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研究

时间:2024-04-26 15:49:24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要] 本文阐述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更新观念,营造学校研究性氛围。二是注重培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三是讲究学科渗透,把课堂作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四是多措并举,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综合实践活动相辅相成。五是全员育人,有效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途径 研究
  
  必要而科学实用的途径是实现目标的条件,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心理素质发展必须有赖于具体的途径。根据国内外学校心理学的研究与实践,反思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近年来的实践探索,我认为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实现的途径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一、更新观念,营造学校研究性氛围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观念是行为的前提。更新教育观念,不仅是确保这次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时代发展对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必然要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领导一方面需要改变传统观念,转变对教师的评价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领导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精神并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响应国家新课改的要求,为新课程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教研环境,创建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逐渐完善对教师的评价,以取代现在以分数评价的机制。另一方面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文化是教育的力量,又是心理的源泉,避免学科化倾向,改变成绩是唯一评价的机制。教师开展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增加对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和组织心理的研究。充分研究学生心理发展的状况,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进行引导,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并富有创造性的参加到学习中来。改变传统评价学生的机制,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注重培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各中学要重视师资力量培训,提高教师队伍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育水平,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成因,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发动家长和全社会各方面都来关注青少年学习的心理健康发展。开展对教师的心理辅导。一在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不仅有必要而且也有一定的基础。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增加有关的心理辅导常识,从根本上树立“心理健康”的观念,认识心理健康对人的发展,对人的生活完善的重要效果。对教师进行心理保健的训练,建立教师心理档案。
  
  三、讲究学科渗透,把课堂作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新课程背景下,要注重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各学科教师逐渐有意识地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对学生渗透必要的心理教育。遵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采用指导、教育、咨询、疏导,教给学生懂得心理体验。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意志、性格、情感得到更好的锻炼。比如,政治学科渗透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数学、物理学科渗透思维品质教育,语文学科渗透情感品质教育,英语、历史学科渗透记忆品质教育等。
  改变传统的课程观,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愉悦的创新氛围,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也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的的效途径。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要有的放矢,不能随心所欲,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对于外向的学生要给予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并要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对于内向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主动与他们交流,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和成人感不断增强,在学习中喜欢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观点,这样有利于增进学生的智能、创造力和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正确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做学生知心朋友,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多一份真诚,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这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四、多措并举,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综合实践活动相辅相成
  
  当我们强调思想道德素质是综合素质的”灵魂“时,学校德育显然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心理健康教育不可能脱离德育而独立,但它更多地反映了从内部施行的旨在形成人格特征的活动。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学校加强德育工作,但是学生的某些认识或行为习惯不仅仅表现为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在多数情况下还反映出心理方面的问题,在教育中如果只是强调外部的社会化的要求而不对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行心理辅导促进其自我发展形成人格特征的话,往往收效甚微。比如从宏观上说,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实施这些教育,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是十分必要的,但如何将这社会化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形成完全的人格,就需要从学生心理实际出发进行引导。同时,新课程中的各种综合实践活动也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存在着交互作用,心理健康也是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基础和条件,并且还有助于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的形成。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其它几方面素质的水平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对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的实施并达成教育目标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全员育人,有效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的开展。积极开展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计划。通过培训,使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掌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培训取得证书的教师,还要有从事专职心理咨询辅导教师资格认证。对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达不到要求的,绝不能随意安排做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学校要逐步建立以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体制。学校对每个教师都应提出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保证教师树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创设和构建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逐步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同时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科学管理。特别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和与各类学科教育的关系。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浅论创造绿色心理环境,提高双语培训教师心理健康水平04-26

关于沧州市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学生心理问题处理04-26

试论以校园精神文化为载体实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04-26

学习困难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04-26

关于不同网络成瘾亚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及其与04-26

浅论儿童问题行为的界定04-26

浅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量化分析04-26

关于帮助弱智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探索04-26

关于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量表编制与调查研究04-26

浅谈高校学生干部运用心理知识开展工作之我见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