是为报刊的特约而写。对于作品适宜哪些报刊的需要、达到了哪些报刊的质量要求,一些作者心理没有底数。尤其是初涉写作者,本身就感觉自己写作水平低,对自己作品能否得以发表信心不足。而报刊的投稿须知一般过于简单笼统,在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作者投稿时的白信心。为此作者抱着“广种薄收”的心理向多家出版单位投稿,目的是能够抓住一个或几个发表的机会。还有一种情况,有些出版单位与作者感情太疏远,或麻木不仁地对待来稿,很少与作者联系,使作者的稿件寄往编辑部后有石沉大海之感,为求保险作者才不得如此。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4.敝帚自珍心里
    由于作者每撰写一篇稿件,都是费了力气的,因此对自己的劳动成果,也总是十分珍惜,一旦稿子脱手后.就有一种迫不及待快发表,快被社会承认或为他人知晓的欲望,多投的目的无非是让稿子快点发表,宁可发重了,也别发不出,多投有时又有探路的意向,若不用有思想谁备。若用了也正达目的。这实际是敝帚自珍新理过重的反映,作者只想到自己,忽视了出版部门的利益。

  5.急于求成心理
    自己辛苦创作出的作品,尽快发表是每一位作者的心愿。每一份稿子投出后,大都会伴随著作者的一份期待心理。但一部分作者的投稿动机不仅是能发,而是快发。因为稿子的发表与作者工作中的切身利益有着直接的关联,比如单位将要评职称,发表文章数目的多少决定了作者的晋升与否。由于时间紧急,而报刊社审稿周期相对较长,作者迫于投稿,退稿,改投而耽搁时间而一稿多投,增加用稿概率。据一些期刊编辑反映,在高校评职称和研究生毕业前,投稿和一稿多投的数量明显增加,而稿子的质量却相对偏低。这些稿子多数是临时抱佛脚的产物,其行为是急于求成的心理所致。
  6.否定逆反心理
    一些作者认为一稿多投是自己的一种基本权利:一名歌手可以多次演唱同一首歌曲,同一首歌也可以由多家广播电台,电视台多次播放。为什么歌手有这种权利,作者就没有同样的权利呢?有人认为报刊约定的等待期偏长,也过于笼统,缺乏必要的针对性、时效性,这种单方面约定的合理性值得商榷。还有人认为每一报刊的影响、传播范围是有限的,片面禁止一稿多投,影响文章信息的交流,传播,与其让一些低水平的作品充斥版面,不如让好的作品多投多发、广泛传播。而且一些作者对“报刊社对作者提出要求众多而对自身要求过少”现象产生了逆反心理。这些质疑、否定心理也是导致一稿多投的一方面因素。
  7.无可奈何心理
    一般情况下,一件作品的发表与否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有可能是作品水平太低或不符合报刊社的用稿要求,但有时却是由于报刊社审稿时的不客观、不公正造成的。确实存在这样的情景:同一篇文章,在影响范围较小的地方性刊物上得不到发表,却在一家全国影响很大的刊物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的作者署名是无名小辈时,遭到屡次的退稿,而在其前面加上名人的名字,就立刻发表。这些情况虽不普遍,但马太效应等不确定因素,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作者对报刊社的信任程度,从而造成部分作者在一稿多投时的心安理得。
    
论文检测天使-学术行为不端检测免费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综上所述,一稿多投现象的出现,情况比较复杂,有作者的原因,也有出版单位的原因。客观地讲.解决一稿多投的问题.并不是某一方的责任,而是编者与作者共同的事,然而,一稿多投的主动权在作者,本文从作者的心理方面观察、分析、探讨,以求得更科学有效地解决方法。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自然地理分野与精神气候差异04-26

生态学批评中的理想人格04-26

从新感觉派到“身体写作”:西方经验的渗透及回应04-26

关于大众传媒的误导偏向04-26

中国-东南亚壮泰族群发展演化的传播系统理论观照04-26

试论新形势下广播文学节目的生存对策04-26

新时期做好对外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04-26

论期刊品牌的创建与维护04-26

媒介应该重视社会责任——从“非典”到“3&#04-26

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探析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