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冯至的诗集《昨日之歌》为分析对象。着重分析《昨日之歌》的几个特点:在诗歌形式与情感上的结合;古今意象的混用;浓郁的诗歌情感与素朴语言的结合。从而说明诗人冯至在其早期诗歌创作中的杰出之处。
关键词:《昨日之歌》;情感节制;意象
“五四”时,有为了提倡白话作诗而写诗的,有为了提倡民主自由的“五四”精神而写诗的,也有为了从诗歌的写作中表达自己零碎的思想。表一时之感触而写诗的。人们用诗表达真理,表现自我,表达内心。在这众多诗人中,冯至无疑是极少数能用诗获得内心表达与救赎的诗人之一。鲁迅在三十年代称冯至为二十年代“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朱自清也为冯至那幽婉柔和,音韵和谐极富现代意识又兼具古典美的叙事诗打动,称赞冯至的叙事诗“堪称独步”。那么,冯至又为何能赢得鲁迅、朱自清等人如此的赞誉呢?主要缘于冯至写于1923年的诗集《昨日之歌》。冯至发表《昨日之歌》之时还只是一个在校学生,纯粹出于对文学的喜爱而从事诗歌创作。正因为创作时这样一种单纯的状态,加上生而拥有的文学天分,使他的诗集《昨日之歌》的诗界于大白话似的白话诗和严格追求格律的古典诗歌之间,表现出界于古今之间又不流于俗的独特的诗歌气质,这样的诗歌气质形成主要缘于《昨日之歌》创作中的以下几个艺术特点:
一、自由的诗歌形式与不自觉的情感节制相结合
“五四”前的古诗多由一事一物触发。情生文,文生情。但在情生文的过程中,严整的格律形式束缚了情绪的天然流露,诗人不能充分表达诗情,读者也不能充分体会其诗之情。冯至的《昨日之歌》则充分体现了“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实绩。大量口语方言入诗,音韵自由,打破古诗形式的束缚,这种自由形式的自觉追求使诗歌文情结合,情绪表达自然流畅。但是,正如新月派诗人所言,“如果只在感情的旋涡里沉浮着,旋转着。而没有一个具体的境遇以作知觉皈依的凭借。这样的诗。结果不是无病呻吟,便是言之无物。”这就是说,任由情绪泛滥会影响诗意的凝聚,诗也需要“情绪的节制”。
处于青春期而未脱稚气的冯至显然不会去刻意追求诗歌情绪的节制,但在《昨日之歌》里。我们又常常可以感觉到冯至在不自觉地追求情绪的节制。他常常在诗歌中运用客观叙述者的身份叙事以避免因个人情绪的直露破坏诗歌的含蓄。如:《绿衣人》用旁观者的口吻叙述一个绿衣邮夫投递信件的过程。表达对生命的关切和对未来的茫然与绝望。《晚报》通过讲述凛冽狂风中卖报童子卖报的遭遇,表达对卓微生命生存境遇的同情,在这同情中又多少带有自怜的成分。
在一部分抒情诗里边,情绪的节制还表现在意象的选择上,冯至在诗中故意选择一些与情绪相符合的清新、含蓄而又哀怨的意象,在情绪转化为意象,意象转化为诗意的过程中,延宕了情绪的表达,使情绪蕴藏深厚,绵延不绝。有人曾说冯至早期的抒情诗具有象征主义的倾向,这实际上就是借用意泉使情绪得以缓冲后的效果。如:《蛇》通过蛇这样一个冰冷意象对“草丛”的向往。表达内心对爱的渴望和追求,蛇其实就是内心无爱的意象化。《我是一条河》也同样如此。河是内心对生命热情,对爱情,对友谊的渴望。河的流向也就暗示着情感的流向。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古今意象的混用
在《昨日之歌》中,冯至总有意无意地选择一些具有古典美学意味的诗歌意象,如:“月”、“泪”、“秋”、“夜”、“落花”、“暮雨”、“黄昏”等。在这众多带有中国古典美学情味的诗歌意象中又偶尔会进出一两个极具现代意识的意象。如“厨娘”、“牧歌”、“天堂的门”、“西方”等,这些极富现代意识的意象给充满古典情味的诗歌注入现代的诗意美感,于是,古代那些伤春悲秋的故事被不经意间转化成现代意味的情绪表达,诗中的情绪因古典悲情意象的渗入变得越发的伤感,这种伤感又通过现代意象的转化,转化成为现代人普遍具有的苦闷情绪。如:《初夏杂句》第三节:“恹恹地又度了一春,春已尽,自家还不知觉/夜雨潇潇/唱着‘所罗门’的牧歌可怜的牧童啊。就是羊儿,都寻也寻不着了!”前三行是古典的意象,如“春”、“夜雨”,语言也是极富古典诗意的,于字里行间逐渐透露出具有古典气息的伤感,从第四行起,“牧歌”这一极具现代意味的意象的加入,“所罗门”这一西词的出现极自然地使诗歌由古典的情景转化到现代情景之中。“牧童”带有诗人自我的影子,“牧童”的出现以及寻找的落空。诗歌中牧童寻求的悲剧性结局,使诗歌的情感由古典的感伤进入到现代的寻求无所得的悲剧情感之中,无意间用现代人的悲剧意识去解读了古典的感伤意境,这样,整首诗就表现出古典的感伤和现代的悲剧意味两种情绪,使诗歌情绪在古典与现代间很自然的转换。
三、浓郁的情感色彩与素朴语言的天然交融
读冯至的《昨日之歌》语言朴素,形式活泼,舒徐有致,娓娓道来,但诗歌的目的不是灌输某种思想,而是为了抒情,确切地说是为了表达一种无法言说又不得不说的情感体验。但是这种情感体验中间又搀杂有冯至个人的对人生的独特体验,保存了冯至作为一个现代的知识分子的对生命的渴望、欲望和自我的生存体验,情感因为生命意识的表露显得特别的浓郁,语言却显得朴素、简约。朴素的语言使诗歌形式舒徐有致,活泼自然,音韵和谐而不生涩,具有现代诗的形式美。浓郁的饱含生命欲望与生命意识的情感使朴素的语言含蓄而又哀怨,言尽而旨远,不写写之,一唱三叹,具有古典诗歌的意蕴美。如:冯至的《蚕马》诗歌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古代的传说故事。诗歌的开头是马儿的一段内心独白:“溪旁开遍了红花,天边染上了春霞,我的心里燃起火焰/我悄悄地走到她的窗前,我说,姑娘啊,蚕儿正在初眠/你的情怀可曾觉得疲倦/只要你听着我的歌声落了泪,就不必打开窗户问,‘你是谁?”’。这段马儿的独自也是诗人自我的内心独白,马儿的哀怨隐约表达的是诗人自我的哀怨。前两句以景写情,采用古典的比兴手法。从第三句开始以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人称“我”的口吻表达情感,因为是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人称的口吻表露,情感表达显得极其强烈,语言是朴素的,情感是浓郁的,浓郁的情感在朴素的语言间任意浸染。两个反问句“你的情怀可曾觉得疲倦?”和“你是谁?”充满了关切与忧伤,加重情感的表达。整首诗从开头这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节开始就把读者带入一个忧伤而沉重浓郁的情感气氛中,接下来对故事的描述自然遵循同样的情感基调进行。整首诗修辞上排比和反问的反复使用,也加重了情感的抒发,尽管语言近乎直白,但情感的力量却绵延不绝。《寺门之前》是一个老僧的故事,要探询的是人的情欲被压抑的问题。除开头和结尾部分有部分叙述外,大部分是老僧个人的独白,这种独自方式的使用本身就加重了情感的抒发。因为是独白。要照顾到个人叙述的语言方式,在语言上不可能选择华美的语言。整首诗语言并不奢华。但是在渗透着个人情感的表达中,我们又可以感受到老僧面对佛门禁欲陈规的内心撕裂般的痛苦,这种痛苦也是诗人自我内心在世俗陈规下难获自由的痛苦,也是一个青春期青年羞于表达而遭遇情感折磨的痛苦,但这一切都通过老僧的口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宣泄,无疑也是在诗中找到了一条表达内心的路径。
从以上三点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冯至早期诗集《昨日之歌》的魅力。这种魅力来源于创作中古典与现代的诗歌表现方法的交融,也来自于冯至独特的诗歌才华和对生命情感的敏锐的直觉。冯至独特的诗歌悟性、承袭于古典诗歌才情和敏锐的时代感受力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现代诗坛上“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现代派戏剧文学反幻觉的形式策略04-26
别样的风景04-26
作者的诤友 读者的良友04-26
试析行动研究对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的启示04-26
基于英汉对比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方案研究04-26
高校英语专业三维语法教学模式探究04-26
跨文化视角下旅游英语翻译策略探析04-26
试析语料库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04-26
当前中学英语教学法之“折中”探索04-26
试论建构主义理论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建构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