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互文性理论将文本看成是处于与别的本文不断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之中。因此也就要求人们在进行文学鉴赏的过程中,要以开放性的眼光来审视文本。钱钟书的《宋诗选注》通过对原文本与其他文本所存在的种种互文关系的揭示,使我们更深刻认识到要深刻理解和分析一个文本,就要充分关注原文本与其他文本的互文关系,从而拓展我们文学鉴赏的视野和思路。
〔关键词〕 宋诗选注;重新解读;互文性
Abstract:Intertextuality theory regards text as in a dynamic process full of unceasing interaction with other ones. Therefore careful examination of the text with open judgment is necessary when the literature connoisseurship is carried out. [WTBX]Notes to Selected Poems in the Song Danasty [WTBZ] by QIAN Zhong-shu, through revealing the intertextuality relations between the original text and others, makes it more clear to us that to further profoundly understand and analyze a text, attention must be paid to the intertextuality relations between the original text and others, thus an enormous development can be achieved in literature connoisseurship field of vision and ideas.
Key words: [WTBX]Notes to Selected Poems in the Song Danasty[WTBZ]; re-interpretation; intertextuality
1 互文性理论
1.1 广义的互文性和狭义的互文性
“互文性”( intertextuality)概念是由法国女权主义批评家朱利娅•克里斯蒂娃在20世纪60年代向西方介绍俄国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时最早提出的〔1〕。她认为“任何文本的构成都仿佛是一些引文的拼接,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吸收和转换。互文性概念占据了互主体性概念的位置。” 〔2〕在她看来任何文本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跟其他文本的相互作用之中。后来,罗兰•巴特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在他看来“所有文本都是互文本”,即把“互文性”看成是一切文本的共同特性。认为“互文性”是文学作品与社会历史文本的相互作用,也就是强调在文学研究中把单个文本置于整个社会的历史文化语境和整个文学传统中来进行对比参照。朱利娅•克里斯蒂娃和罗兰•巴特对“互文性”的定义一般被认为是所谓的“广义的互文性”。
狭义的互文性以法国的热奈特和法泰尔的说法为代表〔3〕,认为互文性是指具体的文本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突出地强调单个文本的意义存在于它与别的文本的关系之中。
1.2 以互文性理论重新审视《宋诗选注》
钱钟书先生的《宋诗选注》,以其渊博的学识和精到的见解而令后人折服〔4〕。如果我们从互文性理论重新审视《宋诗选注》就会发现,钱钟书旁征博引的注解中极好地揭示了原文本与别的文本在主题、结构、意象和意境方面存在的互文现象。
根据互文性理论,原文本的意义存在于该文本与其他文本的相互关系之中。因此,只有跳出原作者和原文本的局限,从该文本与其他文本所处的关系出发才能在文本阅读和文学鉴赏中更深刻地把握住原文本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用互文性理论重新审视《宋诗选注》更能体会该书在拓展文学研究和鉴赏视野上的巨大作用。
互文性理论认为“任何文本都处在若干文本的交汇处,都是对这些文本的重读、更新、浓缩、移位和深化。”《宋诗选注》中通过旁征博引的注释很好地揭示出了原文本与其他文本在主题、结构、意象和意境方面存在的互文现象。
2 主题方面的互文现象
钱钟书认为梅尧臣的《陶者》一诗:“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粘泥,鳞鳞居大厦”,主题在于揭示人民辛苦生产出来的劳动果实却被剥削者掠夺,并梳理出该诗与别的文本在主题上存在的互文现象。
2.1 《宋诗选注》与前代文本在主题上存在的互文现象
书中提到汉代刘安的《淮南子》卷十七《说林训》里就有类似的谚语表达该主题:“屠者藿羹,车者步行,陶人用缺盆,匠人处狭庐……为者不得用,用者不得为。”
从该谚语中,我们可以生动地看到卖肉的没肉吃只能喝粥,驾车的没车坐只能步行,烧制陶器的只能用破盆子,做房子的工匠自己却住在狭窄的屋里,可见该主题早在汉代就存在了。
此外唐代谚语 “赤脚人趁兔,着(靴)人吃肉”(见《慧明五灯会元》卷十一延沼语录)以及孟郊《织妇词》的“如何织纨素,自着蓝缕衣”,也凸显了同一主题。
2.2 《宋诗选注》与后世文本在主题上存在的互文现象
书中指出该诗与后世的郑谷《偶书》“不会苍苍主何事,忍饥多是力耕人”和《辛苦行》“窗下掷梭女,手织身无衣”二诗,以及杜荀鹤的《蚕妇》“年年到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苧麻”,同时期的张俞《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非是养蚕人”以及罗隐《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都表现了同一主题。在克里斯特瓦看来,互文性是别的文本的语句在当前文本中被结构化的过程。梅尧臣的《陶者》一诗所表现的主题在前代和后世都由不同的作品表达过,这些文本之间处于一种动态的互相影响之中。这也是克里斯特瓦的“动态文本观”。《宋诗选注》很好地揭示了这一动态过程。
3 表现手法上的互文现象
3.1 《宋诗选注》对诗歌间表现手法上存在的互文性现象的揭示
《宋诗选注》也很好地揭示了诗歌间在表现手法上存在的互文性现象。
如王禹偁的《村性》:“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这里仿佛把山峰看成有生命的人,无语地屹立着。钱钟书在该句的注解中认为“无”是相对于“有”的。此处言“数峰无语”仿佛有个前提即山峰“能语、有语、欲语只是此刻忽然‘不语’”。并指出诗人常常运用该手法来取得独特的表达效果,即先将某物看成像人一样能言能语的生物,但却以“不言、不语”的形象出现,在对比之中,诗韵天成。
3.2 对文本间在表现手法上互文现象的揭示
《宋诗选注》中还罗列了与所注诗歌在表现手法上存在互文现象的其他文本。如龚自珍《己亥杂诗》:“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山峰无语,静看中原,与王禹偁的《村性》采用了同样的手法。前代的《诗品》中“落花无言”和《再幸华清赋》中“落花流水无言而但送年”,其中的“落花无言”和“落花流水无言”也采用了同一手法。此外《宋诗选注》指出这些手法实际上都借鉴了更早时期的李白“春风三十,花落无言”的手法。可见该手法在前世后代的文本都大量存在。
互文性理论认为,互文性实质上是一个文本将其他文本纳入自身的现象。文本之间处于一种互相作用的关系。该关系可用“明引、暗引、模仿、重写、戏仿、改编、套用等互文写作手法”建立起来〔5〕。王禹偁的《村性》所使用的表现手法在其他文本中大量存在,它们之间互相作用使得该表现手法能取得独特的效果。
4 结构上的互文现象
4.1 遣词的互文性
在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人们都觉得这个“绿”字用得绝佳,据洪迈《容斋笔记》记载为了用好这个字,王安石曾先后改了数次,最后才改定为“绿”字。那么用“绿”字来描摹春回大地使万物复苏的喜人景象的绝妙用法是否是王安石最早运用的呢?
《宋诗选注》中指出该处“绿”的用法“在唐诗中早见而亦屡见”,并一一列举了唐诗中与该诗中“绿”字为同一用法的互文现象。如丘为《农父庐舍》:“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也是说一夜春风,使得湖上的青山已绿了。又如李白《侍从宜春苑赋柳色听新莺百啭歌》:“东风已绿瀛洲草”,东风一来,瀛洲上的小草就绿了。再如常建《闲斋卧雨行乐至山馆稍次湖亭》:“行乐至石壁,东风变萌芽,主人山门绿,小隐湖中花。”也说东风一至,山门为绿。可见以“绿”字状春晖大地的喜人景象并不是王安石首创的,更不是他独创的。为此,钱钟书提了一连串有趣的问题:王安石的反复修改是忘记了唐人的诗句而白费心力呢还是明知道这些诗句而有心立异呢?他的选定“绿”字是跟唐人暗合呢?是最后想起了唐人诗句而欣然沿用呢还是自觉不能出奇制胜,终于向唐人认输呢?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4.2 句式结构上的互文性
文天祥的《南安军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一句中用了对仗的“A……A,B……B”的句式。《宋诗选注》中指出了该诗与别诗在句式上的互文。
a.与前人在句式上的互文。
文中指出这种对仗的“A……A,B……B”句式“原是唐人五律里搬弄字面的伎俩”,并举例与唐人在句式上的互文现象。如贯休《怀周朴、张为》“白发应全白,生涯作么生”,其句式为“白……白,生……生”;又如《送僧游天谷》“眼作么是眼,僧谁识此僧?”其句式为“眼……眼,僧……僧”。再如李咸用《早秋游山寺》“静于诸境静,高却众山高。”其句式为“静……静,高……高。”
b.[WB]与后人在句式上的互文。
如谢翱《书文山卷后》“死不从公死,生如无此生”,其句式为“死……死,生……生”。
事实上都是应用的“A……A,B……B”句式。互文性理论认为不同的文本间本来就处于互相吸收互相作用的动态过程之中,文天祥在这里之所以能取得独特的效果,不仅由于其在该句式中加入了鲜活的元素,也在于该句式在反复使用中已经附属了强调和对比的意味。
5 意象上的互文现象
文天祥的《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一句中,其山河在而城郭非的意向,钱钟书指出是暗用了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和丁令威的“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犹是人民非。”里的意象。
事实上“物是人非”而引发人无限悲凉的意向,由来已久。
诗经时有《黍离》之悲,李白有“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之叹。李煜《虞美人》中感慨“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欧阳修《浪淘沙》中叹息“一从魂丧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都由“物是人非”而来。旧物如初,人事全非,由今忆昔,不禁悲从中来。如《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又如谢克家《忆君王》:“燕子归来依旧忙,忆君王,月破黄昏人断肠”,岑参《山房春事二首之一》“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再如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可见“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短短十个字,如此简洁的语言,却刻画出了如此悲凉的图像,其实与其他文本有关。诗中所刻画的山河虽在而城郭全非这种物是人非的意象,已经在众多诗歌中被众多诗人反复渲染过,人们一看到这些语句组成的“物是人非”的意象就会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无限的感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文本间存在的这种互文关系,才使得这短短的两句话、十个字,有了如此丰富的寓意。
6 意境上的互文现象
在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一句的注中,钱钟书曾提到宋遗老陈着《本堂集》卷三十一有一首七古,题为《夜梦在旧京忽闻卖花声,有感至于恸哭,觉而泪满枕上,因趁笔记之》”陈着梦到了以前的首都(当时已被金人占领),突然听到卖花的声音,心中感慨万千,乃至号啕大哭,醒来后发现已经泪落枕巾了。
卖花本身只是一种商业行为罢了,为什么陈着梦到卖花声会号啕大哭呢?原来卖花是旧京特有的一道人文景观,听到了卖花,就好像置身旧京,而今想想神州陆沉,不免感慨万千,怎能不痛哭呢?钱钟书指出该句与陈与义《怀天经智老而访之》的 “杏花消息雨声中”以及王季夷《夜行船》里的“小窗人静,春在卖花声里”,“意境也相近”。即认为其意境相近。都是杏花伴着春雨,在一声声卖花声中,春天来了。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在小楼听了一夜的春雨,明天一定有人在巷子里买杏花了。将春雨、杏花、春等意象联系在一起。《临安春雨初霁》中所营造的意境如《宋诗选注》中指出的那样在别的诗词中也已大量出现,该诗能营造此意境,不仅在于作者本人深厚的文学功底,更在于与别的文本的互动过程之中。杏花春雨,深巷卖花。这一意境的营造不仅仅是由那短短的两句话、十个字营造的。杏花、春雨、卖花之间的联系,和由此所营造的独特意境,在别的文本中,已经被别的诗人反复描写和渲染过,从而使这寥寥数语,就刻画出如此富于韵味的意境。
7 结论
《宋诗选注》中以丰富的例证和旁征博引的注释很好地揭示了原文本与别的文本在主题、表现手法、结构、意象和意境上存在的互文现象。互文性理论就是要求人们在进行文学鉴赏的过程中,要以开放性的眼光来审视文本,而不能以孤立的眼光来解读文本,因为任何文本都处在与别的文本互相作用的动态过程之中。《宋诗选注》通过对原文本与其他文本所存在的种种互文关系的揭示,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要深刻地理解和分析一个文本,就要充分关注原文本与其他文本的互文关系,从而极大地拓展了我们文学鉴赏的视野和思路。
〔参考文献〕
〔1〕 高 芳.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J〕.浙江海运学院学报,2007,(3):51.
〔2〕 Julia Kristeva.Bakthinele mot, le dialogue et le roman〔M〕.Paris:Seuil,1969:146.
〔3〕 Graham Allen.Intertextuality〔M〕.London:New York, Routledge,2000:125.
〔3〕 孙文宪.文学的互文性和无事乱翻书〔J〕.文学教育,2007,(6):7.
〔4〕 秦海鹰.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J〕.外国文学批评,2004,(3):29.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浅谈人本心理学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04-26
探析农村中学学生心理障碍诊断及矫治04-26
浅谈心理学原理在中学语文背诵课文中的渗透04-26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探索——朋辈心理辅导04-26
浅谈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04-26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探究04-26
浅析鱼跃前滚翻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分析04-26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初探04-26
浅谈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与排除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