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这是大势所趋,也是执教者义不容辞的职责。笔者理论联系实际,从教学目标、教学氛围、教材因素、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第二课堂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探索出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情感教育、赏识教育,挫折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一些方式、方法,以期推动高校的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理性和深度展开。
关键词:外国文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为了摸清师专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以便对症下药,茂名学院高州师范分院《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的行动研究》(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动研究》的子课题)课题组于2008年10月对本校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理健康普查。普查结果表明,近年来我校学生普遍存在如下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健康障碍:胆小怕事,自卑自负;患得患失,遇事怯场;过度自尊,放纵任性;斤斤计较,嫉妒心重;心胸狭窄,自私自利;认知敌对,情绪反感;意志消沉,凡事狐疑:孤独悲观,苦闷压抑;希望上进,缺乏毅力:情绪偏激,难以自控;虚荣心强,承受力弱;渴望性爱,讨厌校规,等等。这就告诫我们,师专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对他们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是刻不容缓;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行动起来,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自的学科教学中去,在教学学科知识的同时,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前人说,文学即人学。在众多的学科中,文学课程是最贴近生活、最具人文性的学科,因而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文学课程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了文学课程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现简述之,以求抛砖引玉。
一、整合教学目标,渗透心育内容
教学目标是教学行动的指南。它决定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质量规格和水平。传统的教学目标多偏重知识的传授,致使教学实践往往只重视对人的认知、智力、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忽视学生心理、人格的整体发展,认为只要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得好,智力水平高,思想品德好,其心理、人格自然就会健康起来了,因而长期以来,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得无足轻重。如今素质教育已启示并要求我们必须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整合,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过程及方法、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确立课堂教学目标,从而完成对学生的较为全面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影响和铸造。为此,我把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逐步完善学生的人格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将认知、智能、情感等多种元素融为一体,并一一落实到每章节的教学过程中。
外国文学是高等院校中文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就师专的现用教材来说,其教学内容丰富(包括文学史上下册、作品选3册),范围广泛(几大洲的文学发展情况和近百个著名作家及其作品),难点众多(各章节均有),教学时间却比较少(一般只教学两个学期,每周4节课)。为了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将政治思想目标、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心志目标、审美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并实施了目标教学法,此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着这些目标,采取一切手段和方式方法进行导练,让学生时时处处都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始终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既获得知识和技能,又受到完美人格的熏陶。
例如,教学《荷马史诗》一节,我首先引入课题、出示教学目标,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复述特洛亚战争故事和战争结束后伊大嘉国王奥德修回国途中在海上漂流了10年的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荷马时代的人们对战争的态度、对人生的看法、对敌人的立场和自己对首部欧洲名著艺术价值的认识。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们不仅了解了荷马史诗的形成及其基本内容,而且理解了古代的战争观念、英雄观念和道德观念,为了解人类童年的风俗人情、思想观念、理想情操打开了一扇窗口。也认识了史诗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同学们都纷纷感悟到了作者和文本中英雄人物对困难的态度、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生存的强烈渴望,懂得了应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不幸,提高了自己的人文素养,升华了自己的情感,获得了求知的动力。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创设和谐氛围,渗透人格教育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无论是知识、技能还是情意因素,都必须经过主体内化才能养成,这就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课堂教学中必须创设激发兴趣的情境,营造愉悦、民主、活跃、和谐的学习心理气氛。这就要求教师要信任、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平等、宽容的态度,积极鼓励学生,使学生能够轻松自如地参与教学活动。
为了创设良好的课堂生态环境,我注意了如下几个环节。
一是组织课前3分钟演讲。演讲是情感的倾诉、才识的展示的重要途径。我组织学生按学号顺序每节课由一名学生在课前进行3分钟演讲。曾先后以尊重、平等、民主、宽容、挫折、乐观、竞争、合作、团结、自信、自卑、自责、发展等话题让学生轮流登台讲演。这既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又促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是课堂导入。有人形象地把一堂课的开头说成是教师送给学生的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束鲜花,视为教学的“基调”。为了送好这束“鲜花”,每节课在学生3分钟演讲之后,我就根据所教文本的情感因素,或谈话,或质疑,或讲小故事,或诵读诗词,引导学生进入教材所蕴含的情感之中。
三是课堂辩论会。外国文学有很多值得争议的问题,如荷马与史诗、但丁的宗教观、莎士比亚化、歌德的流派论、巴尔扎克的双重人格、雨果的人道主义等等问题长期争议不休,我让学生分成两大组进行正反辩论。这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论辩能力,另一方面又得到了心理锻炼。
良好的学习心理氛围是培养学生完美人格的基石。在这个基础上,我从三个方面渗透人格教育。
其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大量人格因素来进行人格培养。现用教材就是以古今海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为载体,呈现给学生丰富的人格教育资源。通过情境设计,让学生在思考、讨论、答问中体会文本的真正内涵,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其二,引导学生领略作家的人格魅力,自觉学习其优秀人格。《外国文学名著选介》中的每一部作品都出自名家之手,这些名家除了其作品的形象可感天动地外,其人格也如日月之光辉,作品的艺术魅力和作家的人格风范交相辉映。我就紧紧抓住这个契机,通过多方引导,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其三,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向美好的人格方向发展。我不慎摔伤了脚,穿不了鞋,整个严寒的冬天我就赤脚上课,而且课后辅导也从未因此而缺勤。学生个个都感动得热泪盈眶,以至有相当多的同学把我尊为心目中的偶像。这就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功。
三、挖掘教材因素,渗透情感教育
“人文性”是文学课程的一大特征,文以载道、文以载情是文学教材的重要任务,因而情意目标在文学教育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文学教学必须回归“以人为本”的主题,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在品读经典中,激活学生与作品、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引发学生心灵的呼唤、情感的进发和智慧的启迪,从而积淀成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个人精神境界。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外国文学历史悠久,流派众多,作家作品浩如烟海。我们只要走进教材,翻开作品,就可以感受到那些名家名作中无不洋溢着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对大自然的真挚情感,字里行间蕴涵着或优美典雅,或清丽委婉,或崇高悲壮的美感。我们教学外国文学,无非就是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达到“其言皆出于吾之口,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的境界,引起心灵的共鸣。
情感因素在外国文学中,可以说无处不有,无时不在。我主要从分析文学流派的思想倾向和赏析名著的思想意义、人物形象及艺术手法等方面入手进行挖掘。
就文学流派来说,所有的沙龙、思潮都显示出了强烈的思想情感倾向。如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反对教会神权:古典主义主张国家统一,拥护王权;启蒙主义主张民主、平等,反对宗教迷信;浪漫主义重在描写理想,赞美大自然:感伤主义着意刻画人的内心活动和描写人的不幸遭遇;批判现实主义则强调揭露社会的矛盾和黑暗现象,等等。通过引导比较、分析,学生就自然产生了自己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感也得到熏陶和培育。
就文学名著而言,作品所反映的主题,所塑造的典型形象和所采用的艺术手法更饱蘸著作家强烈的感情色彩,其艺术魅力光芒四射。例如,歌德的《浮士德》,作家用启蒙主义思想塑造了“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浮士德,集中描写了主人公不断追求理想的全过程。这个过程经历了知识悲剧、生活悲剧、政治悲剧、美的悲剧和事业悲剧5个阶段。传达出作品的基本主题就是:人能否克服自身的矛盾和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实现人生社会理想。主人公浮士德是欧洲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的典型,也是文艺复兴以来数百年间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启蒙思想家和理想王国开明君主的象征。通过他一生不懈的探索,充分表现了他坚毅不拔、奋勇进取的品格和永不满足、积极向善向上的美德。这些无不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与激励。另外,作家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将浓厚的抒情色彩和辛辣的讽刺相交织,淋漓尽致地描写了“城门外”的良辰美景和“幽雅的境地”、“高山”的宏伟壮丽,使之与魔鬼梅非斯特丑恶的内心世界形成鲜明的对比:作家60年(1771~1831)着一书的壮举,也给学生无与伦比的强烈心灵碰撞。在分析作品时,通过教师的渲染,作品中的丰富情感就输进了学生的心田,从而形成高雅的情操和高尚的人格。这种情感教育比那种耳提面授的思想说教和枯燥生硬的道德灌输,显然更加亲切,更加深入人心。
四、巧用阅读疗法,渗透赏识教育
心理学中有一种治疗方法叫“阅读疗法”。它首先由心理咨询者针对个体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当的读物作为媒介,让当事人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新的认知,并与咨询员一同讨论、交流互动,使当事人获得领悟,进而有效地解决问题。英格兰布里斯托尔大学的教授医生们,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阅读文学作品比吞服药丸能更有效地治疗焦虑症和抑郁情绪。”根据这个原理,结合学生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护的特点,笔者在阅读教学中经常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外国文学规定师专生要阅读200多部作品,光是选进教材《外国文学名著选介》一书的就有68部。为了解决时间和阅读量的矛盾,为了能让学生广泛地阅读,并挖掘文学作品的人文素养,从阅读中获得更多的感悟,我要求每位学生每学期只精读其中一部长篇大作,其余的就带着需解决的心理问题去浏览。精读的作品通过抽签的办法来确定,即同桌的2人抽到一部作品后,就反复细读该作品,待到教学该作品所在的章节时,就让他们一个人分析该作品的写作意图、思想意义和作家的情感倾向,另一人分析其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至于课外作品的阅读,则采用文学沙龙研讨的方式,也要求每个学生重点分析一部作品,其余的则泛读。当学生在阅读、讨论、分析作品时,只要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就马上给予表扬、充分肯定,并当即评分。许多学生都激动得泪流满面,为取得进步而自豪。此外,对于一些情蕴深邃需要借助诵读方可体悟的名篇或其片段,我通过范读或指导学生诵读,读出节奏、读出意境、读出感情、读出美感,变无声的文字为有声有情的语言,让学生在获得成功喜悦的同时,受到强烈的艺术熏陶,自然进入审美的情感之中。
五、改进教学方法,渗透挫折教育
实践证明,凡是成功者都是意志坚强者。正如一句歌词所说的那样:“没有人随随便便能够成功”。意志坚强者能理智地面对困难和挫折,想方设法排除万难,千方百计克服挫折,进而实现预定的目标。所以,课堂教学除了多鼓励、多赏识外,还必须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人为地设置障碍制造挫折,以训练学生对逆境的承受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打击其骄傲情绪,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多种探索。
采用启发诱导或搭桥引路法,让学生从“扶”到“放”中学会灵活自主地学习。如在文学名词解释教学中,我点明可从时间、地点、性质、主要内容、主要体裁、代表作家作品、艺术特色及其地位影响等8个方面归纳后,即举一个范例,然后就让学生独立解释其他文学名词,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在教材中,没有一个名词是具备了8个要素的。学生就得翻阅其他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这样就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但学生却非常乐意而为之。
运用比较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纵横比照和讨论,探求各国文学的特点及重要作家的艺术成就。如中外文学比较探讨,欧洲和美洲文学比较探讨,欧洲各国文学比较探讨,美洲各国文学比较探讨,同一个作家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比较探讨,不同作家的作品比较探讨,等等,任何教材都没有答案,这让学生吃尽了苦头,但他们个个却乐此不疲。
对于典型人物形象的分析,我引导学生运用四步分析法。即: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步,从总体特征上指出人物属于什么典型;第二步,通过人物的活动、心态、个性、经历说明他为什么是这样的典型;第三步:分析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揭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发展进程:第四步:联系作家本人的思想观念,揭示作家与作品人物的关系。教师做示范后,就让学生登上讲台运用这四步分析法由半独立到独立分析人物形象,以逐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磨练其意志和毅力。一些平时较为软弱的同学,通过分析典型形象后就像其分析的人物一样逐渐坚强了起来,而原先坚强者则更坚强。
至于戏剧剧本的教学,我则把研究性学习法、问题发现法、情景教学法和分角色表演法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细读文本和熟记名词之后,揣摸人物的心理变化,分角色表演其中的片段或某一场戏。如教学《俄狄浦斯王》的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场、《威尼斯商人》的第四幕、《伪君子》的第四幕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场,等等。我都综合运用了这些方法进行导学导练。学生们知难而进,就算失败了,也流露出享受战胜困难的喜悦。
平时我还注意有意识地给学生加压力,鼓干劲。促其奋进。如规定每人每期要完成200万字的阅读量、撰写3篇小论文、制作1个以上的多媒体课件、每学习一章完了之后开一次讨论会,让学生通过自学或合作交流,比学赶帮,共同提高,从而锻造其坚定的意志品质和培养团队的协作精神。
六、延伸第二课堂,渗透自我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大学阶段是人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人的独立性、自主性、自觉性己基本形成,此时把激发学生的自我心灵的反省和监控,作为第二课堂中心育渗透的核心,是恰到好处的。那么。怎样在第二课堂的活动中渗透自我教育呢?可以说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我主要选用如下几种。
一是作文渗透法。作文是个体的劳动,是学生内心活动反映的一个途径,它可直接表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认为,作文要写出“形”并不难,而要写出“神”则非常不易。这里的“神”指的是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观点、意境等,它的感染人、教育人的力量,取决于作者的人格力量。因而把作文与育人相结合,就可在写作过程中让学生不断增强认识自己内心世界和管理自己内心世界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战胜自我和超越自我。几年来,我要求每届毕业班的同学都要结合外国文学的内容和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几篇题为《浮士德精神给我的启示》、《我与高尔基比童年》、《保尔·柯察金在我心中》、《再见了,四大吝啬鬼》的小论文,以及完成4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我还指导学生办手抄报,办期刊《画沙》和《鉴水潮》,出自编书、当编辑,编演课本剧等。通过这些写作活动,同学们在激扬文字、针砭时弊的同时,痛快淋漓地宣泄情感,入木三分地剖析了自我。效果显而易见。
二是日记、随笔渗透法。日记、随笔更是学生情感的反光镜,是师生沟通的桥梁。有学者认为,人需及时宣泄,这样就可充分缓解人的心理压力,调整消极情绪,达到心理平衡。我要求学生天天写日记或随笔。学生们在笔记本上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暴露无遗。我及时翻阅,及时与之促膝谈心,及时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的情绪得以转移、情感得以升华。
三是名言警句渗透法。名言警句也是学生心理保健的“绿色通道”,它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体现着丰富的哲理。外国文学教材所选的作品都是世界文学库中的精华部分,里面的名言警句汗牛充栋。我组织学生经常搜集,反复背诵、定期交流。学生们深感受益匪浅。
四是演讲比赛渗透法。作为教研室主任,我经常与学生科、团委会、教务科等部门一起,面向全校学生,举办一些励志性的演讲比赛,从正面引导学生走好自己的人生路。近年来,我们举办的此类演讲比赛有《弘扬“四自”精神,争当文明标兵》、《我的苦乐观》、《金钱、地位在我心中》、《走自己的路》、《爱我母校,兴我高师》、
《我的大学生涯》、《我的终身从教构想》,等等,这对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向善,无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此外,我们有时也运用书法比赛渗透法、游戏活动渗透法、辩论会渗透法、社会调查渗透法、教育实习渗透法、读书报告会渗透法、人物访谈渗透法,等等;所有这些,也是行之有效的。
上述就是我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思考与尝试。实践证明,将文学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融为一体,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还是值得推广的。诚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学科渗透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美的。我们只有不断探索。不断改革,不断创新,才可以达到知识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双重效果,从而不断地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牡丹亭》与宗教智慧04-26
拒斥中的两极悖反04-26
妙在离合之际04-26
对新时期文学的一种历史性反思04-26
美国黑人梦与兰斯顿·休斯的短诗“哈莱姆”04-26
劳伦斯对人性的探索04-26
《豳风·七月》中的时间结构与时间意识04-26
矛盾的《情人》 矛盾的杜拉斯04-26
《红楼梦》在日本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