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传记文学:阐释与批评》忠实而又细致地记述了中国传记文学研究从“荒地一片”到新芽遍野,到枝繁叶茂的欣欣向荣的全过程,可说是目前中国年轻学人介入传记文学研究的入门指导书。
〔关键词〕 传记文学:阐释与批评;传记文学研究;引路标
Abstract:Literary Biography: [WTBX]Theory & Comments[WTBZ] by Pr. QUAN Zhan wisely witnesses the thriving and prospering process of the research of literary biography in China. This scholarly work can be a most helpful guidebook to those who would devote themselves to the related field.
Key words: literary biography; theory & comments; the research of literary biography; signpost
新世纪之初,我国出版了法国学者勒热讷的《自传契约》中译本。译者杨国政在序言里说:“目前在中国,自传文学的研究正像当年勒热讷涉足该领域时一样,仍是荒地一片……”〔1〕当时,不但中国的自传文学研究如此,整个中国传记文学研究景况相似,“缺乏严肃的传记文学批评”〔2〕。(这里,中国传记文学研究有两层含义,一是,以中国传记文学文本为对象的批评研究,二是中国国内研究外国传记文学的理论构建。)七年之后,中国传记文学研究景况如何?笔者以为已日渐繁荣,日渐深入,自成体系。何以见得?《传记文学:阐释与批评》便是明证。这是因为《传记文学:阐释与批评》最突出的特点是梳理。这本专着不但梳理了中国传记文学批评理论的基本要素,不但梳理了中国传记文学文本的归属,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忠实而又细致地记述了中国传记文学研究从“荒地一片”到新芽遍野到枝繁叶茂的欣欣向荣的全过程。如果说《传记文学:阐释与批评》是目前中国年轻学人介入传记文学研究的入门指导手册,那也毫不夸张。
中国传记文学研究概观:三年前,全展教授出版《中国当代传记文学概观》,好评如潮。三年后,这本《传记文学:阐释与批评》不妨理解为其姊妹篇,或可另曰《中国新世纪传记文学研究概观》。首先,其“理论阐释”部分便囊括了所有传记文学文本研究不可回避的基本理论问题。遍观中外传记的最初归属,无一不被划分为史料范畴,将其作为一种文学派别来研究是“批评界对传统主流文类如戏剧、诗、小说的拓展,到今日已有‘枯竭’之势,因此有意另辟疆域,研究原本较不受人重视的文类”〔3〕。所以,真实性和历史性是传记文学研究与生俱来的“原罪”理论。要想介入传记文学研究这一领域,“真实性”与“历史性”理论是两个无法绕开的门槛。如何迈过这门槛,《传记文学:阐释与批评》为我们做了示范。既然是把文学性作为传记的研究重点,那么其文学特征成为进入传记文学研究大观园的第二道门楣。“语言艺术”与“文学样式”是研究任何文类的基本功课。传记文学因具体的文本不同而语言风格各异,然而作为同一种文类,各种文本语言特色有其共性。了解其共性,才能更好地评判具体文本的特性。真实性历史性也好,语言艺术特征也罢,这些基本原理都基于传记文学这一“古老、独立的文学样式”。不了解这一文学样式,其他就无从谈起。正如有好的文笔能成为文体家却未必能成为小说家一样,因为小说不单是语言的艺术,它还包括情节、主题等其他最核心的要素,进行传记文学创作也要有基本的理论要素。讲述了这么多的理论,还怕初入门者不明白,干脆给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如何运用这些基础理论,此例便是“亦史亦诗 史诗兼容——试论影视传记片的美学特征”。用心良苦!
中国传记文学研究资料汇编:南开大学著名学者朱一玄的主要著作有:《水浒传资料汇编》、《三国演义资料汇编》、《金瓶梅资料汇编》、《聊斋志异资料汇编》、《儒林外史资料汇编》、《西游记资料汇编》、《红楼梦资料汇编》、《明清小说资料选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等。 朱先生的这些著作的意义经历了时间的检验:“朱先生著作的学术价值,最初是不被认可的。学界认为《资料汇编》不是学术著作……而朱先生的《资料汇编》却是永垂不朽的。因为历史可以涂抹,历史资料既不能抹掉,也不能篡改,所以是永存的。”〔4〕而这些成果却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的,为专项研究的学者提供了诸多的方便。《传记文学:阐释与批评》最突出的学术意义也是如此,其第二板块“现状研究”不妨作为中国传记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来使用。因为这部分是作者做足了功课,对当代中国传记文学文本与新世纪中国传记文学研究进行了“微观细化与宏观整合”〔5〕。虽说是资料汇编,却不乏一位成熟学者的真知灼见,因而其对后辈学人的指导意义也是双重的,因其具体而微地列举了中国当代各个时期的不同种类传记文本,所以为年轻学人省下了搜集文本的时间,其中的理论阐释又为具体文本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多方位的视角。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传记文学:阐释与批评》的资料汇编角色体现得更完整的是“当代:传记文学理论研究与批评态势”和“新世纪六年传记文学研究述评”两篇。前者悉数了中国当代致力于中外传记文学研究的知名学者,并客观中肯地论述了他们著作的特点与意义,而后者则主要是对新加盟传记文学研究这一领域的新人新作的推介,哪怕是不起眼或者很稚嫩的批评文章也被搜罗来并呵护有加地予以鼓励,从而使整个传记文学研究闪放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正是由于这样细心的梳理和汇总,中国的传记文学批评开始有着精彩纷呈的气象,让人从中看出希望与未来。所以,称《传记文学:阐释与批评》的作者为“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位认真而系统地点评中国传记文学理论的学者”〔2〕是再恰当不过了。这样一位学者的专着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传记文学研究的丰富翔实的资料索引。
中国传记文学文本批评范本:传记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有了,传记文学批评的资料有了,那么到底如何从研究者的专业角度批评具体的传记文学文本呢?这是《传记文学:阐释与批评》第三部分“文本批评”要解决的问题:视角独到,直切要害。《价值掩饰不了缺陷——评刘晓庆?我的自白录?》便是典型一例。自传的特定主题——追问、揭示自我——决定了“我”的真相就是自传的真相。如何还“我”一个真相?如何还自传一个真相?这是自传写作者与自传研究者有义务探讨的一个问题。《价值掩饰不了缺陷》从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答案:“自传的写作,难就难在要求作者写人叙事时深入角色,抒情议论时跳出角色,该热时则热,当冷时则冷”〔6〕。“热”“冷”二字或许可以成为自传批评的一个经典。《邓肯自传》是“热”的典型,正是作者的热情饱满,激情澎湃,使“我们读这本书,如看见一位天才女子的兴奋、热忱、沮丧、悲哀、苦笑、血泪”〔7〕;董竹君《我的一个世纪》则是自传的“冷”的代表,可能是作者写自传时的年纪已近百岁,所以对所有的事件的记述都跳出自我,保持距离,仿佛在讲他人故事;而新近出版的著名日本电影导演黑泽明自传《蛤蟆的油》则是“冷热”有度、作者与传主“我”的距离把握得恰到好处。传记文学文本批评的尺度不在理论的高深,而在其切中要害,独具建树,这是《传记文学:阐释与批评》第三部分“文本批评”给我们的启示。
《传记文学:阐释与批评》印证了中国传记文学研究的发展史,勾勒出了当代中国传记文学发展演变的轮廓,同时也在其发展演变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读完此书,我们知道:中国的传记文学批评正在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菲利普·勒热讷. 自传契约〔M〕.北京:三联书店,2001:9.
〔2〕 赵白生. 替当代传记号脉〔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4.
〔3〕 朱崇仪. 女性自传:透过性别来重读 /重塑文类? 〔J〕. 中外文学,1997,(4):134-136.
〔4〕 杨心恒. 恂恂宗师朱一玄〔J〕. 南开大学学报,2007,(944):4.
〔5〕 刘安海. 传记文学园地里的微观细化与宏观整合〔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51-53.
〔6〕 全 展. 传记文学:阐释与批评〔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270.
〔7〕 林语堂. 人生的归宿〔M〕. 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381.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高职学院学生逆反心理论析04-26
论析高职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分析及对策04-26
关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04-26
浅论和谐校园语境下大学生思治教育课逆反心理的多维审04-26
浅谈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两重性“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04-26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04-26
高校德育工作中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初探04-26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的逆反心理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