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一首含蓄委婉的爱情散文诗

时间:2024-04-26 15:48:22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对于《秋夜》,评论者多认为文章是通过描写肃杀、寒冷的秋夜中的各种景物,表现作者当时孤独、苦闷、激愤的心情,体现了作者与恶势力进行不妥协斗争的精神。我认为《野草》是一组含蓄委婉、难于直言的爱情交响曲,《秋夜》就是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首含蓄委婉的爱情歌,拉开了鲁迅与许广平爱情的序幕,尽管“犹抱琵琶半遮面”,尽管充满矛盾,尽管只是淡淡的喜悦。
  
  一
  
  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的鲁迅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自己的情感和婚恋,而婚恋对人的影响是神秘的,力量是伟大的。鲁迅在创作时,不可能不涉及他的人生经历,包括他的情感和婚恋。他的人生经历在他的小说中随处可见。那么,鲁迅的情感、婚恋经历呢?难道就没有在他的作品中有所表现吗?
  我们先来看看鲁迅的婚恋经历:1901年2月,在母亲的安排下,鲁迅和朱安正式订婚。1902年3月鲁迅东渡日本留学后,因“母命难违”,鲁迅违心答应了婚事。1906年6月,鲁迅从仙台回到东京,此时他已决定“弃医从文”,要以文艺的方式投身革命运动。正当鲁迅准备施展宏图时,收到母亲病危的信。鲁迅是“孝子”,许广平回忆说:“他很孝顺他母亲。如果他母亲不在,在这可悲愤的环境里,他可能自杀。”这时鲁迅离家已四年,盼望见到母亲立刻赶回。可当他走进新台门,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家门张灯结彩,大红喜字当中挂。他立刻明白了母亲召他回国的真意:与朱安结婚。鲁迅怕伤了母亲的心,默默地答应了婚事,默默地按老规矩办完婚事,使看热闹的故乡人泱泱而去。结婚本是人生最高兴的大事,但鲁迅一丝高兴也没有,并且感到很孤独,母亲和人们“荃不察”他不满这桩婚事。于是,洞房花烛夜鲁迅在母亲房里搭铺而眠,在家里只呆了四天就告别母亲,告别故乡。告别新婚的妻子朱安,重返东京。鲁迅把这段经历写在《孤独者》,把喜事写成丧事,表明鲁迅对这段婚姻的极度不满,鲁迅说朱安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她,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鲁迅和许广平的恋爱始于1924年,他们相识在女师大。当时鲁迅在教育工作,兼职到女师大带课,讲《中国小说史略》。许广平是鲁迅的学生,坐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排听课,“边听讲边把这位满身补丁,不,漫天星斗。一团漆黑,长发直竖的先生速写起来。”“速写”即画像,许广平从一开始就对鲁迅产生好感,随着交往的频繁,对鲁迅产生了爱意,并大胆进攻。于是两人开始通信,从“小鬼”、“害马”的昵称中可看出他们两人的感情已超出正常的师生关系,两人恋爱了,但鲁迅对许广平的恋情是矛盾的,充满自卑感,一方面爱情之火被点燃,一方面又顾虑重重。
  
  二
  
  弄清了鲁迅与朱安无感情的婚姻,明白了鲁迅与许广平的师生恋、婚外情,破译《秋夜》就水到渠成了。
  《秋夜》的开头是这样的: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个开头历来有争议,曾经有三种不同的理解:一是作者采用重复的修辞格,突出枣树,使赞美的对象更加鲜明;二是认为体现了作者孤军作战的感觉,反映了当时革命者没有联合成战线的事实:三是认为没有什么特殊意义,解放前还有人认为是“堕入恶趣”。
  “枣树”在后园的墙外,而园内有什么呢?从下文看,是“野花草”,即“小粉红花”,应作何解释呢?其实。把《秋夜》当作爱情诗来理解就迎刃而解了。“后园”象征鲁迅的内心世界;两株“枣树”,一株是鲁迅,一株是朱安,两人虽结婚,但无感情,所以在“后园”的墙外;而鲁迅与许广平已秘密恋爱,两人是婚外情,故许广平是“野”的,“小粉红花”象征许广平。
  到第二段,作者将笔锋一转,写“奇怪而高”的夜空。夜空“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突出其高远、奇怪的特点;这么“蓝”的夜空,现在是“闪闪地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突出其冷漠、险恶的特点。
  鲁迅与许广平虽是秘密恋爱,但没有不透风的墙,结果遭到包括他弟弟周作人在内的社会名人、教授、学者、学生等人的强烈反对,说他不道德,冷嘲热讽鲁迅与许广平的恋情。高长虹是鲁迅的学生,他也攻击鲁迅。1926年11月21日高长虹在《狂飙》第七期上发表题为《给——》的诗,说:“月儿我交给他了。我交给夜去享受……夜是阴冷黑暗,他嫉妒那太阳,太阳丢开他走了,从此再未相见。”鲁迅后来说:“那流言,是直到去年十一月,从韦素园的信里才知道的。他说由沈钟社里听来。长虹的拼命攻击我是为了一个女性,《狂飙》上有一首诗,太阳是自比,我是夜,月是她。……我这才明白长虹原来在害‘单相思病’,以及川流不息的到我这里来的原因,他并不是为《莽原》,却在等月亮。”接着又说:“那时就作了一篇小说,和他开了一些小玩笑,寄到未名社去了。”这里的“一篇小说”指的是《奔月》,“他”是高长虹,写《奔月》就是和高长虹开一些玩笑。“夜空”象征着以北京为主的社会和舆论,发冷眼的“星星”指攻击、搬弄是非的社会名人、教授、学者、学生。微笑的“夜空”于是借这些人“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面对各种攻击,鲁迅很不满,用讽刺手法表明对“星星”、“夜空”的议论的不屑,他要保护“野花草”,因为她是我园里的。
  第三段作者才正面写“小粉红花”,那她有什么特点呢?又在干什么呢?
  “小粉红花”是众多不知名中“记得”的,现在还“开着”,“更极细小了”,在寒冷的秋夜里“冻得红惨惨地”,“瑟缩着”。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是“夜空”将繁霜洒在她身上,暗示1923年的寒假里。为照顾得了猩红病的许广平,许当时的男友被传染而不治身亡,她却奇迹般地活下来。开学后,遭到流言蜚语的攻击,许广平后来回忆说:“它曾经摧毁了一个处女的纯洁的心,永没有苏转。”
  于是,她在瑟缩着“做梦”。梦的内容有两层:其一,“春的到来,秋的到来”;其二“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梦的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层意思是表明许广平想爱又怕的心理,既有“春”,又有“秋”。第二层意思中的“瘦的诗人”指鲁迅自己。许广平回忆鲁迅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次上课的情景说:“首先惹人注意的便是他那大约有两寸长的头发。粗而且黑,笔直地竖着,当真得‘怒发冲冠’的一个‘冲’字,……褪色的黑马褂,差不多打成一片。手弯、衣身上则炫着异样的色彩,好似特别的花纹。皮鞋的四周也满是补丁。人又鹤落,常在讲坛上跳上跳下,因此两膝盖的大补丁,也掩盖不住了。一句话说完:一团的黑。……钟声刚止,还来不及请教,人不见了,那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鲁迅当时和周作人闹翻,兄弟失和,给鲁迅造成极大的精神伤害,又忙于创作和论争,鲁迅常借酒、抽烟消愁,摧残自己的身体,有病不去治。这就是“瘦诗人”的形象:个子矮小,体弱多病。头发直竖,全身黑衣补丁。“瘦诗人”“将眼泪 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是指鲁迅没感情的婚姻造成的伤心终于有了寄托。
  到了第四段,情形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梦的内容的变化。“小粉红花”的梦成了:秋后要有春。“枣树”的梦是:春后还是秋。这种充满矛盾、截然相反的梦,反映两人对恋情的态度不同,即两人对恋情的未来结果有着不同的理解。鲁迅和许广平是师生关系,年龄相差又大,不同的经历,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性格’造成了两人对这种婚外恋、师生恋的心理相矛盾。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其次,“枣树”的变化。“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表明鲁迅与朱安的婚姻没有感情,如同秋风扫落叶,只有光秃秃的树干,暗示只有形式上的夫妻婚姻生活。“枣子”被打得一个也不剩。“被打”指当年故乡人看他们结婚的热闹“戏”。“枣子”象征结婚成家,两个人结婚后就无人问津他们没有感情的婚姻。同时,人称的巧妙转换,由复数“他们”转换成单数的“他”,象征朱安的那棵“枣树”隐退了,象征鲁迅的那棵“枣树”要去关心、保护、爱“小粉红花”了,要去“直刺”说闲言闲语的“天空”了。
  第三,“枣树”对夜空态度的变化。“枣树”开始讽刺、不满“夜空”的冷眼、微笑、洒繁霜,而现在要将最直最长的枝芽“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面对别人的肆意攻击,面对自己的不幸婚姻,鲁迅激愤的心情爆发了,要反击了,要刺得天空“闪闪地鬼日夹眼”,月亮“窘得发白”。
  这种“直刺”的维权斗争精神在第五段里表现得更厉害了,使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而且,“一意要制他的死命”,显示一种顽强而有韧性的斗争精神。鲁迅的反抗斗争也暗示不畏流言蜚语的攻击,决心接受许广平的爱和爱许广平,从而为下文写自己内心世界的活动作了很巧妙的铺垫。
  第六段只有一句话: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去了。
  “夜游的恶鸟”历来有争论,大多数评论者认为是“象征黑暗势力下的冷酷气氛”,或是“助威者”、“逃亡者”,我认为是误解了。
  “夜游的恶鸟”实际上是指猫头鹰,如鲁迅曾亲手绘制过猫头鹰的图案作杂文集《坟》的封面,自己还有过猫头鹰的绰号。以自己喜爱的事物代表自己是常见的写法,“夜游的恶鸟”指鲁迅自己。“哇”声既是鲁迅激愤心情忍不住的呐喊吼声,又是鲁迅压抑心情的爆发声,拉开了“爱”的序幕,一扫前文矛盾、苦闷、孤寂的心情,掀起了对爱情追求的高潮。
  这里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秋夜》的地点结构的变化,从前文的“后园”变成了“室内”,“后园”是情感世界的象征,“室内”就是情感世界的深层次,“哇”声正是来自心灵深处的呐喊:二是人称结构的变化。从前文的“枣树”到“他”再到“我”,表明前文是由旁述含蓄传情,下文是由自己来直接委婉抒胸臆。
  第七段写“我”听到夜半吃吃的笑声是自己发出的,这里“哇”的呐喊声后的自笑。是一种会心的笑,一种愉悦的笑,一种情不自禁的笑,心情是激动的、亢奋的。“哇”、“笑”又隐含从想法到付诸行动。于是,“我”旋高了“灯火的带子”,意思是爱的欲望升起来了,照亮了内心世界,“我”要去爱了。
  第八段主要由“小青虫”和“火”两个意象构成。我认为“小青虫”是“我”内心深处蠢蠢欲动的爱欲,“小青虫”在后窗的玻璃上乱撞。飞进来后又在玻璃灯罩上撞,就是“我”有了爱并蠢蠢欲动的真实写照。“小青虫”扑火,即“我”要去爱。同时,扑火是危险的。隐含着一种担心,一种对付诸爱的行为结果的担心。“火”象征两人的爱情之火,“遇到火”指遇到了爱情。“我”对遇到爱情的态度是“以为这火是真的”,这是对两人爱情的肯定。爱情是真的、幸福的、发自肺腑的、情不自禁的。
  这种真爱到第九段里自然地以梦的形式表现出来,人称结构上又变成了“枣树”。“枣树”的和第四段的梦不同了’发生了变化。“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即“秋后要有春”,此时的“枣树”也由担心变成了憧憬美好的未来。这是“哇”声后的继续发展,是发自心灵深处爱的呐喊后的冲动。是要去爱的感情爆发后所达到的高潮。
  “我”意识到自己心灵深处的这种秘密后,转到描写“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看似描写“小青虫”的外型特征。实则隐含“我”经过刚才心潮澎湃的爱欲涌动后又回到现实。爱是令人难忘的,又是折磨人的。“小青虫”既是“可爱”的,又是“可怜”的。回到现实后的心情是淡淡的喜悦,淡淡的苦闷,是刚才激动心情的回落。
  最末一段是这样写的: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吸烟是鲁迅的一个生活习惯,表明是在深思,深思对许广平的爱。刚才冲动爆发的情感被压抑了,理性色彩加强了,结果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把“小青虫”当作“英雄”作结尾,是最终下定决心要去爱。
  
  三
  
  《秋夜》的写法朦胧,不似一般的爱情散文诗,通篇没有出现“爱”、“情”之类的字眼,但在各种意象中都可以看出这是一篇鲁迅与许广平“遇到火”之后的随感。《秋夜》这首爱情诗,由两大地点、五大意象构成。地点结构是:后园和室内。主要意象有:后园的夜空、枣树和小粉红花,室内的小青虫和火。后园和室内决不是单纯的地点结构的转换,分别象征鲁迅的情感世界和心灵深处。这是破译《秋夜》意象的象征意义的关键。
  后园的意象中,两株枣树和小粉红花组成微妙的三角关系。鲁迅的安排非常巧妙而含蓄,墙外的两株枣树本不应该在一起,而现在形式上在一起,象征鲁迅和朱安本不应该结婚,而现在形式上结了婚,隐含两株枣树间相隔一层无形的墙。即无感情,实际上是分离的;枣树与小粉红花本应该在一起,而现在形式上不在一起,相隔一堵墙,一个在墙外,一个在墙内,象征鲁迅与许广平还没有结合,隐含心灵相通,两人实际上相连,在一起;同时,安排一堵墙相隔,又隐含鲁迅对这份恋情的担心。
  室内的意象中,小青虫的理解,一要看地点——室内,即心灵深处;二要看相关的意象——火,即爱情之火。小青虫扑火有危险。隐含鲁迅对爱情的担心,但主要表达的是鲁迅遇到许广平的爱后的冲动,因此,小青虫象征爱的欲望。有了火小青虫会不顾一切地扑。有了爱,人也会不顾一切地去表达,去付诸行动。小青虫扑火隐含鲁迅压抑已久的情感被激发出来,情绪亢奋了,爱欲冲动了,要去爱了。这是全文的高潮,所以,这火是真的。
  全诗的情感起伏变化,主要集中在枣树上。对象不同,情感态度也不同。同一对象,既有相同的,更多的是起伏变化。枣树的情感集中表现在对夜空、另一株枣树、小粉红花及“自我”等几个方面。
  因此,《秋夜》是鲁迅的一首委婉含蓄的爱情散文诗,是在语言中和写作时间上可以感觉到的,是鲁迅心灵中的隐秘。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拳击实用拳法及训练目标04-26

浅谈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探析04-26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及对策04-26

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04-26

高中语文教学法之我见04-26

心理契约研究的新进展04-26

心理暗示对足球运动员获得最佳竟技状态的作用04-26

探析青少年网络犯罪心理及预防04-26

关于中职生上网的心理分析与调适04-26

浅谈低年级数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