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胡也频早期创作的悲剧特质

时间:2024-04-26 15:20:46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文摘要:“左联五烈士”之一的胡也频,在贫困和流浪中成长起来。拿起了文学创作这个武器,去抒写苦难的人生和人生的苦难。但他不是盲目的,而是有自己的特点和追求的。他用朴素的白描手法,多方面地展示了社会底层人物的不幸遭遇。在此过程中,他并不是客观冷漠的。而是以一颗虽然年轻幼稚,但却激动不已的心,以强烈的主观感受去描写尖锐的矛盾冲突,使读者感受到了一种浓烈的悲剧气息。
  关键词:文学创作 悲剧 劳苦群众 下层知识分子 妇女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配合反革命的军事“围剿”,疯狂地进行反革命的文化“围剿”。他们一方面利用反动文人对抗革命文艺运动,一方面大肆逮捕、拘禁、秘密杀害革命作家。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今年有五个左翼作家失踪,经家族去打听,知道是在警备司令部,然而不能相见,半月以后,再去问时,却道已经‘解放’——这是‘死刑’的嘲弄的名称——了,而上海的一切中文和西文的报章上,绝无记载。”因为“我们的这几个同志已被暗杀了,这自然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若干的损失,我们的很大的悲痛”。1931年1月17日,柔石、白莽、胡也频、李伟森、冯铿五位年轻的革命作家被捕,同年2月7日,被秘密枪杀于国民党反动派设在上海龙华的特务机关“警备司令部”,人称“左联五烈士”。两年后,即1933年2月7—8日,在五位烈士遇难两周年的日子里,鲁迅先生以极其悲愤的心情,写下了著名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以示纪念,但文中对胡也频的介绍仅有一句,“同时被难的四个文学青年之中,李伟森我没有见过,胡也频在上海也只见过一次面,谈了几句天。”所以,后人对胡也频及其创作知之甚少。
  胡也频1903年5月4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原名胡崇轩,幼名胡培基。由于家庭经济状况极不稳定,少年时期的他时而读书,时而失学。为了生存。15岁的胡也频便走上了社会,辗转于上海、天津、北京、烟台等地,过着贫苦而辛酸的生活。1924年胡也频开始接触文学,任《京报》副刊“民众文艺周刊”编辑,并在《京报》、《晨报》、《现代评论》等刊物上发表各种文学作品,其中《雷峰塔倒掉的原因》一文,得到鲁迅的赞赏。从此,胡也频和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文学创作成了他找到的唯一武器。他的创作体裁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等,创作内容主要是抒写人生的苦难,因为是艰难的生活和个人的不幸把他推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使他几乎是不由自主地提起了文学这支笔。去为苦难的人生而写,去写人生的苦难。所以,他的早期创作的几乎全都是悲剧作品。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在人生所经历的各种事物中,几乎活动着的,全是悲的力量,并且一种悲的刺激会淹没许多欢乐的记忆。”,综观起来,胡也频早期创作的悲剧特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劳苦群众的悲剧。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许多小资产阶级文学青年的创作还主要取材于知识分子恋爱、婚姻的苦闷和争取个性解放,而胡也频却用朴素的白描手法,多方面展示了劳苦群众的不幸遭遇。这实属难能可贵。如《海岸边》反映了两个在风雪中捕鱼的贫苦渔民,大风卷走了渔网和鱼,他们只得互相扶持着往家走,最终倒死在荒野里。小说以作者少年时期的生活体验为依据。虽然近似生活素描,但在艺术描绘上还是比较细腻的。该小说紧紧围绕两个渔民临终时的精神状态,给予集中而动人的抒写。渔民王大保在大风雪中没有发现同伴已蹲着死去了。他还喃喃地嘱咐同伴将他裤袋内的两角钱和三十个铜子带回家去,因为妻子刚生下一个病婴,家中另有一个十五岁的哑巴儿子。王大保呼唤同伴,听不见问答,还以为他已经上路了。王大保跌倒时,僵硬的身躯便一半压在同伴的尸体上!尤其可贵的是,胡也频总是尽量挖掘劳动人民身上闪光的素质。将这些素质和他们最悲惨的遭遇联系在一起反映。同样,短篇小说《傻子》塑造了一个不幸的孤儿,也是悲剧人物。鲁迅说,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也频在展示人世间有价值的东西被撕毁的过程时,并不是冷漠的,而是以一颗虽然年轻幼稚,但却激动不已的心,以强烈的主观感受去描写这些悲剧。读他的作品,找不到流行的浅薄的人道主义。甚至也没有停留在劳工神圣的时代主题上,他以深情的笔触,反映生活中许许多多被视为“傻子”的诚实人,并没有从上面、从外面加进去什么矫饰的同情。
  在劳苦群众悲惨的生活中,尤其刺痛这颗年轻而热烈的心的是他们之间的隔膜和互不理解。《坟》写出了生活中的革命者和同情革命的人只是极少数,他们得不到应有的支持。那四个工人埋葬着一个为他们的利益牺牲在刑场上的的革命者。由于不忍将他扔入“犯人坑”,便偷出他的遗体葬在大路旁,坟前插上木牌,标明遇难的时间和姓名。并轮流守着待人前来认领,但等到的除了乌鸦外,最后就是士兵和警察,以致木牌和工人从此失踪了。短篇小说《械斗》、《牧场上》、《活珠子》等,都是在阴冷的氛围中,描写了还处于蒙昧状态的村民和劳动群众之间的残酷的厮杀。独幕剧《瓦匠之家》、短篇小说《小人儿》等,则表现了在生活的重压下变得暴戾的父母,转而虐待自己亲生女儿的悲剧。读后都给人以沉重感,使读者从一些侧面感受到一种悲剧的时代的重压。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下层知识分子的悲剧。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国家风雨飘摇。朝不保夕,许多文人作家染上了忧郁的“时代病”。并在作品中反映出来,胡也频是其中有自己特点的一个。他写的是一些热爱文艺,挣扎在生活底层,为每日每时的衣食所累的穷文人。他的许多作品都有着自己和周围的穷朋友的痕迹。短篇小说《往何处去》、《一群的朋友》、《藜蒂》等,都淋漓尽致地抒发了那些沉沦在破灭的希望和无名的悲哀里面,但又不断地憧憬和追求,不停地漂泊和挣扎的穷文人的苦闷。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短篇小说《北风里》成功地截取了那些饥寒交迫、穷愁潦倒的文学青年日常生活的一个横断面。给予真实、朴索而精炼的描绘,不以编造fl Il折的情节去掩盖生活的平凡,反而收到了慑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小说中那冻饿中的作者。在一个北风骤起的严冬之晨,回顾陋室,唯一可以典当的东西就是墙上一张放大的雪莱的照片。店主发出一连串鄙薄的问话,“这像片是外国的窑子么,”“是戏子么,~是什么人的太太吧,是总统的太太么,”当他知道只不过是一个外国诗人后,就再也不肯给一个稍稍公平的价钱了。“我”只得在侮辱中挟着诗人的照片走出杂货店。小说的艺术魄力在于作者创作时不是对某种既定的主题思想说话。而是深入人物的心灵,将作品中的人物看作一个活生生的人,也将读者看作活生生的人,是在对活生生的,有思想的,有个性的人说话。小说中的“我”。不仅是一个需要生存下去的穷作者。而且是一个敏感、自尊、热爱生活和艺术,但在屈辱和压迫面前除了愤激以外,却一筹莫展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这个“我”是作者的自况,也是当时无穷愁潦倒的文学青年的缩影。但这个形象没有被类型化,关键在于作者紧紧围绕“我”典当雪莱的放大照片时的心理活动。准确而细腻地刻画了这个青年的个性特征。当他失望于旧木箱中已无可典之衣物时,眼光曾无意地落到墙上雪莱的照片上,但终生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心目中占据的地位,使“我”下不了典当的决心。在不得不典当的情况下,“我”的心立刻就浮上罪恶似的。非常惭愧。“假使那像片是个窑子,那还可以多卖些”,掌柜的这一判决,将“我”的复杂的内心矛盾推向高峰,将人物灵魄重要的一角突现在读者面前,“在北风中走着。我的心是堆着比风还凶的纷乱的情绪。心想,倘若我有权力,凭我这时的心境,我是很可以杀死许多人的。”小说的构思别开生面。不仅抓住了“我”的穷困和对穷困的感受,而且突出了这个文学青年对艺术和艺术家的纯朴而执着的感情,使之与冷酷的现实发生尖锐的冲突,在冲突中去体现主题和塑造形象,从而使作品的客观意义大大超出了仅仅表现知识分子穷困生活的范围。是一篇难得的优秀的现实主义小说。
  三、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妇女的悲剧。在当时的中国,封建宗法势力异常根深蒂同。在政权、神权、族权、夫权的压迫束缚之下。妇女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没有一点儿尊严和自由。胡也频亲眼目睹了种种惨剧。作为一个极具正义感的知识分子,他就拿起文学这个武器进行揭露和鞭挞。短篇小说《雪白的,,》反映了禁锢在军阀官僚家庭牢笼中的青年妇女的痛苦。小说《便宜货》是很成功的一篇,揭露了一个颇精于用低价搞女人的军需长的罪恶。他两年中弄了八个女人,一个比一个便宜。这第八个女人的价钱是七十元。虽比前七个都高,但军需长一夜麻将牌的输赢总也在一两百。他的格言是,“宁肯在一副麻将牌上尽输。却不能只和一个女人在床上尽睡!”作者提炼了颇具典型意义的情节对他进行揭露和讽刺。写出他每弄一个女人就记一次账。这个“账薄”。虽然并不特别珍惜地和“马料开支薄”放在一起,但每有一位新朋友来时,他总是故意翻开让人知道,“好像这账目正不亚于那少校肩章的光荣”。每当一个新的弄到手时。旧的“于是由军需长取乐的玩具落为兵士们共同撒野的游戏场了”。在“两笔开支”、“两种账薄”的强烈对比中,突出了小说的主题,不幸的妇女就是如此的“便宜货”。小说在辛辣的讽刺中表现了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妇女的血泪。
  他还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戏剧,从爱情方面关注妇女的生存状态。他惋惜命运的捉弄。使女性乐极生悲,如《一对蜜目的人儿》、《药》等,他描绘不忠实的爱情给女青年带来的痛苦,如《蔷薇》、《约会》、《苦刑》、《黑点》、《爱的故事》等短篇小说以及中篇小说《一幕悲剧的写实》等等,都写出了一幕幕可怕的令人颇栗的女性的生活情景。
  总的来讲。胡也频前期的文学创作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但也有其局限性。不过要注意,他并不是一个“绅士式”的作家,他的出身、他的生活道路以及他那坚定、热情、务实的性格,决定了他那执着现实、变革现实的积极的创作态度。他前期的不少作品,留下了二十年代中国苦难的现实生活的某些印记。也留下了在生活沉浮和挣扎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人生态度和思想变化的轨迹,在诅咒和反抗不合理的人生面。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解放要求在大向上是一致的,所以,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是有巨大意义的。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新课程理念下的听力教学04-26

如何巧妙地进行新课导入04-26

浅谈语感阅读法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尝试04-26

在英语教学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04-26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策略04-26

初中英语课堂提问艺术04-26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04-26

浅谈初中英语教育中的和谐教学04-26

关注学生发展,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04-26

小学英语课堂分层教学的尝试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