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者的利益为中心,以社会的改进为鹄的”,这是邹韬奋在办刊实践中形成的新闻思想。他悉心经营“读者信箱”栏目,生动体现了竭诚服务读者的思想。“做编辑最快乐的一件事就是看读者的来信”80年前.也就是1926年的10月间,邹韬奋接办主编《生活》周刊后,就开辟了“读者信箱”专栏。他在后来主办的另外5个刊物和1个报纸。都保持邹韬奋在报刊实践中.一贯很重视“读者信箱”栏目,热心为读者解答生活、恋爱、婚姻以及求学、择业等方面的疑难问题,赢得越来越多读者的信任和好评。虽然“读者信箱”稿件刊发在报尾位置或版面的下面部分,但是不少读者还是选择先看“信箱”里的文章。
曾有一个署名“张淑慎”的女性读者在给邹韬奋的信中说,“我常在贵刊‘读者信箱’栏内,看见过许多生活上的疑难问题,经先生指示后,就顿觉很明白地解决了。”她给编辑部来信是因为“现在正为着一件事情烦恼,想请先生指教。”原来,这个读者求学时一个不错的助教如今已经到某工厂任会计科主任,“他离校后时常寄信给我,要求我与他在学问上继续不断地来往……我实在说,我已心许一人,不愿再与其他男性接近,可是他总是不断寄信来,我心里实在烦闷。”
如何帮助这个读者破解遇到的烦恼呢?邹韬奋回信说,“我以为做男子的除夫人外未尝不可有女友,做女子的除丈夫外也未尝不可有男友,最重要的是所选择的朋友须是正派人,即品性端正的人。”“依我的愚见,女士似可以直截爽快地和盘向那位助教托出……”邹韬奋补充说,“我以为隐瞒隔膜可以发生许多误会与恶果。开诚布公直截爽快可以消灭许多误会与恶果”。邹韬奋娓娓道来,说理周全绵密,像一位老者与后辈谈心。珠不知,他那时才30来岁,结婚成家也不久。
翻阅邹韬奋在“读者信箱”的答复文字,我们不难发现。他对待不同读者的各种问题,都认真、真诚地给予解答。正如他自己所说,“以极诚恳、极真挚的情感待他们,简直随他们的歌泣而歌泣,随他们的喜怒而喜怒。”随着时事的变迁。特别是日军侵华给我们民族造成的灾难日益深重,邹韬奋有针对性地解答了一些读者对时局的疑问。我们只需浏览邹韬奋在1936年主编《生活日报》时回复读者信函的标题,就能对此管窥一斑,诸如《先锋队伍与领袖》、《民族解放与人民阵线》、《召集国防会议前的先决条件》。
在邹韬奋主编的《抗战》三日刊中,读者来信成为作者、编辑、读者三者沟通的桥梁。来信多是各地读者写来反映问题的。其中有的问题确实重大。如湖北大冶石灰窑胡忠来信《保护国防资源》,指出政府当局没有注意到,汉冶萍煤矿公司实权仍然掌握在日本人手中,日本人在利用中国的矿产资源制造军火攻打中国。读者来信中,也有揭露地方官员腐败和汉奸阴险的,但更多的则是读者表示要献身抗战的来信。邹韬奋对这些来信认真阅读并给予答复,话语富含爱国激情与理性分析。邹韬奋说:“做编辑最快乐的一件事就是看读者的来信,尽自己的心力,替读者解决或商讨种种问题,把读者的事看作自己的事,与读者的悲欢离合、甜酸苦辣,打成一片。”因为经常亲自给读者复信,他常常工作至深夜。他曾对友人说,自己花在回答读者来信上的时间比在社论上的都要多。
在《生活》周刊上开辟“读者信箱”的起初阶段,只有邹韬奋一个人负责回复读者来信,“自己拆信,自己看信,自己起草复信,自己誊写复信(因要存稿)。忙得不可开交,但也乐得不亦乐乎。”他答复来信的热情“不逊于写情书”。他直接寄给读者的复信,有的长达几千字。有人曾建议,印一个简便复信函答复读者,他坚决不同意。他说:“这是做官当老爷的办法,我不能这样干。”鉴于读者来信越来越多,他确定4个人专门负责处理来信,复信立卡存档,他对每封复信都要亲自过目,签名后寄出。后来,邹韬奋把“读者信箱”中刊发的文字选辑成《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悬想》两本集子,还从刊物没有发表的复信中选辑了《该走哪条路》、《迟疑不决》、《迷途的羔羊》3本信箱外集出版,广为流传。“这样的文章给予读者的益处是很大的”邹韬奋陆续主编的六刊一报都获得很大的成功。仅以《生活》周刊为例,从1926年到1933年的7年间,《生活》周刊在邹韬奋手里创造了一个奇迹,发行量从当初的一两干份增至15.5万份。
赢得市场,得益于赢得读者。而之所以赢得读者。是因为邹韬奋真正做到了“以读者的利益为中心”,时时处处为读者着想。以读者的利益为中心”的思想,首先体现在重视读者的需求,努力满足读者的正当需要。邹韬奋注意通过读者来信来了解读者的各种诉求,并从中捕捉到“一般读者”的需求信息。他认为,新闻工作者脑子里要时时刻刻想着读者,大众刊物要顾及一般读者的需要。“一般大众读者的需要当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不应当用机械的看法,也没有什么一定的公式可以呆板地规定出来。要用敏锐的眼光和深切的注意.诚挚的同情。研究当前一般大众读者所需要的是怎样的‘精神食粮’:这是主持大众刊物的编者所必须负起的责任。”邹韬奋在组织“读者信箱”栏目稿件时,注意肩负“必须负起的责任”,对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呵护备至。关心他们的思想、生活。提供给读者有用的“精神食粮”。重视读者的需求不仅反应在精练的内容、独立的言论上,还反映在适合大众需要的文风上。邹韬奋认为,新闻工作者为读者着想,报刊的内容就要精练,文字要短小.“要使两三干字短文所包含的精义,敌得过别人两三万字的作品”,“这样的文章给予读者的益处是很大的。作者替读者省下了许多探讨和研究的时间。省下了许多看长文费脑筋的时间,而得到某问题或某部门重要精神的精髓。”邹韬奋以身作则,他为“读者信箱”栏目写作的文章,都是“就一般读者所认为最该说几句话的事情”而发表的意见,言之有物,有的放矢,平实诚恳。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说到“读者的利益”,一般报刊能做到是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与此不同的是,邹韬奋在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基础上,还考虑到读者的其他利益需求。邹韬奋对那些不能在“读者信箱”栏目中采用的读者来信进行认真负责的处理,就体现了邹韬奋的这…思想与追求。
当时的读者来信很多,内容五花八还有不少来信有大大,的事要求助,有的读者时常寄钱来托编辑部买东西。曾经有一位南洋华侨给邹韬奋来信:恳请他帮助购买丝织品,邮寄过去。对于这些读者来信,邹韬奋没有把他们丢进纸篓,而是尽可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这样以来,编辑部所代买的东西越来越多,其中书报占了最大部分,邹韬奋就创意设立“书报代办部”.在此基础上于1932年7月开办了“生活书店”。“以读者的利益为中心”。成为邹韬奋办刊的指导思想。体现在他办刊的各个环节。以选择稿件为例,邹韬奋注意选编那些精彩的、让读者满意的稿件,而不是考虑其他。他说:“不管是老前辈来的(稿件),或是后辈来的(稿件),不管是名人来的,或是‘无名英雄’来的,只是好的我都要竭诚欢迎,不好的我也不顾一切地不用。在这方面我只知道周刊的内容应该怎样精彩,不知道什么叫做情面,不知道什么叫做恩怨.不知道其他的一切!”
不知道其他的一切,只知道读者的利益!有了这样的标准和作风,邹韬奋主编的刊物取得的成就让人不再感到意外了。“好像我们的精神是和无数读者联系着”邹韬奋离开我们已经6O多年了,但是他“以读者的利益为中心”的思想仍未过时,他竭诚为读者服务的精神,他悉心经营“读者信箱”的实践,对今天的媒体人仍大有启发。
在邹韬奋之前.很少有报人对读者来信如此重视。倾注如此多的心血。在主编六刊一报的过程中,邹韬奋具有很强的“受众本位”意识,这是他之所以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今,我们可以与读者在视频上见面,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与读者联系,但是要把新闻工作做好。最终还是看“受众意识”强不强、“竭诚服务读者”的本领大不大。
生活在读者中,竭诚为读者服务,并因此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尊敬和热爱,这是他之所以乐在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1926年,邹韬奋接办《生活》周刊,他“干得兴会淋漓”,“全部身心陶醉在里面”。他在自传《经历》里描述了当时的心境:“好像全世界上只有我们3个人(《生活》周刊创始时,包括韬奋只有工作人员3人),但是同时念到我们的精神是和无数读者联系着,又好像我们是夹在无数的好友中工作着。”
竭诚服务读者,邹韬奋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或许是他之所以感动着我们的一个重要原因。他曾说:“有志于某种事业者.与其临渊羡鱼,毋宁退而结网。结网无他,即对于某种事业所需要的能力加以充分准备。”他善编,也善写,而且精通编辑出版的每一个环节,从审稿到校对,再到装帧设计,从印刷到发行,再到经营管理,样样在行,样样都投入了很大的热情。早在主编《生活》周刊时,为了提醒自己不因取得成绩而骄傲、懈怠。他给自己取了个笔名“韬奋”,寓意:韬光养晦,奋斗不懈。从此,“韬奋”声名远播,而他的原名“恩润”则鲜为人知。
大家知道,因国民党当局的重重迫害,邹韬奋一生6次流亡。1次坐牢,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年仅49岁就病逝了。邹韬奋从事新闻工作只有十几年时间,工作环境恶劣,但是他以强烈的事业心投入工作。即使因“七君子事件”而被关押在看守所里仍不忘读者.坚持写作。经营“读者信箱”,邹韬奋满怀责任感。他说过这样一句话:主持大众刊物的编者所须负起的责任是:注意研究当前一般大众读者所需要的是怎样的“精神食粮”。他一生都在践行这句话。邹韬奋在信箱中的答复文字。充满了对读者,特别是对青年读者的生活与工作、前途与命运的关心。“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在信箱答复文章中,更为鼓励读者积极投身抗日洪流而鼓与呼,并有针对性地给出理性、有益的建议。
如今阅读邹韬奋给信箱所写的文章,我们仍能感受到他当年写作时的感情。他的关注,他的负贵精神,他的喜怒哀乐,都跃然纸上。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试析我们需要怎样的新诗史—关于中国新诗史写作的几点04-26
浅谈陈寅恪的文学研究方法04-26
试析重庆新诗:检阅·审视·重建04-26
清音余韵话民俗——京派乡土小说民俗风情的文化价值与04-26
浅谈透析现代性语境中的教师伦理04-26
现代性视野下的中国近期科幻小说创作04-26
读者反应论指导下的文学启发式教育探索04-26
三岛由纪夫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类型04-26
文学欣赏的心理结构分析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