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心理训练是射击运动员科学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射击训练过程中每一名运动员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心理状况的影响,所以我们运用多元化的心理训练方式提高运动员的训练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
【关键词】 射击项目 运动员心理 心理训练
1 射击项目发展历程
射击是集天赋、技术、心理、枪弹、环境等主客观因素于一身的一项竞技体育项目,对这些因素的全面了解,摆正主客观因素的位置,制定长期训练计划,有效地循序渐进,最终屹立于竞技场的巅峰,是每个运动员努力的方向。据史料记载,射击运动最早起源于狩猎和军事活动。15世纪,瑞士就曾经举办过火绳枪射击比赛。500多年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就兴起了跑鹿射击的游戏活动。在现代奥运史上,自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第1届奥运会上射击项目就进入了奥运大家庭。除了1904年第3届和1928年第9届奥运会外,射击在其余各届奥运会中均为正式比赛项目。设项最多一届是1920年比利时第7届奥运会达到21个参赛项目,08年北京奥运会为15个参赛项目。并且从1968年起,允许女子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射击比赛,但当时并没有设专门的女子项目,她们可与男子同场竞技。从1984年奥运会起,开始设立部分女子项目,1996年奥运会开始将男、女射击比赛完全分开。
2 运动员心理释义
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称。它体现在认识、情感、意志过程和焦虑、应激等方面,也体现在反映个性倾向性的需要、动机、信念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的能力、气质和性格之中。运动员的心理现象彼此联系,共同组成运动员心理的整体。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论述射箭、赛马、剑术、泳游等项目竞技者心理的记载。但把运动员心理作为心理科学的研究对象,则史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20世纪初法国的皮埃尔.德.顾拜旦撰写的运动心理学著作有《运动心理学试论》、《运动心理之理想》,这也是标志着运动员心理学研究的开端。到20年代,有一大批学者专门研究运动员心理,如美国的格里菲思,苏联的鲁季克、普尼,德国的舒尔特等。自60年代开始,运动员心理研究出现高潮。
3 心理训练的重要性
3.1 射击运动员要有以下几方面品质:①自信、沉着、果敢和顽强的拼搏精神;②思维要有独立性、灵活性、创造性;③需具有良好心理承受力和抗干扰能力;④高度注意集中能力,有效的注意分配能力;⑤热爱射击事业,树立自身的奋斗目标。
3.2 心理训练的目的。从技术和战术来说,要在训练和比赛中得到充分发挥,更需要进行心理训练,因此运动员必须能够根据临场情况的变化当机立断的采取行动,这更要求运动员不但要有注意高度集中的训练,而且还要有思维敏捷和灵活性的训练,如果心理因素出现问题即使身体、技术、战术水平较好,但在竞赛中也难以取得好成绩,所以心理训练目的是使运动员在具备身体和技术方面优势的同时,也要具备心理优势,这样才能以弱制强出奇制胜之功效。
3.3 心理训练的手段方法。
3.3.1 暗示训练的作用。这是用语言、思想或者表情对心理活动施加影响的方法,当前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暗示调节和研究,它是调节运动员临阵状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实验证明,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暗示所以能够对人的躯体和心理行为产生巨大影响,是因为暗示是一种人类所固有的普遍的心理特性,通过言语的联想过程转化为情绪状态,并产生心理冲动,直接作用于机体的各种机能和行为活动而发挥其作用。镇静下来一定会取得胜利,射击运动员在实弹前多数选择心理反复默念准星、缺口、准星、缺口这在手枪项目上可以有效提高稳定性和准确度。
3.3.2 思维控制训练。研究证明,运动员在运动比赛中表现如何,是受生理兴奋程度影响。有时运动项目要求低的生理兴奋,有时却要求高的生理兴奋程度,目的都是有利于发挥运动水平,因此队员要学会兴奋程度的自我控制。如果运动员在比赛之前认为自己太兴奋,可以采用放松法、冥想,听听柔和的音乐,或是回想一些恬静的风景画面等,如果队员兴奋程度太低,可以做点热身练习,如可以做些体操动作,或听一些激昂的乐曲等。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3.3.3 表象训练。“表象”是指形象化的东西在头脑中的反应。表象训练是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运动表象进行回顾、重复、修改、发展和创造动作形象的技巧。它是射击教学和训练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为了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促进技术动作的掌握及运动水平的提高,我认为表象法对加快训练进度,缩短训练时间,保证训练质量,起到了一定作用。
3.3.3.1 表象训练能够帮助运动员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在射击运动员训练初期,可借助视觉表象,通过示范动作、照片、镜子、正确动作的图像,让该图像印刻在运动员的头脑中,使其在大脑中初步建立起正确动作的表象。
3.3.3.2 在每天的实际练习前后进行表象训练,可以巩固和强化运动技能,促进成绩的提高。表象训练要与实际的训练相结合,每天训练之前用语言诱导运动员身体放松,降低紧张程度,同时要求运动员对整套射击动作的全过程进行表象训练,并按表象的顺序指导实际动作的操作。通过表象训练使射手多余动作明显减少,技术动作更加准确、熟练。
3.3.3.3 表象训练不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随时可以进行。对于基层来说训练时间较少,而表象训练可以在大脑中反复操作“据枪、瞄准、击发、保持”的运动技能,加深了对正确动作的掌握和记忆,减少了实际练习的时间。如晚上临睡前,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在脑子里象过“电影”似的重复好的动作要领,使正确的动作概念浮现于脑中。
3.3.3.4 表象训练可以提高射击运动员本体感觉能力。通过表象训练运动员能更加清楚地感觉到各部位动作肌肉状态保持不变的表象,使整个动作过程象机械操作一样程序化、稳定化。
3.3.3.5 表象训练能提高运动员学习运动技能的自信。当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打出远弹而消沉、沮丧时,让运动员表象一下自己打十环时完美的动作体验及愉悦的心情,可以帮助运动员稳定情绪,树立信心。有些运动员,特别是心理控制能力较差的运动员,逼真地想象比赛中的场景及自己在经历比赛获胜的体验,对获胜树立信心,十分必要。
4 心理训练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技能的形成过程,就是人通过学习掌握技能过程,掌握复杂技能是由“意识”参与到动作“自动化”的过程,心理学把人的“意识”归纳为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运动技能的形成是心理身体协调一致有机结合的过程。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4.1 局部动作掌握阶段。在初学者身上往往对动作概念理解不彻底甚至使多余动作参与造成动作不协调多余力量多,集中注意个别动作,有意识的参与和控制动作,往往忽略了其它方面的要求使动作发生错误,所以这一阶段为忙乱和紧张、动作呆板、僵硬不协调,而且练习者观察不到错误,难以发现缺点。
4.2 动作的交替阶段。动作交替阶段是练习者已经逐步掌握了一系列局部动作,并将这些动作联系起来,但各个动作仍然不紧凑各环节有脱节现象,即转换动作时出现短暂停顿,这种现象只有在日积月累的长时间意识练习和实际训练中逐步加强得到完善。随着技能的接近形成客观刺激与动作间联系更加巩固,因此缩短了动作的反映时间,同时在完成动作以后或在动作进行中就能发现自己的错误。
4.3 动作协调和完善阶段。在这个阶段动作的相互协调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执行动作意识的参与与减小最低限度,只对同时进行的许多动作的一项起着直接控制作用,练习者的紧张状态和多余动作都以消除注意范围扩大,并能根据条件变化而迅速准确地完成所需要动作。这种通过运动练习而巩固下来转变为“自动化”、“完善化”的动作系统称为运动技能。运动技能形成以后,从动作的反应速度及动作过度的敏捷性及灵活性来看,动作仿佛是“自动化”,但不能因此认为技能动作就是无意识的,所以说运动技能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始终是意识参与过程,是心理活动的过程,心理训练与技能是相互依存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5 结论。
5.1 心理训练是对青少年时期射击运动员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好运动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对打好射击比赛起着决定性作用。
5.2心理训练有很多方法,这些方法无需场地、时间、环境的约束。
5.3 加强心理训练与技术训练结合的有效训练,通过心理强化练习逐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的逆反心理04-26
浅析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教育04-26
儿童的逆反心理及其调适与对策04-26
浅论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04-26
浅谈因势利导逆反心理 积极实施素质教育04-26
浅谈影响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家庭因素04-26
试论中小学生逆反心理的先期预防04-26
论析学生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对策——从“朽木不可雕”04-26
浅谈中学生逆反心理之我见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