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南方沃土上盛开的艺术之花 —浅析福克纳的文学创作

时间:2024-04-26 15:20:44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文关健词:福克纳 旧南方
  摘要: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南方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在继承美国南方文学传统及圣经传统的基拙上,又从南方的历史与现实中汲取灵感,从色、影、声、光等方面展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南方生活画面,艺术化地再现了南方的历史与传奇。他所创作的“约克纳帕塔法”神话王国是一朵盛开在南方沃土上的艺术之花。
  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坛20世纪的领军人物,共创作了19部长篇小说、120多篇短篇小说及多部诗集。他用其惊人的才华创作出一个神话王国—“约克纳帕塔法”县。他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南方韵味,再现了旧南方的生活画面。
    美国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国度”,产生了一系列“充满想象力的美国人”,从最初的“美国梦”到当今异彩纷呈的新流派,无一不显示出美国人的丰富想象力。自1619年以来即存在于美国“南方思想和行为中的浪漫保守主义”对其文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南方作家们不遗余力地构思心目中的南方,并用自己的笔表现出来,此外,还有不少恋旧的南方人苦心孤诣地制造了许多南方的神话、民间传统等。福克纳不但继承了这一文学传统,还将其发扬光大,直接创造出一个虚构的神话王国—“约克纳帕塔法”县。在这个“面积为2400平方公里”的县中,有6298名白人和9313名黑人,有城镇和乡村,也有山川及河流。与法国的巴尔扎克一样,福克纳运用一系列作品,艺术地再现了一个已逝的美国旧南方,让独具地方特色的旧南方屹立于美国的国家文学之林中。
    “两希”文化是欧美文学的源头,《圣经》影响了欧美文坛一代又一代的作家。福克纳生活在被称为“圣经地带”的南方,势必受到《圣经》的影响。福克纳从《圣经》中汲取了重要的创作灵感,他在作品中不但化用了(圣经》中的典故,甚至直接以《圣经》中的人物命名自己的作品,如《喧哗与骚动》中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八月之光》中的乔·克里斯默斯以及《去吧,摩西》和《押沙龙,押沙龙!》的标题等。杰西·科菲在《福克纳非基督式的基督徒—小说中的圣经典故》中提到,在福克纳的19部小说中,“《旧约》21部书里共有183处参照,《新约》13部书里共有1%处参照,《圣经》34部书里共有379处参照”。这一数据表明,《圣经》对福克纳的创作影响颇大。
    南方的历史及现实为福克纳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蓄奴制的是与非问题,一直是美国文坛关注的焦点。内战前,“拥奴派”作家和“废奴派”作家就曾对蓄奴制是否合理进行过激烈的论战。美国内战虽然解放了黑人奴隶,但“内战的失败使南方人逃避现实和神话过去的浪漫主义倾向得到戏剧性发展”。伴随此心态而繁荣的是粉饰种植园神话的“庄园文学”,它们大肆宣扬种植园主的各种优秀品质以及奴隶制的好处。重建时期,南方经济虽然有所复苏,但是南方人仍然“紧紧攀附着与现实格格不人的梦想中过去的奢华与荣耀,以此软化严酷的现实,掩盖矛盾”。这种逃避现实的态度让美国南方在内战后数十年内没有出现优秀的作家和作品,以致门肯曾将南方称之为“文学沙漠”。随着社会的进步,20世纪20年代,一批目光敏锐的南方作家开始面对现实,正视南方的历史,清算奴隶制的罪恶。他们开始“以严肃的态度向世人展示真正的南方和困境中的南方人”。生于此长于斯的福克纳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对于南方的现实及其历史有深切的感触及认知。在作品中,他直接将眼光投向了南方丑陋的一面,揭示出奴隶制带来的种种罪恶:奴隶制不仅给黑人带来痛苦,也为白人及其后代留下了沉重的阴影。
    黑白两色是福克纳作品中的主色调,他在作品中不仅塑造了100多个黑人形象,也描写了南方白人尤其是奴隶主和种族主义者的残忍以及贵族后裔的苦闷、堕落和颓废。在事关种族问题时,福克纳一方面描写了白人对黑人犯下的种种罪行,另一方面,他不忘描写黑人所承受的种种苦难,在两相对比中,凸显黑人的优秀品质。
    在南方,黑人没有社会地位,他们作为奴隶而存在。白人奴隶主一方面宣扬“白人至上”、“黑人阴茎威胁”,另一方面却又把黑人女性当作其泄欲工具,甚至“乱伦”犯下种种罪行。为了神话白人的统治,他们甚至从《圣经》上寻找源头以安慰其内心的不安。白人对黑人所犯下的种种罪恶,在福克纳的笔下得到了真实的再现:老卡洛瑟斯对自己亲生的黑人女儿犯下“乱伦”的罪行;洛斯对自己的黑人情妇及其混血孩子避而不见;托马斯·萨德本不承认自己的混血儿子查尔斯·邦,竟唆使其白人儿子亨利·萨德本将邦杀死在自家大门前;以麦克莱顿为首的一群白人因为一点点捕风捉影的消息,便任意惩罚甚至处死黑人威尔·梅耶斯……通过作品,福克纳谴责了奴隶制和种族歧视的罪恶,尽了一个人道主义者及一个负责任的作家所应尽的义务。

    旧南方是一个父权制社会,父亲对孩子尤其是女儿具有绝对的权威,要求她们做到“在家从父”的程度。作为父亲,他们不但规定女儿平日的言行举止,就是女儿的婚姻大事也是他们说了算。对女儿来说,父亲的影响可谓是一辈子的,有的甚至在父亲死后多年,她们仍活在父亲的阴影里。《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爱米丽小姐,一生受其父亲的影响十分巨大。在众人的眼中,她与父亲的关系正如画中所示:“身段苗条、身穿白衣的爱米丽小姐立在身后,她父亲叉开双脚的侧影在前面,背对爱米丽手执一根马鞭,一扇向后开的前门恰好嵌住了他们俩的身影。爱米丽到了适婚年龄时,她父亲赶走了所有来求亲的青年,父亲死后,爱米丽仍活在父亲的阴影中,“她父亲的性格三番五次地使她那作为女性的一生平添波折,而这种性格仿佛太恶毒,太狂暴,还不肯消失似的”。爱米丽的一生是不幸的,她的父亲要对她的一生凄苦负一定的责任:生前,他手执马鞭赶走所有来求亲的青年;身后,他的画像代替他本人表情深刻沉思地盯着女儿的一举一动。
    《八月之光》中的乔安娜·伯顿也受其父影响颇深,她们一家虽是北方人,但从她祖父起,她们一家就被派到南方帮助解放了的黑人。然而,她们一家却受到南方人的敌视,伯顿小姐的祖父及哥哥遭到南方人的杀害。伯顿小姐刚刚4岁时,她的父亲就带她到祖父和哥哥的坟地前,让她牢记家族的历史使命以及她所承担的责任。在父亲的影响下,伯顿小姐深知她必须致力于帮助黑人的工作,才能摆脱上帝的诅咒,因为她认为黑人“是一个我生活其中的影子,我、我们、整个白人,其他所有的人,都生活在这个影子里。我认为所有的投生世上的孩子、白人孩子,他们一出生,在他们呼吸之前,就已经罩上了这个黑影。在她眼中,黑人“不是人而是物”,是一种阴影,伯顿小姐的这一认知,是歧视黑人的种族主义者的表现。后来,当她遇到乔·克里斯默斯并逼他承认自己是黑人,以便通过帮助他而获拯救时,遭到克里斯默斯的拒绝并杀害。旧南方不乏恐惧黑人的白人妇女,甚至是白人男子,他们也对黑人心存恐惧,终日活在恐惧的阴影中。出自某些南方作家笔下的被丑化甚至“妖魔化”的黑人形象,是其深度恐惧黑人的表现。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活在影子中的爱米丽小姐和伯顿小姐是当时南方众多深受父权制及种族歧视影响的女性代表。通过她们,福克纳对深受父权制之害的人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强烈谴责了父权制及种族歧视的罪恶。
    福克纳是个语言大师,他用寥寥数语便能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他所塑造的人物语言朴实,更贴近生活。南方贵族后裔的傲慢、白人种族主义者的无情及黑人的卑微等等,无不在他的笔下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爱米丽、《干旱的九月》中的白人麦克莱顿以及《夕阳》中的黑人南希等,虽然话语不多,但他们的声音却能让人读后久久不忘。福克纳娴熟运用语言技巧的另一个典型例子便是《喧哗与骚动》(又译《声音与疯狂》)。在该作品中,他让三个兄弟的声音来叙述他们的姊妹凯蒂,在三个“痴人”的梦中,人生没有任何意义。这些人物的语言不但体现了他们的身份,表露了他们的内心,还充分体现了南方的时代特征。另外,福克纳在作品中“用拼写变体来表现美国南部方言”,并“使用南方方言来表现人物性格、文化素养或社会地位”,如《坟墓中的旗帜》中,读者可以根据作品中人物语言的习惯自然地将其人物分为上层、中层和底层三个社会等级。阅读其作品,读者可以深刻领略到南方语言的特色及南方声音的魅力。
    福克纳是热爱其家乡的,南北战争对南方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南方人所津津乐道的田园诗般的种植园在战争中被彻底摧毁,只留下满目疮演的废墟。战败的情绪弥漫着整个南方,“男人们被绝望和挫折吞噬着”,女人们要么“孤芳自赏,走向毁灭”,要么“无可奈何,甘于堕落”。随着重建时期的到来,大批北方人来到南方,在促进南方经济复苏的同时,也造成了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所有这一切构成了福克纳作品中的自然、历史与社会背景。福克纳在作品中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日渐消失的大森林的惋惜;他维护南方历史的传统,但也对其丑陋面进行了批判;他不赞成南方贵族的“遗老”、“遗少”们沉迷于过去,但也反对不择手段的投机家。福克纳在作品中不仅揭露了奴隶制的罪恶,也描写了内战对南方人的负面影响。然而,他并不是一味描写黑暗,他在作品中还塑造了充满人性之光的艺术形象,如迪尔西、契克、莉娜·格罗夫等,他们为把自己囚禁在过去的人们带来一缕希望的光芒。对为何采用“八月之光”作为标题,福克纳是如此解释的:“在密西西比州,八月中旬会有几天突然出现秋天即至的迹象:天气凉爽,天空里弥漫着柔和透明的光线,仿佛它不是来自当天而是从古老的往昔降临,甚至可能有从希腊、从奥林匹克山某处来的农牧神、森林神和其他神抵。这种天气只持续一两天便消失了。但在我生长的县内每年八月都会出现。这就是那标题的涵义。对我说来,它是一个令人怡悦和唤起遐想的标题,因为它使我回忆起那段时间,领略到那比我们的基督教文明更古老的透明光泽。从“幽暗之宅”到“八月之光”的改名,可以看出福克纳对南方满怀希望,希望在充满黑暗的南方人心中,投进一缕带来希望的南方所独有的八月之光。这光便是他在《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的演说词》中所提到的“勇气、尊严、希望、自豪、同情、怜悯和牺牲,这些是人类历史上的光荣。
    作为一名在南方小镇出生并度过一生的作家,福克纳相当熟悉这“邮票般大小”的家乡,美国南方的文学传统、圣经传统以及南方的历史和现实为福克纳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自然、历史和社会背景。他在继承美国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在积极探索现代主义写作技巧并用于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多年的笔耕不辍,描绘出一幅深受《圣经》影响的南方生活画面,艺术化地再现了旧南方的历史与传奇。他对南方怀有难以割舍的感情,对旧南方有着既爱又恨的复杂心情。他通过作品,从色、影、声、光等方面向世人展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旧南方的生活画面。福克纳的文学创作,堪称是一朵盛开在南方沃土上的艺术奇葩。在他之后,美国文坛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南方作家,南方文学开始繁荣。当前,“福克纳的作品已经超越了南方,超越了美国,甚至超越了文学而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宝贵的一部分”。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初中英语课堂提问艺术04-26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04-26

浅谈初中英语教育中的和谐教学04-26

关注学生发展,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04-26

小学英语课堂分层教学的尝试04-26

探讨语篇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04-26

体验式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04-26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听力水平04-26

浅谈如何实现英语课的有效教学04-26

培养创新精神 提高实践能力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