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代大学生自杀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屡见不鲜的现象。当代大学生正面临着人生的重大转折,他们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和机遇。在学习、恋爱、人际关系以及就业的压力等一系列事件中受到挫折而造成心理失衡,做出很多不应该做的事,甚至是“自杀”。本文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找出问题原因的所在,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自杀现象 社会失范 心理断乳期
一、大学生自杀现象现状
某高校三年级学生李某,因学习压力大,在自己宿舍床铺上触电自杀;广州某高校张某在教室的门框上上吊自杀;西安某高校博士生在自己家中上吊自杀。这些事件发生后,学校老师和同学为之惋惜,父母亲属悲痛欲绝,此情此景催人泪下。据李淑然的资料报道,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休学者,神经症占79.1%,精神分裂症占15.7%,躁狂抑郁症占17.1%。1989年,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抽样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疾病患病率达20.23%。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近几年自杀率相对较高,据南京危机干预中心对南京部分大学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的自杀率约为20/10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八所高校统计,1984年至1988年5年间大学生自杀者为39人,自杀率为11/10万。陕西西安地区1991年至1996年对17所高校大学生轻生情况进行调查表明:大学生年自杀率为13/10万。
笔者近三年经历了四位大学生自杀,情景悲伤,不堪入目,很有必要与同行共同探讨,究其原因,制订措施,共同干预。针对大学生不容乐观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引起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在悲痛遗憾的同时,我们必须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分析高等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对轻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预防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分析
在面对大学生自杀的现象我的分析是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客观上主要从社会、家庭、学校三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是社会。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紧张的生活节奏,激烈的竞争,使得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都大大的加重了我们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很多人失去了安全感和稳定感。于是,空虚、无聊、寂寞成了大学中最流行的词语。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整和力发生着重要变化,文化的转型、价值观念的转变、社会失范现象的加剧都大大冲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引发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严重的就会选择自杀。另外,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对自杀的认识的一种变化,在现在社会中人们强调生是我们的权利的同时也在强调死也是我们的权利,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自杀有一定的影响。
其次,是家庭。人在小的时候受到自己父母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会对他的一生产生作用和影响。由此,部分学者认为,家庭的不完美,父母的离异或者早亡,父母关系的紧张,孩子受父母的关注太少或者受到父母或他人的虐待对孩子的心理都会造成一定的创伤,形成不健康或畸形的心态,对以后的心理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我认为,小时候的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要。
再次,是学校。学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学校学生之间的竞争的加剧。二是学校在进行教育的时候,对学生心理的重视和教育不够。作为大学生,他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在大学校园里,因此,大学校园的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有着明显的影响。大学的校园环境除了包括以往的大学教育还包括大学校园中的各种事件,例如:学习、交往、恋爱、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和挫折都可能会导致大学生产生自杀的心理倾向。所以,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自杀最终的发生是在瞬间,但它的基础是长期的积累而形成的,所以学校应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辅导,及时化解学生的心理问题。社会、学校、家庭应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学校和家庭,它们是大学生最主要的社会支持系统,其健全与否关系到大学生以往和现在的成长环境,亦与大学生的自杀行为关系密切。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从主观方面来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大学生自杀的直接影响因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自杀心理的产生有着直接而显著的影响和作用。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主要有三个方面: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大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特别是消极的心理特征是自杀行为的潜在因素。青年大学生正处于心理上的第二次“断乳期”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心理的迅速的成长;心理较为敏感且脆弱;年轻气盛、易冲动、情绪不稳定;家长和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值较高,加上大学生本身也较有上进心,因此大学生往往具有高成就动机和高自我期望,一旦遭遇挫折就会产生严重的心理落差,以至于部分学生走向极端。一般来说,上述心理特征是引发自杀行为发生的潜在因素。
第二,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气质、性格、人生观等方面的缺陷成为自杀行为发生的核心因素。个人心理素质对自杀行为有着很重要的联系,同样的事情、同样的失败和挫折放在不同的学生身上,有的同学就能应付自如,有的同学就会走极端,这与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关系密切。一部分学生的生活环境一直都是一帆风顺的,没有经历过困难和挫折,当他遭遇到这些的时候就会从心理上产生一种挫败感,使其信心遭到打击,就有可能会有攻击性的冲动指向自身,严重时就有自杀行为的发生。此外,大学生的气质、性格和人生观与自杀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据有关调查显示,抑郁质和胆汁质的人相对于粘液质和多血质的人来说,自杀的冲动和可能性就多一点。就性格而言,性格往往影响人对环境的适应和对具体事物的反应方式,据京、港、沪等地对大学生自杀现象的调查发现,自杀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自卑、脆弱、孤僻、抑郁、悲观等心理障碍。此外,价值观、人生态度与自杀一样有密切的联系,它是决定自杀行为的重要思想基础。对自杀的认知、已有的人生观念和人生态度既可以成为自杀的原因也可以成为对抗自杀的资源。比如说:一个以健康为主要价值指标的大学生,可能因为不能面对疾病或者因为意外导致的残疾而自杀。一个把学习成绩看的尤其重要,并对自己的学习抱有很高期望的大学生可能因为成绩出现意想不到的不及格而遭到心理上的巨大打击,甚至出现自杀的行为。所以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承受能力对大学生自杀行为的产生与否有着重要的关系。
第三,自杀行为的导火索。既然自杀行为的发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但是它的产生还是需要一个导火索,一个外界影响的事件的发生。当一部分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大学生在面临一些重大挫折的时候,不能够积极的面对和应付,一时的冲动、情绪的失控而做出了令人惋惜的行为。一般情况下,对大学生产生如此影响的事件主要有恋爱的受挫、学业的压力和就业的压力过大、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冲突、遭到诬陷或被人误解、自认为得了严重的或难以启齿的疾病等。此外,长时间的心理矛盾或躯体的痛苦,突然的情绪打击,愤怒、屈辱都可能成为自杀的激发因素,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则容易成为自杀的直接诱因。当然大学生自杀行为的产生并不是上述因素的必然结果,上述的原因只是自杀行为产生的一种诱因,起到“扳机”的作用。
三、预防大学生自杀的对策和建议
大学生的自杀一直以来都是比较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的,因为大学生身上不但承担了自己家庭父母的期望,还承担着培养他们的母校和祖国的期望。在他们即将完成学业,报效祖国和社会的时候却仓促的结束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令他们的家庭心碎,令大家为之惋惜。因此,
论文检测天使-学术行为不端检测免费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综上所述观点,我认为有效的防止大学生自杀行为的产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良好心态。在这个方面学校有着重要的作用,心理老师和心理健康讲座的设立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第二,学校和家庭应在平时较多的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一旦发现有什么异常情况,或者某个同学最近遭到意外打击的时候应给予多一点的关心,积极的开导,让其藏在心理的情绪有一个宣泄的机会。
第三,培养他们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不仅对于防止自杀行为的发生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对大学生的正常的、积极的、向上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第四,同学之间要建立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良好友谊关系。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就是大学生自己本身,要保持良好的、愉悦的、健康的心态,用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所面对的一切挫折和困难,给自己的理想插上翅膀,让它自由的飞翔!
参考文献:
[1]马建春.大学生心理卫生[M].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
[2孙圣道.大学生健康教育[M].西安出版社,2000.
[3]沙莲香.社会心理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郭宝华.大学生轻生现象的分析及对策.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24(1).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思想品德课与心理疏导有效统一的探讨04-26
课堂教学中学生不良学习心理的分析与对策04-2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探讨04-26
人格健全是学校心理咨询的目标04-26
进城务工人员自卑心理透视及调试04-26
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动力心理研究04-26
浅谈高职生学习倦怠心理透视与心理调适04-26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心理透视及调剂策略04-26
暗示对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影响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