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孙犁 主流话语 个人体验 生命体验 落后人物 先进人物
摘要:《铁木前传》是孙犁解读发生在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作品。它似乎表现出对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迎合,但另一方面作者在具体的创作中又不自觉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离,从而使小说在创作意图、价值判断与情感取向等方面都呈现出与主流话语的裂隙。
“1956年上半年“双百方针”的提出,无疑为文艺活动提供了较为宽松、自由的氛围。在这一创作实践与理论探讨的背景下,作为一名鲁迅及五四启蒙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文化精神的践行者。”①《铁木前传》的问世展示了新颖的文学主题:在乡间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独有的生活形态,无论是坚持时代的所谓正确方向,还是任性落后,都有其生活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
一、主流意识形态规范下个人情感的凸现
土地改革后劳动农民中间发生分化,无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这是社会主义革命初期农村生活的主流和本质。“既然是政治,国家的大功和法令,它必然作用于人民的现实生活,非常广泛深远。文艺不是要反映现实生活吗?自然也就要反映政治在现实生活里面的作用、所收到的效果。这样,文艺就反映了政治。政治已经在生活中起了作用,使生活发生了变化,你去反映现实生活,自然就反映出政治。政治已经到生活里面去了,你才能有艺术的表现。”②
孙犁主要向读者揭示的并不是当时非常时髦的“阶级斗争,两条道路斗争”的理论,也不是让读者接受他在作品透露的某些政治见解。他通过自己塑造的人物形象,来外化自己心灵里的社会思考。《铁木前传》的写作也是如此。它的起因,好象是由于一种思想。这种思想,是我进城以后产生的,过去是从来没有的。这就是:进城以后,人和人的关系,因为地位,或因为别的,发生了在艰难环境中意想不到的变化。我很为这种变化所苦恼。确实是这样,因为这种思想,使我想到了朋友,因为朋友,使我想到了铁匠和木匠,因为二匠使我回忆了童年,这就是《铁木前传》的开始。③铁凝在也谈到了《铁木前传》:“我依然深深地受着感动。原来这部诗样的小说,它所抵达的人性深度是那么刻骨;……当我们回顾《铁木前传》的写作年代,不能不说它的诞生是那个时代的文学奇迹”。④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个体生命体验和审美体验的再现
关于《铁木前传》的通信:“从表面看,是我一九五三年下乡的产物。其实不然,它是我有关童年大回忆,也是我当时思想感情的体现。” 当孙犁身处于繁华的大都市里却时刻想念童年的简单的快乐和无忧无虑。九儿在也在频频回首童年生活,不得不用新规范来扼制心中难以割舍的那份渐行渐远的情感。这就意味着个人对规范的认同可能丧失内在的情感自由,也因此意味着自然人性的某种失落。“伤逝”是九儿的情绪的主脉,也是对那份渐行渐远的恋情的追念。写作呈现的是生活的体验,进而升华为生命体验是每一个写作者内心的呼唤。生命的体验则全乎是一个与自己内心交流,碰撞与完善的过程。因为内心的需要,我们的思考和抉择超出生活体验的简单范畴,思考着人、社会和灵魂深处,意识深处对于价值上的衡量和取舍在所难免。
法国艺术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孙犁把笔触,主要地放在了对真、善、美事物的表现和歌颂上面。他不从正面去描写战争场景,更不去着意叙述和渲染战争的惨酷,而是致力于人情美和意境美。他把战争年代的风云变幻,凝聚在人们思想精神生活的一些侧面上;而集中描绘的是人民群众的高尚思想和优美情操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比如文中提到的九儿给出“来往不断的和越聚越多的骑兵打钉马掌。”而且他一贯的描写女性的美也流露了出来,九儿被过往部队的马踢到了额头上,落下了一块儿疤,她一声也没有哭,表明了小女孩儿的坚强,而且大家公认,这块儿小伤痕为她增添了几分美丽。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三、对普通人物在社会生活发展中的价值判断
在进步与落后的整体对立中,我们既能看到小满儿“他们不会斗争我吧”的疑虑,黎七儿“咱成份不好,就不愿在村里见人”的慨叹,以及黎老东在村长找他谈论有关于入社之事后,“他那一直兴奋得意的步伐,忽然变得焦躁和不安了”也能看到,四儿因在家威信低,而对黎老东迷大车,六儿迷小满儿无可奈何;省干部被杨卯儿下了逐客令,被小满儿戏耍;小满儿一语双关地谐谑九儿与四儿的关系。由此可见,孙犁并未片面地用时代的精神倾向覆盖落后的声音,而是在新规范与旧传统的对抗中,既显示出集体的心理优势,又传达出个体生命的心理脆弱与孤立,从而折射出个体生命复杂隐微的心灵之光。
小满儿,这女子在1957年的作者笔下被定性为“落后青年”,亟需教育改造;但在文中她却被描写的生动得如同精灵。“生动”这个词已经被用旧用老了,但那原本是个野性的词,“生”命或“生”灵在“动”,在田野上优美放肆地跳跃,一切规矩和道理都束缚不了她,包容不下她,她太饱满太有活力,她是风是荡漾的月光,她自己都不知自己要什么,不知拿自己怎么办好,正因如此,她的活力中包含着忧伤与脆弱的因素,她太美了,美的事物总让人觉得无来历、无下落。同样的,孙犁也不知道。他的自我强烈的想释放这个精灵,深爱这个精灵,尽管主流话语极力要想方设法教育她,挽救她。作家在苦苦挣扎,突围,可是他摆脱不了强大的权威话语的支配。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不想将小满儿改变成像其他人一样,也为她寻找不到生存的自由空间,最后,他只有放她走。至于走到哪里,他不知道。也许,就是“自我“存在的地方。所以说孙犁赋予了反面人物追求个人情感生活的部分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杨联芬.孙犁:革命文学中的“多余人”〔J〕.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年.
〔2〕孙犁《文学和生活的路—同〈文艺报〉记者谈话》.
〔3〕《关于〈铁木前传〉的通信》《孙犁文集》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卷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1981年12月第617页.
〔4〕铁凝《怀念孙犁先生》 《人民文学》第11期.
〔5〕《孙犁文集》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卷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1981年12月.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高师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文本审美问题04-26
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改革与尝试04-26
感受鲁迅文字的味道04-26
略论鲁迅小说中的妇女反抗形象04-26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探索04-26
形式与变式04-26
浅谈莫泊桑《项链》中的玛蒂尔德04-26
试从外在因素分析苔丝悲剧的根源04-26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文学承担04-26
从启蒙者到被改造者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