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展现人文美 重彩描绘自然美——初中课文《社戏》审

时间:2024-04-26 15:33:38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要: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个描写普通农民的作家,他的入选初中教材的短篇小说《社戏》,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素材,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和六一公公等劳动人民的群像,展现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美不胜收,是培养学生高尚审美情趣的不可多得的范文
关键词:《社戏》   人文美   自然美
        辛亥革命以后,鲁迅一直关注农民问题,他是中国文学史上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个描写普通农民的作家。鲁迅致力于国民性的探索,不能不把注意力放在农民身上。在鲁迅的小说中,对于农村和农民的描写占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社戏》于其他些农民的小说不同。《社戏》这篇优秀小说,是鲁迅以自己的生活为素材,他蘸着诚挚的热情,用优美的笔调,描写了“我”在少年时代和农民孩子的共同生活,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和六一公公等劳动农民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现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意画意的生活画卷,体现了作者热爱劳动人民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社戏》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培养学生高尚审美情趣的不可多得的范文。
        在《社戏》中,作者以深情的笔触、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双喜、阿发等农家少年的淳厚、聪明、自信、勇敢的高尚品德和助人为乐的精神。这些品德和精神,都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交往和陪伴“我”看社戏的经历中表现出来的。“我”来到平桥村这片“乐土”,许多小朋友都从父母那里得到减少工作的许可,“伴我来游戏”,把“我”当成公共的客人,他们陪我去钓虾,钓来了虾,“照例是归我吃”。小朋友们在一起玩乐,虽然其中有的是“叔子”和“太公”,但都不论行辈,不分尊卑,平等友爱,没有“犯上”之类的伦理观念。在偷罗汉豆吃的活动中,阿发兴奋的说:“偷我家的罢,我家的大得多呢”。双喜心地善良,为了不让阿发一家损失太多而影响生活,他又让同伴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各偷了一大捧。孩子吃完罗汉豆,把船打扫得干干净净,不留任何痕迹,而且商量好了对付六一公公的办法。这些极富生活情趣的生动描写,表现了阿发、双喜热情大方、纯朴无私、聪明能干、机智果敢的道德品质。别林斯基说过:“美和道德是亲姊妹”。法国的库申在《美学》中谈道“除了真正的道德美之外,道德还包括任何精神的美。”因此,阿发等农民孩子的言行、思想、感情、精神、品质是真的、善的,因而是美的。这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社会里,像一粒粒闪闪发光的火种,使人心明眼亮,看到了社会的未来和希望。
        作品还刻画了以六一公公为代表,包括阿发娘、八公公在内的善良的农民群众。在偷豆情节中,借孩子之口既交代了老一代农民对自己劳动果实的珍惜,又造成了一种悬念——不可避免的报复性冲突,但第二天竟出乎意料,相安无事,这就巧妙的写出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的美好品质,而作者为了更加突出这一点,则又选取六一公公为代表重墨实写,比如贬词褒用的昵语,怨而不怒的批评,以及“送豆”、“夸奖”等情节,可谓出神入化地写出了老一代农民的和善友好、热情好客的特质。
        在《社戏》中,作者是怀着满腔的热诚去描写农民及其孩子们的优秀品质的。究其原因,是由作者的美好理想——未来观所决定的。鲁迅觉得“我们民族最缺乏的东西是诚和爱,——换句话说,便是深中了诈伪无耻和猜疑相贼的毛病。”而农民孩子之间,充满着真诚和友爱,这是当时鲁迅感到中国社会中最缺乏的也是最宝贵的东西。在留学日本的时候,中国是弱国,被视为“聚沙之邦”,中国也被看做“低能儿”。他对这种诬蔑十分愤慨,经过深入调查后说:“敢决言其(指日本青年)思想行为,决不居我震旦青年上”。同时,他认为青少年是“将来的‘人’的萌芽”,是民族的未来。在《故乡》中,他热烈希望新一代农民“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因此,在窒息、扼杀美好东西的丑恶现实面前,他怀着赞美的心情,热情歌颂了农村孩子的人情美和心灵美,启示了人们憎恨黑暗的旧社会,未创造美满幸福的生活而奋斗。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文学作品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时代、民族、阶级)和自然环境(地域、气候等),它是人们的现实生活一切外在条件的总和。作者在《社戏》中,不仅描写了人格美,而且笔酣墨饱地描绘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江南水乡的明丽风光,展现了一个典型的社会环境,变现了一种特定的环境美。在这特定的美的环境中,人人勤劳,大人种田、打鱼,小孩子放牛、撑船、钓虾,自由的劳动锻炼了他们的本领,丰富的生活增添了他们的智慧。他们用劳动和智慧进行创造,表现出了自己的本质力量,使“住户不满三十家”的极偏僻的小村庄,成了“我”的“乐土”。生活在“乐土”上的农民及孩子们,都慷慨好客、热情友好,充满了团结和睦的气氛,构成了一种淳朴的社会风尚。
        《社戏》不仅深情展现了人文美,而且重彩描绘了自然美。
        作者手执智慧的彩笔,运用审美的观点,多角度、多侧面地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夜景:闻到的是微风送来的豆麦和水草的清香;看到的是朦胧在水气里的月色,踊跃的兽脊似的连山,星星点点的渔火,罩着红霞、飘渺得像一座仙山阁楼的戏台,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的航船;听到的是悠扬宛转的笛声,夜渔的老渔夫的喝彩声。这些富有立体感、节奏美的语言,把江南夜景写得有声有色,高低相连,远近相间,展现了景物的形态美、朦胧美、静态美、动态美,充满着生命跃动的活力。这既是一副色彩绚丽的自然风景画,又是一副美不胜收的社会风俗画,使人如临其境,感同身受,心旷神怡,陶醉在美的意境中。一路欢乐,满船笑语,浪花与歌声齐飞,红霞和渔火辉映,人在画中行,景美人更美。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把故乡“仙境”船的景物描写和少年时代与农村孩子的友谊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以情写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有力地衬托了农家少年诗情画意般的生活和冰清玉洁的品质,借以表现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浅论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04-26

论《雷雨》中蘩漪的艺术形象04-26

人间词·人间辞——王国维的心理活动探索04-26

浅论海子诗歌中的女性意象04-26

英雄主义与乐观主义的赞歌04-26

关于霍桑作品的基本主题04-26

否定与肯定——欧洲现实主义文学两种审美倾向的必然选04-26

论小说在当代社会的功能与意义04-26

辗转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论废名1920年代诗歌创作04-26

废墟上的精魂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