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问题与“审美介入”

时间:2024-04-26 15:52:51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要〕“审美介入”在这里的再次提出,是生态现状的必然要求和解救生态灾难的必然结果。当然,“审美介入”并不是抽象的,它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决定着人不能无视自然这一对象的生命存在,人对于自然的“失度”破坏,最终掘开的将是埋藏自己的坟墓。因此,我们今天必须以一种“审美介入”的态度重新处理自然和环境发生的问题,从而真正推动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而要切实做到这一点,最终又要落实于对审美价值的认知性教育上。
 
  〔关键词〕 生态问题;审美介入;和平共处;审美教育

  Abstract: The term, aesthetic involvement, is the necessary request of the present ecology and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settling the ecological disaster. The aesthetic involvement certainly is not abstract and it focuses on the peaceful coexistence between the human and the nature. The obje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uman and the nature makes it impossible for human to ignore the life of nature. The excessive destruction of human on the nature will finally dig out a grave for themselves. Therefore, in order to truly impel the human society to move forward, we must reconsider and deal with the issues on the na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from the aspect of aesthetic involvement now. Moreover, the cognitive education on aesthetic value will eventually decide whether we can put it into practice and get some achievements.

  Key words: ecological problem; aesthetic involvement; peaceful coexistence; aesthetic education
  
  生态问题的审美介入是重要的,生态的变化与所出现的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审美被冷落、美学边缘化的问题。很多人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只不过是为经济建设敲敲边鼓而已,而实际上这是一种偏见,他们没有认识到人文社会科学在工作实践中的指导意义和方向的导引作用。生态问题的解决最终必须建立在审美介入的基础之上,这是人类在面对生态难题、生态现状必然做出的选择。
  
  一
  
  什么是审美介入?在笔者看来,“审美介入”就是让美作为一种意识和精神根植于人的头脑之中,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一种自我投注的精神资源。它虽不是像人的食色性等一样,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的东西,然而实际上,它却由于在人们长期对它的注意和关注中而有了与食色性这些行为同样的本能的性质,它已成为人的生命中无法分离的构成因素。马克思之所以将人的活动说成是“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是从人的活动结果来谈,从而对人的活动的一种反观,而本文所强调的“审美介入”则是就人的活动之初的动机和活动过程而言。当然,对于起点和过程的强调,实际也就强调了活动的结果,而这个结果不仅仅是指某一次活动的结果,而是指所有的结果,即它是一个在整个劳动系统中的结果,它涉及到资源、环境和人自身的状况。也就是说,这个结果是指的“生态结果”(人、自然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个刚刚学会制作工具的原始人,他的行为虽然也是按照“美的规律”去活动的,但那种审美活动是初级的,他没有主观上更多的“审美意识”存于其中,没有更多的历史教训和生态灾难作为他思考的背景;而“审美介入”却强调了人的审美意识,一个“审美介入”的人他是一个已经穿透了人类的劳动史、灾难史和能够远视人类未来发展的人,他的活动是在一种“高度审美”的状态下进行的。“审美介入”在这里的再次提出,是生态问题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解救生态灾难的必然结果。劳动从来就不是将自己的活动仅仅作为一种工作或行动,而是作为一种“美”的活动。
  当然,“审美介入”并不是抽象的,它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和平共处”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彼此和睦、共同进步、共存共亡的追求目标。依据笔者的理解,它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一)人对自然的主体性的尊重。自然自始至终都是以一个“主体”的身份存在于人的面前,它有其自然的生命律动和发展规律,“未始有封”,“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它虽然沉默不言,然而却以其狂风怒吼、闪电雷鸣的方式言说着自己的生命。“人定胜天”,倘若以人必然是高高在自然之上来理解,那必然就会造成人对于自然主体命运的无视甚至戕害。就主体性存在而言,人与自然应该有着平等的身份和地位。正如人对于人的尊重一样,人对于自然也必须有着一份尊重,而后,才能真正以相互平等和对话的方式与自然进行交流,而这份尊重,最终还会使人看到自然的威严和魅力,而不会再以“殖民者”的心理来对待自己这位至关重要的朋友。
  (二)人与自然的平等。有了这种平等的观念,自然与人的关系就会变得和谐起来,自然与人之间就不再是一种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成为一种相互渴望了解的关系。而这种了解最终是通过人对自然规律的把握、人在遵循自然规律发展的前提下对于自然的开发和利用来实现的。处于平等之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会使人类在自己的生产活动中,能够更多地考虑自己的生产活动可能给自然带来的种种后果,从而真正在生产中避免一些危害自然、破坏生态的暴力行为,为自然的良性发展和人类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人对于自我本身的尊重。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对象性”关系,这种对象性关系决定了人不能无视自然这一对象的生命性存在,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作为人的存在环境和生存的物质资源保障,决定了人对于自然的“失度”破坏,最终挖掘的将是埋藏自己的坟墓。“对象性”存在是以相互关照为前提的,那是一种“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可以还原为人与人的关系。这样,从实质上说,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就是要给自然以自由,也给自己(人)以自由。“自由”(自己是自己的理由)既是人所追求的目标,也是自然的最高境界,更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原则。
  
  二
  
  人们对于自然的滥采滥伐、过度利用是工业革命到来之后,人们在获得了技术生产力的极大进步之后,过度利用机器和技术手段的结果。关于这一点,西方许多思想家都给予过充分地分析,如马克思·韦伯对于工具理性的批判,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们对于发达工业社会的批判等。因此,当我们今天以一种“审美介入”的方式重新面对自然和环境的时候,我们最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现我们的目标:
  (一)技术的美学还原。在原初的意义上技术和艺术是一体的。在希腊人对技术的领悟中,首要的一点是“技术”不只是表示手工行为和技能的名称,它也表示精湛技艺和各种美好艺术的名称,所以它在古希腊被称作“技艺”。然而,随着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一部分人终于可以将他们的精力从技术之中分离出来而集中于艺术的活动之上,从而单独地成为艺术的制造者或欣赏者,而另一部分人则被剥夺了这种权力,分工的发展最终使艺术与技术成为两样不同的工作。
  技术在本质上是中性的,然而,在工业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生产发展的逻辑却使它成为统治人的工具和“新形式”,生产的目的和手段颠倒了。正如马尔库塞所言,与以往的所有社会都不一样,发达工业社会以“绝对优势的效率”和“不断增长的生活标准”,“依靠技术而不是依靠恐怖来征服离心的社会力量”〔1〕。“连续不停的技术进步的动态,已经充满了政治内容,技术的逻各斯已经成为继续奴役的逻各斯”〔2〕。因此,这里所说的技术的美学还原就在于将技术与艺术的原初关联还原回来,使控制人的技术因素变成真正“为人”的技术。在目前的条件下,技术高度发展的现实实质上也为这种还原准备了条件,技术最终可以超越自身而成为一种艺术,即达到美学还原。这样,技术将成为一种审美的技术,生产力将得以健康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不仅生产财富,而且还生产人类的自由和幸福。生产的目的和手段不再颠倒。
  (二)人的美学还原。在发达的工业社会中,对生产和技术的崇拜,使人的存在居于次要的地位,人性和个体被社会所忽视。生存的理性使人鄙视快乐,快乐因而就成为人人得以诛之的罪恶。生产率的提高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享受,而各种管理和教育方式又使个体的思想自愿受制于工业社会的理性之下,于是个体的人在现实生存中所感到的就只有幸福。由于技术理性所造成的统治深入人心,人们无法分辨这种幸福的虚假性。一方面是技术的进步和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一方面是人的感受力的萎缩和思考能力的几近丧失,发达工业社会的正常功能即呈现出一种“综合病症”,马尔库塞称之为“病态社会”。而在这个社会中的人,马尔库塞形象地称之为“单向度的人”,人的多面性需求遭到了扼制,人表现为异化(“物化”)特征,同时,个体也失去了批判的能力(如自律、持异议、否定的力量等),“依赖机器”的思想弥漫于整个社会。
  人的美学还原实际上是一种人的“生命”的还原,它是一种对人的意识的唤醒,是人的生命化的过程,还原的真理就在于:让男人更像是男人,女人更像是女人,人更像是人。依据人性完整性的基本特性,笔者认为,首先,人的还原就是对于人的“感受力”的还原。只有人的感受力得以恢复,才能使人真正获得最基本的认识自我、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能力,从而为人的潜能的进一步发挥打下基础,回到一个“没有内心禁欲”〔3〕的状态。其次是人的“反省能力”的恢复。反省能力的恢复,培育了人的否定能力,这是人成其为人的重要特征。再次是人的“审美能力”的恢复。审美需求在反对既有社会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因为审美需求“坚信作为心身统一的人类有机体,应当有一个完满的维度,该维度的建立,只能以反对那种其本身功能是否定和破坏的身心完满的体制为前提……”〔4〕。相信人的完满维度的存在,也就是相信人的基于感性之上的对于最好的东西的追赴,人的多样的需求和多样潜能的实现。例如人们对于噪声污染的治理、区域的规划对自然的商业化的反对、人口的控制等。
  人的感受力的恢复、反省能力的恢复、审美能力的恢复的逻辑过程,体现为一种由麻木到有知觉再到清醒、由单向度到多向度的恢复过程,这是人摆脱发达工业社会的物质压抑和管理控制而走向正常的基本步骤。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三)自然的美学还原。马尔库塞在许多地方都谈到过人们对于自然的暴力行为以及这将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所以,自然的美学还原是又一十分重要的内容,它直接涉及到人们对于自然的态度。如上所论,人的存在是一种“对象性”存在,自然是人的对象,人也是自然的对象。在马克思对于人与外界自然的“对象化”论述中,确证了自然的主体——客体地位。这样,建基于这种“对象性”关系的意识之上,对“自然的人的占有”就将会是非暴力的、非破坏性的,其方向也旨在顺应自然中的生命的维系、自然的感性和审美性质,自然作为主体和客体的性质也将得到充分地尊重。
  然而,既有社会为我所用的功利主义思想却使自然的主——客地位模糊了,自然只是作为一种“客体性”存在于人们的视野之中。马克思按“自然本身的目的对待自然”的初衷虽然是美好的,但残酷的现实是,在对自然的征服和索取中,“它并不为那些吃掉的动物目的,也不为植物的目的”,“大鱼吃小鱼,对大鱼来说是自然的,但对小鱼来讲,却不是这样”。“一个自由的社会假如不在其‘理性的指导原则下’,采取一些审慎的措施不断减少人施于动物世界的苦难,那么,这个社会会成为自由社会是难以想像的”〔5〕。因此,“占有”,无论怎样具有人情味,都不免是一种主体对另一种(活生生的)客体的占有。而这种客体也有其自身存在的权力,即它也是一种主体,所以这种占有实质上是一种主体对另一种主体的伤害。阿多诺曾呼吁要帮助自然“睁开它的双眼”,去帮助它“在贫困的土地上成为那种它可能会成为的东西”〔6〕,实际上所讲的也是要自然摆脱人为的控制和破坏,使自然的本性得以还原,从而为它同人的和平共处提供条件,使自然真正与人达到一种“对象性”存在关系。这样,自然的“美学还原”就将确立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所说的“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也才能在一个较高的和谐的水平上成为可能。
  由于自然与人的“对象性”存在关系,因而,自然的解放必然带来人的解放,自然的自由也就是人的自由,自然的多维性和丰富性也就是人的多维性和丰富性,自然主体性的成全,实际也成全了完整的人的形成。自然一旦摆脱了暴力的统治和开发,受消遣冲动的规定,也就会摆脱其自身的残忍性,并自由地表现其丰富的无目的的形式,这样人的主观世界也就在这种“对象性”的确认中显现出自身的多维性和丰富性,人成为完整的人。
  (四)以上三个方面的美学还原体现为一种彼此影响的关系,它们是一个整体,即它们是一种技术、人、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还原。它们处于一个统一的系统之中,相互之间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忽视一面的作法都将造成其他方面努力的作废。审美介入不能是只顾其一,不及其他,只有将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加以对待,才能真正实现对于一些具体问题比如生态问题的彻底解决。马尔库塞认为:“所有的快慰和幸福,都出自超越自然的能力。在这种超越中,对自然的征服本身,附属于人的存在的解放和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所有的安宁,所有的快乐都是有意识的调解、自律和矛盾的结果。……文明借助于理性的认知和改造力量,创造出使自然摆脱其自身的残忍、摆脱其自身的不足、摆脱其自身的盲目性的手段。并且,理性只有作为后技术合理性,即技术在其中本身就是与自然和平共处的工具和‘生命的艺术’的工具时,才能完成这个任务。这时,理性的功用才凝聚为艺术的功用。”〔7〕
  
  三
  
  审美介入为人类和自然的和平共处开辟出道路,找到了方法,然而和平共处的真正实现,却最终还要落脚于审美教育上。这里所谈的审美教育并不是一般意义上所说的对人的情感的娱悦和陶冶(当然也包括这一点),而主要是指人的“审美意识”方面的知性教育。没有对美的真正认识和理解,那么任何解决生态问题的办法都将化为泡影。
  美作为一种价值,是人们必须执着追求的东西。只有在价值向度上认识美,审美介入的实现才成为可能。与物质获取的“有所待”及偶然性不同,美学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是人生求取“无所待”的和必然的东西。正是这种“无所待”的对美的追求保存着人类的一切希望,马尔库塞相信,有一个比现实的任何组织和团体的权威和法则都高的法则的存在。正是这种“更高的法则”和现实法则的对抗,才真正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笔者认为,马尔库塞所说的这个“更高的法则”实则就是一种人类求好向善的“至善”准则,也即是人类历史在价值向度上对于一种“好”的追求。用黄克剑先生的话说就是:“无论康德对‘意志自由’‘灵魂不死’‘上帝存在’的悬设为人们留下了多少可批判或品评的话柄,他由这些悬设而确立的形而上的‘至善’目标,都永远以一种当有的‘应然’为可能出现于历史中的‘实然’世界提供终极性的价值衡准——评判的衡准和理想的衡准。”〔8〕这一价值取向的衡准不断维系着人类社会总是向一个更好的社会和方向迈进。这个“求好向善”的最高原则,它存于每个人的内心之中,它是一种毫无理由的需求和渴望,因为从人的内心上说,这种价值祈向是自自然然地由人的内心深处生出的与人的普遍生存共生的东西。“人性既已觉知,与人道贯通的天道便亦不待言喻而了然于心了。这是由‘人’而‘天’的悟‘道’之路,也是由经验而超验的向着形上境界的超越之路。”〔9〕正如人们对于食色性的不断追逐最终无法阻碍人们对于食色性本身的超越一样,对于“至真”“至善”“至美”的追求也永远激励着人们不断超越于物质本身的“有所待”,而向着人类的终极价值投去渴求的目光。
  “摆脱苦难的自由比苦难更可取,聪明的生活比愚蠢的生活更可取。”〔10〕价值,作为一种对于“好”的趋求,正是由于“美学还原”才使所有在既有社会中受压抑、被扭曲的东西在价值的维度上得以重构,生活有了新的方向。一个美好的社会的到来不再是乌托邦幻想,它终将成为现实。
  不仅如此,美作为一种价值追求还在于它可以给人提供直接的幸福,尤其在既有社会对人性压抑和控制的现实之下,美更加成为人们生活中不能或缺的东西。“如果不是审美介入并幸福地将疑窦解开,心灵将多么不幸啊!惟有美能赋予科学以活力和温暖;美滋润高尚和有意味的东西,普施天界的魅力于它们之上,使我们更接近它们。”〔11〕因此马尔库塞指出:“最重要的并不在于艺术表现着理想的现实,而在于艺术把理想的现实表现为美。”〔12〕这就是艺术和美令人感到慰藉的一面。
  这种美的价值的教育必须进行!只有当人人都得到了这种对美的价值上的认可和认知以后,他们才能够在他们的生产和生活行为中运用美的原则,遵循自然的发展和规律,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美的价值的教育和所有的审美教育一样,它必然是作为一种生命化的形式进入人的内心,审美介入必须通过介入每个实践者(人)的生命而起作用。健康的自然需要健康的人与之相处、相适应。“在一个技术发达的社会中,审美实践能扩大和改变显而易见的自私和直接的感性的满足,将它们变为复杂的、利他的和生产的动力。没有自然、人和别的方面需要拒绝:这样,和平共处就成为可能的了。”〔13〕
  只有审美的人才能真正完成对于病态自然的治理和改造,真正的生态文明的前景也才能出现,而这正是审美介入在今天重提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2][10]赫伯特·马尔库塞着,张峰,吕世平译.单向度的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p2,p135,p108.
  [3]赫伯特·马尔库塞着, 黄勇,薛民译.爱欲与文明[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p3.
  [4][5][6][7][12]赫伯特·马尔库塞着, 李小兵译.审美之维[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p102,p127,p127,p92,p29.
  [8][9]黄克剑.心蕴——一种对西方哲学的读解[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p371,p377.
  [11]歌德.收藏家及其亲友[A].歌德文集(第10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p97.
  [13] Timonthy J.Lukes. The Flight into Inwardness[M].London : Susquehanna University Press, 1985.p83.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精神分析与新时期文艺理论的重建04-26

麦琪——乔治·艾略特人本宗教的实践者04-26

将身体借给世界04-26

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母语化建构04-26

美国环境文学的核心主题及其表现技巧04-26

意识形态与早期中国现代文学理论04-26

论女性主义身体观的历史演变04-26

从释读的静态文字学到当代书写的动态文字学04-26

传统文献学几个理论问题再探04-26

文学经典发生学初探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