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观照下的《静夜思》两译本评析

时间:2024-04-26 15:52:29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 要〕 诗歌是融信息、美感和表情功能于一体的一种文学体裁。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为向导,分析许渊冲先生和翁显良先生的《静夜思》两译本在信息、美感和表情方面的功能对等,旨在洞察不同译者对原诗的不同解读及他们的翻译风格。

  〔关键词〕 信息功能;美感功能;表情功能;功能对等;评析

  Abstract:Poetry is a kind of literary style which is the fusion of informative function, aesthetic function and expressive function. Guided by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of Nide,this paper analyses and comments on two different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Li Bai’s poem “Nostalgia”,which are translated by Xu Yuanchong and Weng Xianliang, from three aspects i.e.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information, aesthetics and expression.It aims at perceiving different traslators’ understanding to the original poem and observing their translation style.

  Key words: informative function; aesthetic function;expressive function;functional equivalence 
  
  诗歌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饱含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象征、拟人、反复、重叠等表现手法,更集中概括地表现诗人情思,语言生动、凝练,富于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作品〔1〕。在英汉诗歌互译中,由于英汉民族在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同时英汉诗歌节奏各有规律,形式各有特点,要想使译文受者充分感受诗歌所传达的信息、美感和表情功能并非易事。 笔者认为诗歌翻译时必须注重信息、美感和表情功能对等,才能算是成功的译本。
  “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是奈达在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Bible Translation(1986,与冉•德•瓦尔德合着)中提出来的〔2〕43。功能对等的实质是体现在原文和译文的读者对原文和译文的理解和欣赏比较之上的。翻译力求朝着“最高层次对等”靠近,而“最低层次对等”则是最基本的要求。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尽量追求译文与原文最大程度上的相似,以实现功能对等。
  笔者现结合奈达的 “功能对等”论对唐诗人李白《静夜思》的两译本做一些比较。
  
  一、《静夜思》原诗解读
  
  本诗是首千古传诵的名篇。平实朴素的语言,生动地表现出游子的思乡之情,全诗仅20个字,从时间、环境、气氛及对人物的细微动作的描绘,写出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语言明白,音韵流利自然,似信手拈来,毫不费力,但却又含蓄深沉,引人深思。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参照贺梅龙先生对《静夜思》一诗的解读,我们可以这样分析李白的这首诗〔2〕137:
  信息功能:
  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美感功能:
  诗作平仄相间,音韵和谐,富于美感。诗行中“明月光”对“地上霜”,“ 举头”对“低头”,“ 望明月”对“思故乡”,押abab元韵。 诗中更有“疑”、“举”、“望”、“低”、“思”五个动词赋予了诗文动态美。
  表情功能:
  一、二行实写物,虚写人。一个他乡游子静夜难眠,才睡又醒,看到透过窗户泻在地上的月光却疑为秋霜。待他完全清醒过来,“疑”不复存,目光便自然而然被明月牵去了。睹月怀乡思人,沉沉地低下头去,陷入了无可排解的思念中。见“月”而疑“霜”,由“举头望”而“低头思”,具体而灵活地记录了诗人的内心活动流程。“思故乡”三个字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练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他乡游子完整突出的形象。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译本对比分析
  
  (一)译文摘引
  以下是关于《静夜思》的两种译本
  ——许渊冲 译
  A Tranquil Night
  Abed, I see a silver light,
  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①147.
  ——翁显良 译
  Nostalgia
  A splash of white on my bedroom floor.Hoarfrost?
  I raise my eyes to the moon, the same moon.
  As scenes long past come to mind ,my eyes fall again on the
  Splash of white , and my heart aches for home①148.
  [FQ(2。45(+227mm,1),DY-WZ]
  [CD#F14]
  [HT6SS] ① 参见郑延国着《中西译学理论概述》,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2006年内部印刷版。[FQ)]
  
  (二)译本对比评析
  (1)信息功能对等。原诗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二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许文用形容词“abed”译出“床前”,然后分别用两个主谓句把 “明月光”译成“I see a silver light”,把“疑是地上霜”译成“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意思清晰明了;翁文则用名词短语“a splash of white on my bedroom floor和“hoarfrost?”由“月光”想到“霜”, 用一个“?”道出诗人心中的疑问。一个“?”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使诗人当时如潮的思绪跃然纸上,让读者读来如临其境。原诗三、四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许文用两个动词词组 “looking up”和“bowing”译出“举头”和“低头”之意,而用两个主谓句译出了“望明月”和“思故乡”,在最后一个主谓句中,为了使诗文押韵,许文采用了倒装;翁文则用“I raise my eyes to the moon ,the same moon.”表达了作者当时的心境——“睹月怀乡”,于是就出现了“[ZZ(Z]As scenes long past come to mind,[ZZ)]my eyes fall again on the /Splash of white , and my heart aches for home.”原诗中尽管找不到对应的表达划线部分的词 ,但句中隐含有此意。两译文中“aches for home ”与“be drowned in homesickness”的译法各有千秋,把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2)美感功能对等。诗人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刻的内容。“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味。音韵和谐,富于美感的诗句在译文中均有体现。许文的译文采用了英诗格律体的译法,译文四行,押abab元韵,在音韵美感方面达到了与原诗的功能对等;而翁文的诗则采用的是散文体形式,译诗措辞优美,激越动人,彻底摆脱了原诗形式上的羁绊,译得清新雅致,深得原诗神韵,再现了原诗的景外之情,诗外之意,与原诗达到了“神韵”的功能对等。
  许文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行译成 “Abed, I see a silver light”, “abed …light” 和“床……光”在形式上与原诗对等,第二行译成“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正好“a silver light”对“frost aground”。原诗三、四行对偶句,用词简约,但词语之间逻辑关系非常清楚。“举头望”与“低头思”两个动态意思的词语,不仅仅描绘了肢体动作,由此可看出诗人的内心活动,刻画出了此时此景诗人的内心世界。许文用“Looking up”和“Bowing”形成对仗,与原文达到了美感功能对等。 “望”在这里用的是“find ”,译者用“I find the moon bright”译出了 “望明月”,使心中的疑虑全消,而bright正好与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行的light 押/ai /的元韵。面对如霜的秋月,诗人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家乡,陷入了深深的思乡之中。“思故乡”在许的译文中用了一个倒装句“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drowned”与第二行的“aground”押/au /的元韵,译文形成了abab的韵脚,符合英文格律诗的要求,体现了译文的韵律美,而且保持了原民族文化特征,达到了与原诗形和音的美感功能对等。
  翁文立足于一种意境的营造和渲染,译出了原文所隐含的精细微妙之处,使画面更鲜明,使译作更易于接受,从而突显主题——my heart aches for home。郭沫若曾说过:“是诗的,无论写成文言白话,韵体散文,它根本是诗”〔2〕。翁文把这首唐诗绝句译成了散文体,虽没有了形式的对等,但读者易于直接体会到诗的意境,仿佛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原诗一、二行在译文中化成了两个名词短语,简洁而达意;用一个“?”把“疑”字化为了诗人的心理思维过程,有一种灵动的美。而在三、四行,翁先生却不惜笔墨 ,把原诗译成了两个长句,把原诗隐含的意境化作一行行文字,使译文受者更易于读懂原诗人要表达的情感。“I raise my eyes to the moon”的字面意义已经体现了“举头望明月”,但翁文在后面加上 “the same moon”,意在表达诗人的内心活动“同样的明月,却有不同的心境。远在他乡,回想起过去的一幕又一幕,不觉倍感心痛——思乡之痛”,这句话突显了诗人当时所处环境。于是紧接着就是“my eyes fall again on the/Splash of white , and my heart aches for home”。 翁文用 “my eyes fall again on the splash of white”译出“低头”,而此处的“the splash of white”与前面的“A splash of white”形成照应,体现了译文的形式美。笔者以为翁文比许文更能表达原诗的意境。且看最后一句“my heart aches for home”,笔者以为只要是有过漂泊他乡经历的人读到这个句子,都会有一种 “心痛”的感受——思乡之痛。翁文透过诗行内在的律动,让人感受到诗人灵动的情怀,重现了原诗的神韵,求得在美感功能上的对等。
  在美感功能对等方面,两译文各有千秋,许文能感受到其中的韵律之美,而翁文给人一种意境美。
  
  (3)表情功能对等。在中国民俗和古典诗歌中,月亮是团圆的象征,正如: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这些都是借月思乡的佳句,凝望月亮,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古人常借月来写对故乡、故人的相思之情。可见在传统文化中,人们赋予“明月”太多的情感,太多的相思与愁苦。“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圆月生相思,残月生离愁,望月思人,寄情于月是人之常情。 诗人李白借着平淡浅显的文字,清晰地刻画出了客居他乡的思乡情怀。
  《静夜思》是李白客居他乡时所作,诗文一、二行实写物,虚写人,从“月光”到“秋霜”,用一个“疑”字凸显了诗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实现了由写物到写人的转换。三、四句重点突出了人的活动“举头望”和“低头思”,诗人借明月传思乡之情,全诗字里行间涌动着诗人如潮的思乡情绪。
  原诗以“静夜思”为题,“静夜”为诗作的写作背景,而 “思”则为全诗的主线。许文在译诗题时用的是“A Tranquil Night”(宁静的夜),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原诗寓情于景的美感在译者的诗题里得到了很好地诠释。而翁文则用“Nostalgia”(怀旧情绪),突出了主题 “思”。今夕何夕,月色如霜,虽然四下里没有一点声音,而天上的明月和地下的月光却好似在无声地倾吐着什么,使得诗人的内心再也无法平静了。翁文中正好把诗人触景而生的伤感情怀表达了出来。
  许文的一、二行译文中“a silver light”,“ frost aground”,疑“银白色的光”为“霜”,在第三行里得到了答案“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当“我发现明亮的月亮”自然就解答了心中的“疑”,却由此激起了“我对家乡的思念”——“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而“drowned”更是点睛之笔,让人感到诗人在月夜思念家乡的情景如同身受。而且“drowned”也让人有一种在思乡之情中快要窒息的感觉,烘托出了诗人“睹月思乡”的那种难以言表的情怀,译文如同原文,语言自然清新而寓意深厚。
  翁文的一、二句用“A splash of white on my bedroom floor. Hoarfrost?”用“?”把“白色的光”和“霜”连起来,译出了诗人当时心中的疑惑“那白色的一片是霜吗?”,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诗人在自问,突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译文三、四行为“I raise my eyes to the moon, the same moon./As scenes long past come to mind ,my eyes fall again on the/Splash of white , and my heart aches for home.”把原诗中那些“不言而喻”的内隐成分转变成了文字——“the same moon”,“ As scenes long past come to mind”,译者在此竭力寻找洒落在字里行间的诗人当时的心理活动特征,以此揣摩诗人作此诗时的周边环境,并发挥译者审美主体的作用,加以渲染,把原诗的表情功能展露无遗〔3〕。译文中“my heart aches for home”比原诗的“思故乡”更真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三、结语
  
  通过对《静夜思》两译文的对比评析,不难发现,诗歌翻译的确是一件高难度的事。诗歌在信息、美感和表情方面很难实现完全的功能对等。笔者认为许文不仅在信息、美感和表情方面紧随原文,多采用直译的方法,保留了与原诗一致的风格,而且真实地传达了中国文化的那种丰厚底蕴。而翁文采用的是散文体,从各方面来说都相对自由,但深层意义却与原诗相通,其气氛的营造与意境的创设,体现了原诗的精髓。两种译文可谓各有特色,难以评定孰好孰坏。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论可以作为我们进行翻译实践的指导原则,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力求信息、美感和表情功能对等,只有这样才能译出好的译着。
  
  〔参考文献〕
  
  〔1〕 廖国强.英汉互译理论,技巧与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211.
  〔2〕 金春笙.汉诗英译“形式对等”重要性之我见 〔J〕.中国翻译,2007,(2):33-37.
  〔3〕 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214.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探析教育心理学在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04-26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探索——朋辈心理辅导04-26

浅谈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04-26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探究04-26

浅析鱼跃前滚翻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分析04-26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初探04-26

浅谈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与排除04-26

简析学生心理障碍及其克服中的教师因素04-26

简析体育教学中女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调控04-26

简论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对策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