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傅雷 张爱玲 评论
摘要:面对文坛横空出世的“传奇”张爱玲,傅雷率先作出反应,对张文予以评论,其间功过得失,众说纷纭,但它的影响之深远毋庸置疑。本文试从评之缘由、评之得失、评之影响等方面对傅雷评论张爱玲作一个全面性的观照。
从1943年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个短篇《沉香屑•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炉香》的发表至1995年在大洋彼岸悄然告别人世,张爱玲成为中国文坛的不朽传奇。有关张的研究热闹非凡、蔚为大观,传记、研究专着、评论汇编接连不断,不少著名文人学者如傅雷、夏志清、柯灵、陈思和等等,先后撰文,各抒己见。纵观“张学”研究史,歧见迭出,褒贬不一,在诸多研究者中,傅雷的评论最早出现,奠定了张评的基石,在张爱玲研究中举足轻重、不容小觑。
一、评之缘由
作为文艺评论家、翻译家的傅雷,有着“英雄主义的人生观”、“斗争式的悲剧观”①缘何选择与其性格、思想观念、审美情趣迥异的张爱玲?观照当时文坛及二人特质,不难发现其间端倪。
首先是历史使然。20世纪40年代,上海正值沦陷期,政局动荡,文坛也日益沉寂,许多进步作家隐姓埋名、韬光养晦,曾经创办的抗日刊物也被查封。“1942年,上海人在刊物上已经看不到巴金、茅盾、老舍等名家的作品了,甚至一直在报上连载的张恨水的小说,也失去了踪影。”②整个文坛一片荒凉、凋敝。在这一特定历史背景下,张爱玲的横空出世,显得弥足珍贵,傅雷等批评家喜忧交织,继而执笔为文,自在情理之中。其次缘于傅雷的爱才之心。张爱玲的几乎一夜成名,使得社会一片“这太突兀了,这太像奇迹了”之类不着边际的慨叹。强烈的责任感驱使傅雷站出来作一个客观公允的点评。“奇迹在中国不算奇迹,可是都没有好下场。”③不愿这句话在张爱玲身上灵验。再次乃文艺观的驱使。傅雷喜爱“那种强烈的对比,鲜明的刻画、深刻的揭示、无情的抨击。”④《金锁记》深刻地勾勒了情欲,直视人性的悲剧,为傅雷所赞叹。然而,《倾城之恋》、《连环套》、《琉璃瓦》等在他看来是“内容贫乏”,“杂凑而成”⑤傅雷对高雅文学的极力推崇与张爱玲对旧小说、通俗文学的吸收出现了强烈的冲突,最终,自我意识较强、充满英雄气概的他选择把诸多意见付之于文字。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评之得失
傅雷高度肯定了《金锁记》,认为它是“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甚至认为“《金锁记》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⑥,同时,还对《金锁记》中结构、色彩、心理分析、语言风格予以高度评价。然而,在对随后的《倾城之恋》、《连环套》的评论中,措词之激烈、抨击之坚决充分显示了两者人生观、艺术观上根本性的区别。他认为《倾城之恋》“没有悲剧的严肃、崇高和宿命性,光暗的对照也不强烈。”甚至还给《连环套》下了“逃不过刚下地就夭折的命运”⑦结论。
值得肯定的是傅评抓住了张小说的某些致命弱点,例如一些作品缺乏深刻、典型的艺术形象,人物轻描淡写。傅雷是出于对一个文坛新秀的关心呵护而写下这篇文字的,但其间充满不同程度的误读。他认为《倾城之恋》两位主角“疲乏、厌倦、苟且、浑身小智小慧”⑧事实上,正是主人公的这种虚无这种飘忽使其超越个体本身而具有强烈的哲学意味。小智小慧的他们实际上是文明社会小人物抽象意义上的代表,人世的变幻无常、人心的不可捉摸,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纷争战乱……虚无之世必然造就机巧、伪饰的他们。人物的进进退退、虚虚实实看似玩世不恭的游戏,实则是荒诞虚无之象征。
总的说来,傅雷对张小说的评论否定要远远多于肯定,而此文也不为张本人所接受,继傅雷之后,她于1944年8月陆续发表了《写什么》、《论写作》、《自己的文章》予以辩驳。这种强烈的冲突与两人迥异的性格、人生观、艺术观关系甚密。二者一个严肃构建一个世俗消解;一个崇尚高雅,一个喜爱通俗;一个站在男权社会批判,一个怀抱女权意识写作,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毕竟,艺术的碰撞“如马之两骖——互相推进”⑨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三、评之影响
在张爱玲创作之始,傅雷率先对其进行评价,其意义无疑是深远的,除了对张本人产生一定影响外,傅雷传统的批评理念也影响了随后的评论。在多重误读的遮蔽下,张爱玲独特的文学魅力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现代文学史所忽略。
傅雷的评论奠定了张评的基石,为后人研究张爱玲提供了重要依据。但也正缘于此,傅雷对张的误读同样也蔓延到整个评论界。例如《北极》杂志刊载的顾乐水的《<传奇>的印象》,《今夕文存》中吴小如等人对张的评价与傅对于其内容空泛的贬斥是一脉相承的。更为严厉的是唐文标,他不仅对傅雷的评论大加赞赏,甚至用“趣味主义”、“轻佻和无味的小品”⑩等来评价张爱玲,这是对傅评贬意的延续与发展,是个人偏执的理念走向极致。当然,傅雷认为“《金锁记》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这也启发后人将两人加以比较研究,对鲁、张二人的艺术个性予以探讨。对张爱玲自身创作的影响。张爱玲对傅雷的批评有诸多地方是不大认同的,傅文刊出不久,她就在《新东方》杂志上发表《自己的文章》为《连环套》辩护。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傅雷对《连环套》猛烈的抨击,最终还是影响了张爱玲创作的情绪。1944年6月,《连环套》在《万象》上的连载中断,傅文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无论孰是孰非、孰正孰误,傅评的影响都是有目共睹的。考察张爱玲研究史,傅雷的评论是一个起点,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尽管两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分歧,但这种真正的艺术碰撞令我们敬仰。
参考文献:
〔1〕①④刘锋杰 《创作个性与文学转型的误读》,《想象张爱玲——关于张爱玲的阅读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2〕 ②张子静、季季 《我的姊姊张爱玲》 【Z】 上海文汇出版社 2003.
〔3〕 ③⑤⑥⑦⑧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万象》,1944年第3期.
〔4〕 ⑨张爱玲 《自己的文章》,《新东方》1944年第5期.
〔5〕 ⑩唐文标《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张爱玲早期小说长论》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6年.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高师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文本审美问题04-26
《他们眼往上苍》的文学价值探讨04-26
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改革与尝试04-26
感受鲁迅文字的味道04-26
略论鲁迅小说中的妇女反抗形象04-26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探索04-26
形式与变式04-26
浅谈莫泊桑《项链》中的玛蒂尔德04-26
试从外在因素分析苔丝悲剧的根源04-26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文学承担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