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英汉翻译》教学法改革初探

时间:2024-04-26 15:43:36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要】  每一种翻译理论,无论再好,都会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对同一翻译任务,不同的翻译理论会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虽然目的是殊途同归,但结果却往往有异。翻译教学方法亦是如此。当今信息社会,纷繁复杂的翻译实践呈现在走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面前时,他们往往会感到难以适从。在我院英语特色班的《实用英汉翻译》课程教学中, 采用的语篇翻译教学法使学生收到了“耳目一新”的效果。 
【关键词】  英汉翻译;语篇翻译;教学法
  Abstract:Every translation theory, no matter how good it might be, may have its own limitation. As for the same translation task, different theories may go into it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 Although the same goal is to be reached in different ways, the result is usually somewhat different. So is the teaching methods for translation, whose effect makes it very hard for the graduates in job posts to adapt themselves to the numerous and complicated translation practice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nowadays. But the translation teaching method of discourse analysis in “Practical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course in our college makes a difference.
  Key words:E—C translation; teaching method; discourse analysis
  我国的翻译事业,具有文字记载算起,有近两千年的光辉灿烂历史。翻译过程虽然是由个体所承担,可它却是一种社会活动。翻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丰富的实践内涵。正如范存忠在“漫谈翻译”〔1〕中谈到:翻译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言已经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 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2〕。传统翻译理论,大多是文艺翻译家们的实践经验的总结,而传统翻译教学常常以文学翻译为默认的教学内容,教材及教师所选译例及翻译练习,大多是围绕文学名著中的句子和段落而设计,其教学方法也是多采用功能翻译法中的直译法或意译法,因此学生所学到的内容也就基本上是文学翻译的基本技巧和评价标准。
      
  随着现代语言学理论取得的巨大的成就,特别是语义学、认知语言学和功能分类语言学等对翻译理论产生了根本性质的影响。功能翻译理论认为,传统翻译理论在翻译的文字表达上的论述非常精辟,而且有理论依据,即建立在对比语言学基础上〔3〕。由于有明确的理论基础,传统翻译理论的许多翻译表达方法例如词类转译、增译、省译、正说反译、反说正译、拆句、合句等都是实用的翻译手段。当今信息社会,纷繁复杂的翻译实践一旦呈现在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面前时,他们往往会感到难以适从,对在学校所学的传统翻译理论中的各种具体翻译手法应该如何应用,常常感到茫然。即使在校学习翻译课程的过程中,遇到某些特殊译例,学生也难以采用所学的功能翻译法中的直译法或意译法将其准确无误地译出。
      
  为何会出现上述状况呢?究其原因,不难看出:每一种翻译理论,无论再好,都会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对同一翻译任务,不同的翻译理论会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有从词汇入手的, 有从句子结构入手的, 有从段落入手的, 还有从语篇分析入手的;尽管手段各异,但目的趋同,即:“把一种语言已经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对于某些翻译任务,采用不同的翻译手段从不同视角切入, 尽管目的趋同,但翻译出的结果并不完全相同,甚至相去甚远。下面观察一实例:
      
  课堂上,教师在黑板上写下:
      
  Dear Customer,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sending for the catalogue!
          … … 
          … …
    Yours truly ,
    John Alexander
      
  然后学生翻译上述内容如下三种:
      1.“亲爱的顾客:
              谢谢你送来了小册子!
          … … ”
      2.“亲爱的顾客:
              谢谢你给我们寄来了小册子!
              … … ”
      3.“亲爱的顾客:
              非常感谢你给我们寄来了产品目录册!
          … …”
      
  上述三种译法均不正确。于是教师开始引入“语篇分析翻译法”。这种翻译方法不是从词汇、句子、段落或者语法结构层面入手,而是从语言的文化属性,交际功能和语境选择对语篇的分析层面上切入。通过语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信息:
    
  (1) 上例中,从格式上看,应该是一封信;
    (2) 从有“Thank you … for sending for …”内容来看应该是一封回信;
    (3) “catalogue”根据“customer”来分析应该是与商品或产品销售相关的“产品目录册”;
    (4) 根据“产品目录册”的分析,其制作者应该是商家或企业;
    (5) “John Alexander”应该是代表商家或企业的;
    (6) 从台头与落款来看应该是商家或企业代表写给顾客的回信;
    (7) 既然是回信,那就应该是顾客先给商家或企业写过一封信;
    (8) 关键的一点——商家或企业代表究竟谢顾客的什么呢?教师将分析进一步引向深入:
    一般情况下,商家或企业利用产品目录册进行促销时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无的放矢”,即雇用一些大、中学生,让其身披绶带,周末站在闹市路边,无论行人有无其购买意向或需求,逢人就派发, 接过产品目录册的路人大多随即扔掉,讲文明者将其扔进垃圾箱,有素质低者随手扔到地上;如此“广种薄收”,既污染市容,又浪费资金。第二种是“有的放矢”,即商家或企业通过广告发出通知,让有购买产品意向或需求的客户写信到商家或企业,索取产品目录册,商家或企业收到信后,立即免费寄送,同时还对客户表示感谢。
      
  通过以上语篇信息的全面分析,符合“信、达、雅”之标准的译文应为:
      
  “ 亲爱的顾客:
             
  谢谢您来函索取敝公司的产品目录册!
               … … ”
      
  至此,学生茅塞顿开,对何谓“语篇分析翻译法”(discourse analysis translation)有了清晰的初步认识。这仅仅是该教学方法引入的一例,足以看出它克服了传统翻译教学方法中的某些局限性,当然,笔者并非贬低传统翻译教学法,各种翻译教学方法均有其自身的长处及局限性,只是在不同的环境中,各有千秋罢了。
       
  “语篇分析翻译法”是在语篇语言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吸收了包括语言学、符号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逐渐形成了一个专门研究交际中语言使用情况的涉及多个学科的一门学问。语篇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探讨。“语篇分析翻译法” 不像传统翻译法那样认为转换规则是翻译研究的重点对象,对等或等值是翻译研究的核心,然而它重视的是语篇分析和语用意义; “语篇分析翻译法”的研究对象不仅仅是原文和译文两种语言体系,而且还涉及语言体系以外的各种制约因素,包括“情景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 )和“文化语境”(cultural context )〔4,6〕。从某种意义上讲,传统翻译法与“语篇分析翻译法”之间的关系犹如逻辑学中的“归纳法”(inductive method)与“演绎法”(deductive method) 之间的关系。根据Neubert & Shreve 的观点,传统翻译法操作的翻译过程是一个从词及其互不关联的意思开始的自下而上(bottomup)的过程〔5〕,这种过程生产出来的译文,受制于其方法的局限性,难免产生“失真”,就如前面所举实例中学生翻译的译文那样,将重点集中在句子本身的词义、句法结构上,以及其对等的中文表达,而忽略了“貌似十分简单的一个语句却蕴涵了复杂的文化属性中的交际功能”。然而“语篇分析翻译法”认为:意义并非由语言结构本身决定,而是由整个语篇(包括它的语言体现形式和它的交际功能)所决定的〔5〕;翻译中传递的是原文的语言含义和语言使用(即交际)功能。所以“语篇分析翻译法”把翻译看作是一个自上而下(top-down)的过程,即先决定译文在译出语文化中的属性或类型以及其交际功能,再通过一个个的语言结构体现预定的语篇〔7〕,就如前面所举实例中教师对原文根据中国实际国情和商务实践而进行的八点信息分析,自上而下地、有目的地选择语言资源,对整个语篇进行重写,从而摆脱了传统翻译法的表层结构即句子转换的模式,将“貌似十分简单的一个语句却蕴涵了复杂的文化属性中的交际功能”抽丝剥茧而出。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传统翻译教学法“由点及面”,将注意力集中在词、短语、分句、整个句子上,然后再转向段落及全文,向学生传授一些具体的翻译技巧,例如词类转译、增译、省译、正说反译、反说正译、拆句、合句等实用的翻译手段,无论是采取直译还是意译,都只是在语言的自身层面上做文章,未能将语言的文化交际功能纳入重点。然而“语篇分析翻译教学法”所采取的策略却是反其道而行之,“由面及点”,注重语言的文化属性,交际功能和语境选择。这种高屋建瓴、居高临下式的视野必然要开阔些,如果学生从一开始就接受这种教学方法,那么,他们势必就站在了一个很有利的视角,从而在翻译过程的后期,就能对译文的语境作出正确的选择。例如下面各句中“close”一词的处理,掌握了“语篇分析翻译法”的学生根据语境选择的道理,会作出正确判断:
      
  (1) His desk is close to mine.
        
  (2) They fired at close range.
        
  (3) They had a close combat with the enemies.
        
  (4) Bill and Jane are close friends.
        
  (5) It was a close day when I first got there.
        
  (6) Don’t press me! You are getting too close!
      
  (1), (2),(3) 句中的 “close”一词具有相同的语境: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sides is very short”,但是,(4), (5),(6)句中的“close”一词却有着各自不同的语境:
        
  (4) Bill and Jane are intimate friends.
        
  (5) It was stuffy that day when I first got there.
      
  (6) Don’t press me! You are going too far!
      
  由此可见, (5)句应译为: “那天我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次到那儿,天气真闷。”而不是:“我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次到那儿的那天旅程不远。”
      
  (6)句应译为:“不要逼我,你做得太过分了!”而不是:“不要逼我,你离我太近了!”
      
  
论文检测天使-学术行为不端检测免费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综上所述,传统翻译教学法与“语篇分析翻译教学方法”的取向截然相反,在翻译的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切入视角,虽然目的是殊途同归,但结果却往往有异。传统翻译教学法重视“点”,由点及面,自下而上,目光盯在句子上,认为词与句决定意义;把翻译对等的概念建立在词、句层面上;研究对象只是语言本身。而“语篇分析翻译教学方法”重视的是“面”,由面及点,自上而下,重点是整个语篇,认为意义通过语言结构来体现;认为翻译对等建立在语篇和交际层面上;研究对象不仅是语言系统和言内因素,而且还包括言外因素(包括“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注重语言的文化属性,交际功能和语境选择。这种高屋建瓴、居高临下式的视野必然要开阔些,如果学生从一开始就接受这种教学方法,那么,他们势必就站在了一个很有利的视角,从而在翻译过程的后期,就能对译文的语境作出正确的选择。各种翻译教学方法均有其自身的长处及局限性,只是在不同的环境中,各有千秋罢了。但是在培养学生对译文作出正确语境选择方面,“语篇分析翻译教学法”较传统翻译教学法略胜一筹。
参考文献】
    〔1〕范存忠.翻译理论与技巧〔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80.

  〔2〕谭载喜.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10.

  〔3〕张美芳.从语境分析中看动态对等论的局限性〔J〕.上海科技翻译,1999(4):11-14.

  〔4〕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38-42.

  〔5〕Neubert A.Translation as Text〔M〕. Kent, the Kent University Press, 1992:109.

  〔6〕卢思源,吴启金.展望21 世纪的翻译教学与研究〔J〕. 上海科技翻译, 1999(4):41-45.

  〔7〕周笃宝.继承传统译论,建立科学翻译学〔J〕.中国翻译,2000(2):21-24.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随时随地为学好英语找方法04-26

浅谈中学生学好英语的方法04-26

巧用多媒体,让英语课堂更有效04-26

英语论文: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关于应试教育的思考04-26

教学中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04-26

基于初中生认知风格的英语课堂教学策略04-26

高中女生外语课堂学习焦虑的成因及其对策04-26

让英语阅读教学展翅飞翔04-26

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实证研究04-26

外语学习者个人动机变化研究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