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综述了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主要包括: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加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教育。最后,提出了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保障机制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职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日益纷繁复杂,必然会对中职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影响。当他们在学习、生活及社会适应等方面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许多中职学校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甚感棘手,感到课难上,事难管,而且在观念和行为上存在误区。学校也因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设了心理咨询教师开展心理咨询指导,但效果不明显。正确认识当前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深入思考相应的对策对于做好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中职学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和实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
心理问题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渐进性,不易被及时觉察。所以,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地疏导,导致问题越积越多。而一些中职学校领导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认为只要学生别出大事、别走极端就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干多干少无所谓。正确地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中职学校要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层面,提高到培养全面素质人才的思想高度。
(二)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
1、厌学 学生的厌学情绪大、不少职校生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怎样
科学、有效的学习,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相当一部分职校生对学习过程、学习活动和自己的学习习惯缺少必要的反思自省意识,不懂得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不懂得如何进行学习成败上的合理归因。因为不会学因而学不好,由学不好到不愿意学,最后发展到厌学、甚至逃学。
2、焦虑 一是学习引起的焦虑。不少职校生读不进书又不得不读书,在家中瞒着父母,在学校应付老师,对学习有着摆脱不掉的心理压力。对考试或某些学科、课程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二是就业引起的焦虑。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职生在择业过程中,常会出现种种惶恐与不安,产生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从而导致心理焦虑。
3、自卑
中职生在学习上表现为自觉性和主动性差、学习成就感少。学生的学习期望与现实差距大,使职业认同(或角色认同)度低,影响了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厌学情绪大;感到读职业学校是“无奈选择”,自卑感较重,成才期望值低。
4、抑郁
面对当今社会的文凭歧视和社会偏见,以及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个别中职生感到巨大的压力。在情绪上通常表现为悲伤孤独、消极颓废,对人生前景持悲观消极态度。在人际交往中有害羞、不安、尴尬、笨拙等反映。
另外,中职生不健康心理还表现为吸烟、酗酒、打架斗殴、瘾性上网等不良行为习惯。
以上现象表明,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不到位
当前,一些中职学校制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有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同度不高,主要问题在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单调,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途径单一: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等: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跟踪不及时,针对性不强:没有建立长效机制和一套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在于,搞活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体系。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对策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坚持整体性原则,要求各方面协调配合、相互支持,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及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性情。
首先,发挥职业学校的特色,结合各种专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各种技能竞赛、文体表演、模拟操作、社会实践,等等,既增加了学校生活的情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能力。活动中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坚韧、勇敢、细心进取等优秀品质,锻炼其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注意力、观察力,促进人际交往合作能力。其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对学校和班级的情感和责任,使他们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另外,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师生平等对话情感交融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化解和心理健康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课属于活动课程,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真实的心理体验,掌握实用的心理知识和心理调节技术,来促进心理健康地发展,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的教学和训练,如,自信心、情绪控制、语言表达、就业心理调适等。着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同时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心理教育活动相结合。如:采用情景式、讨论式、模拟式、现场咨询式等多种方法,注重训练一些心理实用技术,如心理放松训练、对自卑者的自信心训练、对抑郁的合理认知技术训练、就业心理指导训练等。
同时,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每位教师都要善于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减轻其心理压力,淡化其自卑感;通过运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由于网络具有隐蔽、虚拟性,学生处在一个宽松无需戒备的交流环境中,便于把自己的压抑、苦闷、困惑倾诉出来,也便于学生就一些敏感的问题向老师求助。如,利用学校已有网络资源,开设资源共享的心理网站,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知识、缓解或调适心理压力的技巧以及提供心理健康测试或实施心理健康调查等等;开通网络咨询热线实现师生心灵互动。学生不用担心和害怕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会暴露在大家面前,能真实地表述自己的问题和期望,从而弥补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保证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四)加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教育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起他们的参与兴趣和活动热情。引导学生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组织,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自助活动,如:举办心理知识宣传周、优秀心理健康征文、趣味心理游戏对抗赛、心理摄影比赛、心理漫画展,组织学生自编自演心理剧等,强化学生的自觉参与意识,使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意识深入学生人心,营造校园健康活泼向上的心理气氛。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复仇者的焦虑04-26
《牡丹亭》与宗教智慧04-26
拒斥中的两极悖反04-26
妙在离合之际04-26
对新时期文学的一种历史性反思04-26
美国黑人梦与兰斯顿·休斯的短诗“哈莱姆”04-26
劳伦斯对人性的探索04-26
《豳风·七月》中的时间结构与时间意识04-26
矛盾的《情人》 矛盾的杜拉斯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